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眼镜蛇毒抑制小鼠肝癌的研究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gang36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植小鼠腹水型肝癌于小鼠皮下,应用眼镜蛇毒、蟑螂毒灌服,结果表明,每公斤体重服眼镜蛇毒2.5、10、30mg时,抑瘤率分别为21.39%、38.07%、65.70%;蟑螂毒的抑瘤率为20.30%;而对照肌注5-FU20mg/kg拟瘤率为45.16%。眼镜蛇毒、蟑螂毒及5-FU联合应用时,抑瘤率均有上升。服用蛇毒及蟑螂毒各组小鼠皮下移植瘤均有坏死灶,部分呈膨胀性生长。

其他文献
取医源性胆管狭窄所致人胆石3份,豚鼠胆色素结石或胆泥6份,分别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中红外光谱及减差光谱。结果表明,胆色素结石由胆泥至软石至硬石三个阶段的胆石成分变化主要是胆石(泥)含水量进行性减少;羟基磷灰石(豚鼠)或棕榈酸钙(人)、蛋白、胆红素钙、胆固醇四类固体成分所占比例进行性增加。在不同阶段四类固体成分各自增加的速度不同。
介绍改良式全肝血流阻断低温隔离灌注的方法。结果显示,猪可以安全耐受长达2小时的全肝血流阻断而未发生肝、肾及血液系统的不可逆性损害,证明该法安全可行。为进一步在临床上安全开展第二、三肝门区域的肿瘤切除及中肝叶切除等复杂的肝外科手术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采用兔胆道感染与不全性梗阻致胆红素钙结石模型,动态观察发现成石过程中血清离子钙和铜增加,肝分泌胆汁中离子钙和总钙升高,肝细胞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内存在大量钙质,胆管存留胆汁中金属元素含量明显降低。结果提示肝细胞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不仅分泌离子钙,而且还分泌复合钙,并与血清离子钙呈正相关。细胞内钙增加通过影响细胞的功能促进致石胆汁形成。
期刊
用无基质血红蛋白液(SFHS)与非血性复苏液替代中国大耳白家兔血容量的35%,定时取肝肾组织进行光镜、电镜及琥珀酸脱氢酶活性观察。结果提示,SFHS具有携带及释放氧的能力,本身不引起肝和肾实质的损害。SFHS分子过小引起继发性利尿与血容量减少是其主要缺点。
选用健康大耳白兔,制成日本血吸虫病动物模型,光镜、透射电镜下观察病脾微循环的变化,发现它主要属于开放性循环通路,脾索充溢各种血细胞,脾窦扩张、瘀血。红髓内广泛纤维化,并取代移行区,将白髓包围,故可能影响T细胞功能。脾微循环障碍是脾功能亢进及免疫功能紊乱形成的原因之一。
期刊
将犬的股动、静脉取下1段,长3cm,经冷冻干燥和辐照等工艺制备后,移植于异体犬相应的股动、静脉上。观察6个月到8个月后,发现①制备工艺与移植段术后长期通畅率有直接关系;②辐照剂量与实验的成败至关紧要,剂量越小,成功率越高;③应用最小剂量辐照的移植段,通畅率达100%;④动脉和静脉段的优选辐照剂量不同;⑤长期通畅率远优于文献报道。
根据气囊填塞原理及在静脉壁外通以一定量的直流电能诱导静脉内血栓形成这一实验现象,我们设计了一种由醋酸纤维半透膜、橡皮导尿管、铂金丝等制成的半透膜液囊电极,以诱导动物模型家兔食管曲张静脉内血栓形成,并对可能产生的副作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半透膜液囊电极简单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以达到临床运用的目的。
将日本大耳白兔经动脉放血,使平均动脉压降至6.65kPa,维持1h,回输自体血及平衡盐液,使之复苏。用单向琼脂扩散法测定兔失血性休克前及复苏后40d内血浆IgG含量,结果显示,休克1h至复苏5d血浆IgG含量与休克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5d后逐渐升高,10d恢复至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