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祥细叙述了西双版纳州的气候特点,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探索粮食种植新模式;首次对西双版纳州陆稻间种玉米技术进行了规范化设计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提出了用陆稻替代水稻种植开展粮食生产、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及开展节水粮食生产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思路。
【关键词】陆稻;间种;技术
西双版纳州国土面积95%为山区和半山,农业人口的大部分居住在山里,山区各族群众自古以来就有种植陆稻的习惯,以陆稻为主要粮食。解放以来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陆稻是一直我州种植面积第二大的粮食作物,面积曾经达一百二十万亩以上,平均单产仅100-150千克,那时陆稻的丰欠直接关系到山区群众的温饱问题。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常规陆稻新品种选育成功,杂交稻上山,单产的提高、退耕还林和多项山区扶持政策的出台,使陆稻种植面积急速减少,到2013年陆稻种植面积仅有3.2万亩,种植区域分布在海拔1000~1500米和边境一线的少数民地区。随着我国粮食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和接近安全底线,发展新的粮食高效种植模式,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总产,已经成为粮食生产的大趋势,是保障粮食安全重要措施;因此研究陆稻高效丰产栽培技术对提高山区粮食单产、保障西双版纳州粮食安全,稳定边境、边疆少数民地区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1.西双版纳州的气候特点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的正南端,面积19125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21°10′至22°40′,东经99°55′至101°50′。属北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热量分布均匀,年无四季之别,但干湿季分明。降水量1200-2400毫米,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10月,可谓降水充沛。全州年平均气温在18-22℃,≥10℃积温为5000-7948℃,可谓热量丰富,日照时数在1766.2-2322.5小时之间,可谓光照充足,食作物可一年2-3熟,非常适合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
2.陆稻间种玉米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2.1耕地的选择及准备
选择地势平缓、坡度小、肥力好、背风向阳的地块种植陆稻为宜,台地是理想的陆稻种植地。耕地准备做到备耕早、耕作精细、田间平整无杂草,播前松土,保证土地疏松,为陆稻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2.2品种选择
①杂交稻选择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较广、丰产性能、抗病性好、抗逆性强的品种。如:冈优12、冈优22等,常规陆稻选择目前最新选育成功的优良品种:云陆29、IRAT359、陆引46等。②玉米品种选择:正大615、迪卡007、五谷1790等具有热带血缘的高产、抗病品种。
2.3播种节令
一般选择本州的雨季(5-10月)进行陆稻种植,各地根据气候环境具体安排选择最佳播种节令,雨水来临前适时早播;西双版纳州600-1300米海拔范围内一般在4底-5月中旬播种。
2.4种子的准备
陆稻种子休眠期长,播种前一般需要晒种3-5天,打破种子休眠,杀死种子所带病菌及虫卵,提高发芽率。用种量杂交稻每亩3千克,常规陆稻根据千粒种大小不同一般每亩大田用量3-5千克。
2.5播种方式和基本苗
采用条点播和条播。一般杂交稻种子量较少使用点播,便于控制种子用量,行距23厘米,株距16厘米。每亩播种1.8万穴。常规陆稻种子量较多实行条播,行距20厘米,株距16厘米。
2.6播种施肥沟和施底肥
每亩施用农家肥2000千克,在耕地时全田撒施,与土地充分混匀。按播种的行距用锄或开沟器开出5-10厘米深的施肥播种沟。化学肥料底肥每亩的用量分别为,普通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25千克,复合肥10千克,硫酸锌1千克,将各种肥料混匀,均匀撒施在施肥沟内,立即盖细土2-3厘米。
2.7陆稻播种
陆稻以土干、肥干、种子干播种为宜,不进行催芽。沿已施过肥盖过土的播种施肥沟播种。杂交稻穴距16厘米,每穴播种4-6粒。常规陆稻实行均匀条播,播种后立即盖土1-3厘米,保证地里不露种。杂交稻播种时,每播9行留一行不播种,常规陆稻每播10行留一行不播种,留待以后播种玉米。陆稻田内玉米行距与株高基本相当。
2.8玉米播种
陆稻播种完后选择播后第一场透雨及时进行玉米播种,沿预留播种沟,按株距70厘米播种。陆稻田内行距与玉米株高基本相当。每穴播两粒种子,每亩用种量200克-250克,玉米播种面积占陆稻总面积约5%。
2.9陆稻的中耕管理
陆稻长至三叶一心时,每亩用尿素5千克追施分蘖肥,幼穗分化达3-4期时,每亩用尿素6-7千克追施穗肥促大穗,孕穗期使用云大120和磷酸二氢钾等喷施一次,促使籽粒饱满。根据草害情况适时进行化学除草和人工除草。化学除草在杂草长至5-10厘米时,使用排草丹100毫升加二甲四氯100毫升兑水48千克,对杂草进行喷雾或在杂草三叶前使用来草松100毫升兑水32千克对杂草进行喷雾杀灭杂草,再结合一次人工除草即可将杂草控制在最低限度。
2.10玉米的中耕管理
玉米出后及时补苗间苗,留单株,避免玉米植株间争肥和玉米茎叶太多对陆稻形成光线遮挡,不利于陆稻的生长发育。二叶一心时每亩玉米追施尿素1-1.5千克提苗,其它时期在管理陆稻时即已对玉米进行了施肥和管理,勿需再对玉米施肥,大喇叭口期及时培土防止玉米倒伏。
2.11病、虫、鼠害防治
陆稻的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分蘖高峰期过后喷施三环唑预防稻瘟病,抽穗前7-10天结合施叶面肥,喷施三环唑预防和防治穗颈瘟,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使用叶枯宁和叶青双防治。陆稻的虫害主要有二、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蝽蟓等,应及早发现虫害对症下药杀灭害虫,防止害虫对陆稻产生危害。西双版纳州玉米的主要病害有大、小斑病,锈病等,由于种植株、行距较大,特殊气候年份才会发生,一般发生较轻,无需进行防治。陆稻播种前7-10天和收获前10-20天使用敌鼠钠盐拌谷子投毒饵灭鼠,每隔5天投饵一次,连续投饵3-4次灭鼠效果较好。
3.陆稻间作玉米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
西双版纳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景洪市嘎洒镇南联山村委会巴奇等22个村子种植示范2000亩,经实收测产,杂交陆稻间种玉米:杂交陆稻平均亩产381.3千克,间种玉米平均亩产58.5千克,复合产量439.8千克;常规陆稻间种玉米:常规陆稻平均亩产339.3千克,间种玉米平均亩产48.5千克,复合产量387.8千克,比上年常规陆稻平均单产186.5千克分别增产253.3和192.3千克,增135.8%和103.1%,增产十分显著。平均复合产量413.8千克,平均每亩增产粮食227.3千克,总增产粮食45.46万千克,以2.4元/千克国家保护收购价计算,新增效益109.1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为保障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4.讨论
(1)西双版纳州陆稻间种玉米栽培技术充分利用了两种不同粮食作物间高和矮的性状,进行了合理的时空栽培设计,使两种粮食作物和谐生长,提高了光和水的时空利用效率,增强了同一空间的光合效率并获得了较高的粮食产量,实现了粮食作物的立体种植,创造了粮食栽培的新模式。
(2)由于国家乃至本州粮食种植面积的不断减少,逼近安全底线,粮食平均单产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进一步提高难度较大,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着巨大压力;采用立体种植模式发展粮食生产已经成为新的趋势和新的粮食增长点,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陆稻由于自身带有抗旱基因,因此具有较强的耐旱特性和抗逆性,为在粮食主产区使用陆稻替代水稻进行粮食生产,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发展节水稻作生产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可供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石守设,张凯,祈玉良,等.信阳旱稻生产及高产栽培技术[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3(4):79-80.
[2]张泽辉等.小麦与玉米、旱稻间作套种模式高效栽培[J].河南农业,2007,(9):28.
[3]刘浩,张凌.旱稻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8):20-21.
【关键词】陆稻;间种;技术
西双版纳州国土面积95%为山区和半山,农业人口的大部分居住在山里,山区各族群众自古以来就有种植陆稻的习惯,以陆稻为主要粮食。解放以来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陆稻是一直我州种植面积第二大的粮食作物,面积曾经达一百二十万亩以上,平均单产仅100-150千克,那时陆稻的丰欠直接关系到山区群众的温饱问题。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常规陆稻新品种选育成功,杂交稻上山,单产的提高、退耕还林和多项山区扶持政策的出台,使陆稻种植面积急速减少,到2013年陆稻种植面积仅有3.2万亩,种植区域分布在海拔1000~1500米和边境一线的少数民地区。随着我国粮食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和接近安全底线,发展新的粮食高效种植模式,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总产,已经成为粮食生产的大趋势,是保障粮食安全重要措施;因此研究陆稻高效丰产栽培技术对提高山区粮食单产、保障西双版纳州粮食安全,稳定边境、边疆少数民地区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1.西双版纳州的气候特点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的正南端,面积19125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21°10′至22°40′,东经99°55′至101°50′。属北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热量分布均匀,年无四季之别,但干湿季分明。降水量1200-2400毫米,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10月,可谓降水充沛。全州年平均气温在18-22℃,≥10℃积温为5000-7948℃,可谓热量丰富,日照时数在1766.2-2322.5小时之间,可谓光照充足,食作物可一年2-3熟,非常适合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
2.陆稻间种玉米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2.1耕地的选择及准备
选择地势平缓、坡度小、肥力好、背风向阳的地块种植陆稻为宜,台地是理想的陆稻种植地。耕地准备做到备耕早、耕作精细、田间平整无杂草,播前松土,保证土地疏松,为陆稻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2.2品种选择
①杂交稻选择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较广、丰产性能、抗病性好、抗逆性强的品种。如:冈优12、冈优22等,常规陆稻选择目前最新选育成功的优良品种:云陆29、IRAT359、陆引46等。②玉米品种选择:正大615、迪卡007、五谷1790等具有热带血缘的高产、抗病品种。
2.3播种节令
一般选择本州的雨季(5-10月)进行陆稻种植,各地根据气候环境具体安排选择最佳播种节令,雨水来临前适时早播;西双版纳州600-1300米海拔范围内一般在4底-5月中旬播种。
2.4种子的准备
陆稻种子休眠期长,播种前一般需要晒种3-5天,打破种子休眠,杀死种子所带病菌及虫卵,提高发芽率。用种量杂交稻每亩3千克,常规陆稻根据千粒种大小不同一般每亩大田用量3-5千克。
2.5播种方式和基本苗
采用条点播和条播。一般杂交稻种子量较少使用点播,便于控制种子用量,行距23厘米,株距16厘米。每亩播种1.8万穴。常规陆稻种子量较多实行条播,行距20厘米,株距16厘米。
2.6播种施肥沟和施底肥
每亩施用农家肥2000千克,在耕地时全田撒施,与土地充分混匀。按播种的行距用锄或开沟器开出5-10厘米深的施肥播种沟。化学肥料底肥每亩的用量分别为,普通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25千克,复合肥10千克,硫酸锌1千克,将各种肥料混匀,均匀撒施在施肥沟内,立即盖细土2-3厘米。
2.7陆稻播种
陆稻以土干、肥干、种子干播种为宜,不进行催芽。沿已施过肥盖过土的播种施肥沟播种。杂交稻穴距16厘米,每穴播种4-6粒。常规陆稻实行均匀条播,播种后立即盖土1-3厘米,保证地里不露种。杂交稻播种时,每播9行留一行不播种,常规陆稻每播10行留一行不播种,留待以后播种玉米。陆稻田内玉米行距与株高基本相当。
2.8玉米播种
陆稻播种完后选择播后第一场透雨及时进行玉米播种,沿预留播种沟,按株距70厘米播种。陆稻田内行距与玉米株高基本相当。每穴播两粒种子,每亩用种量200克-250克,玉米播种面积占陆稻总面积约5%。
2.9陆稻的中耕管理
陆稻长至三叶一心时,每亩用尿素5千克追施分蘖肥,幼穗分化达3-4期时,每亩用尿素6-7千克追施穗肥促大穗,孕穗期使用云大120和磷酸二氢钾等喷施一次,促使籽粒饱满。根据草害情况适时进行化学除草和人工除草。化学除草在杂草长至5-10厘米时,使用排草丹100毫升加二甲四氯100毫升兑水48千克,对杂草进行喷雾或在杂草三叶前使用来草松100毫升兑水32千克对杂草进行喷雾杀灭杂草,再结合一次人工除草即可将杂草控制在最低限度。
2.10玉米的中耕管理
玉米出后及时补苗间苗,留单株,避免玉米植株间争肥和玉米茎叶太多对陆稻形成光线遮挡,不利于陆稻的生长发育。二叶一心时每亩玉米追施尿素1-1.5千克提苗,其它时期在管理陆稻时即已对玉米进行了施肥和管理,勿需再对玉米施肥,大喇叭口期及时培土防止玉米倒伏。
2.11病、虫、鼠害防治
陆稻的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分蘖高峰期过后喷施三环唑预防稻瘟病,抽穗前7-10天结合施叶面肥,喷施三环唑预防和防治穗颈瘟,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使用叶枯宁和叶青双防治。陆稻的虫害主要有二、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蝽蟓等,应及早发现虫害对症下药杀灭害虫,防止害虫对陆稻产生危害。西双版纳州玉米的主要病害有大、小斑病,锈病等,由于种植株、行距较大,特殊气候年份才会发生,一般发生较轻,无需进行防治。陆稻播种前7-10天和收获前10-20天使用敌鼠钠盐拌谷子投毒饵灭鼠,每隔5天投饵一次,连续投饵3-4次灭鼠效果较好。
3.陆稻间作玉米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
西双版纳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景洪市嘎洒镇南联山村委会巴奇等22个村子种植示范2000亩,经实收测产,杂交陆稻间种玉米:杂交陆稻平均亩产381.3千克,间种玉米平均亩产58.5千克,复合产量439.8千克;常规陆稻间种玉米:常规陆稻平均亩产339.3千克,间种玉米平均亩产48.5千克,复合产量387.8千克,比上年常规陆稻平均单产186.5千克分别增产253.3和192.3千克,增135.8%和103.1%,增产十分显著。平均复合产量413.8千克,平均每亩增产粮食227.3千克,总增产粮食45.46万千克,以2.4元/千克国家保护收购价计算,新增效益109.1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为保障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4.讨论
(1)西双版纳州陆稻间种玉米栽培技术充分利用了两种不同粮食作物间高和矮的性状,进行了合理的时空栽培设计,使两种粮食作物和谐生长,提高了光和水的时空利用效率,增强了同一空间的光合效率并获得了较高的粮食产量,实现了粮食作物的立体种植,创造了粮食栽培的新模式。
(2)由于国家乃至本州粮食种植面积的不断减少,逼近安全底线,粮食平均单产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进一步提高难度较大,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着巨大压力;采用立体种植模式发展粮食生产已经成为新的趋势和新的粮食增长点,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陆稻由于自身带有抗旱基因,因此具有较强的耐旱特性和抗逆性,为在粮食主产区使用陆稻替代水稻进行粮食生产,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发展节水稻作生产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可供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石守设,张凯,祈玉良,等.信阳旱稻生产及高产栽培技术[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3(4):79-80.
[2]张泽辉等.小麦与玉米、旱稻间作套种模式高效栽培[J].河南农业,2007,(9):28.
[3]刘浩,张凌.旱稻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8):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