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应有时 教学需等待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dy57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几何时,社会上出现了急功近利的思想,在教育界也加剧和蔓延起来。有的教师在不经意间,已经漠视了等待,甚至根本就忘记了等待。有的老师忘记了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有的是拔苗助长,有的是暴跳如雷,缺少一种相互欣赏的等待。当然,等待并非无所事事,一味的苦等;也并非守株待兔,消极备战。《数学课程标准》除了强调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外,更多地是强调了让学生的学习变成一个亲身经历、动手实践、主动探究的过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先让学生自觉地进行知识构建,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感悟,教师再作适时恰当的控制,这样学生对知识就有了内化的过程,事半功倍。
  对此,我们提出了数学课堂上的“等待”教学策略。所谓等待,是指根据教学流程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恰当的地方给学生创设合适的活动时空,耐心地等待大多数学生完成任务,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在“了解起点”时等待——先听后教,先试后导
  为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教师在课前或上课伊始,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逐一了解,弄清学生对所学新知知道的程度以及可能会遇到的障碍。现代教学论提出了“找准起点并顺着学生的思路来组织教学”的理念。为了找到学生真实的起点,教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先对要学习的“课题”说说自己已经知道了什么,或者让学生对例题尝试着做一做,教师则耐心地“等待”,在学生充分暴露头脑中的“原始资料”后,再采取有针对性的点拨引导措施,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拉开新知教学的帷幕。
  二、在“自主探究”时等待——提纲引路,放得真心
  在数学学习中,并不是每节课都要学生探究,也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用发现式来学习。但那些具有探索价值的内容,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时空,放手让他们去感知和理解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完成富有个人特色的探究任务,获得结果性目标与过程性目标的双丰收。探究性学习是需要时间的,教师要耐心地等待:学生“观察——归纳”、“操作——感悟”、“猜想——验证”、“实验——发现”等活动的完成。
  为了提高学生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教师要充分发挥点拨启发作用,精心设计“探究提纲”,让学生在提纲的引路下,能在有限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探索性学习的任务。
  三、在“出现错误”时等待——延迟评价,因势利导
  在数学课上,当有些学生的回答出现错误时,不少教师总是很快地将他的回答打断,做出对错评价,并叫其他同学或教师自己予以及时的纠正。从表面看,这似乎是为了减少错误痕迹在学生头脑中停留的时间。但仔细思考会发现这样做的后果:一方面没有弄清学生的真实想法,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暴露思维过程,不利于弄清出错的原因,使纠正错误浮于表面。因此,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要等一等,延迟评价,耐心地等待学生讲清他的想法,等待学生把思考问题的过程展现出来,让学生经过思维的碰撞,对已有的结论进行批判性的再思考,以获得新的认识。同时加上教师的因势利导,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深刻地反思错误。
  四、在“质疑问难”时等待——暴露思维,适时点拨
  数学新课改非常注重对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认为质疑问难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标志。因为疑问是思维走向深刻的开始,有疑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发现,有发现才有创新。因此,作为数学老师要创造条件,多给学生质疑的机会,鼓励学生主动发问、大胆质疑。学生对问题的发现和表达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老师要耐心地等待,一旦学生有问题提出了,则要仔细地倾听,如果发现该问题有展开的价值,要将该问题作为后续教学的内容,运用追问等手段,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并进行适时点拨,将他们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
  五、在“反思总结”时等待——回顾梳理,提炼升华
  当一节新知学习任务将要结束时,教师要引领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与梳理,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展示总结与反思。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要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只有学会反思,学生才能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自觉管理、调控自己的学习,不断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对所学新知意义建构的目的。因此,数学教师要在每节课程每段知识学习结束前,给学生留出一定的反思总结时间,耐心地等待他们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提炼概括、反思升华,进而完善认知结构。
  学生就像小花小草,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等待”每一朵花、每一棵草充分汲取养分,“等待”他们尽情舒枝展叶,“等待”他们绚丽绽放的那天,数学教师要学会“等待”,这不仅是教学技艺,更是理念的变革。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沟小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班集体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一个优秀班集体是在老师和全体学生共同努力建设中形成的。本文从旅游职业学校导游班级建设实际入手分析,提出导游班级建设策略,探讨如何结合行业实际建设班级。  【关键词】旅游职业学校 导游班 建设  班集体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单位组织,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一个优秀班集体是在老师和全体学生共同努
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过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一个行动”对一个人的习惯和性格的形成起着多么巨大的作用。  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我校申报了国家级课题《庐阳区区域性推进学校现代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之子课题《在主题活动中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校课题组统一安排下,全体教师潜心研究,扎实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主
【内容摘要】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可操作性强的、任务化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多种语言活动完成任务,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教师角色 分析者和设计者 组织者和参与者 导航者和监督者 主持者和评价者  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
【内容概要】本文从初中作文教学的角度,结合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从三个方面探究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1)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2)奇思妙想,品味创造的佳酿;(3)自主创造,共享集体的智慧。  【关键词】作文教学 生活 合作 创作  一、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  写作是一项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思维活动的最高境界,要真正达到这个境界,写作的内容就必须充实,并且一定要来源于生活。可现实
文本学习,既是教师与学生品读鉴赏的过程,也是学生与文本、与作者沟通交流的过程,更是学生在教师引领下透过文本与思维、与思想对话、串接的过程。学习中,教师常常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品读、感悟,因而在课堂上“问——答——再读”的学习形式较为常见。但这“问”常常呈现出“流水式”,思维含量极低,可有可无,甚而“抹杀”学生思维,“扼杀”学生学习兴趣。比如“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文章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展开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步入了发展快车道。信息技术课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获取、交流、处理、应用各种信息的能力,并将获得的知识应用到学习、生活中。在课程改革中,中学信息教师应当进一步发扬“敢为人先、快人一拍”的主人翁精神,从教育理念到教学行为等各个方面,努力做到上好每节课,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一、必须改变观念、重视课程是的  观念的改变包括两
【内容摘要】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内生动力。新课改对学习动机赋予了丰富内容。本文作者通过对当前初中数学学习动机的现实情况的深入调研,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培养良好学习动机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习动机 调查研究 培养策略  教育学指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初中生所处的特殊学习阶段,其学习动
【背景介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阅读教学的高效性日益显得重要,而多次失败的教学实践,让我渐渐明白,语文阅读教学,它不仅仅是机械的提问和回答,它是充满智慧的课堂,它是体现教师和学生双方智慧的一亩良田。  怎样才能让良田上的庄稼茁壮成长,相信肥料的针对性,施肥的最佳时令,剂量,还有除草除虫的方式方法,用药,它都有讲究,事事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总的纲领首先做到胸有成竹,唯有这样,庄稼们才会
【内容摘要】课堂提问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成效,是师生思维活动的起点。好的提问有助于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本文从精心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新旧知识联系教学并给予适当的鼓励这两方面重点讨论提升化学课堂提问教学实践技巧,倡导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实际精心设计问题,并善于引导解释,充分地发挥提问教学的功能,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学质
【内容摘要】对于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学生作文语言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组织语言以“说”代“写”,即表达过于口语化。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书面语和口语语言的认识模糊,语言输出和语言运用能力不高,对作文书面的特点认识不到位。因此,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是让他们提高对书面语和口语语言的认识水平,纠正学生作文表达以“说”代“写”的口语化现象,进而提高语言输出和语言运用能力,切实提高作文水平。  【关键词】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