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荣誉是对我们成绩的肯定,但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还得继续干活。只要能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搞科研的人要有使命感,有胸襟。”袁隆平说。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8人“共和国勋章”。袁隆平名列其中。
就在这一天,距离北京1600多公里的湖南省衡东县,在一片稻田里,袁隆平拿着一株水稻仔细观察后,面带笑意地说道:“开花开得很好。”这片稻田是“第三代杂交水稻”试验田,目前处于扬花时期,田中的双季晚稻有望突破亩产1000公斤大关。“荣誉是对我们成绩的肯定,但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还得继续干活。只要能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搞科研的人要有使命感,有胸襟。”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获得国家最高荣誉,袁隆平向记者表示,“这对我既是鼓舞也是鞭策,希望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在获得“共和国勋章”的前一天,袁隆平出现在湖南农业大学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上,引发全场沸腾,学生们激动不已地喊出:“袁院士才是我们该追的‘星’!”
开学典礼上,袁隆平在讲话中再次提到了他多次谈及的两个梦想:“第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这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梦;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始终都还在努力使梦想成真,也寄希望于你们共勉来共同实现这两个梦想。”
为了实现这两个梦想,袁隆平不曾停歇。
1930年出生于北平(北京旧称)的袁隆平年少时随父母颠沛流离,深深体会到饥饿给人民带来的痛苦。1956年,响应国家号召,时任湖南怀化安江农校教师的袁隆平,开始了科研生涯。
1974年,袁隆平科研小组培育的第一个强优势高产杂交稻破土而出。多年来,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通过形态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成功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不断刷新亩产产量。目前,超级稻计划的五期目标已经全部完成,分别是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
据统计,从1976年到2018年,杂交水稻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约85亿亩,增产稻谷8.5亿吨。每年因种植杂交水稻而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约8000万人口。
“我们国家人口多、耕地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单产。高产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袁隆平告诉记者。
不仅让中国人吃得饱,袁隆平还希望全世界人民都能够远离饥饿。他曾笑称,自己愿做太平洋上的海鸥,让杂交水稻技术越过重洋。
1979年,袁隆平应邀到菲律宾出席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这也是我国首次将杂交水稻研究成果向国际社会公开报道。此后,中国杂交水稻开始走向世界。
“在缅甸中央农业研究院的水稻实验室,我和学生在田里工作。因为缅甸人信佛不杀生,水田里到处都是眼镜蛇。有次,从抽屉里冷不丁窜出8条小眼镜蛇,至今我都心有余悸。在热带雨林里,我们还要与吸血的旱地蚂蟥作斗争……”袁隆平说。
多数人不知道,中国杂交水稻走向国际的“幕后花絮”,是如此的惊心动魄。但中国科学家前赴后继,未曾停息。
一粒粮食能拯救一个国家。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这正是袁隆平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的毕生追求。今天,從美国大农场到缅甸、菲律宾热带雨林,从印度高原到非洲大草原……都有杂交水稻的稻香。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截至2018年底,杂交水稻已在海外40多个国家成功试验示范,在10多个国家大面积推广。2018年,海外杂交水稻推广面积超过700万公顷。
“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谈及即将到来的国庆时,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翻天巨变的袁隆平感慨万千。
在获得“共和国勋章”的10天前,袁隆平迎来了自己90岁生日。他笑称,自己已经从“80后”升级为“90后”,未来要健康快乐超百岁,就像超级稻攻关一样,不断超越新目标。他的生日愿望是希望今年的示范田实现亩产1200公斤,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来源|综合湖南日报 红网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8人“共和国勋章”。袁隆平名列其中。
就在这一天,距离北京1600多公里的湖南省衡东县,在一片稻田里,袁隆平拿着一株水稻仔细观察后,面带笑意地说道:“开花开得很好。”这片稻田是“第三代杂交水稻”试验田,目前处于扬花时期,田中的双季晚稻有望突破亩产1000公斤大关。“荣誉是对我们成绩的肯定,但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还得继续干活。只要能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搞科研的人要有使命感,有胸襟。”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获得国家最高荣誉,袁隆平向记者表示,“这对我既是鼓舞也是鞭策,希望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在获得“共和国勋章”的前一天,袁隆平出现在湖南农业大学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上,引发全场沸腾,学生们激动不已地喊出:“袁院士才是我们该追的‘星’!”
开学典礼上,袁隆平在讲话中再次提到了他多次谈及的两个梦想:“第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这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梦;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始终都还在努力使梦想成真,也寄希望于你们共勉来共同实现这两个梦想。”
为了实现这两个梦想,袁隆平不曾停歇。
1930年出生于北平(北京旧称)的袁隆平年少时随父母颠沛流离,深深体会到饥饿给人民带来的痛苦。1956年,响应国家号召,时任湖南怀化安江农校教师的袁隆平,开始了科研生涯。
1974年,袁隆平科研小组培育的第一个强优势高产杂交稻破土而出。多年来,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通过形态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成功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不断刷新亩产产量。目前,超级稻计划的五期目标已经全部完成,分别是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
据统计,从1976年到2018年,杂交水稻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约85亿亩,增产稻谷8.5亿吨。每年因种植杂交水稻而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约8000万人口。
“我们国家人口多、耕地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单产。高产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袁隆平告诉记者。
不仅让中国人吃得饱,袁隆平还希望全世界人民都能够远离饥饿。他曾笑称,自己愿做太平洋上的海鸥,让杂交水稻技术越过重洋。
1979年,袁隆平应邀到菲律宾出席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这也是我国首次将杂交水稻研究成果向国际社会公开报道。此后,中国杂交水稻开始走向世界。
“在缅甸中央农业研究院的水稻实验室,我和学生在田里工作。因为缅甸人信佛不杀生,水田里到处都是眼镜蛇。有次,从抽屉里冷不丁窜出8条小眼镜蛇,至今我都心有余悸。在热带雨林里,我们还要与吸血的旱地蚂蟥作斗争……”袁隆平说。
多数人不知道,中国杂交水稻走向国际的“幕后花絮”,是如此的惊心动魄。但中国科学家前赴后继,未曾停息。
一粒粮食能拯救一个国家。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这正是袁隆平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的毕生追求。今天,從美国大农场到缅甸、菲律宾热带雨林,从印度高原到非洲大草原……都有杂交水稻的稻香。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截至2018年底,杂交水稻已在海外40多个国家成功试验示范,在10多个国家大面积推广。2018年,海外杂交水稻推广面积超过700万公顷。
“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谈及即将到来的国庆时,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翻天巨变的袁隆平感慨万千。
在获得“共和国勋章”的10天前,袁隆平迎来了自己90岁生日。他笑称,自己已经从“80后”升级为“90后”,未来要健康快乐超百岁,就像超级稻攻关一样,不断超越新目标。他的生日愿望是希望今年的示范田实现亩产1200公斤,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来源|综合湖南日报 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