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探究自己还未认识的世界,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初中化学教材安排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的实验。验证性的实验内容上比较平淡,缺乏趣味性和生动性。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深入加强化学实验的启发性、探究性及趣味性的研究。
1 用千变万化的实驗现象唤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课堂上演示一些明显的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开始上第一、二节化学课时,增做“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绢”“无中生有(两无色液体相混生成白色沉淀)”“水中生火”“两棒相遇冒白烟”等有趣的化学“魔术”。学生急切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此现象?自己能否操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特高,兴趣很浓。其次满足学生动手的愿望,在“做化学”中获得成就感。刚开始学化学时,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不熟练,笔者就安排一些简单易操作且提供完整实验方案的小实验。虽然是“照方抓药”,但学生初次动手做化学实验,实验中的现象让他们在课堂上欢呼起来,实验中即使是一点小小的成功也会让他们兴奋不已。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动手操作小实验,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学习兴趣高涨,为学好化学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2 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研究实验气氛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演示实验是说明探究式教学优越性的好例子。教师可提出问题:为什么采用石灰石与稀盐酸作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反应物,而不用其他的物质呢?学生会觉得问题很难。不过教师再提示学生以前学习过哪些产物有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学生开始积极思考回忆学过的方程式。教师让学生总结出反应,学生会认为它们都行,但在教师的引导下一一排除。相比之下,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不需加热,室温反应,反应前没有气体,产物的气体只是二氧化碳,容易净化。
3 强化演示实验教学,把更多的机会给学生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新课程给教师更多的自主教学的空间,根据实验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笔者把这些实验分成三类:1)由教师独立完成的;2)师生共同合作完成的;3)改演示实验为学生探究实验,尽量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实验学习。只能由教师完成的实验,笔者全部安排在45分钟课堂教学中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
4 主动设计趣味性实验,用实验解决问题
其实化学实验中具有趣味性的例子很多,如根据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利用蛋壳和漏试管等器材设计实验,制取二氧化碳;一只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石灰水的烧杯中,分析静置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现象。只要仔细琢磨研究,就会发现趣味化学就在身边。
5 编写顺口溜,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一下就出现27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例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用氢—灯—灯—氢4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4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在教学中还可以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辅助实验教学,大大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6 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开展家庭小实验和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
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兴趣小组活动除了举办扩展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内容的专题讲座外,还以做化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组织参观、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在小组活动中笔者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学校举办科技节、化学晚会(在晚会上表演节目,如趣味化学实验、化学小魔术、小游戏等)。结合教学实际,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通过一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初中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挖掘教材中不同形式实验的功能,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参与实验,探究实验,热爱实验,热爱化学。
(作者单位:河北省青县木门店中学)
1 用千变万化的实驗现象唤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课堂上演示一些明显的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开始上第一、二节化学课时,增做“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绢”“无中生有(两无色液体相混生成白色沉淀)”“水中生火”“两棒相遇冒白烟”等有趣的化学“魔术”。学生急切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此现象?自己能否操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特高,兴趣很浓。其次满足学生动手的愿望,在“做化学”中获得成就感。刚开始学化学时,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不熟练,笔者就安排一些简单易操作且提供完整实验方案的小实验。虽然是“照方抓药”,但学生初次动手做化学实验,实验中的现象让他们在课堂上欢呼起来,实验中即使是一点小小的成功也会让他们兴奋不已。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动手操作小实验,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学习兴趣高涨,为学好化学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2 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研究实验气氛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演示实验是说明探究式教学优越性的好例子。教师可提出问题:为什么采用石灰石与稀盐酸作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反应物,而不用其他的物质呢?学生会觉得问题很难。不过教师再提示学生以前学习过哪些产物有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学生开始积极思考回忆学过的方程式。教师让学生总结出反应,学生会认为它们都行,但在教师的引导下一一排除。相比之下,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不需加热,室温反应,反应前没有气体,产物的气体只是二氧化碳,容易净化。
3 强化演示实验教学,把更多的机会给学生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新课程给教师更多的自主教学的空间,根据实验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笔者把这些实验分成三类:1)由教师独立完成的;2)师生共同合作完成的;3)改演示实验为学生探究实验,尽量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实验学习。只能由教师完成的实验,笔者全部安排在45分钟课堂教学中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
4 主动设计趣味性实验,用实验解决问题
其实化学实验中具有趣味性的例子很多,如根据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利用蛋壳和漏试管等器材设计实验,制取二氧化碳;一只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石灰水的烧杯中,分析静置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现象。只要仔细琢磨研究,就会发现趣味化学就在身边。
5 编写顺口溜,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一下就出现27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例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用氢—灯—灯—氢4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4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在教学中还可以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辅助实验教学,大大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6 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开展家庭小实验和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
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兴趣小组活动除了举办扩展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内容的专题讲座外,还以做化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组织参观、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在小组活动中笔者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学校举办科技节、化学晚会(在晚会上表演节目,如趣味化学实验、化学小魔术、小游戏等)。结合教学实际,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通过一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初中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挖掘教材中不同形式实验的功能,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参与实验,探究实验,热爱实验,热爱化学。
(作者单位:河北省青县木门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