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对色彩课教学误区及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针对技校美术色彩课抽象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对技校学生美术色彩课抽象能力的培养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绘画水平。
关键词:技校;美术色彩课;抽象能力;培养
在技术美术专业中,色彩课属于一门基础课程,色彩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培养平面图形的构成能力。色彩课的学习,不能拘泥于物质的表象,需要深入物质内部研究物质的本质特征,在画面的展现方面,一定要凸显出画面在形和色之间的层次感,在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使学生的抽象能力有显著提高,打破传统思维和惯性思维的束缚,找到真正的绘画之美,实现对画面能力的整体把握,为之后学生艺术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色彩课教学误区及原因
技术美术专业色彩课的教学,主要是将其审美价值以及实用价值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展现色彩课在科学与美、技术和艺术等方面的协调统一。为了提高色彩课教学的有效性,很多技校都对色彩课教学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不仅有着教学理念方面的改革,同时还包含有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1]。就当前我国技校的色彩课教学现状而言,虽然色彩课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效果,但是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部分技校缺乏对色彩课教学的重视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技校美术专业的学生基础较差,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在科目考试方面,主要是考察学生在绘画方面的基本功。很多教师认为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放在专业课上,色彩课只是其中的基础性可能,没有必要花费过多的时间以及精力在色彩课教学方面,不断地缩减色彩课的课时。然而实际上,技校的学生在美术方面大多数都是经过了“速成班”的简单培训,其基础知识极为薄弱,更不用说艺术修养。另一方面,很多国外的技校已经摒弃了传统的艺术教学模式,国内很多技校盲目地照搬国外教学模式,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但实际上,受到国家之间经济水平以及艺术普及水平方面的不同影响,国内很多学生在艺术素质方面与国外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二)更多地重视色彩构成课,缺乏对其他课程的重视
在色彩课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色彩构成为主,能够实现对绘画性色彩课程的改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显著提高色彩教学体系的完善性,但是受到认知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过于盲目地提高色彩构成的影响。我们需要对色彩构成课有一个全面深入地了解,明确色彩过程教学只是其中一项训练课题,并不是指全部训练课题。过于重视色彩构成教学,一方面是受到国内在这方面教材断层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权威人士在改革色彩教学体系过程中所出现的误解。
(三)色彩课程有多次重复现象
在进行教学改革时,还存在有色彩课程多次重复现象。这种做法有着良好的初衷,通过对先进教学理念的引进,在原有的教学体系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受到整合能力不足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课程出现罗列现象。另外,还可能因为课程改革过程中有着较大的阻力,只能選择由平面教师和基础教师担任色彩构成教学以及绘画性色彩教学,导致色彩基础理论存在较大的重复性[2]。
二、色彩课学生抽象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帮助学生对绘画的平面性有一个全面认识
我国有着悠久的绘画发展历史,很多著名的绘画大师其技艺登峰造极,创造出了一幅幅让人有着身临其境之感的绘画作品。尽管这样,但实际上,绘画的本质就是平面物的描绘,画家的作画过程就是在一个有着边界限制的平面内借助基本的绘画工具,将其中的色彩以及图像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组合,画中所描绘的事物主要是由观赏者根据自身的体验所虚拟出来的幻象。
老师在绘画教学的最开始,就是引导学生在心中建立一个场的概念,比如说在岩壁上作画,那么岩壁就是一个特定的场,在陶罐上作画,那么陶罐就是一个特定的场,在屏风上作画,屏风就是一个特定的场,在画家上作画,那么画框上的油布就是一个特定的场。也就是说,绘画的场,更多的是图形展开的二维场景,可以使学生的意象得到延伸,老师必须在教学之初,就为学生树立场的概念,帮助学生对场有全面地理解和把握。
(二)培养学生感受图形方面的趣味性
在讲解完场的概念之后,就需要向学生讲解图形的概念。图形并不是指抽象的几何图形,绘画中的图形有着具体的轮廓,比如一根线条、一个墨点,都是绘画的基本组成元素,众多的元素组成在一起才可以构成完成的绘画图像。从这些元素的轮廓方面进行划分,可以将其分为点状、线状以及面状,在轮廓的明晰度方面,可以将其分为虚边以及实边,从与场的关系方面来划分,可以将其分为正形和负形两个类型[3]。每一个图形都是一个具体的事物,有着大小、位置、方向、明暗、颜色等方面特征。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寻找一些简单的课题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比如说欣赏一幅名作,或者研究自然物象,在这些联系过程中,需要向学生重点强调感受物象在形状方面的趣味性,不要过多地强调物象的实用性等方面内容,突破物象的使用价值来更深层次地感受到其中的美。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打破学生以往的惯性欣赏思维,逐渐完成对学生在图形感受力方面的培养。在进行这方面的练习时,老师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一蹴而就。另外,老师还需要带领学生对“看”有更多的感受和理解,不要过多地拘泥于物象的基本形态。
比如说在对基本形的归纳方面,指的是讲一个图形的区域划分放在一个平面里来进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观察分析,实现用不同的特征来完成对画面的划分,从画面中衍生出更多的基本形。比如在同一幅画面中,按照不同的色彩明度分割的色块以及按照不同的冷暖所分割的色块,两者之间存在有显著的差异性,这种现象也正是绘画的魅力所在。因为不同的认知方式,会衍生出不同的观看方式,才可以在绘画的观察过程中有着更多的发现。 (三)发现画面在构成方面的特性
基本形有着大小、位置、方向、明暗、颜色等方面特征,任何一个对象都组成自两个或者以上的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组合进行排列,这种组合形式也就是所谓的画面结构,也就是说,完整的画面内容是由多个不同形态的基本形结合在一起所组成的,属于一个整体。在观赏画面时,所获得的观赏体验是来自画面所有基本形的结合所反映出的综合画面信息,每一个局部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正是因为这方面特点,老师在开展色彩课的教学时,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导,让学生逐渐学会从整体角度出发对画面进行观察,使学生在画面的能力和意识方面有显著的改善和提高。
每一幅画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学生需要学会认识作品的结构,再进行结构的创造。大的绘画结构中包含有小的结构,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绘画的整体,同时还需要让学生学会对画面中不同层次感之间的有效处理,提高作品的和谐性和完整性。画中的大层次和小层次都是相对而言的,具有一定的流变性,导致画面在整体效果方面存在一定的开放性。此外,观察者观察点不同,物象所表达出来的内容也将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其中的部分细节被省略,部分细节被整合,再经过脑海中的凝练,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细节。
(四)提高学生在作画方面的主动性
绘画主要是指人的一种主动性行为,由学生根据自身的思想表达需求所表达的结果,在进行绘画时,不需要获取对象的全部细节,只需要找到其中所需要的主体元素即可。在这种指导思想之下,在物象的观察方面主动性会有显著提高,进而将自然物象向着绘画的形方面转化,在之后绘画图形元素的组织过程中,学生的语言意识将逐渐得到提升,最终出现在艺术表现认知中。学生只有掌握了在基本形方面的概括以及构成技巧,才可以应用自身的意图来实现对自然的把握。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主动地画”以及“被动地画”,绘画之后的结果将会有显著的区别。在“被动地画”方面,主要是指不经过选择,不放过其中的细节;在“动地画”方面,主要是捕捉、寻找、感受、选择一些主要细节,舍弃其中部分次要细节,展示作品想要表达的内容。老师在带领学生写生时,需要引导学生处理好绘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能照搬全收,完全复制,这也是绘画的价值和难度所在。
三、结语
技校美术色彩课教学虽然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为了提高技校美术学生的抽象能力,首先要帮助学生对绘画的平面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其次要培养学生感受图形的趣味性;还需要发现画面在构成方面的特性;最后要提高学生在作画方面的主动性。通过这些方式,实现对学生抽象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
参考文献:
[1]葛华东.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色彩课教学现状探析及对策[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12):158-160.
[2]杨丽芳.色彩课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美术教育研究,2015,(18):153.
[3]鄭羽.服装专业装饰人物色彩课教学探究[J].美与时代(中),2014,(4):61-62.
[4]董波,周礼.技与艺——作为美术与设计专业基础的素描与色彩课[J].齐鲁艺苑,2014,(02):86-88.
作者单位:
广东省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关键词:技校;美术色彩课;抽象能力;培养
在技术美术专业中,色彩课属于一门基础课程,色彩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培养平面图形的构成能力。色彩课的学习,不能拘泥于物质的表象,需要深入物质内部研究物质的本质特征,在画面的展现方面,一定要凸显出画面在形和色之间的层次感,在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使学生的抽象能力有显著提高,打破传统思维和惯性思维的束缚,找到真正的绘画之美,实现对画面能力的整体把握,为之后学生艺术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色彩课教学误区及原因
技术美术专业色彩课的教学,主要是将其审美价值以及实用价值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展现色彩课在科学与美、技术和艺术等方面的协调统一。为了提高色彩课教学的有效性,很多技校都对色彩课教学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不仅有着教学理念方面的改革,同时还包含有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1]。就当前我国技校的色彩课教学现状而言,虽然色彩课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效果,但是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部分技校缺乏对色彩课教学的重视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技校美术专业的学生基础较差,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在科目考试方面,主要是考察学生在绘画方面的基本功。很多教师认为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放在专业课上,色彩课只是其中的基础性可能,没有必要花费过多的时间以及精力在色彩课教学方面,不断地缩减色彩课的课时。然而实际上,技校的学生在美术方面大多数都是经过了“速成班”的简单培训,其基础知识极为薄弱,更不用说艺术修养。另一方面,很多国外的技校已经摒弃了传统的艺术教学模式,国内很多技校盲目地照搬国外教学模式,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但实际上,受到国家之间经济水平以及艺术普及水平方面的不同影响,国内很多学生在艺术素质方面与国外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二)更多地重视色彩构成课,缺乏对其他课程的重视
在色彩课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色彩构成为主,能够实现对绘画性色彩课程的改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显著提高色彩教学体系的完善性,但是受到认知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过于盲目地提高色彩构成的影响。我们需要对色彩构成课有一个全面深入地了解,明确色彩过程教学只是其中一项训练课题,并不是指全部训练课题。过于重视色彩构成教学,一方面是受到国内在这方面教材断层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权威人士在改革色彩教学体系过程中所出现的误解。
(三)色彩课程有多次重复现象
在进行教学改革时,还存在有色彩课程多次重复现象。这种做法有着良好的初衷,通过对先进教学理念的引进,在原有的教学体系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受到整合能力不足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课程出现罗列现象。另外,还可能因为课程改革过程中有着较大的阻力,只能選择由平面教师和基础教师担任色彩构成教学以及绘画性色彩教学,导致色彩基础理论存在较大的重复性[2]。
二、色彩课学生抽象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帮助学生对绘画的平面性有一个全面认识
我国有着悠久的绘画发展历史,很多著名的绘画大师其技艺登峰造极,创造出了一幅幅让人有着身临其境之感的绘画作品。尽管这样,但实际上,绘画的本质就是平面物的描绘,画家的作画过程就是在一个有着边界限制的平面内借助基本的绘画工具,将其中的色彩以及图像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组合,画中所描绘的事物主要是由观赏者根据自身的体验所虚拟出来的幻象。
老师在绘画教学的最开始,就是引导学生在心中建立一个场的概念,比如说在岩壁上作画,那么岩壁就是一个特定的场,在陶罐上作画,那么陶罐就是一个特定的场,在屏风上作画,屏风就是一个特定的场,在画家上作画,那么画框上的油布就是一个特定的场。也就是说,绘画的场,更多的是图形展开的二维场景,可以使学生的意象得到延伸,老师必须在教学之初,就为学生树立场的概念,帮助学生对场有全面地理解和把握。
(二)培养学生感受图形方面的趣味性
在讲解完场的概念之后,就需要向学生讲解图形的概念。图形并不是指抽象的几何图形,绘画中的图形有着具体的轮廓,比如一根线条、一个墨点,都是绘画的基本组成元素,众多的元素组成在一起才可以构成完成的绘画图像。从这些元素的轮廓方面进行划分,可以将其分为点状、线状以及面状,在轮廓的明晰度方面,可以将其分为虚边以及实边,从与场的关系方面来划分,可以将其分为正形和负形两个类型[3]。每一个图形都是一个具体的事物,有着大小、位置、方向、明暗、颜色等方面特征。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寻找一些简单的课题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比如说欣赏一幅名作,或者研究自然物象,在这些联系过程中,需要向学生重点强调感受物象在形状方面的趣味性,不要过多地强调物象的实用性等方面内容,突破物象的使用价值来更深层次地感受到其中的美。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打破学生以往的惯性欣赏思维,逐渐完成对学生在图形感受力方面的培养。在进行这方面的练习时,老师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一蹴而就。另外,老师还需要带领学生对“看”有更多的感受和理解,不要过多地拘泥于物象的基本形态。
比如说在对基本形的归纳方面,指的是讲一个图形的区域划分放在一个平面里来进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观察分析,实现用不同的特征来完成对画面的划分,从画面中衍生出更多的基本形。比如在同一幅画面中,按照不同的色彩明度分割的色块以及按照不同的冷暖所分割的色块,两者之间存在有显著的差异性,这种现象也正是绘画的魅力所在。因为不同的认知方式,会衍生出不同的观看方式,才可以在绘画的观察过程中有着更多的发现。 (三)发现画面在构成方面的特性
基本形有着大小、位置、方向、明暗、颜色等方面特征,任何一个对象都组成自两个或者以上的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组合进行排列,这种组合形式也就是所谓的画面结构,也就是说,完整的画面内容是由多个不同形态的基本形结合在一起所组成的,属于一个整体。在观赏画面时,所获得的观赏体验是来自画面所有基本形的结合所反映出的综合画面信息,每一个局部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正是因为这方面特点,老师在开展色彩课的教学时,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导,让学生逐渐学会从整体角度出发对画面进行观察,使学生在画面的能力和意识方面有显著的改善和提高。
每一幅画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学生需要学会认识作品的结构,再进行结构的创造。大的绘画结构中包含有小的结构,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绘画的整体,同时还需要让学生学会对画面中不同层次感之间的有效处理,提高作品的和谐性和完整性。画中的大层次和小层次都是相对而言的,具有一定的流变性,导致画面在整体效果方面存在一定的开放性。此外,观察者观察点不同,物象所表达出来的内容也将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其中的部分细节被省略,部分细节被整合,再经过脑海中的凝练,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细节。
(四)提高学生在作画方面的主动性
绘画主要是指人的一种主动性行为,由学生根据自身的思想表达需求所表达的结果,在进行绘画时,不需要获取对象的全部细节,只需要找到其中所需要的主体元素即可。在这种指导思想之下,在物象的观察方面主动性会有显著提高,进而将自然物象向着绘画的形方面转化,在之后绘画图形元素的组织过程中,学生的语言意识将逐渐得到提升,最终出现在艺术表现认知中。学生只有掌握了在基本形方面的概括以及构成技巧,才可以应用自身的意图来实现对自然的把握。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主动地画”以及“被动地画”,绘画之后的结果将会有显著的区别。在“被动地画”方面,主要是指不经过选择,不放过其中的细节;在“动地画”方面,主要是捕捉、寻找、感受、选择一些主要细节,舍弃其中部分次要细节,展示作品想要表达的内容。老师在带领学生写生时,需要引导学生处理好绘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能照搬全收,完全复制,这也是绘画的价值和难度所在。
三、结语
技校美术色彩课教学虽然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为了提高技校美术学生的抽象能力,首先要帮助学生对绘画的平面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其次要培养学生感受图形的趣味性;还需要发现画面在构成方面的特性;最后要提高学生在作画方面的主动性。通过这些方式,实现对学生抽象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
参考文献:
[1]葛华东.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色彩课教学现状探析及对策[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12):158-160.
[2]杨丽芳.色彩课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美术教育研究,2015,(18):153.
[3]鄭羽.服装专业装饰人物色彩课教学探究[J].美与时代(中),2014,(4):61-62.
[4]董波,周礼.技与艺——作为美术与设计专业基础的素描与色彩课[J].齐鲁艺苑,2014,(02):86-88.
作者单位:
广东省工业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