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历史观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j8203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大约在34年前的1982年暮春,我的老师徐迟约我同来黄州游览东坡赤壁。走进二赋堂,他问我《前赤壁赋》有多少字,《后赤壁赋》又有多少字?我惭愧不能回答。他又问我能否背诵?我说少时背过。于是在他的要求下朗读。背完《前赤壁赋》,他说,你不用背了。接着说:“《前赤壁赋》538字,《后赤壁赋》358字。我认为这两篇赋是中国散文的高峰,至今无人逾越。这么短的文字成为经典,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奇迹。”
  徐迟先生对苏东坡的赞赏对我的触动很大。其实,在成为徐迟先生的学生之前,我已经是苏东坡的超级粉丝。1972年的暮秋,我作为知识青年的代表来黄州参加一个座谈会时,就专程参观了东坡赤壁。那时的东坡赤壁,荒凉、萧瑟。我来的季节正好是《后赤壁赋》中所描述的“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但在赤壁山上,却看不到《前赤壁赋》所形容的“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当然,更不可能“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了。在无尽的沧桑岁月中,长江早已改道,赤壁之下,已是大片大片的农田,“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另一个时空中的灿烂画卷,那画卷,属于九百多年前的苏东坡。吾生也晚,再也无法在这里领略“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的江山胜景了。
  好在苏东坡的作品在近千年的岁月里,一直传颂不衰,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走入他的时空,品尝村妇珍藏的美酒,享受巨口细鳞的江鱼。微醺之后,再随着他一起欣赏不可复识的江山,观看横江东来的孤鹤。
  在我的书房里,我请一位画家为我画了四条屏,是四位古代文学家的造像,他们分别是屈原、李白、苏东坡与曹雪芹。在中国古代的文学史中,伟大的、优秀的作家不在少数,对他们,我都怀有景仰之心。但上述四位,我个人尤其偏爱。从个人的性情、才情来看,毫无疑问,苏东坡又是这四位里我最为心仪的一位。
  关于苏东坡文学与书法的造诣,不用我饶舌,迄今为止,他依然是无人超越的峰巅。但是,作为一位大文豪,他仍有一些被人忽略的地方,或者说,他的文学的造诣,淹没了他的其他方面的才华,譬如说他的史学的建树,就被人们严重低估,也被史学界所忽略。
  二
  苏东坡的史学著作,并非如司马迁、班固、司马光等人那样有洋洋大观的专著,而是在他的策论中可看到他独具卓见的史识与史胆。苏东坡文集十之七八是文学,诗词歌赋、散文(含序、说、记、传、铭、碑、颂、赞、偈、表、奏议、制敕等各种文体),每一种文体中皆有杰作。他的论有五卷,策有四卷。在《策》中,还杂有《书义》《迩英进读》两卷。这八卷策论中,收有146篇文章。研读这些文章,就不难发现,苏东坡对历史上那些耳熟能详的人物,无论是政治精英还是思想大家,几乎都有专论,而且还论得和别人不一样。而且,对历朝历代的兴危得失,他也认真研究并有独到的见解。
  浏览他的策论,我们会发现苏东坡并非激进的变革者,相反,他推崇的是社会的稳定,他认为德与礼是让社稷安宁、吏治清廉的两大法宝。但对德的认识与界定,他却有着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在《形势不如德论》这篇文章中,苏东坡一开头就说:
  《传》有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此言形势之不如德也。而吴起亦云:“在德不在险”,太史公以为形势虽强,要以仁义为本,儒者之言兵,夫尝不以籍其口矣,请拾其遗说而备论之。
  读这一段话,首先要理解形势这个词的意义。形势不是今天大家所理解的形容词,而是指的大地山河的面貌,与我们今天理解的风水,庶之近之。所谓“百尺为形,千尺为势”讲的就是形与势的关系。所以说,形势对应的是地利。中国的古人对形势最为看重。各个朝代建都的地方,大都依山傍水,如西安、洛阳、北京等城市,无不都是形势佳妙的首善之地。
  但选中的吉利之地不一定就国运兴隆。所以说形势不如德。苏东坡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他把形势分为两种,一种以人为形势,一种以地为形势。
  以人为形势,这人,指的是君臣。蘇东坡说“天子之所以系于天下者,至微且危也。相须而合,合而不去,则为君臣。”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臣为形,君为势。在苏东坡看来,周朝的衰败,起因是“大封诸侯,错置亲贤”,但是,被周天子信任的诸侯最终都不服从朝廷的管理。究其因,是“德衰而人之形势不足以救也。”他引用刘颂的话:“善为国者,任势而不任人。郡县之察,小政理而大势危;诸侯为邻,近多违而远虑固。”
  这以人为势的大意是,君德寡不足以服众,则社稷势危;臣德薄不足以牧民,则民怨沸腾。所以说,君臣都心存敬畏。常怀忧患,以民为天,则天下形势安定,就是古人所说的“河清海晏,四海升平”之象。
  苏东坡说的第二点,是传统的形势论,即以地为形势。但是,他将秦与汉两朝做出比较,他说:
  有以地为形势者,秦汉之建都是也。秦之取天下,非天下心服而臣也,较之以富、搏之以力,而犹不服,又以诈囚其君、虏其将,然后仅得之。今之臣服而朝贡,皆昔之暴骨于原野之子孙也。则吾安得泰然而长有之!汉之取天下,虽不若秦之暴,然要之皆不本于仁义也。当此之时,不大封诸侯,则无以答功臣之望,诸侯大而京师不安,则其势不得不以关中形势之因而临之,此虽尧、舜、汤、武,亦不能使其德一日而信于天下,荀卿所谓合其参者。此以地为形势者也,然及其衰也,皆以大臣专命,危自内起,而关中之形势,曾不及施,此亦德衰而地之形势不能自救也。
  这一席话,让我们理解苏东坡对秦汉两朝建都长安的看法。在冷兵器时代,长安是中国最为理想的建都之地。秦岭有百二雄关之险,加之黄河阻隔,历代兵家,很难突破潼关攻入关中。秦灭六国,其战争都是在潼关之外进行,这地域形势有点像今日之美国,美国建国以来,除了南北战争,无论是第一次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其战火都没有烧到美国本土。但秦和汉为什么都没有借地势的险峻而守住国门呢?其因就是“大臣专命,危自内起”,朝廷君臣德衰,再好的形势,再大的天险,也不能阻挡国家的衰亡。
  在《诸葛亮论》这篇文章中,苏东坡更是一针见血指出:   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之以诈力,守之以诈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漢也。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者,此孔明之所以失也。
  仁义为德的内涵。东坡同孔子一样,是周的追崇者,认为周即德的楷模。同时批判秦取天下凭借的是诈力,即欺诈和武力。在东坡的策论中,对于秦与汉的议论较多,且多取批判的态度,在《论秦》《论商鞅》《论始皇汉宣李斯》《论养士》诸篇中,对秦国政治特别是秦始皇的批判,可谓不遗余力。这是因为在东坡看来,秦的政治运作中多狡诈、缺诚信、讲利益、轻仁义,这是缺德的表现。他由这个历史观去审查诸葛亮,认为诸葛亮杂用仁义诈力,这是诸葛亮终究不能恢复汉室,壮大蜀国的真正原因。当然,这是苏东坡的一家之言。
  关于德,东坡在《上初即位论治道三首》的文章中,这样定义:
  人君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守此二言,终身不易,尧舜之至也。至诚之外,更行他道,皆为非道。至仁之外,更作他德,皆为非德。
  道德二字,为老子创造,他写作的《道德经》,乃中国古代思想的精华,可称为华夏智慧的宝典。用今天的话解释,道即客观规律,德即是遵循客观规律而做人做事。东坡赞成老子的道德观,但他以诚言道,以仁言德。若用今人的语法逻辑,则应该是以仁言道,以诚言德。符合客观规律即为仁,以诚信的态度遵循客观规律即为德。当然,东坡先生如是说,也没有错到哪里去。他坚持认为,诚信之外没有道,仁义之外没有德。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让君臣归仁,天下归心呢?苏东坡认为,只有建立“礼”的制度。
  三
  在《礼以养人为本论》这篇文章中,苏东坡阐述了他对礼的看法:
  夫礼之大意,存乎明天下之分,严君臣,笃父子,形孝弟而显仁义也。今不幸去圣人远,有如毫毛不合于三代之法,固未害其为明天下之分也,所以严君臣,笃父子,形孝弟而显仁义者犹在也。今使礼废而不修,则君臣不严,父子不笃,孝弟不形,义不显,反不足重乎。
  苏东坡认为最好的社会是崇尚道德,人人都以圣贤为楷模,他认为尧、舜、禹三代就是这样的社会,而要达到这种理想的社会形态,就必须建立礼仪制度。
  所谓礼,作简单的理解,就是在伦理的基础上建立社会秩序,伦理的最基本关系,就是君臣、父子、兄弟。君臣对应的是国,父子、兄弟对应的是家。在古代,国家的概念就是伦理的概念,也就是礼制的概念。
  孔子是特别注重礼制建设的,他说“吾从周”,就是遵循周朝的礼仪制度,他一生的政治理想就是“克己复礼”。他想恢复周礼,他认为他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乏善可陈。苏东坡对自己所处的时代也很失望。当时的宋朝,北有契丹人建立的辽国,两国连年战争,人民无法休养生息。有鉴于此,在寇准的主导下,宋与辽在河北的一处名叫澶渊的地方签订了停战的盟约,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宋朝赢得了数十年的和平发展的机会,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但是,随着经济的腾飞,社会上出现了诸多乱象,如官场的冗官与腐败,朝廷的苛捐杂税,民间的重利轻义风气的形成。这期间,出现了王安石主导的改革。苏东坡认为王安石的改革的动机是为利而驱使,对礼制的建设有破坏,故不同意。在《思治论》一篇中,他说道:
  自澶渊之役,北虏虽求和,而终不得其要领,其后重之以西羌之变,而边陲不宁,二国亦骄。以战则不胜,以守则不固,而天下常患无兵。五六十年之间,下之所以游谈聚议,而上之所以变政易令以求强兵者,不可胜数矣。
  苏东坡熟读历史,但并不就历史说历史,做死学问,而是关注当下,为社稷苍生的安全与福祉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澶渊之盟以后的五六十年间,人心思变是一个总的趋势。针对当时朝迁的三患:宫室祷祠之伇兴,钱币茶盐之法坏,频年用兵而财力空虚。朝野之间的议论很多,王安石的改革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的。但是,在苏东坡看来,无论是民间的游谈聚议,还是朝迁的变政易令,都没有达到社会治理的效果。
  通过变革实现富国强兵的理想,完成朝野之间社会进步的利益诉求,从道理上讲这是没有错的,但苏东坡认为当时的执政者变政易令的心情过于迫切,变革的方法存在问题,其变革的结果与本来愿望相去甚远。在《思治论》中,他进一步阐释他对变革者的批判:
  百官有司,不知上之所欲为也,而人各有心。好大者欲王,好权者欲霸,而偷者欲休息。文吏之所至,则治刑狱,而聚敛之臣,则以货财为急。民不知其所适从也。及其发一政,则曰姑试行之而已,其济与否,固未可知也。前之政未见其利害,而后之政复发矣。凡今之所所谓新政者,听其始之议论,岂不甚美而可乐哉。然而布出于天下,而卒不知其所终。何则?其规摹不先定也。用舍系于好恶,而废兴决于众寡。故万全之利,以小不便而废者有之矣;百世之患,以小利而不顾也有之矣。
  在这一段文字里,苏东坡对当时推行的新政指出了问题:
  1.新政提出者的心态不健康,“好大者欲王,好权者欲霸,而偷者欲休息。”
  2.部门利益为重,将新政变为权力的游戏,“文吏之所至,则治刑狱,而聚敛之臣,则以货财为急,民不知其所适从也。”
  3.缺乏改革的整体思路,“及其发一政,则曰姑试行之而已,其济与否,固未可知矣。”
  4.新政推行有头无尾,说得好听,却无实绩。“凡今之所谓新政者,听其始之议论,岂不甚美而可乐哉。然而布出于天下,而卒不知其所终。”
  不难看出,苏东坡对新政提出了相当尖锐的批评,但为何新政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苏东坡也讲了两个原因:
  1.“百官有司,不知上之所欲为也。”这是说各部门推行新政,却不了解“上”的想法,这个“上”,按惯常的思维,应该指的是皇帝。朝迁之主对国家的认识,对政局的把握,是新政施行者必须深入了解的先决条件,但“百官有司”往往为本部门的利益所驱使,忽略了“上”的思想。
  2.“规摹不先定”,这里所说的规摹,既可视为顶层设计,也可以说是立规矩。没有顶层设计,又不先立规矩,新政的推行必然会“用舍系于好恶,废兴决于众寡”。   从苏东坡一贯的思想来分析,这“规摹”即属“礼”的范畴。
  國家为什么要制“礼”,就是用怎样的规矩与制度去治理天下。在《韩非论》一文中,苏东坡发表了他的高见:
  仁义之道,起于夫妇、父子、兄弟相爱之间;而礼法刑政之源,出于君臣上下相忌之际。相爱则有所不忍,相忌则有所不敢。夫不敢与不忍之心合,则后圣人之道得存乎其中。
  从形而上的观点讲,礼的制订是为了保证德的施行。德即仁义,德是内涵,礼是形式;从形而下的观点看,礼的制订是建立国家的秩序。礼法乃刑政之源,国家制订法律,是为了保证礼制的实现,对于国来说,礼法是为了解决君臣的关系问题;对于家庭来说,是为解决夫妇、父子、兄弟之间的问题。礼与法,一是从道德层面,一是从法律层面来约束社会上每一个人的行动。
  在道德、礼法诸方面的思想,苏东坡并无太多的创见,但他将儒家的这一政治理想落实到社会治理及个人操守方面,可谓身体力行,不遗余力。而且,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他也以道德、礼制为标准,常常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关于诸葛亮的评价,前面已经说过,再举一两个例子,先说伍子胥。
  伍子胥本楚国世家,后因楚平王杀了他的父、兄,他逃到吴国,辅佐吴王,使吴国成了霸主,然后率吴国兵马击溃楚国军队,攻到江陵,对楚平王掘墓鞭尸。这一点,一直遭人诟病,湖北人尤其不喜欢他,苏东坡却为他辩解,他在《论伍子胥》文中说道:
  父受诛,子复仇,礼也。生则斩首,死则鞭尸,发其至痛,无所择也。是以昔之君子,皆哀而恕之,雄独非人子乎。
  东坡认为伍子胥兴吴灭楚,并不是他的罪过,相反,替父报仇,这是必须尊崇的礼制。
  另外,苏东坡从道德出发,批评司马迁的《史记》有两大罪,第一是“先黄老后六经,退处士进奸雄”,第二是“论商鞅、桑弘羊之功”,他说“自汉以来,学者耻言商鞅、桑弘羊”,他进而言说:
  二子之名在天下,如蛆蝇粪秽也,言之则污口舌,书之则污简牍。二子之术,用于世者,灭国残民,覆族忘躯者,相踵也。
  这几句话,已是恶毒的咒骂了。在苏东坡的策论中,他不止一处指责司马迁的历史观,说他“退处士进奸雄”,重黄老之术而轻儒家之学。其实,司马迁是特别尊敬孔子的,在《史记》中,将孔子列为世家,可见分量之重。司马迁从社会发展及社稷安亡的角度,充分肯定商鞅与桑弘羊变革社会,勇于创新的政治功绩,在今天看来,这是司马迁值得肯定的地方。偏偏苏东坡指责他对这二人的褒奖是“退处士进奸雄”,将社稷功臣视为奸雄,这也是苏东坡的历史观。
  四
  从以上所讲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苏东坡的历史观是保守的。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雅一点,我们可以称为士,俗一点,可以称之为文人。但是,若要认真研究,则士与文人还是有区别的,士乃社会的中坚,文人乃生活的附庸。苏东坡在《正统论三首》的总论中说过:
  正统者,何耶?名耶?实耶?正统之说曰:“正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也;统者,所以合天下之不一也。”
  扫除天下所有的不正之风,即是正;将天下不同的利益集团与各阶层的民众统一起来,就是统。正统二字就是这样来的。正统又分为政统、道统。政统是国家、社稷的管理者,礼法的推行者;道统是社会思想的提供者,道德的维护者。从中国古代的经验看,凡是政统与道统两者对社会及民众的看法一致,国家即是强盛期。凡是两者产生矛盾,国家与社会便进入多事之秋。苏东坡所处的北宋中叶,政统的不作为或乱作为,道统价值观的分裂非常明显。苏东坡在《策略一》文中指出:“天下之患,莫大于不知其然则然,不知其然则然者,是拱手而待也。”这句话很有见地。苏东坡也指出了当时中国的忧患在哪里。我个人认为,无论是历史中的哪个朝代,还是每个朝代形成的弊端,都不会相同。要解决的问题、面临的困境也不会一样,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社会的弊端莫不产生于价值观的分裂。
  无论是政统还是道统,其价值观很难得到统一,而且道统作为道德的维护者,一般都会采取文化上的保守态度。今天,我们特别注重创新,但在历史中,守成一词所起的作用,却远远大过创新。苏东坡写过一篇文章《儒者可与守成论》,专门讲守成的问题。他始终认为恪守三代圣人留下的思想及治国治民的经验,就可以获得国泰民安、物阜年丰的局面。放在闭关锁国的时代,这种守成的态度,兴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在今天我们生活的时代里,守成可能就是死路一条了。在古代,天下是中国;在今天,天下是全球。国与国之间,利益为先,弱肉强食,我们若不创新,不强大,就会有灭族灭国的危险。
  在苏东坡所居的公元十一世纪,文化上的保守主义,应该是士的责任与担当,可视为一种美德,是君子的无可厚非的选择。但在今天,一味地守成,做人还是可以的。但以此为标准来治国,则可能导致衰败。道德可以约束人心,但礼法的作用更为重要。
其他文献
武警森林部队是保卫国家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不可替代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防火执勤、林政执勤、野生动植物保护执勤,是广大官兵履行职责最基本、最重要、最经常的实 Arm
神明裁判是一种古老的法文化现象,凡是有人类文明的地方,几乎都出现过神明裁判现象。神明裁判的方式多种多样,有许多国家在其法典中肯定了这种裁判方式。神明裁判有重要的进
一  这是一个追求轻的年代,却诞生了不少重的写作。  杜爱民便是其中的一位。他是一位生活的行吟诗人,常常跳出事物的浅表,作有温度的思考。  人,都是生活中的人。生活有冷有暖,人生有薄有厚。人到了生命的某个阶段,那命定的生与死、福与祸,华彩众响与清冷寂寞,浓烈昂扬与雍穆和平,会突然间汇成生命的交响曲,如《50岁说》中的人生感喟。临此境地,有的人,可以鼓盆而歌;有的人,则执于一端,永难释怀。但既然人是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1.白天黑夜织布忙(猜成语一)  2.商铺专业卖地板(猜成语一)  3.心安理得去典铺(猜成语一)  4.哼其催眠曲(猜休闲场所一)  5.喜看稻菽千重浪(猜京剧演员一)  6.只因谋逆罪,折杀两大臣(猜《红楼梦》词一句)  7.宁波妈妈最是明白人(猜外国宇航员一)  8.冒充你(猜外国学者一)  9.安得广厦千万间(猜外国货币二)  10.汉语去声(猜股市用语一)    【《灯谜(九)》答案】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学生卷二“你快上去看书吧,我们都知道了。你都高三的人了,要知道自己安排时间。”他们总是用这个我无力反驳的理由来搪塞我。每次都是如此。 Student’s volume two, “You
11月28日美国航母华盛顿号以朝鲜炮轰延坪岛为借口,驶入令中国人回想百年屈辱的黄海,中国政府自韩国天安舰事件以来,通过外交阻止美航母入黄的努力遇挫。“狼”终于来了。 O
中国思想史上影响最大的学派有两个,一是儒家,一是道家。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确立了中国伦理学说的主导思想,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开创者。儒道两家既相互争辩,
景睿把装备掷在山坡,大口喘着气。远处,透过细密的雨丝,马蓉用望远镜看着景睿的一举一动。此刻山坡升腾起硝黄色的雾,不动声色地弥漫着,景睿却似乎浑然不觉。马蓉感到背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