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星所》与似是而非(评论)

来源 :小说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颁星所》有一种精确的设计感,就像“颁星”要讲究约定俗成的规则。尽管这个规则暧昧含混,拒绝泾渭分明,拒绝一切纸面上的明晰公正,但它却取得了自洽的内核。现在,作者要给这个内核命名:斯是洱非。明眼人都知道,作者说的是“似是而非”。可明眼人不知道,他们将由此落入撒旦的陷阱。对,就在此时此刻,他们的“明眼”上长出了一层翳。
  很不幸,我也是其中的一员。我太想获知《颁星所》里的秘密,我也太自负于自己的“解剖学”功底,结果我惊讶地发现,在圈圈点点了五次之后,仍然是一片混沌。似乎是,又似乎不是;好像对,又好像不对。以至于最终我不得不承认,这个迷宫般的文字建筑,是在用它硕大庞杂的躯体来衡量人的智力。上次遭逢这种阅读体验,还是在博尔赫斯的小说《特隆、乌克巴尔、奥比斯·特蒂乌斯》中。那是一次对“特隆新世界”的窥探。可是这里没有新世界,《颁星所》里陈列的都是熟稔之物。这只能说明,作者执意毁坏秩序,他确信:在隐藏所指的叙述中,所指的意义空间将会无限扩张。
  由此,这篇小说呈露了一个巨大的难局。知识、经验、情感、意志、思维……它们唯有将自己的力量推向极致,并肩作战,才有可能领取准入证。我没有这种超人的禀赋,只能老老实实地读,老老实实地说出我读到了什么。而且我知道,我在言说的时候,王生铨的眼里一定布满得意的快感。
  第一次,我试图跟上作者的节奏,沿着迅疾的语流急匆匆读下去。随后,我勉强撮弄了一个故事的轮廓:颁星所里剑拔弩张,下属斯是、洱非、第五和他们的上级邴副所长势如水火。在这个对峙的主体景观中,时时闯入一些来路不明的片言只语。它们自说自话,毫无章法,除了某些能唤起我的知识和阅读记忆外,其余则一无所知。这些能够判明的片段分别出自本雅明在《波德莱尔笔下第二帝国时期的巴黎》中对波氏批评著作《1846年的沙龙》的论述、卡夫卡的小说《乡村医生》中主人公被村民作为殉道者推上“十字架”的描写,还有戊戌六君子被捕前的历史年表、人彘的标准解释,以及土家族男子跳茅古斯舞的情景。未知片段有很多,我来不及辨别,所以就寄希望于第二次阅读。
  第二次,我多了个心眼,将未知片段标注出来并输入百度,结果只查到了其中一处的归属,那是作者2016年的一篇小说《摹本》中的部分文字。其他,只能靠猜测,比如貌似发生在革命战争时期的某次攻城战役。不过,我还是有了新的发现:出现在小说结尾攻城战役里的那把大刀和蒲扇明显呼应了开头;斯是洱非,其实是“似是而非”的谐音;刀所长和邴副所长暗指“刀与柄”,诸如此类。
  接着便有了第三次。这回,我把目光定位在第五身上。在颁星所,“第五是典型的怕死鬼”,是被斯是和洱非强拉进自己阵营的摇摆角色。他在场,却没有立场,随时都可能倒戈。我推断,他如此“中立”、不偏不倚,应是作者刻意为之——小说共分九章,第五恰处于第一到第九的中位。还有就是第六章,只有一句话:“刀所长的办公室就在邴副所长隔壁!”这是不是隐喻刀和柄的亲密无间呢?我不知道。但这里一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好了,《颁星所》的大致情况就是如此。第四次的阅读轻松了许多。我要做的是将以上的零件重新拼接,安放在内心的阅读链条上。主轴上:斯是与洱非结成同盟,拉第五入伙,一同对付邴副所长;邴副所长有恃无恐,他的头上隐隐闪现着刀所长幽灵般的影子。副轴上:那些模棱两可的片段,是对故事情节的核实与验证。它们是“颁星所”这个新世界的见证者。
  遵循西方现代主义的一贯文学思维,我又进一步从头到尾读了第五遍。我把主要故事情节想象为一场遍布凶险的紧张对峙。在作者发明的“颁星”世界里,颁星的法制进程因权力而屡遭破坏,而权力的行使者邴副所长又同时是“主审法官”。这场虚拟的对峙也终将走向它必然的结局:斯是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同盟彻底分裂、溃败。一切如常,所有的人和事又回到了原點。
  然而,这就结束了吗?此时,我关心的是那“机器合成般的诡异声音”。它的主人——刀所长从未露面,却无处不在。是的,“刀(权)柄(邴)”掌控在他的手中,他又何须亲临?……
  我知道我在误读,而且这种误读式的阅读并不让人愉快。倘若再分析下去,我的大脑恐怕会休克。哈罗德·布鲁姆在评述博尔赫斯的小说《特隆、乌克巴尔、奥比斯·特蒂乌斯》时说:“我们不会被特隆迷住或催眠,然而作为读者我们没有足够信息去破解它。特隆依然是一个完备的庞大密码,只有整个文学的幻想宇宙才能破解它。”那么我是不是也可以把“颁星所”看作王生铨自创的“庞大密码”呢?凭我乐观主义的本能,我相信:他至少拥有这样的志向。但难度写作的尺度在哪里,我对此依然保持警觉。
  顺便说一句,这篇小说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第五,这可能与我读了五次有关。
  作者简介:王朝军,笔名忆然。青年文学评论家,鲁迅文学院第36期高研班学员。山西省作协首届签约评论家、第七届全委会委员。曾任《名作欣赏》副主编,在《文艺报》《文学报》《长江文艺评论》《黄河》《山西文学》等报刊发表文学评论及散文数百篇。出版有评论专著《又一种声音》。现供职于北岳文艺出版社。
其他文献
小灵儿无数次在梦中见过妈妈。  在梦里,小灵儿和妈妈特别亲。妈妈总是紧紧地抱着她,亲亲她,还像变戏法似的从她的背包里拿出好多红裙子和花裙子,都是在电视里见过的那些她最喜欢的裙子。  小灵儿从来没见过妈妈,她很想记住妈妈的模样,可是,妈妈的脸总是模模糊糊,就像一张曝了光的照片。她一着急,便会在梦中醒来。  小灵儿今年九岁。妈妈在她三岁那年谎称去城里打工,然后便杳无音信。爸爸到处找了一年多,后来,爸爸
期刊
老樊是我不折不扣的老同学。“老”到从小学到高中连补习加一块儿,12年都同处一教室,用他的话说连长高都是一起的。我们熟悉到彼此一开口,就知道对方用意。同学之情一直浓浓地延续到现在。那天他话锋一转,兴冲冲地说咱们小学同学也建个群吧?其他班热闹得都快上房揭瓦了。  我不冷不热:“分开快四十年了,有必要吗?”  “分开越久越有必要。”老樊跟了一个调皮表情图。  “嗯,随你便,到时拉我入群吧。”我漫不经心。
期刊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在山丘和谷地上飘荡。  ——华兹华斯  一  我回到了雀儿林。  不错,雀儿林是我的故乡,我在那里出生,在那里成长,也许,那里还有我的爹娘。但这不是我回雀儿林的理由,至少,这理由还不够充分。雀儿林养育了那么多的子孙,个个像鸟雀一样,一旦翅膀硬了,就使着劲儿往外飞。只要飞出来了,谁还愿意飞回去?  真的,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回雀儿林,是怎样回雀儿林的。虽说,在城里混得不太如意,生
期刊
师傅  第一次见师傅是在十二岁那年。我路过齐齐哈尔滨建筑公司动力站看见一位个子高大的人,头戴报纸糊的高帽,胸前挂着大牌子,手敲着铮明瓦亮的铜锣,边走边合辙押韵地念叨:“悬崖勒马,回头是岸;悬崖勒马,回头是岸……”我凑过去看一眼,牌子上写着:“大地主、大土匪李文玉”,再抬头看看那人,灰黑的脸上挺拔着正直的鼻梁。  富拉尔基实在是小,几年后我跟他的儿子成为同学,又过几年,我成了他的徒弟。师傅有俩绰号,
期刊
这是我的作品第二次上《小说林》,第一次上《小说林》是去年,也是小说,叫《三岔塆》。  好多年前,曾经在《小说选刊》的一篇创作谈里读到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发表的作者。我觉得这是一句大实话,至少适用于大多数的作者。我的小说写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从写小说的第一天起,我就一直渴望着自己的小说发表并被大眾接受。我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陪伴我的童年的是饥饿和贫穷,而非祖母或母亲的故事——故事早
期刊
文孝兄的大写意花鸟,是那种靠笔墨功夫来体现作品成色的很传统、很正宗的画作,中规中矩中隐现着灵感与聪慧的火花,笔韵、笔趣无时不充盈在他的线条和色彩中。这些,我们都可以在他大量流传甚广的画作中感受和评价,不由不信水滴石穿的功到自成。是啊,他虽半道下海,但屈指也有三十年间,修道、悟道羽化为得道、老道,不仅成熟,且有大家风范。  其实,关于文孝兄的学艺、练艺,与大多数画家的艺术之路没什么区别,都是苦心孤诣
期刊
奶奶  我不知道奶奶年轻时候的样子。上个世纪30年代初闯关东来到东北的山东掖县农民的媳妇,也不可能会有一张年轻时候的照片。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奶奶就是一个满头银发,慈祥中又带有一丝威严的老太太。  至今,奶奶虽然离开我们已经三十五年了,但她的样子在我的记忆里仍十分清晰。奶奶个子不高,长着挺白净的一张瓜子脸,两只眼睛亮亮的挺有神,一头白发从来都是一丝不苟。无论是缝了多少次补了多少次的旧衣服,在她身上总
期刊
一  麻娘是我的干娘。  麻娘家的后园与我家的前园只隔了一道秫秸垒成的篱墙。坐在我家的前窗台上就能望见麻娘戴着老花镜坐在炕上做针线活儿。她也常从她家的后窗里探出那张落满麻痕的脸,与篱墙这边正在园子里薅草的母亲唠闲嗑。一天不见面她说:“呀!你家的黄瓜开花了。”三天不见面她又说:“呀!你家的倭瓜结纽了。”说话的时候她脸上的笑纹就埋在那浓密的麻痕里。  麻娘脸上的麻子是怎么落下的没有人知道,母亲说自从认
期刊
在嘈杂的北三市场里,有个如意酒馆。来这里喝酒的,大抵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穷。穷,且好喝两口,上这里便是最佳之选了。  北三市场熙熙攘攘,各种各样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果菜肉蛋的价格往往比别的地方便宜些。以至于从这里搬走的老住户,那些喜欢买便宜货的老太太们,对这一带仍有无限的依恋。有人甚至揣着可以免费乘车的老年卡,坐公共汽车杀回来,赶北三市场的早市,图着买点儿便宜的果菜,落一个心理平衡。  且说这如意酒
期刊
印章出現很早,从考古发现看,至少要追溯到春秋时代,但彼时印章大多是战时的需要,或者标明使用者的身份特征,使用这些印章的人大多是王宫贵族和官员。如,某司马印,某将军印。那时候的印章,实用性大于艺术性。  后世学印之徒的共识,就是宗法秦汉,其原因是秦汉时代文字趋于统一,开始定型,其字法、章法特征有章可循,视为学印最佳入手门径。学秦汉不至于跑偏,日后求自己面目的拓展性比较宽阔。  既然印章在汉代就已成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