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高考谈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转变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kiv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高考的逐步推行,知识记忆已不是高考考查的全部,综合能力成为了考查重点,这就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连续、个性化、综合化、多元化的新要求。原来普遍采用的以应对旧高考为目的、单一的讲解接受式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已明显滞后,无法满足当前新高考多样化的发展要求。本文尝试在新高考背景下,探讨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应从教学目的、教学观念与方式、教学过程三方面进行转变。
  关键词:新高考 高中 历史 教学模式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即专业技能突出、综合能力强的一专多能人才。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开始探索对教育进行改革。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作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点的教学模式,应根据新高考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改革。我国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可从以下三方面转变。
  一、教学目的转变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应由过去单纯追求高分转变为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他们的个性特征服务。
  1、由单一向综合转变。在实际教学中,每个教师都不应单一用一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应结合学校 、学生、教材、个人的实际,融合我国历史教学实践经验,综合改造后加以运用。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把学生培养为多规格、多层次人才的要求,才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2、由共性向个性转变。在提高综合能力的同时,教师还需要加强引导,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步入个性化发展的轨道。例如,教师可以采取个性化教学模式。个性化教学模式是反映注重个体发展的个性化教学理论的逻辑轮廓,是为保证达成个体个性发展教学任务的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它强调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利用创造思维获得亲身体验的知识,培养学习者养成探究的态度和习惯,逐步养成探究学习的技巧。
  二、教学观念与方式转变
  随着新高考的逐步推行,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应改变过去封闭的观念与方式,向着开放与个性化的方向转变。
  1、教学观念的开放性转变。教学是具体的,不可重复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理解自己、理解人生、理解社会,不断投入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人生体验,去感受和体悟概念、判断、公式、语法修辞背后的丰富意义,去创造前人不曾创造的新意。这种生成、开放的教学观要求教师淡化课程执行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注重对话过程中的再生性和多元性,不以预设的方案束缚师生的大脑和手脚,不以有限的结论锁定无限的对话进程。
  2、教师教学的个性化转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强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也注重教师教学的个性化。每位教师都要善于发扬自己之长,形成和保持个人特色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按自己的意愿创造课堂,创造生活,体现生命的真正价值。
  三、教学过程转变
  在新高考背景下,我们确立了综合且兼具个性的教学目标,形成了开放、个性化的教学观念与方式,同时,提倡教学过程的连续性与开放性。
  1、教学过程的连续性转变。现今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是讲解接受式这种逐章逐节的间断性教学模式所无法解决的,因而我们应将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由间断向连续转变。
  2、教学过程的开放性转变。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因而是开放的。教师要以包容的态度和广阔的胸襟鼓励学生向教科书、向知识权威挑战,鼓励学生尝试“错误”、自由遐想,超越“预设的轨道”。在此情景中,师生智慧可以碰撞,情感得以宣泄,广阔的反思时空给学生以创造的契机。
  综上所述,在广西即将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面对新的大纲要求和高考要求,这就要求对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提出新的探索。而我们目前高中历史课堂普遍采用的讲解接受式教学模式却存在缺乏联系、形式单一、教学封闭、缺乏个性的弊端,无法满足新高考的要求。因此,我国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应由教学目的、教学观念与方式、教学过程三方面转变,以适应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郭仲飞 2007年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四省区新课程高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9:25-27。
  2、王海明 评1999高考历史试题[N].中国青年报,1999-09-12(B2)。
  3、胡运民 2007年高考历史试题特点及启示[J].求学,2007,10:21-25。
  4、周国锋 从容应对新高考[N].中国青年报,2007-10-11(B2)。
  5、邓芳 评2007高考历史试题[N].广西日报,2007-06-14(B1)。
  6、张文媛 注重史实·突出综合·强调创新——评2008年全国历史高考试题及学生答卷[N].广州青年报,2008-12-14(B1)。
  7、何俊昌 個性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探索[J].教育研究,2005,6:8-9。
  8、潜卫专 高中历史整体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3:91-93。
其他文献
計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用到。计算技能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计算技能的培养应该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影响学生计算技能形成的因素及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研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影响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因素  1、懒惰依赖心理  口算是所有计算的基础。口算的熟练程度直接关系到
期刊
海尔总裁张瑞敏认为:“企业文化是海尔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如此,学校的竞争也是如此。马路两边两所学校,相距不足300米,一所门庭若市,一所冷冷清清。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当今学校之间的竞争,从表面上看是生源的竞争、师资的竞争、质量的竞争,深究是人才的竞争,而本质上则是文化的竞争。  校长、教师、家长和学生总能感受到我们的学校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特殊之处,这种东西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但却不容易说清楚到底是什么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学交流的日益频繁,课堂实录逐渐成为展示教学特色、传播教改成果、深入研究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与载体。当前全国、省市级的优质课评比,除课堂直评外,更多的是通过观看教学录像这样一种间接形式进行评比,大大拓展了优质课的评审与传播的空间。所以,如何设计、录制优质课堂实录这一课题便越来越得到学校领导、教师以及教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因此我愿就如何设计、多机位录制一节优
期刊
摘 要:比较阅读让学生感受生活的丰富性,领悟文章的多样性,实现了学习的个性化。不论是从同一文本入手异中求同抓共性,还是从不同文本入手同中求异比个性,抓准 “焦点”进行比较阅读,就等于将一把阅读文章的钥匙交给了学生。  关键词:比较 阅读 焦点 异同    新编初中语文教材把同一题材、不同文体的文章编排在同一单元。通览教材后发现,每篇课文的训练侧重点不同,但又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面。这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马虎是成绩提高的绊脚石,“粗心”是成绩提高的一大克星。好多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情况,聪明颖慧而粗枝大叶。有许多问题明明已经学会但就是做不对。他们往往是同一道题,课堂会做,考卷做错,在家会做,到校不会,更甚至难题会做,简单题反而做错,这种现象在计算中表现尤为突出。为此,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是大伤脑筋,经常抱怨孩子粗心、马马虎虎。不管怎样抱怨,始终得不到改善,从而导致学生的自信心越
期刊
一提起初中地理教学,大多数老师可能都会感到很无奈,因为初中地理在八年级就进行毕业考试,不是中考学科,学生、家长乃至学校都不是很重视。那么怎么提高我们的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呢?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不增加学生课外负担的情况下,只有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向课堂要质量,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以下浅谈一下我的几点看法。  一、课前准备  首先,新课程呼唤新型的教师,意味着
期刊
摘 要:跟数学语言、物理语言、计算机语言类似,化学也有自己的语言。化学语言是研究化学的工具,对于初中化学来说,它贯穿整个初中化学教材的始终,与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化学计算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技能。掌握好化学语言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化学语言 元素符号 化学方程式 电离方程式    化学语言是解释自然界化学现象,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概括
期刊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化学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学生探究实验,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乐于探索化学的奥秘,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他们在实践中能大胆思考和勇于创新。同时探究实验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能使学生深刻领会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施素
期刊
初中一年级开设了《中国历史》这一门功课,对于刚刚上初中的学生来说它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在小学或许会提到一些,但不会那么系统和全面,更不会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学习,因而大多数同学在学习中不得要领,考试成绩普遍不十分理想,具体体现在优秀率低,低分率高。学生觉得《中国历史》这门学科难学,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一般来说,初一的考试题目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列举题、史料分析题、问答题等几种,只要掌握了有针对性的学
期刊
初中数学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和方法都要以学生为本、与时代同步,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不断提高自己,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才能使数学教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才能全面提高數学教学质量。  结合本人二十年来数学教学中的实际感受,谈谈以下几点体会,供同仁们参考。  一、热情对待学生  快乐的心情,和谐的教学气氛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师生关系好,学生爱老师,就会有“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改变对学生的态度,特别是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