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东北振兴的主要突破点r——“'十四五':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专家座谈会观点综述

来源 :辽宁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yapp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4月1日,由东北大学、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主办,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承办的“\'十四五\':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专家座谈会在东北大学举行.根据现场速记,将与会专家学者发言的主要观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其他文献
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是党中央交给大连的战略任务,也是大连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随着全球竞争格局变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国际化城市建设的内在联系愈加紧密.本文以国际化城市视角审视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探索这种联系和选择能够有效提升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能级的重要突破口.
自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沈阳市先后荣获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沈大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等称号,多次得到国务院和国家部委通报表彰,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老工业园区在这一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沈阳市的老工业园区主要包括“一园三区”,即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沈阳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四五”时期,沈阳提出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作为在全市产业升级、动能转化、制度创新、环境
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承载着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是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城市发展的旗帜和风向标.沈阳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也是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中心,承载着东北振兴的国家战略使命.本文立足于沈阳城市群经济圈发展实际,结合联动性、协同性、辐射性、集散性等特性,通过沈阳与九大国家中心城市系列经济指标对比分析,提出沈阳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基础与优势、短板与困境、战略逻辑与路向,促进东北区域城市群经济圈协调一体化发展,推动形成全国版图的城市群经济圈联动、协同、辐射、集散格局.
以亚洲杯为契机,多措并举,有力有效推动大连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推动体育消费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形成若干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以点带面,促进我国体育消费规模持续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可带动整个经济向好,为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做出积极贡献.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近年来,国家将稳就业、保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各级政府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就业稳定.本文对辽宁失业人口状况进行客观分析,以期准确把握失业群体特征,采取有针对的措施,缓解失业压力,促进充分就业.
9月15日至11月12日,根据河南省审计厅的统一部署,汝阳县审计局赴嵩县开展国有投融资企业专项审计调查.其间,审计组入驻陆浑水库近旁的陆浑宾馆,50多个朝朝暮暮,与陆浑美景相伴.他们迎着每一轮朝阳,克服个人和家庭的困难,攻克业务上的难关,度过了充满希望的每一天,圆满完成了审计任务,也对陆浑美景留下深刻的印象.图为陆浑日出.
期刊
用能权和碳排放权本质上就是发展权,高速奔跑的中国制造业终将面对能源短缺的掣肘.“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是提升能源自我管控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倒逼科技进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高耗能占比较高的传统工业城市,激进、运动式地完成任务和消极、逃避式地惯性发展都不可取.大连制造业要选择适合的发展路径,稳固产业基础底盘,迭加绿色创新驱动,“法制化”与“数字化”并举,成功跨越激荡全球的能源工业革命.
为实现碳中和目标,重要的一个方向是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大幅降低化石能源消耗.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普及将为实现碳中和这一远景目标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电动汽车在全国发展速度加快,同时,国家也颁布一系列刺激政策,鼓励电动汽车发展.抚顺市电动汽车受到地域等因素影响发展较晚,本文结合抚顺市电动汽车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从电动汽车配套设施规划、老旧小区标准化改造、清洁电能获取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推动抚顺市电动汽车发展,以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
2014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出台,标志着我国纳税信用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辽宁省税务局认真落实税务总局工作部署,按照《公告》要求,立足辽宁省情积极制定和落实契合实际情况、操作性强的有效举措,全省纳税信用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在实践中也遇到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立足辽宁实际,在纳税信用修复、进一步深化完善纳税信用领域的纳税人权益保护措施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金秋时节的9月24日,由辽宁省工信厅、辽宁省工经联主办,铁西区政府承办的“辽宁省民营工业企业碳达峰碳中和产业发展论坛”在沈阳召开.本次论坛是辽宁省内首次以碳达峰、碳中和为主题的产业发展论坛,论坛邀请各位专家、企业家共商发展大计,站在2021年“十四五”开局起点,共同面向碳中和产业未来40年超过140万亿的市场机会,寻找产业发展之路,研讨商议应对之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