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大纲对语文学科的定位我们可以看出,语文这门科目对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现在有很大一部分的高中生都把语文列入最讨厌的科目当中。有很多学生甚至畏惧语文,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不禁要问,语a文课到底失败在哪里?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语文课堂散发出应有的魅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直以来,很多老师都把自己当成课堂的主人,上课主要是老师讲,学生被动地接受。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教师实施“满堂灌”,从而使整个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这是教学观念的误区。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看作是人,而不是物体,不能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接受器,而应是知识的主人、课堂的主人,老师只是指路人、引导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即是把传统教学中被教师“一言堂”所夺走的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以实现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一些教师习惯于自己先提出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书。这种方式有时固然能引发学生思考,但教师的问题不一定就是学生的问题,并且这种以教师提问先入为主的教学方式,容易束缚学生的情感指向和思维路径,甚至可能产生误导,得不偿失。倒不如让学生在自由阅读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之后,不能自己解决的可由学习小组讨论解决,小组也不能解决的,可全班共同研讨,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新课程理念提出:“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从而让他们发现、获取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学习的乐趣,才能乐于学习,主动学习。
二、注重情感熏陶
语文教师应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真正体现语文课堂的人文色彩,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比如我在教学《我与地坛》时,上课前就问学生:“你觉得父母爱你吗?”“你感觉到父母的爱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学生的回答不统一。我适时点拨:“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不管多么丰富多彩,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父母都是爱你们的,为你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为你们的将来作了长远的打算。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情感。你们的父母同样如此。”这样,学生点燃了学习的激情,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课文伟大而神圣的情感中,从而在轻松的气氛中完成新课的导入。我还布置了《感悟亲情》的作文作业,一周后,学生写出了大量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文章。
三、调动学生参与意识
教学形式应该不时“换新”,不断地给语文园地注入活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如果我们能变换教学方式,拓展教学空间,这样的课就一定会让学生喜欢。如在教学《雷雨》一文时,我摈弃传统的一课一讲的方式,而是采取单元教学法。我设计单元主题为“让周朴园向我们走来——一个话剧舞台人物形象的鉴赏”,在课前印发材料参读:《周朴园人物形象之我见》、《周朴园对鲁侍萍真的毫无感情吗?》等。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给学生质疑解惑,让学生分角色排练《雷雨》片段,我在课后进行指导。在做好以上这些准备后,话剧小组演出,同学评说分析。依据这种“编演评研”法教《雷雨》,不仅适当拓展了教材,而且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的陈旧、僵化,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潜能,突出了迁移发展,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只有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放飞心灵,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才能是无法估量的。教师也要不断钻研教材,不断更新教法,从关注学生的角度常教常新。
四、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地进行课堂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不一定要正正规规地在讲台上讲解课文,而要尽量把空间让给学生,并且努力使学生主动学,而不是被动接受。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用电教手段创设情趣,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显示出重要性和独特性,它能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生动地再现出来。电教媒体的恰当运用,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当然,“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定位应该是在“辅助”,应先备好课,分析学生的需求,再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运用多媒体,表现重点、难点、主要逻辑框架,给老师留下足够的发挥空间,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
除了在教学设计上我们要“花样百出”外,语文的各种课外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要从实际出发,课内外结合,把活动课作为课内知识的补充和延伸。在语文活动课上,我们要给学生施展才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教师可以按照具体的教学实际,大体上规定一些学生可参加的常规活动。例如,在学习现代诗单元时,我就组织学生进行配乐诗歌朗诵比赛,而学生的兴致都很高,报名参加的同学很多,有的学生朗诵的还是自己写的诗。结合班级特点,以及我班学生缺乏表现自我能力的实践,于是我不定期地举行演讲比赛。例如,以“我的未来我做主”为演讲题目,学生在演讲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自己,而且很好地反省和思考了自己的人生。同时,我每个星期都举行一次有关文学常识的知识竞赛,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这些知识竞赛包括很多的内容,例如名言名句、作家作品等。这些课外活动既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增强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又可以培养互助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只要活动内容开放,因势利导,就一定能创造出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因为有活动,才会有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语文活动课已成为语文教学一条清晰的辅线,只要我们长期坚持去做,就一定使语文教学生动起来、“活泼”起来。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直以来,很多老师都把自己当成课堂的主人,上课主要是老师讲,学生被动地接受。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教师实施“满堂灌”,从而使整个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这是教学观念的误区。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看作是人,而不是物体,不能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接受器,而应是知识的主人、课堂的主人,老师只是指路人、引导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即是把传统教学中被教师“一言堂”所夺走的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以实现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一些教师习惯于自己先提出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书。这种方式有时固然能引发学生思考,但教师的问题不一定就是学生的问题,并且这种以教师提问先入为主的教学方式,容易束缚学生的情感指向和思维路径,甚至可能产生误导,得不偿失。倒不如让学生在自由阅读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之后,不能自己解决的可由学习小组讨论解决,小组也不能解决的,可全班共同研讨,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新课程理念提出:“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从而让他们发现、获取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学习的乐趣,才能乐于学习,主动学习。
二、注重情感熏陶
语文教师应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真正体现语文课堂的人文色彩,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比如我在教学《我与地坛》时,上课前就问学生:“你觉得父母爱你吗?”“你感觉到父母的爱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学生的回答不统一。我适时点拨:“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不管多么丰富多彩,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父母都是爱你们的,为你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为你们的将来作了长远的打算。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情感。你们的父母同样如此。”这样,学生点燃了学习的激情,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课文伟大而神圣的情感中,从而在轻松的气氛中完成新课的导入。我还布置了《感悟亲情》的作文作业,一周后,学生写出了大量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文章。
三、调动学生参与意识
教学形式应该不时“换新”,不断地给语文园地注入活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如果我们能变换教学方式,拓展教学空间,这样的课就一定会让学生喜欢。如在教学《雷雨》一文时,我摈弃传统的一课一讲的方式,而是采取单元教学法。我设计单元主题为“让周朴园向我们走来——一个话剧舞台人物形象的鉴赏”,在课前印发材料参读:《周朴园人物形象之我见》、《周朴园对鲁侍萍真的毫无感情吗?》等。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给学生质疑解惑,让学生分角色排练《雷雨》片段,我在课后进行指导。在做好以上这些准备后,话剧小组演出,同学评说分析。依据这种“编演评研”法教《雷雨》,不仅适当拓展了教材,而且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的陈旧、僵化,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潜能,突出了迁移发展,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只有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放飞心灵,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才能是无法估量的。教师也要不断钻研教材,不断更新教法,从关注学生的角度常教常新。
四、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地进行课堂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不一定要正正规规地在讲台上讲解课文,而要尽量把空间让给学生,并且努力使学生主动学,而不是被动接受。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用电教手段创设情趣,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显示出重要性和独特性,它能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生动地再现出来。电教媒体的恰当运用,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当然,“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定位应该是在“辅助”,应先备好课,分析学生的需求,再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运用多媒体,表现重点、难点、主要逻辑框架,给老师留下足够的发挥空间,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
除了在教学设计上我们要“花样百出”外,语文的各种课外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要从实际出发,课内外结合,把活动课作为课内知识的补充和延伸。在语文活动课上,我们要给学生施展才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教师可以按照具体的教学实际,大体上规定一些学生可参加的常规活动。例如,在学习现代诗单元时,我就组织学生进行配乐诗歌朗诵比赛,而学生的兴致都很高,报名参加的同学很多,有的学生朗诵的还是自己写的诗。结合班级特点,以及我班学生缺乏表现自我能力的实践,于是我不定期地举行演讲比赛。例如,以“我的未来我做主”为演讲题目,学生在演讲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自己,而且很好地反省和思考了自己的人生。同时,我每个星期都举行一次有关文学常识的知识竞赛,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这些知识竞赛包括很多的内容,例如名言名句、作家作品等。这些课外活动既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增强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又可以培养互助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只要活动内容开放,因势利导,就一定能创造出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因为有活动,才会有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语文活动课已成为语文教学一条清晰的辅线,只要我们长期坚持去做,就一定使语文教学生动起来、“活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