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年的漂泊(连载一)

来源 :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ia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凌晨4点33分,位于休斯敦的联邦太空管理总局近地轨道监测中心的卫星监测网突然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发现了一个不明飞行物,并侦测到该物体在一个固定频率上不断发射电磁脉冲。
  “那会是什么呢?难道是一个微型脉冲星!”正在值班的中心副主任梅森博士不解地望着眼前的监视器,脑子里闪过这样的念头。但只过了几秒钟,他便否定了自己刚才的想法——因为那是违反天体物理学常识的。
  随后,梅森博士立即命令监测中心启动紧急对策预案,密切监视这个不明飞行物的动向。同时,他亲自打电话向太空管理总局局长让·皮克·马尔杜塞先生汇报此事。
  “说真的,梅森——我的老朋友!”当马尔杜塞局长从他的度假地乘飞机赶到监测中心的时候,已经是早上7点12分了,“你不光是搅了我的假期,而且给我和咱们这个机构找来了一个大麻烦……”说着,他轻轻挥了挥手,没让梅森开口申辩,“我当然知道这根本就不能怪你。谁能知道会有这种事发生?!不过,你知道,这种事情可大可小。知道吗?我在来这之前跟国务卿先生通了电话,他对此也很担心。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小心行事。要知道,不光是你我的饭碗问题,而且关系到整个太空管理总局的前途。我想你很清楚,议会预算委员会的那些人一直在想方设法削减我们的财政拔款。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非常漂亮地把这件事解决了。明白吗?”
  梅森博士被马尔杜塞先生的话搞得一头雾水,只好而非地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儿,梅森博士终于开口说道:“局长先生,虽然我不是完全能够理解您说的话,但现在有一点是很清楚的,如果要消除疑问,最好的办法就是派人到那儿去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如果可能的话,我们甚至可以考虑把它带回地面上,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那会不会很危险?”马尔杜塞的眼睛里掠过一丝疑惑。
  “至少就目前的监测数据来看,并不存在什么风险。”梅森博士顿了顿,“当然,这还只是中远程监控结果,至于近距离接触是否存在风险,目前还不能确定。”
  听完梅森的话,马尔杜塞低头沉吟了一会儿,之后他抬起头来看了看梅森,说:“既然如此,我们就冒点风险吧!我马上命令太空勤务队派无人驾驶飞船去拦截那个不明飞行物。
  捕捉不明飞行物的过程异常顺利。当“波尔3号”特种无人驾驶太空船用机构臂将那个不明飞行物“抓”到太空船的多功能载货舱里的时候,地面上工作人员才第一次透过飞船上的摄像机看到了这个不明飞行物的芦山真面目:那是个暗绿色的圆球,半径不超过50厘米,从它光滑而规则的外观上看,显然不是自然形成的,但又看不出是用什么材料制造的。更为奇怪的是,当它被放进载货舱之时,那个由它发出的脉冲信号便消失了。
  “上帝呀!这真是惊人的发现……哦!说不定我们会因为这个发现得到诺贝尔奖。”马尔杜塞对着监视器兴奋地叫嚷道,之后却突然哑了音,因为他想不出这个发生应该是属于诺贝尔奖的那一个奖项。
  站在一边的梅森博士却紧皱眉头,两眼紧盯着监视器,随即在键盘上连续敲了几个键。等到结果出现在屏幕上,他才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对马尔杜塞说:“局长先生,我想现在您可以下令‘波尔3号’返回地面了。通过刚才的数据分析,我相信这样做是绝对安全的。”
  “那就再好不过了!”马尔杜塞依然显得很兴奋,“等飞船回来,我们就开香槟庆祝一下!”
  “噢,不!尊敬的局长先生。”梅森博士的嘴角掠过一丝微笑,“在庆祝之前,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在监测中心的一件封闭的实验室内,飞船带回来的那个圆球,被放置在一个圆柱形的试验台上。为了保险起见,进入实验室内的所有人员都身着防护服,人们只能通过通讯器相互联系。而此时在场的十多个人里,除了马尔杜塞局长、梅森博士之外,还有一些是隶属于太空管理总局其他部门的技术专家,剩下的几个分别是闻讯而来的天体物理学家和政府派来的情报管员。
  “好了,先生们!”梅森博士通过通讯器向在场的人们宣布,“现在摆在诸位面前的就是我们今天刚刚在地球同步轨道上捕获的UFO(不明飞行物)。在各位抵达这里之前,太空管理总局的专家们已经对这个神秘物体进行了初步分析。正如大家看到的那样,这是一个典型人造物。当然,在这个宇航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它也可以是某个太空旅客无意间遗忘在轨道上的一件太空垃圾。但令人疑惑不解的是,通过对这个球体的分子结构分析,我们断定被用来制造这个球体的材料是一种人类前所未闻的特殊复合材料。”
  说着,梅森博士伸出手来,在泛着暗绿色光芒的圆球表面上按了一下。全球上立即出现了一个凹痕,但转眼间就消失了,球面依然光滑如初。梅森接着说道:“正如各位所看到的那样,这是一种柔韧性很好的材料,但我们的模拟试验也证明它还有很好的抗冲击性和耐高温性。即使这个圆球冲入地球的大气层,并坠落到地面上,它的表面损伤也不会超过0.006%——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此时,梅森的耳机里一片寂静,而就在刚才,那里还曾经不断传来人们的唏嘘之声,显然人们正在聚精会神地等待梅森博士的下文。梅森博士有意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不过,我们也发现这个球体并不是实心的,而且也并非牢不可破,根据我们对这个圆球各部分受力情况的计算,只要使用普通硬度的金刚石刀,就能从中间将它破开。”
  “那么,你们为什么不使用透视的方法来了解它的内部结构呢?我想你们非常清楚,这是一个难得样本,一旦损坏就无法复原了。”来自长岛大学的物理学家霍克教授问道。
  “我们也曾经做过这方面的尝试,但都失败了。至于具体原因,我们还在分析……毕竟这是一种我们闻所未闻的新材料,我们对它知之甚少。但我猜测,既然这个圆球在太空中出没,那它的外壳具有抗辐射功能就不足为奇了。如果它能够对付强大的宇宙射线,那就更不会害怕我们的透视仪器了。”言罢,众人都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待续)
  
其他文献
期刊
你是否知道头发原来也是一种生物体,是你生命的组成部分。因此,头发的脱落、干枯及所含微量元素的变化,是反应人的肌体产生某种变化的信号。  一般成年人有8万~15万根头发。它们每月长约1厘米,每根头发的寿命为2年~6年。人发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黑色素和脂质类,其中还含有很多微量元素。正常情况下,每天掉头发100根以内,若高于此数,就需要查找掉头发过多的原因。因为发丝与细胞一样,是一种生物体,通过对它的
期刊
为广泛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提高青少年动手、动脑能力,在《青少年科技博览》杂志社的支持下,由天津市青少年科技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第十九届天津市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博览杯”科技制作指定命题竞赛,定于2003年12月举行。  本次竞赛内容为参赛者自行设计制作一辆无动力小车,并能够按照竞赛所规定的坡面依靠重力自由下滑。    一、制作要求  1.小车应有可载货的箱体,且车轮不少于3个。  2.小车
期刊
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22枚地对空导弹,打掉了阿拉伯国家密集编队的25架飞机,竟出现了“一石击三鸟”的战果。此外,58枚空对地导弹还击毁了52辆坦克,几乎弹无虚发。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首轮发射52枚巡航导弹,炸毁伊拉克的防空系统、电信大楼等51个战略目标。更让人称奇的是用导弹攻击一座水力发电站的一幕。  海湾战争打响的第4天,即1991年1月21日,美军从“肯尼迪”号
期刊
近几年的春天,大风扬沙天气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危害越来越严重,我国沙漠化面积也在逐年扩大,沙化土地正在向我们逼近。目前,沙荒地距离天津仅有17千米,形势十分严峻。人们不禁会问: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访了天津市环保局、气象局,并查阅了一些文献资料,了解了其中的一些原因。  原来,我国北方地区春天干旱少雨,土壤表层结构疏松,加之春季冷,暖空气比较活跃,气压差大,因而风力也大,容易将地面的沙
期刊
今年是基因DNA的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50年来,生物科学的发展,充分证明了DNA结构的发现,确实是一项跨时代的伟大成就,它使得生物科学能够在分子水平上揭示生命的奥秘,生物技术、DNA重组、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等广泛用于医药、农业等众多领域,DNA已经与人类生存密不可分。  DNA是脱氧核糖核酸的英文缩写,在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奖名单中,可以找到许多与DNA研究有关的科学家。1989年瑞典发
期刊
2003年8月14~19日,第十八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兰州黄河国际展览中心举办。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内的413名中小学生,带来了271项展示科技创新的实验项目和研究成果,并角逐大赛的各个奖项。此外,还有251项各地青少年开展的优秀科技实践活动,424幅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画和30项机器人创意设计作品也参加了展示。本届大赛奖项多,有中国科协主席奖、因特尔英才奖等二十几个奖项,奖
期刊
就在这时候,灾难发生了。我们遇上了特大沙尘暴。  老治是Q基地野外救援组头头,沧桑岁月使他的脸就像一块发皱的桔子皮。他已经在通信中心呆了7小时,但是雷达还是扫描不到杨月和欧研究员的踪迹,包括那架不算太小的“果蝇”直升机。最后,他们决定就靠肉眼出去找,这已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老治已经隐约猜测他们被深深埋进了沙漠里,他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那个带有种子的箱子能平安无事。  六架“甲虫”武装直升机分散不出去
期刊
墨脱地处我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隅,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以南的沿江两岸,县辖面积3.4万平方千米,与海南省面积相当,是一个以门巴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这里山高水长,除雅鲁藏布江外,还有大小河流34条,水能资源蕴藏量近一亿千瓦。这里的原始森林分布广,面积大,高等植物种类多达三千种以上,其中竹类十余种,野生兰科植物八十多种,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四十多种,森林复盖面积达60%以上(20世纪90年代以
期刊
据统计,罪犯在现场留下指纹印的案例仅占1%,而对涉嫌人的供述和辩解往往又不可轻信。为此,在现代侦破技术中经常使用测谎仪器进行试验,旨在获得突破性进展。  常见的测谎仪器首推“基勒氏多种波动描记器”。这种测谎器通过图线记录下正在被讯问者的生理反生,能够及时展现其人因说谎而泄露的呼吸急促、血压增高、脉搏率加快以及排汗量增加等反常现象。  另一种测谎仪堪称“察言观色测谎器”。原来,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