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前和临终前的心电学改变

来源 :临床心电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yxx_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的压力反射器功能。方法 对27 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和 8例健康者行倾斜试验并测定其倾斜即刻所记录心电图第30 个 R R 间期与第15 个 R R 间期之比值(即30∶15
电交替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心电现象,是P、QRS、ST、T各别或同时出现周期性交替改变。近年来人们已关注到心动过速时心电交替现象[1]。近期我们遇到一例室上速伴RR间期长短交替,同
心电图临床应用已百年有余,其使用范围和理论还在继续发展.笔者对国人心电图作了较系统的研究,该研究选入研究对象4322例,男3219例,女2003例,最小年龄为出生后5min,最大年龄
评价心电图(ECG)肢体导联室壁激动时间(VAT)诊断左室肥厚(LVH)的价值。方法以超声心动图(Echo)为标准,对96例高血压患者左室重量(LVM)进行测定,将邻近心电轴之肢体导联VAT与Echo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其诊断LVH的价值
心室复极异常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至目前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24小时心室复极动态变化规律尚缺乏定量评估方法。本研究目的为描述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男,73岁,阵发性胸闷7年,加重半月,心动缓慢且不齐住院,住院前半月内共服用地高辛35片,具体服法不详.住院体检:T:36.8℃,P:45次/分,R:18次/分,BP:120/60mmHg,神志清楚,平
1953年,Cabrera和Friedlad 首先提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LBBB)时,V3、V4导联S波升肢上出现的切迹(至少0.05s),是诊断伴有LBBB的前间隔心肌梗死的十分可靠的指标,其敏感性、特异
目的 探讨冠脉病变程度对运动试验中QTc、QTd的影响。方法 84例经冠脉造影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的患者,根据冠脉病变程度分为正常组、单支冠脉病变组及多支冠脉病变组,观察运动试验前后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离散度(QTd)变化与室壁运动异常(RWMA)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12导联同步记录心电图测定,43例AMI患者(AMI组)和30例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对照组)RWMA的范围和QTd值。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