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艺术发展异同辨析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_fly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西方艺术发展史作为两种不尽相同的艺术文化,其存在的异同是多方面的,也涉及到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笔者在这里无法过于赘述,只能结合史料文献,逐步窥探中西方艺术史发展过程源流始末,将涉及到其核心区别的内在精神的异同作为本文论述的重点。
  关键词:艺术史;中西方艺术;美术史
  一、西方艺术发展概要
  西方艺术源起于古希腊罗马时期,这一时期,雕塑艺术是一个主要的表现手段,我们可以从一些雕塑作品中一些很明显的特点:较少的描绘人物的面部表情和内心世界,注重身体细节描绘,注重外部形体的刻画。形体已经被塑造得十分逼真,但对于面部表情的刻画却显得不那么完美,虽然其“古风式”的微笑已经不再明显,但仍缺乏所谓“人”的特点。究其原因,一方面自然是古希腊人对身体的崇尚,另一方面,也与当时希腊的文化密不可分。在古希腊雕塑题材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以“神”为对象,而“神”理所应当是超越凡人的,要表现这种超脱,自然很难将人的喜怒哀乐施加在“神”的雕塑之上,所以,平静、肃穆反而更能体现一种庄严的伟大。温克尔曼就曾在其《古代艺术史》中认为:“希腊雕塑是静默的伟大。”但是,这种注重外在相对忽略内在精神的观念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渐改变。
  古罗马后期开始,一些作品已经开始表现人物内心的精神世界,这为当时的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一种人文精神才得以体现,《蒙娜丽莎》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幅作品,它之所以被作为一幅名画来看待,正是在于它对表情的刻画在当时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这种对表情惟妙惟肖的刻画,使得当时的艺术家们发现,艺术的创作不仅注重外在,还要注重从外部来表现内在,即由外见内,可以说这是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总的来说继承了古典,但同时,它在继承这一基础上有了变化,可以说,这种继承是一种回归,但又不是完全的回归。静观这几个世纪的事物发展规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事物的发展随着历史进程的不断前进其发生变化的速度也逐渐加快,艺术史的发展过程也是类似。文艺复兴之后,艺术流派的产生明显要比之前几个世纪都要快上许多,而不管是从浪漫主义还是到现实主义再到后来的现代派,无一不是最近几个世纪的产物。
  到了十八世纪,艺术家们这种由注重外在转移到表现内心世界(以外在表现内在)的趋势更加明显,但仍然还有一部分固守古典,比如安格尔,仍注重人体,并没有通过形体注重人的内心世界,而鲁本斯和德拉克罗瓦则更加注重通过形体表现精神内心。现实主义也同样如此,现实主义与古典主义都是注重外部形象的描绘,但是现实主义更注重通过形象描绘形象背后的现象背景,再通过这些现象背景表现人的内在精神。
  我们可以看到,西方艺术发展的过程是有一定的渐进性的,从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时期,再到现实主义时期,这一系列过程都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不断的演进,不断的改变,当从外部形态注重情感上后,又从情感转移到潜意识上,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紧接着,20世纪便出现了现代派,即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实际上就是试图用艺术去表现潜意识世界的一个产物,试图表现我们无法控制的领域。总的来说,西方艺术的发展趋势大致可总结为四个阶段,那就是:外貌→由外见内→进入潜意识→形象解体,这让我们看到了它所代表的一种理性的、科学的、逐层深入的一种发展过程。而中国艺术的发展趋势则是另外一条不尽相同的路径。
  二、中国艺术发展概要
  中国艺术的发展趋势从起源阶段来看,还是偏重于形象的表现,这点可以在先秦一些器物的装饰图案上看出来,而这一时期的艺术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还是一种实用性的艺术。到了魏晋时期,这可以看做是中国艺术的一个大转折、大发展的阶段,它的伟大在于这一阶段已经对艺术有了一种明确的独立的意识,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绘画、音乐、书法艺术,其艺术的自觉都是出现于魏晋时期的,在此之前,很少有系统的理论探索,也没有将其作为独立的系统来看待。“传神论”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传神”最开始以人物为对象,认为描绘人物不仅需要形似,更要神似,这种对内在层面的探索是中国艺术发展的一个巨大的进步,同时,“传神”这一思想也逐步扩大影响,经过不断发展,拓展到了山水、花鸟画中,变成了一个普遍的美学命题。
  在加入了“神”这一元素之后,经过几代艺术家的不断发展完善,一些艺术家开始加入了自己本身的思想意识、元素,即所谓的写意。写意可以看做是所描绘对象中的“神”以及艺术家的理解、趣味的集合,即艺术家内心当中的意向。翻看唐宋时期的画论就不难发现,“写意”已经被作为一种理论思想出现在了画论之中。而从发展过程来看,相对于“传神论”时期的形、神兼顾,“写意”由于描绘的是所谓“意境”,即由艺术家所描画的对象的精神和艺术家本身的思想意义交融所得到的产物,所以艺术作品所表现的意义大于形象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意大于形,对物象的准确度的描绘已经退为次要的位置,这一趋势直接影响了之后的艺术发展过程。
  到了明清时期,“神”和“意”成为了评价艺术作品优劣的必备元素,“神”是人的精神、内心世界,而“意”则是艺术家本身的精神的品德。这种“神”与“意”通过不断的演變,转化为了一定的形式表现在了画作之上,成为了强调笔墨趣味的大写意的艺术。
  “笔墨趣味”是艺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是将精神、趣味转换为形式的东西,它不是关注描绘的对象,而是关注用以描绘对象的笔墨本身,展现自己的趣味。其所体现的是一种生命力,是一种生命的节奏和高低起伏,也就是一种韵律化的过程。
  由上面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大致看到,相对于西方艺术来说,中国艺术的发展趋势经历了:外形、传神、写意、韵律化四个阶段,而这四个阶段最终将中国的艺术大结构导向了一种生命的状态,有最初的只具备形体,接着不断注入“神”、注入“意”,进而发展出生命所独有的韵律的起伏,是一种让艺术不断具有活力,不断具备生命特征的过程。   三、中西方艺术发展异同
  那么,既然了解了中西方艺术发展的大致路径,可以大致看到它们所存在的区别,论者认为,从西方艺术发展史的过程来看,科学的剖析、逐步的深入是其发展的一个特点,任何一门艺术的发展都是不能脱离同时期的社会与文化,古希腊时期,西方的科学已经形成了构成性的科学基础,即开始探讨万物构成的基本元素,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就曾提出了原子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元素的这一观点,即原子唯物论,当然,当时他所提出的原子非现在的原子,而是一种假设,即构成事物的最基本单位,不可再分的单位。从这一点来看,我们我可看到,西方的科学实际上是希望将事物拆开来看的,探究它的内部构成。是一种不断深入、层层打开的过程。这种事物构成的观念直接影响了艺术的发展。
  而中国的艺术文化之所以不同,正是由于中国文化对事物的构成是一条整体化生型的道路,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几千年时间里,主要受到儒、道、佛三家哲学思想的影响,所以,在看待事物的角度上与西方式不同的,在中国文化中,是以阴阳五行作为事物构成的整体,五行是一个整体的循环的系统,缺一不可,是以一个整体、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去看待它的。所以,在中国人眼中,万事万物都有生命。发展到艺术上来,便将自我之外的事物也看做是有思想精神的主体,所以,画任何事物景物也都要先发现事物的精神,即“传神说”,除此之外还要加入写意在其中,写意不仅写的是对象当中存在的内容,更要写出艺术家所赋予的一种内容,最后使得所表现的事物韻律化,从而体现一种生命体的状态。最终达到画面中随处可见一种生命的律动。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具备生命独有特点的艺术作品。
  中西方艺术发展有几千年的过程中,它们各自发展出了自己不尽相同的方向,其根本正是在于受到了不同时期社会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影响,也显示出中西方文化所具备的不同视角,论者认为这也正是这篇文稿的意义所在,但是,作为庞大的史论体系,它牵扯到的历史、人文、甚至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的相关内容,简单几千字的阐述并不能窥探其皮毛,但作为美术史论研究者,如果不能对整个史论的发展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就根本谈不上以点窥面。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一些史料的论证还显得不够,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一定会不断充实,以求完善。
  【参考文献】
  [1]弗雷德·S·克雷纳 克里斯汀·J·马米亚著,李建群译:加德纳艺术通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3.1.第1版.
  [2]鲍桑葵著,张今译:美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第1版.
  [3]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4]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作者简介:徐蒙,男,汉族,河南省开封市,2013级在校研究生,美术学硕士,学校:浙江师范大学,研究方向:美术理论。
其他文献
1rn医院在郊外.顺着水泥路向东,一个斜坡上,立着医院的大门,门旁一块牌子,白底黑字,写着“第六人民医院”.rn看着那块牌子,姚美玉心里一紧.她刚参加工作时,从电脑打印出的文
期刊
摘要:詹姆斯·瑟伯是美国现代最著名的幽默讽刺作家和漫画师,他的作品颇具幽默风格,于平淡中见机智,以善写城市中产阶级市民的生活及精神状态著称,其作品具有严肃,丰富的社会意义。《花园里的独角兽》故事情节扑朔迷离,语言风格幽默,给世人展现了现实生活中的荒谬的现象,用简洁刻画的人物形象和经典的情节曲折的故事情节给世人以启示。  关键词:詹姆斯·瑟伯;独角兽;妻子;丈夫;重复;照应  《花园里的独角兽》是詹
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汽车在茫茫雾雨中疾驰。豆大的雨点随风飞扬,铁蛋似的,劈劈叭叭砸在车头上,砸在他身上脸上,生疼。是一辆拉河沙的东风大卡,虽然装了满满一车河沙,却还
期刊
空气里满满的都是竹叶的味道——这是我来安徽太湖县百里镇的第一个瞬间印象。  乘动车,从重度雾霾的北方,经一千多公里的路程,又坐了三个多小时的汽车,走进百里镇时,闻到的味道,就像喝了一口凉透了的天华谷尖清茶,味醇润喉,冷香回甘,不让人心旷神怡都难。而这味道是透明的,不像此时的北方,空气里弥漫的味道,像走进久未开门的杂货铺一样,处处都是呛人的腐朽味儿,而且味道还是浑浊的,浑浊的令人恍惚,以为身在海市蜃
期刊
数学思想方法以数学知识、技能为载体而体现出来,是数学之精髓,是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思想只有融入内容和应用中才能鲜活起来,就思想方法讲思想方法,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是不
科学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把握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指导如何协调统一;是实施科学探究教学的关键问题.所谓科学探究指让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去探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马原的小说《虚构》采用作者、故事叙述者和故事亲历者三位一体的叙述方式,创造出强烈的真实感,但又通过“疯人之言”、时间的错位与模糊消解这种真实性,从而为读者创设了一个虚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兼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性的课程,是一门融合学前教育理论与学前教育实践的注重实际训练的应用型课程。针对这门课程的特点,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探究,更注重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的氛围生动活泼,以适应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及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符合国家培养现代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一、案例教学  
期刊
目的:对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度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者75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40例为观察组,35例为对照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