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理念下的道路空间再分配研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zhong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处于“第二次城市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应选择对自然干扰最小即低碳城市化发展模式。与低碳城市规划相适应,应开展与之相适应的低碳交通规划。道路横断面设计是城市交通规划一项重要的内容,以低碳绿色为目标,从综合交通协调发展角度出发,以满足城市交通综合需求为前提,保障绿色交通出行方式路权,引导居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关键词:低碳交通;横断面设计;路权;绿色出行方式
  中图分类号: C913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当前,中国处于“第二次城市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既不能走以美国为代表的高能耗、粗放式城市化模式,也不能走西方学者要求所有发展国家停止发展、停止碳排放、停止进步,为发达国家的碳排放提供空间的城市化模式,而是要走根据中国实际国情来择定的城市化模式,即由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城市化转向以生活更美好和对自然干扰最小的城市化模式,及低碳城市化模式。
  在低碳城市化的背景下,应发展与之相适应的低碳交通。低碳交通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它包括了低碳和生态两方面,通过建立适应人居环境发展趋势的城市交通系统以及釆取适当的措施减少碳排放量从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该系统应满足通达、有序、安全、舒适、低能耗、低污染的要求。【1】
  2低碳交通发展策略研究
  低碳交通规划要求构筑与城市空间结构相协调的交通系统,打造绿色交通发展模式,鼓励使用低碳环保的绿色交通工具,创建通达、安全、舒适、低能耗、高品质、健康生态、有利于社会公平的城市交通发展典范。
  低碳交通重点在于引导绿色出行,促进低碳出行结构。据调查,人均出行能耗小汽车>公共交通,平均每位乘客占用道路面积小汽车>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出行相对于小汽车出行更为低碳集约。
  表1 交通方式优先顺序
  
  
  
  
  
  
  图1 绿色交通方式优先级
  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应优先考虑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以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导向城市发展。
  
  
  
  图2 发展模式优先级
  POD:Pedestrian Oriented Development(步行导向型发展模式);BOD:Bicycle Oriented Development(自行车导向型发展模式);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公交导向型发展模式);XOD: “Xingxiang” Oriented Development(形象导向型发展模式);COD:Car Oriented Development(小汽车导向型发展模式)。
  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设施均依附于道路而设置,道路横断面设计应从路权上保证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道路空间,适当压缩小汽车道路空间;控制小汽车设计车速,保障行人和骑行者安全,引导绿色出行。
  3低碳道路横断面设计研究
  (1)道路功能及等级划分
  现行的规划中常将城市道路等级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类【2】。
  快速路主要服务于机动车中长距离的出行,满足车辆连续快速通行的要求,“连通”功能占主导地位。主干路是快速路的补充,主要承担组团之间、各区之间、大型交通集散点之间和对外交通节点的职能。城市主干路是城市的主骨架,公共交通骨架网络也主要依托主干路網络布设。主干路可分为交通性主干路和生活性主干路,交通性主干路主要考虑公共交通和小汽车交通出行需求,生活性主干路主要考虑公共交通、慢行交通及小汽车交通出行需求。次干路起到集散主干路交通的功能,是联系主干路的辅助性干路,也是分布在城市各区域内的地方性干道。公共交通网络依托次干路布设实现更好的“到达”功能,主要考虑公共交通与慢行交通出行需求。支路是地区性服务的道路,是联系次干路和居民区、工业区、商业区、公共设施用地和对外交通设施的纽带,主要考虑慢行交通出行需求。
  
  
  
  图3 各道路等级功能及服务对象示意图
  考虑不同道路等级出行需求,进行道路横断面设计。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2 各等级道路主要交通需求一览表
  
  
  
  (2)低碳道路横断面设计
  1)低碳道路横断面设计原则
  ①优先保障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路权
  低碳交通规划倡导慢行交通及公共交通出行方式,道路横断面设计要求在满足各等级道路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行人、自行车、公共交通,合理分配道路资源。
  ②保障行人和自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在道路交通系统中,自行车、行人与机动车存在较大冲突,自行车与行人处于弱势地位,较易发生交通事故。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充分考虑行人及骑行者安全性,提供安全、舒适的交通环境。【3】
  2)低碳道路横断面设计
  按照低碳城断面设计思路,分别从机动车道、自行车道、人行道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系统考虑布置横断面。
  ①机动车道
  机动车道包括普通机动车道(小汽车)及公交专用道;普通机动车道根据道路等级及交通需求,快速路及主干路建议设置为3.5m,次干路及支路建议设置为3.25m。公交专用道建议统一设置为3.5m。
  表3 一条机动车道最小宽度
  
  
  
  注:参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②自行车道设置形式
  自行车为重要的短距离通勤出行、公共交通接驳、休闲健身工具,是一种低碳、健康的出行方式。但在道路交通系统中,自行车与机动车、人行有较大冲突,故在断面设置中应重点考虑自行车道设置形式,提升自行车交通的安全性,提高自行车出行比例。
  自行车道有四种设置形式,包括独立的自行车专用道、实体分离的自行车道、用划线分隔的自行车道、混行的自行车道。
  独立的自行车专用道:不允许机动车及行人进入,专供自行车通行。整条道路以自行车道为主路(无机动车道),这种自行车道可消除自行车与其他车辆和行人的冲突,多用于自行车干道和各交通区之间的主要干道。规划时,应将城市各级中心、大型游乐场所及交通枢纽端点连接起来,应尽可能地与城市主要流向一致,以利于减轻高峰时自行车流对机动车干道的干扰。
  实体分离的自行车道:用绿化带或一定的高差设计与机动车道、人行道分开,不允许机动车和行人进入,专供非机动车通行。这种自行车道在路段上能够消除自行车与其他车辆、行人的冲突,但在交叉口,自行车无法与机动车分开,多用于自行车交通量较大的道路。
  
  
  
   图4独立自行车道 图5 实体分离自行车道
  划线分隔的自行车道:在单幅路上与机动车道用划线分隔,布置于机动车道两侧的自行车道,虽然较为经济,但由于自行车与机动车未完全分开,不太安全;在有条件的人行道上,采用划线方式,分隔行人与自行车,虽然同属慢行系统,但是行人的存在,会影响自行车通行效率。适用于自行车交通量较小的道路。
  
  
  
  图6 划线分隔自行车道
  混行的自行车道:机动车与自行车在同一道路平面内行驶,其间无分隔标记。多用于交通量不大的相邻交通区之间的自行车道和居住街道系统中。这种形式有利于不同高峰小时的快慢车流,充分发挥道路效益,但其安全性较差且与机动车相互干扰,适用于街道、小区道路以及支路。
  低碳交通规划,鼓励自行车出行,建议采用实体分离的自行车道设置形式。条件允许的采用绿化带分离;红线宽度不够的道路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人行道设置有一定高差,实现分离。对于速度较小的支路,可采用与机动车道划线分隔的自行车道形式。
  ③自行车道与人行道相对关系
  自行车道有布置于人行道内侧和人行道外侧两种形式。若道路两侧土地开发强度较高或以商业为主,人流较频繁,自行车道宜布置于人行道内侧;反之位于人行道外侧。
  
  
  
  图7自行车道与人行道相对关系示意图
  ④自行车道及人行道设置宽度
  根据《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自行车道按1.5-3.5m设置,每条车道1.5m,每增加一条车道增加1m。【4】
  人行道宽度根据道路红线宽度、行人流量、紧邻用地功能等确定。具体要求如下表所示。
  表4 人行道宽度建议最小值
  
  
  
  对于商业、商业/住宅,人行可共用建筑退线宽度。
  3)低碳道路横断面设计示例
  快速路以公共交通和小汽车交通出行需求为主,设置3.5m机动车道和公交车专用道;设有绿化带实体分隔的自行车道与人行道。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8 快速路道路横断面示意图
  主干路以公共交通和小汽车交通出行需求为主,生活性主干路兼有较大的慢行出行需求。设置3.5m机动车道和公交车专用道;设有绿化带实体分隔的自行车道与人行道。下图为商业区的生活性主干路,人行道紧邻建筑布设,人流量较大。次干路以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出行需求为主,设置3.25m机动车道,设有绿化带实体分隔的自行车道与人行道。下图为商业区的次干路,人行道紧邻建筑布设。
  
  
  
  图9 次干路道路横断面示意图
  次支路以慢行交通需求为主,设置3.25m机动车道。红线较宽道路可设置与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具有一定高差实体分隔的自行车道,红线较窄的道路可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划线分隔。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11 支路道路横断面示意图
  4小结
  以人为本,道路空间安排优先考虑绿色交通需求空间,并结合周边用地合理组织断面形式,以适应城市发展,满足出行需求,从道路空间上体现绿色交通理念。
  
  参考文献
  【1】宿凤鸣.低碳交通的概念和实现途径[J].综合运输,2010(5).
  【2】过秀成.城市交通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6).
  【3】陆化普.城市绿色交通的实现途径[J].城市交通,2009.
  【4】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M].北京,2013.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资源的有限性,资源消耗总量越来越大。市场资源供需矛盾的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资源领域进行研究与探索。不断地利用新科技,新的管理方式来提高油田的勘探开采率,油田计量接转站优化设计在油田开采实践与应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对油田计量接转站进行优化设计有助于提高油田生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降低实际的生产成本,提高原油的产量与质量。  【关键词】油田
期刊
摘要: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及人口的膨胀,人类的活动将向地下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地下工程蓬勃的发展,促进了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的蓬勃发展。本文分析了矿山法施工的基本方法,以及矿山法施工在具体工程中存在的优缺点,在本文中为實际工程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全断面一次开挖;分断面两次开挖法;先导洞后全断面扩挖法;台阶工作面法 ;反台阶施工法;导坑施工法  中图分类号:D922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指直接为电网运行服务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包括在此系统运行的应用软件。是在线为各级电力调度机构生产运行人员提供电力系统运行信息、分析决策工具和控制手段的数据处理系统。  【关键词】电力调度 自动化系统 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27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地区的用电量逐渐加大,人们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日益提升,现今社会下电网的运行方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市政道路工程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而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起着基础作用的就是路基的建设,所以一定要紧抓路基施工技术,保证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本文主要就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管理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市政道路建设;路基;施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使得市政交通得到了快速发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工程造价控制是决定和控制工程项目投资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也是进行招投标和考核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是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经济发展环境中,如何做好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对现代建筑经济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建立现代建筑企业管理模式的必要条件。本文简要分析了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若干要点及其把握措施,不足之处,以求指正。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及在国内的应用状况、循环流化床锅炉数据测量和分析、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控制方案、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策略四个方面对循环流化床控制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O434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大。循环流化床以其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能源发挥了更大的效用。  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及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建筑立面设计的要求、建筑立面设计的任务和基本步骤的探讨,介绍了提高建筑立面设计效果应遵循的原则和设计中应重点注意处理的环节,以提高设计效果,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立面设计;效果;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在新世纪建筑发展中,建筑风格逐渐由简单统一化的局面向新颖多样化的局面发展,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欣赏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的设计要求也逐渐重视,现代的建筑
期刊
【摘要】亚齐火电项目机组的设计额定负荷为11万千瓦(2台),在1#机组首次发电后升负荷至9万千瓦时,调整减温水调节阀开度至100%状态下,过热器仍出现超温现象,导致机组无法升至满负荷运行,机组的各项试验无法进行。在调试过程中临时采取了用主给水关断阀(闸阀)截流以提高锅炉减温水的压力后,过热器没有出现超温现象,但长时间的截流,导致闸阀的阀板被严重损伤(阀板上被冲刷出许多不同程度沟槽),影响机组的安全
期刊
摘要:建筑业行业是国家经济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具有复杂性,工期长,意外性的特点,针对这一系列特点,在现实生活的建筑施工中要做好相应管理。优化施工的整体进程,提升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就建筑施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分析存在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  1. 安全生产问题从不同
期刊
摘要:高层建筑安装工程预留、预埋阶段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及时、完整、有序地抓好质量管理,是创建优良工程的基础。为保证公司重点工程――某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体现公司计划落实、目标细化、措施得当、反馈有效和控制有力的管理指导思想,根据公司质量目标要求,为防止安装工程出现质量通病,对预留、预埋阶段的质量管理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集中精力抓好前期质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