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仁山水册页鉴赏记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清初四画僧中,我对弘仁(渐江)和石涛两家研究较多,也曾临摹过他们的作品。弘仁传世作品不多,今均收藏于海内外各博物馆,且多有著录。而近二十年来拍卖市场中的弘仁作品,十伪八九,而私人收藏更是百无一真。海内外研究弘仁的专著和论文,以及有关的图录,我大多阅读和过目过。尤其是已故汪世清先生的专著和论文对我影响颇深,堪称当今“弘仁研究第一人”。
  每当我凡闻见或已知有公私收藏的弘仁之画,不论真伪,必尽可能设法前往一观。我在2005年年底到景德镇旅游,曾特地乘长途客车数小时去婺源,就是为了看婺源博物馆收藏的一幅弘仁《黄山图》大轴(无名款和印章,仅有“辛丑”二字)。虽后来无缘鉴赏到此画,但却在山水田园之间看到了弘仁作品中的草亭、枯树、屋舍和荒寺等“实物”,可知其作品中之物似有出处。而忆及三十年前,我在常州天宁寺的镇江博物馆收藏明清书画展中第一次见到了弘仁画作,今再回想犹如昨日一般,而两鬓已有星星也。
  我近日鉴赏到弘仁山水册页八开,墨笔,纸本,画心纵18厘米,横27厘米左右,每页均为纵25.5厘米,横30.5厘米。米黄绫旧裱,但有些已有脱落。画页上稍有些黄斑霉点,纸、墨、印、绫等似非近百年之物。八开所画皆为倪云林风格的山水或窠木竹石。在一页左上有颜体行书题跋云:“庚子腊月客于吴门,写此小册以破岑寂。弘仁。”下钤白文小印“弘仁”。图右下角钤圆形朱文小印“弘仁”。八开册页中或钤“弘仁”(白),或钤“弘仁”(朱),或两印均钤。另还有两张空白原裱册页,故共计十开。十开上均无古今鉴藏印。此十开册页原为北方某大鉴藏家(上世纪60年代初逝世)旧藏,是“文革”劫余之物。此公旧藏书画皆为博物馆级之物,有些属于“国宝”级文物。堪称一代书画鉴赏“巨眼”,当年曾重金购藏一幅绢本王蒙山水巨轴(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而名噪南北。可惜其无藏品著录传世,生前曾想将平生鉴赏过的古书画编撰为《画鉴》一书,但因突遽然辞世而未成。
  此八开弘仁山水,应非真迹。虽然有些笔墨颇为神似弘仁,但仍显得与弘仁真迹相去甚远,最多也就是“高仿”之作而已。弘仁的生平比较清晰,并不十分复杂,海内外学者已对之钩稽完毕,现今无过多争议。从“庚子腊月客于吴门”题跋文字,即可鉴别真伪。“庚子腊月”即顺治十七年(1660)十二月,此年弘仁五十一岁;三年之后(1664年1月)圆寂于安徽歙县南部西干山的五明寺。庚子腊冬,弘仁一直驻锡于五明寺,从未离开过该寺而去过吴门(苏州地区)。故此题跋中的“客于吴门”与史实不符。从上海博物馆藏《林泉出山图》轴(署年“庚子腊”)、浙江博物馆藏《枯木竹石图》轴(署年“庚子腊”)上的题跋均可佐证。弘仁一生曾到过武夷山、扬州、金陵、杭州、庐山等地,却唯独没有到过吴门(苏州)一带。此或是伪赝和摹学者不知弘仁此年的行迹,或是故意留下的“暗门活口”,而让鉴者自鉴。黄宾虹先生在鉴定弘仁作品真伪时尝云:“真者墨法滋润,伪者枯燥;题字以颜鲁公法为真,倪云林体即伪。”此非公认定谳之论,乃一家私见也。
  黄翁以颜、倪书体来鉴别弘仁作品真伪,有失偏颇。其实,弘仁书法颜、倪两家均有,只是颜体相对倪体稍多些而已。虽然伪赝弘仁作品中,倪体多于颜体;但不能反证:弘仁作品中凡写倪体书法皆伪,此似有刻舟求剑之弊。比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幽亭秀木图》(有江注题诗)上,就是倪体书法,但绝对是真迹。像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
  既然非弘仁真迹,那是否可予以大致上的断代?从十开册页的笔墨、纸缣、印色和装裱的“老化系数”目鉴,可排除是近百年左右之物。它的装裱用绫原或为白色,因年代久远已变为浅黄色。每页四周的正反面边沿上均镶嵌一条浅咖啡色的边纸,可见工艺较为考究,或许是“苏州工”或“扬州工”的装裱风格。以我的拙眼:此册页的年代上限可到清代乾隆朝晚期或嘉庆朝,下限可到清末民初。此册页未见古今著录,或有可能是“吴门人”之作。
  在传世的中国古书画中,伪赝之作远多于真迹。这是一个基本事实,也是一个鉴赏常识。但古书画的伪赝或高仿之作,是否就均无任何价值?当然不是。晚明鉴藏家李日华《紫桃轩杂缀》中云:“临本伪书画亦有不可尽弃者,大都气韵神采虽远不逮古人,而布置脉理自有可寻者,在善学者融会而领之耳。吾闻煅者,炉进金流,则撮合沙土,不听失去龠合,翼以此淘炼,或可复睹完金也。今书、绘二事出古人手者,劫火销铄,仅存千百之什一,可不为进炉惜此沙土哉。”乃真鉴赏家之言也。此八开册页虽非弘仁真迹,但曾经民国年间著名鉴藏大家赏玩,非寻常伪赝之作可比,故不可等闲视之。
  研究或鉴赏古书画,真伪不过是其中诸多内容之一而已。伪赝之作有时甚至比某些文献资料更具有信息价值。通过对伪赝作品的研究和鉴定,我们可以窥测到当时人对某个书画名家,某个书画流派,究竟达到了什么样的认知程度?在没有博物馆和画册出版物的年代里,人们是如何来理解书画名家和书画史的。除了那些粗制滥造的伪赝之作不论,某些临摹和高仿的书画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也是一部没有人名的艺术史。
  |
其他文献
非主流专场拍卖是今年拍卖潮流之一。一个拍卖专场,如何做到内含非主流的意趣,又不脱离传统,又合乎买家保值增值的需求?这是一个很不易的探索。2012年春拍西泠的“中国首届明清御窑金砖专场”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这是自拍卖出现以来,唯一一个御窑金砖专场。延续了西泠开拓新专场的一贯理念。是继“中国首届庭园艺术·石雕专场”、“中国首届紫砂盆专场”之后,西泠拍卖在对文人雅趣、庭园生活的探索中,开拓的又一专场,专场
期刊
在投资热潮退却,藏家“惜售”、买家“观望”的大环境下,泓盛2012秋季拍卖会以1.97亿元的总成交额落下帷幕,1.97亿元的成绩虽比2011秋拍萎缩5%,却相较春拍增加了8%。综观泓盛秋拍的场次,既有油画雕塑、当代艺术、纸币、铜镜、现代金银币、纸杂文献等泓盛强项板块,也有这几年推出、有一定积累和沉淀的邮品、古钱币和机制币、中国书画板块,同时也推出“近现代瓷艺专场”和“现当代设计”两大新板块,合共推
期刊
2012年,处于调整期的中国拍卖市场遭遇了拍卖成交总额和成交率的双下滑。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寇勤用“腰斩”总结2012秋季拍卖市场。而“板块轮换”是继“腰斩”之后的2012年秋季艺术品拍卖第二个特点。遵循市场的优胜劣汰,某些板块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换血,如中国当代油画板块在香港苏富比的秋拍遭遇滑铁卢,以F4为首的中国当代艺术家遭遇了“黑色星期天”;而早期油画一改往常的小众角色,成为高价
期刊
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30年,从2000年春拍总成交额6.64亿元一跃到2011年春拍的426亿元,从“亿元时代”经年高奏凯歌,一路拉升至“资本时代”,带着“世界第一”的美誉进入2012年。而在这高歌行进的过程中,中国艺术市场可谓是乱象丛生。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杨小彦认为,中国艺术市场未来的理性选择将在这样的乱象丛生中产生。  艺术品市场三大问题  我自担任广州艺术学院艺术管理系的筹建工作以来
期刊
尽管摄影收藏在国外早已风生水起,但在国内却还处于起步阶段,被称作艺术收藏中的“原始股”。2006年,解海龙的《大眼睛》以30多万的高价卖出,引发一时之热议,但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摄影市场却又重新低落。对尚且年幼的市场来说,热钱的流人和营销的炒作只能是饮鸩止渴,要形成良性发展,就必须先认识到中国影像收藏市场所面临的真正困境。  本期“圆桌”邀请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的荣荣先和浮图网的CEO杨长虹
期刊
2012年,可谓是艺术市场继1997年和2008年两次调整后的第三次调整。而在今年,艺术品拍卖市场出现了查税风波、拍卖公司试水香港等多重变局的影响,市场信心备受考验。作为每年编纂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的国家艺术与文化政策研究所所长余丁,他认为虽然2012年中国艺术市场整体“减速”。但是未来十年仍然是国际艺术品的收藏是黄金十年。一个属于中国的世界艺术收藏体系的逐渐形成,有助于提高中国艺术品的国际地位
期刊
对于20世纪20-30年代的香港画坛,国画研究会香港分会(下称“香港分会”或“分会”)是重要的研究个案。该会的广东总会以坚守传统文化为务,致力发扬国画传统,代表着传统画派于中国南方的主要力量。香港分会承其宗旨,透过各种美术活动,为保存国粹作出努力,并带动了香港早期书画团体的发展。由于与广东有着直接的渊源,同时会员亦与中原地区颇有联系,分会于香港延续中国艺术传统,实有筚路蓝缕之功。然而,在以往的美术
期刊
香港是亚洲艺术中心,位于西九龙艺术文化区的M+视觉艺术博物馆将成为香港乃至亚洲未来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作为一个2017年才投入使用,暂时没有展架、没有墙壁、没有庭院的博物馆到底可以展示什么?而这个破除墙界后的博物馆,又将如何呈现艺术家与城市地理、城市历史最深刻的互动成果呢?曾担任过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系教授,现任香港M+视觉艺术博物馆高级策划人的皮力博士,整体呈现香港M+视觉艺术博物馆的过去进行时
期刊
美术馆不断建立是一个国家艺术品市场进入繁盛期的必然现象,中国的企业正在遵从世界性的发展规律,在商业获得成功之后向文化转型。而在高速发展的当下,如何建立新型的美术馆生态并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中国的美术馆运营探索将有怎样的可能性?因此本次论坛的第二个议题集中讨论“美术馆的可能性”。  2012年,中意建交42周年,双边贸易额达到451亿元。中意两国在不断加强务实合作,进一步深化两国在文化、艺术等各领域
期刊
2012年,不少藏家都建立起自己的私人美术馆。这些民营美术馆的创建者们希望与公众分享收藏,但是提升文化品质的初衷遭遇现实的无情考验,陷入资金与政策的双重迷局,相关法律的不可操作与某些缺失也使得当前民营博物馆在维持运营、流转藏品上遇到不小困难,在文化诉求与现实条件中,民营美术馆将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包铭山作为中国的顶级藏家,由他担任馆长的新疆广汇美术馆将于2013年开始建设。由藏家转身馆长,他将如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