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式引导性思维在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uming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推进式引导性思维的涵义、相关理论、策略、实施过程、实施效果和体会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探索出一条运用推进式引导性思维构筑学生思维大厦之路。
  关键词:引导性思维 思维基础架构 思维外在层面 思维灵魂核心 运用
  
  一、相关理论与思维教学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所著的《引导性思维》中提到,所谓“引导性思维”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启发学生思维。而推进式引导性思维也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实物展示、实验演示、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景。由浅人深地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提高他们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教学思维方式。
  学科综合思维教育可以有序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健全以及智力和能力的发展,从而为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打好基础。加拿大课程理论家塔巴确定了关于思维教学的三条基本原理:①思维是可教的;②思维是个人对资料所作的能动的处理加工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可激发学生的心智操作。把一种思维策略内化为学生的思维技能;③思维过程是以规则的程序演进的。当然,教学中还离不开一个重要的人文因素:用“心”去对待学生,这是实践任何教育理论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二、策略和实施过程
  
  1.筑建思维基础架构,坚实知识技能支点
  以前笔者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听了别人的优秀经验课。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上却不甚适合。究其缘由,别人得以形成的现阶段成果并不是一朝一夕而成,是经过对学生进行了长期的基础锤炼。针对于此。学习化学的初始阶段笔者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并不急于过多的内容充斥,而是以筑建思维的基础架构为主。思维如同一座框架式的大厦,筑好框架加上坚实基础,是为以后的充实内涵而准备。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习化学的学生最有兴趣的莫过于上实验课,这无疑是一个指导学生筑建思维基础架构的非常好的切人点。实验教学具有趣味性、目的性、探索性、现实性和易感知性等特点,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引发学生积极的、主动的思维活动;能为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如笔者在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教学中,先演示一个“滴水生火”的趣味实验,使学生对过氧化钠的性质产生浓厚的兴趣,接着指导他们分析反应现象,找出其内里原因然后让他们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结果学生不仅能准确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而且很好地掌握了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本质。这个过程学生思维得到很好的训练,学生思维大厦的基础架构也会慢慢筑好。
  化学的实验世界精彩纷呈。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善于探究的习惯,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架构方法。探究是学生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抽象来获得结论的一种活动。探究活动的模式是多样的,可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调整,一般可为:提出问题——实验事实一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巩固运用。在探究活动中要注意的事项是:①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关键性、明确性、阶梯性、悬念性、趣味性、启发性。只有高质量的问题才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②要细心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在适当的时候,应给以学生耐心的、必要的指导和适当的鼓励。③设计巩固练习要求针对性强,内容精简,形式多样,适当采用一题多变。如盐类水解的教学具体做法为:先提出引导性问题,如盐溶液都显中性吗?接着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用pH试纸分别测试O.1mol/L碳酸钠、氯化铵、氯化钠溶液的酸碱性。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思考与交流:为什么不同的盐溶液的酸碱性不同?各溶液中存在哪些微粒?它们之间可能发生哪些反应?对电离出来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将有何影响?通过反复的思考、详细的分析和激烈的讨论,学生得到盐类水解反应的实质。为了巩固该知识点,笔者又设计一些相关练习题,如解析古人可以用灰碱(灰碱的化学成分:碳酸钾)洗涤衣物的原因等。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获得重要化学知识。而且培养了思维素质。总之,由问题引出猜想,逐渐由实验得到证实,是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刻,也是思维形成的最好时机,教师应好好把握,认真落实学生思维框架的建设工作。
  
  2,形成思维外在层面,构织理论内容素养
  第一阶段表现出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还占有较重的比例。进入第二阶段,将是转入师生共勉共进的时期,这也是形成思维大厦外墙的时期。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在接受思维的基础构建后,开始会自觉对化学问题进行思维分析、思考。但是。缺乏足够的知识容量和有效的思索能力是无法对疑难问题进行正确的剖析的。单纯的“填鸭”已被世人唾骂,在忠实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教师在用心创造性地变换教学方法使课堂气氛活跃的同时,教师本人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也得到提升。这也是本文一开始所强调的人文精神。思维外在层面的形成,可通过对思维方法的培养来实现。扩展性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或思维起点出发。沿着不同方向或各个角度,提出各种设想,寻找各种途径。来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方法。它既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又可灵活、迅速地产生多种多样的想法。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应有意识、有步骤地扩大思路,让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达到训练和培养学生扩展性思维的目的。侧如,笔者在二氧化硫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时,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你们已经学过哪些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学生提出了很多反应,如用硫在氧气中燃烧,三氧化硫分解,亚硫酸分解,还有亚硫酸盐与强酸反应等等。这时,我再提出“你认为实验室用哪种方法制二氧化硫气体最好”,然后引导学生通过逐一分析、讨论、排除,选出最佳方案——用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加热条件下制备二氧化硫气体。当学生学习了浓硫酸的性质以后,我又提出这个问题:“你们现在又学了哪些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你认为实验室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制备二氧化硫气体?”学生又从浓硫酸与木炭共热、浓硫酸与铜共热等方案中,通过逐一分析、讨论、排除,选出最佳方案——浓硫酸与铜共热反应制备二氧化硫气体。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完善了知识结构,还使学生的扩展性思维得到很好的训练和培养,学生牢固的思维大厦外墙也在慢慢形成。
  文科中的想象延伸也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方法。想象延伸是根据事物之间具有接近、相似或相对的特点,进行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对两种以上事物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与可比性, 去扩展人脑中固有的思维,使其由旧推新。由已知推未知,从而获得更多的设想和推测。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事物之间必须有某些方面的接近与联系。能在时间或空间上使人脑与外界刺激联系起来。中学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物质都有相似性,如在周期表中的位于同一主族的元素或位于对角线上的元素,它们的单质和对应的化合物的性质往往相似;有机化合物当其具有相同的官能团或相似的结构时,它们的性质常是相似的。这为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延伸提供了条件。如笔者在学生学了钠及其化合物性质以后,要求学生大胆推测钾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学生分析钾与钠原子结构相似性,可知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也应相似,这样很快就能推测出钾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笔者还引导他们通过实验加以验证,加深对该知识的理解。这样,学生就不仅能掌握钠及其化合物性质,而且也能掌握所有碱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通过想象延伸,零散的化学知识就能连成一个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样学习知识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总之,有效的思维方法的培养是形成学生思维外在层面,构织理论内容素养的关键。
  
  3.开掘思维灵魂核心,展现创新内涵理念
  思维大厦的魅力所在并不是它的框架,也不是它的外墙,而是它的内在装饰。培养学生思维的内核就是自觉和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是化学学科义不容辞的重任。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灵魂所在就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就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心智活动,它是多种思维形式特别是形象思维与辩证思维高度结合的结果。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渗透到化学教学中。经过前两个阶段的铺垫,这一阶段是学生自觉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时刻。学生创新力的延伸涉及众多方面,其中教师的指导应以点拨为主,而且点到即止。不宜过多地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的思维之上。创造性思维除了对学生高考答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学生的未来也是不可或缺的可贵品质。
  例如。在钠与水反应教学中,我让学生分析高中化学必修1(人教版)中实验3-3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指出该实验有如下不足:①反应现象虽然很剧烈,但不具有趣味性;②生成的氢气不易收集。然后给予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让他们针对以上不足,对实验装置进行大胆改进。这时,学生变得很活跃,思维放飞,大胆创新,结果提出一套套改进方案,最后通过比较、讨论、分析,选出几套较好的方案。
  需要强调的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并不等同于让学生思维的潮水放任自流,而是更深层次地要求我们的教师恰如其分、适时适地地进行点拨引导。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化学教学中,对实验进行设计及改进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有效途径,合理的评价和适当的鼓励是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催化剂。
  
  三、实施效果和体会
  
  笔者所在的学校属于新会区直属中学中生源最差的学校。学生的化学学习普遍存在基础薄弱、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差等问题,主要表现在:①感到化学知识繁乱,尽管学了不少知识,但不会学以致用;②不善于深入地分析问题。只看现象、不挖本质;③常出现审题不准、解题思路模糊、解题方法单一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理清知识思路,构建合理知识网络:另一方面是要浅人深地进行思维引导。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笔者就是在这几年的思维教学中运用了推进式引导思维,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思考,并通过作业、测试、调查问卷等方式,跟踪和检查学生思维发展的情况,发现他们存在的思维问题逐渐被解决,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具体表现为:①能理清思维脉络,正确推理,正确解答题目;②面对教学的变化性,能从多种角度进行考虑,做到“举一反三”;③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剖析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④能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能提出不同看法。
  由于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也相应有了很大的提高。在2006年高考中,笔者所教的2006届化学x科学生成绩较好,化学平均分位于新会区第三名,与第二名相差仅1分标准分。其中,化学成绩600分(标准分)以上的学生人数是我校历年来最多的,本、专科上线率较高,分别为44%和80%。在2009年的高考中,笔者所教的化学X科学生成绩较好,其中化学成绩100分(原始分)以上人数较多,120分(原始分)以上学生全在我班上。其中,卢海明同学以134分的高分位于新会区第五名,江门市第二十五名,为我校历年来高考化学单科之冠,再现了我校“低进高出”的奇迹。
  在这几年思维教学的实践中,笔者得到一些体会:①从这几年的实施效果看,教学中运用了推进式引导思维,通过结合化学的文本知识、技能实验,确实能有效地引导和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思维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②设置高质量的问题情景是引导学生思维的难点。高质量的化学问题应该紧扣教学目标、适应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贴近实际生活、具有开放性和弹性、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够让全体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有所体会,有所提高。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在熟练掌控教材和全面了解学生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设置高质量问题;③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故教师在问题情景设置上应考虑分层次、分组实验或探究时采取“互补式”。对于素质较差的学生在方法上、情感上给予必要指导和鼓励;④思维训练时间不能只限定在课堂上,在课前、课后、课间,只要发现有训练思维的机会,就“操刀上阵”。形式也应多样化,如问题训练(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等)、实验设计和改进、实验探究、小发明活动、研究性学习、知识辩论赛等,可以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做到恰如其分;⑤合理的评价和适当的鼓励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催化剂,“爱心”“细心”和“耐心”是师生思维沟通的桥梁,是实践任何教育理论最重要的载体。
  
  参考文献:
  [1]宋心琦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王祖浩等,化学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通过对测量和控制硬件的设计、网络系统的配置和相应软硬件资源的支持对工业电子称重单元进行了设计。该单元具有高精度测量、多路控制能力和可以通过网络实时管理等特点。
1.前言消费者对残留在食品中的农药越来越关心。因此,希望开发一种能快速高精度测定残留农药量的高可靠性测定系统。以往是采用气体色谱分离法和液体色谱分离法测定残留的农
蕾蕾: 你好,很抱歉这么久才能回答你的问题,你的三篇来稿我们都收到了。很巧,我叫磊磊,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叫我明哥,我的弟弟妹妹都是这么叫我的。 Lei Lei: Hello, I'm sorr
我的一家我家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弟弟和我。爸爸是位既乐观又幽默(you mo)的爸爸,只要一有SJ就带我们出去玩,当我和弟弟犯了错误的时候爸爸也会非常生气,我们有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是记忆单词。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笔者在试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作了一些探索。记单词是学生学英语的一个薄弱环节,
北美包装商带来了新的阻隔包装方案,已在欧洲被验证可行:Mondi消费品包装是以吹塑薄膜挤出技术为基础,推出的产品。Mondi包装公司首席执行官GeorgKasperkovitz说:“我们看到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已成为企业家和经济界人士的共识。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和价值形态的管理。它通过对价值形态的管理实现对企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复习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的重要手段。特别是临近中考的初三学生,要想中考取得成功,除了平时学习所打下的基础外,与中考复习的效
熟悉《孙子兵法》的人们都知道,“避实击虚”是兵法中的一个重要作战原则。孙子认为:“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意思是说,用兵的规律像水,水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