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走进生活

来源 :中国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19851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这一观点旨在阐明生活与道德的内在联系,核心是强调道德教育要回归儿童的生活。引导学生探究生活,热爱生活,服务社会。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情感,在升华情感中践行。教师真正做到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做学生道德成长的同行者,让生活化教学成为思想品德课堂生命力的重要体现,使学生在生活中求知,在求知中生活,并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关键词】同行者 课堂导入 走进生活
  小学德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这一观点旨在阐明生活与道德的内在联系,核心是强调道德教育要回归儿童的生活。思想道德素质,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学校学生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引导学生探究生活,热爱生活,服务社会。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情感,在升华情感中践行。教师真正做到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新课程思考课程改革对我们提出的挑战,使笔者深深感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也应在这种变革中产生新的变化。
  1 做学生道德成长的同行者
  要做学生道德成长的同行者,首先要正确掌握德育的指导思想, 我国中小学生教育的根本认识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打好基础。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智能素质、体能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居领先地位,起主导作用。教师要树立新的德育观和学生观,教师不再是一个道德先知者、道德完美者,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两者只是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相比较而言,学生是最具生命力的一代,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有比成人更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这是我们不能漠视的。因此,教师应树立与学生一同道德成长的观念,不仅要以身作则,更要在学习和实践中反思,在教学相长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学生一起感受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体验道德感情、发展道德行为,成为学生道德成长道路上的同路人。
  2 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师生的合作过程应是愉快的,应是对学生的一种启发过程。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对学生高高在上的距离感,要与学生平等对话、平等交流,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心理负担,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而一堂优秀的品德课堂导入,不仅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还要考虑如何唤起学生的真实生活经验,从而引导他们更好的认识生活、学会生活。我们从发挥导入的激励功能和铺垫功能这两个角度出发,设计品德课堂导入,让课堂教学有效接轨生活。
  发挥导入的激励功能
  发挥导入的激励功能就是,要求我们在设计品德课堂导入时,要根据教材呈现的不同情景,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灵活多样的导入方法,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学习的欲望,保持对学习主题的高度关注,积极主动学习。
  1 以“ 情 ”入境
  情感在教学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或活动具有支配、指导作用,学生强烈的内心体验,能使教学主题的要求较为容易的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以“情”入境,即要用语言、情节感染学生,引起情感共鸣。如果课堂品德教育主题,主要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道德情感的体验中受到教育,那么在导入时,就要先行孕育道德情感。
  《孝心献老人》的教学关键是激发学生体贴老人,关心老人的情感,因此,以情感渲染来导入是触动学生心灵的基点。课始,老师出示两幅漫画:一幅是奶奶累了坐在椅子上。旁白:老了不中用了。第二幅是孙子兵兵在给奶奶捶背,奶奶很高兴。旁白:真懂事。问学生这画面在讲什么?
  学生一看就能够清楚把图意说上来。回答后,老师过渡:“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老人曾经为家庭,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现在年纪大了,该是按享晚年的幸福生活了。我们作为晚辈,承接了长辈的养育之恩,要懂得汇报。画中的兵兵真得非常懂事奶奶累了,就给奶奶捶捶背,老人并不渴望家人为她付出多少。就是希望自己的晚年生活能够幸福、美满。你看,孝顺的孙子给奶奶那轻轻地捶背,奶奶就一点儿也不觉的疲劳了。那脸上洋溢的笑容,多么开心,多么幸福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在老师深情的讲述中,学生都为之动容,在其心头激起情感的涟漪——老人很需要我们的关爱啊!带着这样的情感进入课堂教学,学生怎么会不受到深刻的教育呢?
  2 以“ 思 ”入境
  “学而不思则罔”,从反面说明了思在学习中的作用。在导入时,结合内容,创设情景,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处于“心愤口悱”的积极思考的学习状态。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导入设计。提高认识,引导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现行品德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类课堂导入时,应更多的考虑,在导入环节中以“思”入境引发学生对课堂教育主题的做一定的思考,便于把课堂主题教育进行的更为深刻。
  《诚实是金》让学生懂得说谎的危害,只有诚心才能赢得尊重和信任。要做到不说谎话,言行一致,诚实守信。课始老师讲述故事:
  在德国,一位中国留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到德国大公司寻找工作,可是一连20多家公司都没有接受他。他想自己才能出众,找家小公司应该没有问题吧。可是小公司也把他拒绝了。
  同学们,为什么德国的公司都拒绝他呢?猜猜,可能是什么原因?
  想知道真实原因吗?那家公司的老板告诉他,不录用他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他在德国期间乘公共汽车曾经逃过三次票。留学生很吃惊,难道我的博士文凭还抵不过三次逃票。德国老板说:“是的。我们不怀疑你的能力,但我们认为您惟独缺少了非常重要的两个字!”
  此时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你有什么感想?”感触学生心里,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感受,深切体会到说谎的危害。
  3 亲身体验导入强感受
  由于年龄的原因,生活状况不同的原因,我们的孩子对他人的心理,生活不可能有切身的体会。如何引导学生和他人交往,学会与人相处是品德课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这类品德课程教育,在导入时要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最好的办法是设计活动让学生去亲身体验体验,这样对马上进行的课堂教学非常有利。
  残疾人生活上的困难,一般健康的人都不会有什么体会和感受。看到残疾人遇到困难,好大一部分学生会嘲笑他们。《关心残疾人》课堂导入时,如果老师选择“一位盲人在行走时,不小心摔了一跤”或“一位脚残疾人走楼梯”的情景来导入。希望引导学生认识到“他们遇到困难需要得到我们的帮助。”那么,肯定会有部分学生最先关注的是盲人摔跤,脚有残疾的人走楼梯的情形。这情形在他们眼里看到的可能只是摔跤时的狼狈,走楼梯时的滑稽。
  有位老师的导入很巧妙。设计一个生活情景:在讲台上放本书,旁边再放些其他的东西,过道上也摆些凳子或物品,设置些障碍,让学生蒙上眼睛,独自去取书。然后在同学的帮助下再去取回书。在课堂导入时,请大家谈谈取书的感受。这样回避了前一案例中出现的尴尬场面,同时让学生亲身来感受一下残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体会一下渴望得到他人帮助的那种心理,效果就不一样了。
  总之,教师与学生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能把学生真正纳入到一种民主、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之中。在这种关系中,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也能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信任中,全面发展自我,获得成就感与价值体验,并感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感受到个体存在的价值和心灵成长的愉悦。
  总之,生活化教学是思想品德课堂生命力的重要体现,使学生在生活中求知,在求知中生活,并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参考文献】
  宋景堂 《新理念 新形式 新教法》
其他文献
语文教科书中不乏经典著作,传统名篇,既蕴含着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又渗透着世界文化大师的思想精髓,为什么学生对语文课爱不起来呢?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不可否认我们的语文教学在与学生身心发展相结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面还存在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应调动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有针对性地发掘人才,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1 制订可行的教学目标,构建学科教学的和谐发展  
期刊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呼唤教育改革,学校管理顺应时代潮流应运而生,人才和知识、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加强学校管理,是我们顺应时代潮流,迎接新的挑战的必然趋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现实基础,校长是学校的教育管理者,本人就校长在新时期如何成长提出浅显的见解。  1
期刊
【摘要】在精彩纷呈、多姿多彩的英语课堂教学环节中,课堂教学有效性尤显重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之关键是平时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创设探究情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开展有效的英语活动,给学生以语言实践,教师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突出课堂高效。学法得当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助长剂”。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性 探究情景 英语活动 学法指导  反思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中“热闹”、“活跃”、“快乐”的现
期刊
【摘要】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育人氛围,是一种文化积淀。  【关键词】 校园 文化 建设 环境 氛围  “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教室,操场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环境,文化的理念。它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氛围,是一种需要长期培育,苦心经营的教育氛围。  1 历史传统  一所学校尤其是有着较长历史的文化名校,在其自身的发展中,必然有其文化的积淀。一代一代的教师
期刊
【摘要】 智商是成材的基础,情商才是决定人成败的关键。学生的智商有先天因素,而情商则完全是后天因素。当孩子跨进小学大门时,他们就迈出了走上社会的第一步,因此,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要从小开始,重视非智商教育,使孩子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成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成功 赏识 亮点 自信心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两扇门,一扇叫“我能行”,一扇叫“我不行”。打开“我能行”,你看
期刊
【摘要】 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就是导入。教师的开讲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既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求知欲,又让学生的思维迅速定位,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美术课的教材画技不一,画法丰富,画画新课导入并无固定的模式可循,因而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和自己的风格,充分研究和设计,精心改革和创新。我以广西版第一册、第三册教材为例谈谈自己新课导入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 小学美术
期刊
【摘要】行为规范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奠基工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面对当今学校面临的新情况,只要我们不断改革教育方法,丰富教育内容,开发教育途径,拓展教育渠道,选择最佳教育对策,就能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工作抓出典型、抓出经验、抓出效果。  【关键词】养成教育 行为规范 德育  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
期刊
每个教师,或年轻,或年长,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即使面对同一个教学内容,由于自身学识,教学经验,个性风格,授课对象等的不同,必定会进行自己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上出风格迥异的课,最终形成同课异构,精彩纷呈的场面。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同课异构活动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英语教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迅速成长的机会,我受益匪浅。  “同课异构”即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已有的教学经验、学生状况、
期刊
个人简历:李冬云, 女, 1995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物理教师,教学处主任。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百名创新型班主任,沈阳市师德先进工作者;沈阳市骨干教师、沈阳市优秀教师、辽宁省优秀教师。  热衷于教育科研,先后曾参与过“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省、市课题研究,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奖或通过结题。  【摘要】作业是课程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是教学过程中
期刊
【摘要】农村初中生英语成绩两级分化严重,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已经引起广大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迫使我们更潜心投入探讨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中去,尤其是对学习障碍的探索与研究,当然也警示我们一定要遵循教育心理学的原理,积极探索英语教学规律。为此我从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障碍,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如何培养自信心,如何进行心理疏导等方面谈谈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英语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与疏导办法。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