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中描写事物,有动的和静的丽种境界。这动、静两种境界,通常混合在一起。如:
我满腔的愤怒。再有露胸朋友那样的话在路上吧?我向前走去。
依然是满街恶魔的乱箭似的急雨。
——叶圣陶《五月卅一日急雨中》
就这几句来看,前一段是动的,后一段和前一段比較,可以说是静的。“我满腔的愤怒~我向前走去”,固然是含有动作的说法,“再有露胸朋友那样的话在路上吧”,是作者的推想,也是一种动作的表现。“依然是满街恶魔的乱箭似的急雨”,所表现出的只是当前一时的光景,并无什么动作可言,只是一种场面而已。
以上所述的是动和静的初步的分别,让我们再来做进一步的考察。
文章中所表现的动作,依性质细分起来可有好几种不同。
(一)文章中事物本身的动作
文章既然是描写事物的,当然有事物,这些事物的动作也就在文章中表现出来。如果那文章有一部分是写作者自己的,作者本身就成了文章中的事物,所表现出来的动作,也和这性质相同。如:
那日,正是黄梅时候,天气烦躁(静)。王冕放牛倦了,在绿草地上坐着(由放牛到坐,王冕动)。须臾,浓云密布(云动),一阵大雨过了(雨动)。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云动),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日光动)。湖边上山,青一块,紫一块,绿一块。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静)。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水在荷上动)。王冕看了一回(王冕动),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画图中’,其实不错。可惜我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他几枝,也觉有趣。”又心里想道:“天下那有个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画他几枝?”
——《儒林外史》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作者动)。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静)。
——苏轼《后赤壁赋》
(二)作者对于事物的感觉或解释
事物本身并不曾有动作,因了作者的感觉或解释,好像有某种动作的样子,于是把这些动作也在文章中表现出来了。如: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一欧阳修《秋声赋》
这里面“闻”的动作为作者所发,是实在的。至于“助”的动作,完全出于作者的感觉或解释,和真正的动作性质不同。这种例子很多,如: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李白《菩萨蛮》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姜夔《点绛唇》
所谓“织”“商略”,都是作者的感觉或解释,作者为了要写出某种情感,不但费了许多苦心去选择适当的事物,还给事物加了自己所需要的色彩。这种描写方法在诗词里常常可碰到。
文章中的动的境界,似乎不出上面的两种,一是文章中的事物自己在那里动作,一是事物本身并无动作,作者因了某种感觉或解释,赋给它动作。如果分别起来,前一种可以说是动境;后一种可以说是静境,因为事物本身原无动作,那动作是作者故意赋给它的。
上面两种境界,句子里都含有动词,不论那动作是事物本身的或作者赋给的。文章中尚有一种句中只有形容词不见一个动词的描写法。这境界更静了。如前例中的“寒山一带伤心碧…数峰清苦”,都没有动词,只有“寒”“伤心”“碧”“清”“苦”等形容词。这些形容词也是作者的感觉或解释。作者因了自己的情感,任意地把事物来做各种各样的形容修饰。同是对于风,心绪爽朗的时候可以说“飘飘”,悲楚的时候可以说“萧萧”或“飒瑟”,目的就在想借了这些字眼来表达自己所要表现的情感。这些加形容的静的景物,在文章中有着烘托的力量,利用得好可以收到画面的效果。如: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渡易水歌》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第一例上句没有动词,是静境,第二例前三句没有动词,每句只有三个加了形容的名词叠在一处,也是静境。作者在这些景物上除加形容词外不曾表示什么意见,有什么动作,可是对文章全体有很大的效力,从文章全体看来,并不是闲文字。试把这些静的景物除去或更换别的,就会失掉文章原来的情味。
静境之中还有更进一步的,作者不但不依照自己的情感赋给事物以动作,也不给事物擅加形容和修饰,不但没有动词,连形容词也不漫然使用,只照事物本来的名称写在文章中,结果所写出的只有寻常的事物名。这种描写的方法在诗词里很多,如: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春去也,归来否?五更楼外月,双燕门前柳。人不见,秋千院落清明后。
一赵闻礼《千秋岁》
这里写景物,完全是景物和景物的排列,把许多景物如“鸡声”“茅店”“月”摆在一处,“双燕”“门前”“柳”摆在一处,此外作者并未有什么说明,事物本身的动作也丝毫没有,可以说是静境的极致了。作者赋给事物以动作,或给事物加上合乎自己情感的形容词,在那些文章里,显然露出作者的主观态度,换句话说,就是从文章里可以找得出作者的影子。到了只有事物名称的时候,作者的影子已完全躲闪干净,他只选了几种可以暗示某种情感的事物,巧妙地加以排列,用字眼写记出来,让读者自己去领略他所抒发的情感。这种技巧是值得注意的。
(选自《文章讲话》,中华书局2007年版,有删改)
我满腔的愤怒。再有露胸朋友那样的话在路上吧?我向前走去。
依然是满街恶魔的乱箭似的急雨。
——叶圣陶《五月卅一日急雨中》
就这几句来看,前一段是动的,后一段和前一段比較,可以说是静的。“我满腔的愤怒~我向前走去”,固然是含有动作的说法,“再有露胸朋友那样的话在路上吧”,是作者的推想,也是一种动作的表现。“依然是满街恶魔的乱箭似的急雨”,所表现出的只是当前一时的光景,并无什么动作可言,只是一种场面而已。
以上所述的是动和静的初步的分别,让我们再来做进一步的考察。
文章中所表现的动作,依性质细分起来可有好几种不同。
(一)文章中事物本身的动作
文章既然是描写事物的,当然有事物,这些事物的动作也就在文章中表现出来。如果那文章有一部分是写作者自己的,作者本身就成了文章中的事物,所表现出来的动作,也和这性质相同。如:
那日,正是黄梅时候,天气烦躁(静)。王冕放牛倦了,在绿草地上坐着(由放牛到坐,王冕动)。须臾,浓云密布(云动),一阵大雨过了(雨动)。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云动),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日光动)。湖边上山,青一块,紫一块,绿一块。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静)。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水在荷上动)。王冕看了一回(王冕动),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画图中’,其实不错。可惜我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他几枝,也觉有趣。”又心里想道:“天下那有个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画他几枝?”
——《儒林外史》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作者动)。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静)。
——苏轼《后赤壁赋》
(二)作者对于事物的感觉或解释
事物本身并不曾有动作,因了作者的感觉或解释,好像有某种动作的样子,于是把这些动作也在文章中表现出来了。如: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一欧阳修《秋声赋》
这里面“闻”的动作为作者所发,是实在的。至于“助”的动作,完全出于作者的感觉或解释,和真正的动作性质不同。这种例子很多,如: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李白《菩萨蛮》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姜夔《点绛唇》
所谓“织”“商略”,都是作者的感觉或解释,作者为了要写出某种情感,不但费了许多苦心去选择适当的事物,还给事物加了自己所需要的色彩。这种描写方法在诗词里常常可碰到。
文章中的动的境界,似乎不出上面的两种,一是文章中的事物自己在那里动作,一是事物本身并无动作,作者因了某种感觉或解释,赋给它动作。如果分别起来,前一种可以说是动境;后一种可以说是静境,因为事物本身原无动作,那动作是作者故意赋给它的。
上面两种境界,句子里都含有动词,不论那动作是事物本身的或作者赋给的。文章中尚有一种句中只有形容词不见一个动词的描写法。这境界更静了。如前例中的“寒山一带伤心碧…数峰清苦”,都没有动词,只有“寒”“伤心”“碧”“清”“苦”等形容词。这些形容词也是作者的感觉或解释。作者因了自己的情感,任意地把事物来做各种各样的形容修饰。同是对于风,心绪爽朗的时候可以说“飘飘”,悲楚的时候可以说“萧萧”或“飒瑟”,目的就在想借了这些字眼来表达自己所要表现的情感。这些加形容的静的景物,在文章中有着烘托的力量,利用得好可以收到画面的效果。如: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渡易水歌》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第一例上句没有动词,是静境,第二例前三句没有动词,每句只有三个加了形容的名词叠在一处,也是静境。作者在这些景物上除加形容词外不曾表示什么意见,有什么动作,可是对文章全体有很大的效力,从文章全体看来,并不是闲文字。试把这些静的景物除去或更换别的,就会失掉文章原来的情味。
静境之中还有更进一步的,作者不但不依照自己的情感赋给事物以动作,也不给事物擅加形容和修饰,不但没有动词,连形容词也不漫然使用,只照事物本来的名称写在文章中,结果所写出的只有寻常的事物名。这种描写的方法在诗词里很多,如: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春去也,归来否?五更楼外月,双燕门前柳。人不见,秋千院落清明后。
一赵闻礼《千秋岁》
这里写景物,完全是景物和景物的排列,把许多景物如“鸡声”“茅店”“月”摆在一处,“双燕”“门前”“柳”摆在一处,此外作者并未有什么说明,事物本身的动作也丝毫没有,可以说是静境的极致了。作者赋给事物以动作,或给事物加上合乎自己情感的形容词,在那些文章里,显然露出作者的主观态度,换句话说,就是从文章里可以找得出作者的影子。到了只有事物名称的时候,作者的影子已完全躲闪干净,他只选了几种可以暗示某种情感的事物,巧妙地加以排列,用字眼写记出来,让读者自己去领略他所抒发的情感。这种技巧是值得注意的。
(选自《文章讲话》,中华书局2007年版,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