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室内环境是人们赖以生活的主要场所,不同用途空间、不同使用人群有着不同的环境需求。对于校园来讲,文化是这一场所的象征,在此基调之下,教学楼、办公室以及其他校园元素共同组成校园这个整体,其中餐厅是一所校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整个校园所有人的一日三餐和健康、营养以及精神状态。所以,餐厅室内环境的设计尤其重要,它既要体现大学所应有的文化性,还要满足师生们的审美、使用需求。
关键词:室内环境;校园餐厅;室内设计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11/12-243-1
一、室内环境对人的影响
人是室内环境的主体,人的感觉器官与大脑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工作系统,感觉器官接收到外界刺激后,传输到大脑,在大脑的支配下做出相应的反应。人初到一个空间后,往往是从人体的感受机制、人体尺度和使用功能几个方面对此空间做出相应的判断,而室内空间的构成基本是由各种尺度、范围、声、色、形状等作为设计的基本依据。在这些设计元素下所构成的空间,通过人体感知给人以最直接的心理感受和室内印象。
二、校园餐厅环境对使用人群的意义
校园餐厅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其次是部分教师。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对于常年“以校为家”的学生族们来说,餐厅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餐厅环境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对学校的印象,尤其是对于二十来岁、正处在成长发育期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学生在讲:某某学校餐厅的饭菜非常好吃或者难吃,某某餐厅环境好舒服或者一进去就没有食欲,等等。由此可见,餐厅对在校师生们的重要性。试想一下,如果一个餐厅让人一想起来就感到乏味、一进去就没有食欲,那么它的意义就荡然无存了。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带动了人们思想的转变,人们对生活的需求早已从解决温饱问题上升到精神追求。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校园餐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的高校餐厅不能仅局限于吃好、吃饱、吃得健康的问题上,而应超越其原有的定义,充分注入校园文化元素在其中,使师生们吃在餐厅,乐在其中。从文化层面,使食堂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充分体现现代校园的文化性,使之源于校园,融于校园。
三、校园餐厅室内设计的影响因素
从广泛意义上说,空间的美感源于自然的塑造和人为的装饰。对于室内设计来说,美感主要是依赖于人为因素,也就是人为的设计。那么影响校园餐厅室内设计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呢?在此,大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色彩方面。色彩通过人的视觉神经,对人的血压、脉搏、心率等产生显著的影响,冷色给人以重量感、理性感,暖色给人以温暖的同时又有着强烈的刺激效应。它通过其表面色调与人的视觉心理产生关系,宛如变幻莫测的精灵,使室内设计变得生动有趣。色彩还可以影响人的感觉、情绪和身体健康,也可以赋予相同空间以不同的风貌。在室内设计中充分发挥色彩的功能,理性地运用色彩的感性倾向,往往能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效果,增添完美的情境。室内设计的成功与否,除了空间上的划分、装饰风格、家具陈设这些方面以外,色彩在其中扮演了主要角色。不同功能的空间有着其不同的色彩定位,比如:白色让人想起医院,彩色象征幼儿园。室内空间的色彩选择,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心理需求,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对于校园餐厅这种特殊的使用群体,一定要充分考虑师生们的心理需求。当师生们结束长时间段、集中紧张的学习或教学后,到达餐厅用餐可以算是一种放松享受的方式;再加上,要充分考虑餐厅色彩对所售食物的反衬影响,所以,校园餐厅室内的设计在用色上要选用一些欢快明亮的颜色,给人以放松的心境,同时提高食物的可观性。
其次是空间上的划分。对于校园餐厅来说,传统意义上基本包括:售卖窗口、用餐桌椅、残食台等几个部分。而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们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对年轻有活力的学生们来说更是如此,他们是社会的未来领军人,所以先进的思想和环境习惯更适合在校园里被鼓励施行。个人认为,在餐厅的水平空间上,现代自助式的校园餐厅模式给人以充分的自由度,也很好地避免了售卖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所以个人认为这种方式适合在各大高校普及起来。大屏幕的形式对于现代校园餐厅来说更有存在价值,而在经济效益上,多个“迷你”电视机的费用足以抵价于一个宽屏显示器。以上则是对校园餐厅空间划分上的一些思考。
最后就是内部人性化的服务和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本文前面说到自助式的就餐形式,在此基础上,人性化的服务和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尤为重要,否则餐厅的运行将会面临瘫痪的危险。而对于不熟悉环境的就餐人员来说,人性化的引导和服务更是保证餐厅秩序不紊乱的后盾。总而言之,先进的信息管理配套设施是餐厅流畅运行的前提,一站到底的结算形式依靠管理系统来配合,二者缺一不可。
室内设计作为设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给人们生活增添色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大到上万平米的公建室内,小到一个学校的餐厅,其设计出来都是为人服务的,因此,在设计中都应以人为主要立足点,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给使用者以人性化的体验。
参考文献:
[1]邹海鹰.浅析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34).
[2]姜珊.室内设计的“人性化”问题[J].中小企业科技与管理,2014,(22).
[3]肖丹.丰富校园文化内涵的视觉艺术设计研究[C].2008年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13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
作者简介:
程星红,山东人,北京理工大学,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关键词:室内环境;校园餐厅;室内设计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11/12-243-1
一、室内环境对人的影响
人是室内环境的主体,人的感觉器官与大脑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工作系统,感觉器官接收到外界刺激后,传输到大脑,在大脑的支配下做出相应的反应。人初到一个空间后,往往是从人体的感受机制、人体尺度和使用功能几个方面对此空间做出相应的判断,而室内空间的构成基本是由各种尺度、范围、声、色、形状等作为设计的基本依据。在这些设计元素下所构成的空间,通过人体感知给人以最直接的心理感受和室内印象。
二、校园餐厅环境对使用人群的意义
校园餐厅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其次是部分教师。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对于常年“以校为家”的学生族们来说,餐厅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餐厅环境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对学校的印象,尤其是对于二十来岁、正处在成长发育期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学生在讲:某某学校餐厅的饭菜非常好吃或者难吃,某某餐厅环境好舒服或者一进去就没有食欲,等等。由此可见,餐厅对在校师生们的重要性。试想一下,如果一个餐厅让人一想起来就感到乏味、一进去就没有食欲,那么它的意义就荡然无存了。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带动了人们思想的转变,人们对生活的需求早已从解决温饱问题上升到精神追求。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校园餐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的高校餐厅不能仅局限于吃好、吃饱、吃得健康的问题上,而应超越其原有的定义,充分注入校园文化元素在其中,使师生们吃在餐厅,乐在其中。从文化层面,使食堂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充分体现现代校园的文化性,使之源于校园,融于校园。
三、校园餐厅室内设计的影响因素
从广泛意义上说,空间的美感源于自然的塑造和人为的装饰。对于室内设计来说,美感主要是依赖于人为因素,也就是人为的设计。那么影响校园餐厅室内设计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呢?在此,大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色彩方面。色彩通过人的视觉神经,对人的血压、脉搏、心率等产生显著的影响,冷色给人以重量感、理性感,暖色给人以温暖的同时又有着强烈的刺激效应。它通过其表面色调与人的视觉心理产生关系,宛如变幻莫测的精灵,使室内设计变得生动有趣。色彩还可以影响人的感觉、情绪和身体健康,也可以赋予相同空间以不同的风貌。在室内设计中充分发挥色彩的功能,理性地运用色彩的感性倾向,往往能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效果,增添完美的情境。室内设计的成功与否,除了空间上的划分、装饰风格、家具陈设这些方面以外,色彩在其中扮演了主要角色。不同功能的空间有着其不同的色彩定位,比如:白色让人想起医院,彩色象征幼儿园。室内空间的色彩选择,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心理需求,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对于校园餐厅这种特殊的使用群体,一定要充分考虑师生们的心理需求。当师生们结束长时间段、集中紧张的学习或教学后,到达餐厅用餐可以算是一种放松享受的方式;再加上,要充分考虑餐厅色彩对所售食物的反衬影响,所以,校园餐厅室内的设计在用色上要选用一些欢快明亮的颜色,给人以放松的心境,同时提高食物的可观性。
其次是空间上的划分。对于校园餐厅来说,传统意义上基本包括:售卖窗口、用餐桌椅、残食台等几个部分。而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们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对年轻有活力的学生们来说更是如此,他们是社会的未来领军人,所以先进的思想和环境习惯更适合在校园里被鼓励施行。个人认为,在餐厅的水平空间上,现代自助式的校园餐厅模式给人以充分的自由度,也很好地避免了售卖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所以个人认为这种方式适合在各大高校普及起来。大屏幕的形式对于现代校园餐厅来说更有存在价值,而在经济效益上,多个“迷你”电视机的费用足以抵价于一个宽屏显示器。以上则是对校园餐厅空间划分上的一些思考。
最后就是内部人性化的服务和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本文前面说到自助式的就餐形式,在此基础上,人性化的服务和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尤为重要,否则餐厅的运行将会面临瘫痪的危险。而对于不熟悉环境的就餐人员来说,人性化的引导和服务更是保证餐厅秩序不紊乱的后盾。总而言之,先进的信息管理配套设施是餐厅流畅运行的前提,一站到底的结算形式依靠管理系统来配合,二者缺一不可。
室内设计作为设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给人们生活增添色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大到上万平米的公建室内,小到一个学校的餐厅,其设计出来都是为人服务的,因此,在设计中都应以人为主要立足点,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给使用者以人性化的体验。
参考文献:
[1]邹海鹰.浅析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34).
[2]姜珊.室内设计的“人性化”问题[J].中小企业科技与管理,2014,(22).
[3]肖丹.丰富校园文化内涵的视觉艺术设计研究[C].2008年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13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
作者简介:
程星红,山东人,北京理工大学,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