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是鸿蒙借君手

来源 :福建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ng1990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初越给我看过他写的诗,是纯正的新诗,跟他的人一样,内敛、沉思,谦谦君子,也有奥登的风格,理智、节制、冷静。朋友从国外买回来两本奥登诗集,我就把其中一本送给了初越。我嘴笨,他的性格也谦抑、自律,只记得有一次在中山大学的校园里,我要他多表达,他回说心性惫懒,尚需修炼。让我心里暗叫一声惭愧。
  初越自持极严,他眼高而手不低,这使他获得了朋友们的尊重,也获得了不少市场机会。有几年,我听到他换工作,既羡慕又为他高兴。他为我们这些书生赢得了当代市场的荣誉,他证明了,一个克己而躬行的人,能够在市场上进行持久的创造。从做主流媒体,到做水煮百年的自媒体,到做贞观国学社,到为福州市民做公益讲座,他都做得有声有色。
  初越在个人生活上一度进展不顺。我和何满等人聊起初越,都赞叹有加,初越久久单身,我们一度想为初越介绍对象。据说,初越没有拒绝,却一直没有缘分。但缘分会不期而至。有一年,我到广州做活动,见到初越,他说已经结婚,妻子是西昌人,我马上想起因黄河、方晓而接触到的西昌的文化人,我写过“西昌文脉”,初越则有“甲午西昌行敬呈蒋邦泽教授”,其中说:“也知学必由乡始,庆幸西来尚有师。”至于他的婚姻,我没有细问。这次看到他的诗集,2010年的时候,他写了一首“自述”说:“明年生意动,敢领一襟花。”其下自注说:“次年果然成家也。可见诗易成谶,不可轻写。”而前两年我再到广州参加书展,出版社请初越做我的嘉宾,初越带着公子前来,陈公子居然已经五六岁了。
  细论起来,我跟初越的行远是我去云南之后,重回北京虽然做过一些事情,但我的生活波动之大,使我最近十年几乎跟外界失联。据说这也是我这一代人的生活常态,大家都从网上、手机上遥望对方的朋友圈,偶尔点赞或联系一两次。据说这也是当下人们的生活常态,我们更多的是跟陌生人组成同而不和的群体,在其中聊天、自我强化、抱团取暖。我们跟亲友之间在微博微信上遥望,到节假日的时候再发出密集的吉利问候。
  我在读初越的诗时,经常感慨的是,这才是我们的汉语。借司马迁评论屈原的话,“其文约,其词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初越竭力在恢复汉语的言语道断功能,他也证实了外人的一句话,再强大再厉害的帝国,有时候就坍塌在作家的一张纸上,就坍塌在诗人的一首诗中。
  这样说,并非说初越笔下多有阴暗面、负能量,如前说初越笔下有温情的唱和一面,他笔下其实还有更多的生活。清明祭扫,陪父亲爬山,拜见老师,跟朋友雅集,给儿子写诗,这些曾经为网友称为“小确幸”的生活画面,在初越那里又极为郑重。易经有言,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对初越来说,他是郑重其事于生活。“重来朝绛帐,厚意感能通。”“藤山日寂绿逶迤,遥想衣冠下海陂。”“灯前自写平生乐,妻子相将赋采薇。”所谓的“小确幸”是国人的自我安慰,初越的郑重“确幸”则示范了平易的物理、健康的人情和富丽的文明。
  现在想来,初越能够认领历史的任务,其来有自。初越从“水煮百年”的平台退出,一度去万木草堂教孩子们书法。我的《家世》出版,他请我到万木草堂做了一次活动,在康有为讲学的地方,我感到他在触摸历史。我没有细问他的工作和生活,他几次见我,都送我一幅字。从时政转向近代史,再转向传统文化,这个跨度之大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从热烈的现实生活中退出,回到青灯古册之中,这是什么样的机缘和使命?我能猜想他跟我一样,有命运牵引主动被动的问题,但我们对命运并不绝望,我们也从未心如止水。用曾在万木草堂学习的梁启超先生的话说,“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
  有一年,他给我发来四十首律诗,我才意识到,新詩人已经转向旧体诗。我读到了杜甫的沉郁,读到了中年之音,但以为他只是一时猎奇,我也囿于自己的生活,没有及时回应他。只是再见他时,把他的一首诗抄写给他,算是支持他的选择。
  这次读诗集,才多少明白,他学写旧体诗的时间不长。他受陈肩的影响或说刺激,举意进入旧体诗,认真地拜师学习,把旧体诗当作安身立命之所。我猜测,他敏锐地察觉当代汉语的不尽如人意,而立意寻找新的言说可能,转向另外一种语言。
  我对初越的歉疚心情几乎自始至终。在他和他的朋友们以旧体诗、古典文明的眼光打量生活时,如果我能早一些鼓励他该有多好;在他也面临交出古今中外比较的答卷时,如果我能参与该有多好。但他在诗的领域开疆拓土的这十年,正是我狼狈于人生多端的十年。没有我的参与,初越仍能自我变法,凤凰涅槃。他的新诗实践不多,也许只能算是一个优秀的诗人;但他十年的旧体诗生活是借重古典的能量而实施的大爆破,他成了一个龚自珍、黄遵宪、郁达夫、陈寅恪以来的出色诗人。
  他能成为出色诗人,因为他对古典文明尊重而熟悉。如“独立市桥星似月,纵横心史气无涯”,一联之中能化用活用黄仲则和龚自珍的诗句和意象,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他对古典文化的喜爱,足证古典文化仍有鲜活的生命,用他的话说,“世间有青山白鸟在,则唐诗宋词固在吾目前心上,无片刻须臾之离也。”他能成为出色诗人,还有着他的时政媒体人的经验和眼光,有新诗的经验,用他喜欢的大诗人奥登的原则,就是诗人要写出一个时代的经验。他能成为出色诗人,还因为他对人生有着坚定的信心。他安贫乐道,在大学生们走出校园就得为车为房所奴的时候,骑自行车的意象在他笔下多次出现,蹬自行车一事让他的诗思泉涌不断,“平生快意寻常事,一箭单车猎晚风。”问道不问贫的心性让他写出了“妻子相将赋采薇”的句子,使其老师“大摇其头,盖恐为诗谶,陷家人于荒寒也”。
  我没有跟初越交流这些读书心得。但我读初越的诗集时看到了古典的一面,也看到了现代的一面。我敢断定初越并非某些人印象中的“遗老遗少”,并非知识界某派眼中的“文化保守主义者”。文不能没有言的观照,新诗不能没有古诗的观照,同理,在今天,汉语也不应失了英文的观照。我们要从人的角度看宇宙,若有可能,还应从宇宙的角度看自身。当我们自另一种角度、另一种语言审视、反观母体与母语,我们收获的将会更多。初越说:“汉语的魅力也是来自于她曾经从各种异质的文明中提取能量,并丰富与转化了自身。今天,如果国人不能充分地理解并汲取印欧语系的文明,那么我们就还远远不能说实现了汉语言文明对我们的期待。”   我对于初越的能力才华笃信不疑。萨特称道加缪的话适用于初越,“从半年前,直到昨天,人们还在揣度:他将要做什么?因为他被一些不可回避的矛盾所困扰,曾暂时选择了沉默。但他属于那种罕见的人,他们迟迟不作选择,可一旦做出了抉择便忠贞不渝;对这种人我们完全可以等待。总有一天,他会开口的。我们甚至不敢贸然对他未出口的话稍加推测。但我们相信他与我们每个人一样,是随着世界的变化而变化:这就足以使他的存在始终富有活力了。”
  是的,初越并没有为在渊在田的爻辞所困,他跟陶渊明一样用人生的实绩激活了易卦爻辞的意义,甚至加倍地偿还了我的期待。他激活了我们的古体诗。他跟陶氏一样淡泊、丰富、坚韧、战斗,而这首要在于他有明心见性的真实。一如他最近的诗作所说:“憎彼苍苍曷不仁,大城忽陷可怜春。冲寒贵有抱薪者,醒梦曾来吹哨人。尔汝一呼还一吸,伊谁相隔尚相親。块然独坐思加缪,抗疫当求一字真。”
  初越从新诗转向我们的古典文化和旧体诗,同样有这个道理。白话新诗固然有直白的方便,但容易失之不文而流之于偷。旧体诗有所不同,它有着数千年无数圣贤才子们千锤百炼的加持,它有广大时空的赋能。在对我们心性的发扬和阐述方面,我极为看重我们的旧体诗。以我有限的阅读,我知道屈原、陶渊明、王维、李白、杜甫、苏轼、龚自珍们的诗篇足以照亮人生,他们的很多文字绝不亚于轴心时代圣哲们的经典,他们的文字般若直取无上正法,让我们从中明心见性。
  以母语中最精练的言思来参赞天地,这才是社会生活中最值得现代人一生皈依的事业。回到旧体诗,回到屈陶李杜们的队伍,这才是丰富、新鲜、生生不已的人生。正如尼采对自家德语诗人歌德的称道和追随,“做地上的王者,这也是我和众诗人的事业。”比起精神生命的富丽,一切权力和资本王国的威福者们还只是人生的未完成形式,如同李白以诗的语言为我们陈述的一个历史事实,“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旧体诗的极高明之处,在于它伏藏了天地间的消息。如初越和他的诗歌老师都认同的“诗谶”一说,文字本身在诗中承担了踏破虚空、打通生死的功用。这也是我们文化早就洞明的,“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而一旦人举意弘道,道也就能来弘人。初越的人生证实了这一点。旧体诗的广大而精微之处,就在于它能见道。初越和他的诗活出了性情、道理,活成了参见天地风云的大树。每一个时代的个体,既可以从外邦世界得到参照,也可以从古典世界得到参照,更应该从身边、从自家人这里得到参照。因为这是我们自家的现实成果。初越感叹过,“故邦近已微乔木,秋实依然饱蠹虫”,但他不止于此类观察,更进一步,把自己活成了乔木。他以此耐心吟哦,我们可以从他的诗中,感受到摇曳穿梭于今古间的自得、自度并度人,感受到汉语诗歌在当代生长的另一种可能。
  对我们当代世界来说,现代汉语和英语尚未足以凿开其混沌,我愿意相信,是鸿蒙之元借重初越之手,参与了这一重大的工作。他的工作如此富有成效,让我感受到古典世界、千百年眼、传统中国的诸多圣贤才子确实活在当下,如此热烈地注视着并提携着我们。我们活着,并不偶然侥幸,并不唯物孤独。
  我在《一个人的世界史》中收录过这么一个故事,曾给爱因斯坦画过像的画家问普林斯顿一位普通的老人:你既不理解爱因斯坦的科学理论,又不明白爱因斯坦的抽象思想,你为什么爱慕爱因斯坦?老人回答说:“当我想到爱因斯坦教授的时候,我有这样一种感觉,仿佛我已经不是孤孤单单一个人了。”在当是时的世界里,知道身边有这样巨大的精神个体的存在,既有一种同事、担当的共情,又有一种慈悲的救赎。我希望初越和他的诗也能为当代的读者所知,让人们知道自己身边的人格精神,人们可以在他这里得到休息、安慰,得到人生的力量。
  责任编辑 林东涵
其他文献
无法和解的“冬”  时间并不是治愈创伤的良药,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就是明证。男主人公李·钱德勒(Lee)的伤痛一直没有被时间治愈,连痂都没结,反倒像堆肥,时间越流逝,就沤出越多的负疚、自责与伤痛。  因为Lee觉得自己是“凶手”,是“罪人”,只有在时间里放逐自己,才能减轻自己的“罪行”。  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个小地方,也是个鬼地方。如果冬天死了,要等到春天才可以埋葬。因为极度寒冷,冰冻的土地,坚
“文学如何想象未来?”当我敲下这行语法简洁、表意明确的问句时,颇为神奇的是,它的实在意蕴,即那种想要向自己与读者发问,想要就此打开思考新疆域的冲动,完完全全被不停闪动着的屏幕光标碾压了。我必须承认,自己全部心神都凝于光标的闪动。换句话说,我其实没在问,即便看起来有十万分的真诚,但事实上,我只是在闪。意义消散于被科技,被二进制,被微软所制造并弥散于时时刻刻的那种“绝对自由”,那种可以毫不费力地穿梭于
昌政是诗人,也是诗评家。作为诗评家,他能将诗评写出诗意和韵味;作为诗人,他又能践行自己的诗学主张。“写诗是一种找寻或发现,类似参禅。”他关注着人生,也把眼光投向自然,但总能在平凡事物中有不凡的发现。  且欣赏《昌政诗选》的诗篇:风吹芦花,“使天空亮出无数细小的翅膀”,而暮色苍茫,不由惊叹晚秋,芦花恰似“纷纷的白发落了下来”(《临风》)。由芦花想到纷飞的翅膀或雪花,是常见的联想,喻为白发却是独到的发
更多的时候  更多的时候,生活平静  如深秋之水,越发清澈  带着历经劫难的安宁,映照出  自然原有的色彩,收获或者凋谢  顺着你曾努力过的方向  不必叹息和哀伤,时光不能时时  舞出花红柳绿,更多的时候  日复一日,寡淡,隐忍,但我更愿意想象  皆如行云,流水,所有印迹  都长出草长莺飞,春光般  流光溢彩  要先于春天沉寂下来  要先于春天沉寂下来,惊蛰  在体内就好,要学会  在鼓荡的风中不
界 江  一条大江隔着两个族落,左岸是俄罗斯,右岸是雪水温。  我和一些朋友说,有空儿的时候,到我老家雪水温村这边来吧,我们一起走一走黑龙江。  这条大江水脉丰盈。我在水边长大,一直也没搞清楚,这些水是从哪里流过来的,日夜不息。少年时代,有位苗姓同学家境殷实,体育课上,竟然把卖冰棍的推车引到操场上来,打开盖子,喊全班同学来随便吃,吃多少根都行,他埋单。他家是乌拉嘎金矿上的,于是我和苗同学特别好。
纵观2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构成的复杂版图,散文诗可以说是一个颇不受待见的文类。它基本上处于一个被小说、诗歌等主流文类挤压的逼仄空间中,自然难以扩张自身的话语领地。然而,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发轫以降,一代又一代的散文诗作者却为了这个新兴文类能够真正实现艺术上的自主与独立,从未停止他们执著的实践和探索。和早期新诗写作一样,这种实践和探索也多方借鉴外国现代文学。早在1915年,刘半农就用文言翻译了屠格涅夫的散
梧 桐 古 道  从阿尔勒到圣雷米  这条古老的乡路 梵高一定走过  如今高大的法国梧桐遮住了盛夏的阳光  七月里口吃的蝉鸣  断断续续地鸣响在一片金黄和苍绿中  向日葵盛开  紫色的薰衣草已接近了尾声  有人说莫奈的画中是有温度的  不 不仅是温度  它们打动我的还有画幅中明净如水的阳光  和晚年挥洒自如的浑然天成  而文森特·梵高呢  在普罗旺斯的晴空下  丝柏的绿焰 鸢尾花的梦境  即将飞翔
这次闽派批评研讨会提出了一个主题,即“关于新时代与文艺原创力”。十九大报告中有一句原话:“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可见,提升文艺原创力,要经由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的途径,达到文艺创新的目的。我认为,这也是我们闽派批评在现今应当承担起的历史使命、时代课题。  自从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
作者简介  黄鹤权,1997年生。福建省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海峡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广东省作协《作品》杂志特约评论员。  盲 人 婆 婆  今日腊月。宜煲粥  空中花园,红鞭炮投地。宜战栗  八卦阵布下街头烟火。宜挪移  反手一翻,三百万黄澄澄的日光兄弟姊妹。宜嫁娶  寂静如此醇香,羚羊如此温顺  宜顾影自怜。今年三劫不显,九福仍在  宜欢欣。宜端详。宜抱拳问好,宜  落笔写意  忌消瘦。面对黑暗
正文:朝珠耳机、顶戴花翎官帽防晒伞、“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皇帝的一天》iPad应用、奉旨旅行行李牌——去年年底,故宫推出的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爆红,迅速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也让全国人民第一次看到了印象中“宫墙高锁”的故宫原来也可以脑洞大开。  故宫的创新让人看到一个新的希望,中国博物馆的春天似乎快到了。  博物馆的功能将发生改变  这些文创产品的背后是由北京故宫文化服务中心主导开发出来的。早在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