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字“无性日记”:我与她的七夕已过了

来源 :知音(月末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89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2月,云南音像出版社编辑彭伯玲不幸遭遇车祸而变成植物人。其丈夫、云南著名作家李霁宇用大爱唤醒妻子,并用30万字的日记记录了两人“无约之吻”的爱恋。2015年1月26日彭伯玲过世。
  当婚姻没有了性爱的欢悦,只剩下沉重的责任和没有回报的付出,还有多少人能坚守到最后?李霁宇做到了,他无怨无悔地坚守了十五年,而爱如当初……
  凤凰树下清贫的婚约,车祸颠覆了幸福的家
  2000年2月26日,这一天,是个冰冷的阴雨天。李霁宇的世界漆黑一片。妻子彭伯玲中午出门买菜,不幸遭遇车祸,生命垂危,成了植物人。
  凌晨一点半,在昆明市红会医院的抢救室,李霁宇看到了妻子。她的头发乱作一团,脸上红一块紫一块,面部肿起来,门牙没了,一根粗大的管子插进嘴里,几台机器闪着灯……灾难就这样不声不响地降临。
  两人都生于成都,从小相识。60年代初,彭伯玲在四川省艺校学习二胡,李霁宇在北京铁道学院攻读运输专业。一次,彭伯玲托李霁宇在京帮她买一种二胡弦,两人有了第一封信。青春的悸动和纯真留在了彩笺尺素上,他们先后写了200多封信。
  两人还没毕业,文革开始了。1966年大串联时李霁宇回成都,两人一见面,就因派别观点不同争了起来。周围围上了很多人,参与者吵得一塌糊涂,他俩却抽身出来,笑着跑到锦江边的草地上谈恋爱去了。
  1967年,李霁宇毕业分配到云南开远。开远古称“阿宁蛮”,是过去的瘴疠之乡,蛮荒之地。彭伯玲则留在四川艺校教二胡,她立志要做个音乐家。彭伯玲美丽大方,从艺校的学生校花变成教师校花,追逐者络绎不绝。而李霁宇无钱无势,除了爱好文学,别无所长。两个人的差距,不只是成都到开远的距离,还有一个音乐家与一个铁路小站实习生的差别。
  1970年1月,云南通海大地震,彭伯玲从成都赶到开远,下定决心要跟李霁宇在一起。2月22日,是李霁宇的生日,两人在开远领取了结婚证。当晚,屋破瓦漏,没有亲朋祝福,他们在一棵凤凰树下,望着天上的星星,听着车站的汽笛,双双发誓“天长地久”。
  婚后,两人两地分居。李霁宇时间不自由,每次都是彭伯玲从成都坐火车赶到开远看他。她爱美,也希望把丈夫打扮得漂漂亮亮。她不仅给李霁宇编织好看的毛衣毛裤,还给丈夫缝制帅气的铁路制服和喇叭裤。有一次,彭伯玲从开远回成都,在火车经过一个小站看到有青头菌卖,立即下车买了很多送回开远,第二天再买票回成都,只因李霁宇喜欢吃青头菌。
  1970年6月,李霁宇调到昆明铁路局机关。为了跟爱人生活在一起,彭伯玲放弃了成都人人称羡的工作和音乐家的梦想,毅然来到昆明,当了一所小学的音乐老师。她的付出,让李霁宇牢记在心。1972年,他们的女儿李雪出生,生活变得更加温馨而热闹。
  彭伯玲知道,丈夫喜欢文学,那时她一个月39元,却每个月都给丈夫买书。而自己想买一块6元的布都要犹豫很长时间。后来,李霁宇开始创作,只要他在写作,彭伯玲从不干扰。她还把丈夫喜欢的美术插图、舞台特写、宣传画收集起来,帮他做收藏本。
  在彭伯玲的支持下,李霁宇的文学创作频见报端。他先后担任《昆明铁路报》的编辑记者,《旅行报》创办人,一直做到《滇池》杂志的编辑、主编。而彭伯玲也转行到云南音像出版社做编辑,成为知名音乐人,帮很多知名歌手打理录音、宣传、演出事宜。1984年王菲的首发专辑《风从哪里来》就是她操刀录制的。
  生活宽裕起来,他们换了大房子,生活没有因柴米油盐遁入尘埃,反倒相互促进。2000年,女儿李雪远嫁珠海,在珠海酒店做收银员,日子越发安逸。
  可是,这个人人称羡的幸福家庭,和它美丽的女主人,在最美好的黄金年月,被一场车祸彻底颠覆了。
  “我挑起两个人生。我要尽一切努力让她康复”
  好消息是,彭伯玲的生命被留住了,但医生说:“如果100天醒不来就会成植物人。”
  十几天后,成都的亲戚们陆续走了。两个月后,女儿女婿因假到期也要走了。在送走女儿的当天,李霁宇突然感到难以言状的孤独,他在出租车前忍不住哭了起来。他知道,从此他要成为妻子的全部依靠。
  一个月后,他把妻子转到环境更好的部队医院。医生说要用80年代生产的安宫牛黄丸帮助开窍醒脑。他多方联系,终于搞到药。车祸判定双方各负一半责任,对方赔偿有限。他不惜花光积蓄。
  “彭伯儿成了无知无觉的‘物体’,她的痛苦、舒适,她的冷暖、饮食,都要我去揣摸、去安排。她像个活生生‘试验品’,让我心里紧张、不安。这时,愁、怨、苦、累、恨、气、烦,我都不想,只是认真地做一项浩繁的系统工程。我每晚必看天气预报,调整妻子第二天的衣着;我找来书刊,研究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与合理搭配,学习药物使用和护理知识;我每天5点起床,给妻子煮早点,先考虑营养调配,再用搅拌机将配料打碎,又用细网过滤,然后装进七八个瓶子里,到医院后加热,用针管将食物推进她的胃里。针管很细,我就改造,让它尽可能粗些。并认真地把握进食的时间、温度和用量。忙完一天,我在日记记录着她的病例、饮食、用药及一些细小的变化。醒脑静、脑多肽、新菌必治、能全力、活血素、华佗再造丸、人参再造丸、珍珠七十丸。反反复复地用。我成了半个医生。”
  时钟上的指针犹如一把旋转的利刀,每时都在绞割着李霁宇的心。第100天过去了,彭伯玲仍未醒来。李霁宇给妻子买来猪脑,又跑到动物园找猴脑。动物园的人吼他:“你不知道动物园买卖猴脑犯法吗?”最后他跑到动物研究所合法买到猴脑。除此之外,他开始刺激妻子发声:在妻子耳边喊她的小名;给她讲过去的事情;把他与妻子说过的话和女儿的声音录成磁带,每天在她耳边放。他还不停地放那首据说能唤醒人的歌——《真的好想你》。但是,仍然无效。他又想到妻子爱狗,就将家中小狗抱到医院拿妻子的手抚摸,录下小狗叫声给妻子听。几乎所有的刺激方法都用尽,彭伯玲仍旧沉睡不醒。   “对于玲和我来讲,一个时代一种生活一种生存的格局已经结束……她想不起我是谁,想不起有过的一切。这真是人世最最不幸的事,又是人生最最悲苦的事。而感受这一切的是我,承受这一切的是我,她将这一生未完的债给我背上。她平静地一无所感地注目这个纷纷攘攘的世界。我的义务责任变得分外沉重。我挑起两个人生。我要尽一切努力让她康复。”
  2000年7月作家贾平凹到昆明,他建议李霁宇拜求下菩萨。李霁宇信了,清晨五点,他赶到昆明筇竹寺,叩首拜佛,虔诚祈祷。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妻子每天夜晚闭上眼睛,清晨睁开。李霁宇从她睁开的眼睛里,看到一种水汪汪的明亮。
  慢慢地,彭伯玲眼睛睁开的时间越来越长。第210天,李霁宇推她到医院小花园,陪行的姐姐跟她说:“叫四姐好。”彭伯玲张了张嘴,吐出一个字“好”。这是她遭遇车祸后,发出的第一声回音。几天后,李霁宇又指着草地上的标语牌问:“认不认得?”彭伯玲吃力地吐出:“地球,只有一个!”李霁宇含泪把妻子拥入怀中。那晚,是他200多天第一次睡到天亮才醒。
  2002年11月,身体趋于稳定的彭伯玲出院了。虽然苏醒过来,但她手、脚、嘴多处残疾:右手发抖,手指曲捏不能张开;右腿萎缩无力;两脚下垂,只能脚尖落地;咀嚼无力,吞咽功能差;口齿不清,近期记忆大都丧失。康复必须从机能和意识两方面进行。
  李霁宇首先训练妻子的行走功能。他买了学步器,在家里墙上装了一排扶手。他抱着彭伯玲沿小区的池塘学步。除此之外,他更注重训练妻子的意识。他说笑话、忆往事、告诉朋友信息,引起她的话头来。“这些日子,我同妻子相处比以前更亲密。一年说的话超过过去10年,比热恋还要热恋。”
  开始,彭伯玲对李霁宇说的毫无反应,慢慢能听懂了,想交流却嘴不由心。她口齿不清,李霁宇要猜,要借助语气和肢体语言,有时要让她重复。一天又一天,彼此慢慢靠拢。这时,他开始教妻子读唐诗。读后又背,教她用僵硬的右手握笔写字。
  为了恢复妻子对生活的热爱,李霁宇几乎每天都推着她外出。从他们所住的月牙塘小区出发,穿梭在昆明的各大超市,步行街,翠湖畔,花丛前,柳树下。
  几个月后,康复治疗有了效果。除了说话渐渐清楚,彭伯玲开始有了喜怒哀乐;能想起朋友的名字;能判断是非对错;她用颤抖的手写字;能将《长恨歌》完整背下来,接着又背《葬花词》和《大观楼长联》;她的记忆恢复,爱美个性逐步复苏。看见新潮手袋、喜欢的白色呢绒、鄂尔多斯毛料、琳琅满目的鞋,都会眼睛发亮。她还提出要重新安一口瓷牙……妻子的意愿,李霁宇一一满足。他在日记里说:“我要用五彩斑斓的世界,一根一根地治愈爱妻被损害的神经。”
  一天,彭伯玲突然问他:“我现在这个样儿,你还喜不喜欢我?”这问题如此直接,深深刺痛了李霁宇的心,他马上打断她:“不喜欢你,我还这么长时间地照顾你?!”彭伯玲两行热泪滚出眼眶。那天晚上,李霁宇想了很多,他想到平时朋友来电话,妻子那警惕的眼睛:“我喜欢她什么呢?喜欢她30年前的花容月貌,还是喜欢眼前残疾的她?这种拷问把人逼上绝路。我以为,这是一种更复杂的东西,从感官走向情感,从激情走向理智,正如我们从年轻走向死亡,它是一个与生俱来与生命同在的过程。这个休戚与共的过程叫它什么呢?爱这个字,有时还显得太轻了些。”
  为了让妻子感受到自己的爱,他更加用心地照顾。“我们从此真的相濡以沫,我吃她的剩饭剩菜剩汤剩水,而她咬不动的东西我给咬,给她用嘴剔除骨头或鱼刺。给她洗脚洗澡,吹发,理疗,按摩,擦痰,擦口水,修手脚指甲,上厕所,上尿片,上开塞露,拉她、扶她、抱她,做得心安理得,自自然然。为了防止她尿管感染,我宁可每天洗10多次尿布。全家的饮食围绕她转。凡是她要吃的,全部满足。她因为吞咽功能不好,伤后不能吃辣椒,但她又想吃,就煎一点嫩椒给她调调口味。尽管有保姆,但我在家,她就不要保姆。我祈愿这种日子能天长地久,陪她到永远。”
  彭伯玲受伤后,脾气变得怪异、暴躁,蛮不讲理。而调和妻子和保姆矛盾是李霁宇最头疼的事。十五年时间里他换过几十位保姆。一次,家中100元不见了(最后在沙发下面找到),彭伯玲说是保姆偷了。保姆哭着拿起行李就走出门,李霁宇出去追,并说了妻子两句。谁知,彭伯玲骂他:“你嫌我丑了,就娶她好了!”那天事后,李霁宇外出购物。恍惚中,他闯红灯过马路,交警在背后大叫,他只管往前走。当时他想,最好自己也撞车,撞得比妻子更重。
  当晚,等彭伯玲睡着后,李霁宇久久凝视妻子的面容,他想起曾经相爱的日子,想起云南开远,想起凤凰树下的婚约,忍不住眼泪直涌。再以后,每当彭伯玲发脾气,他就静静地看着,一言不发,要保姆回避。等她发够了,他拿一块温毛巾轻轻擦干她的口沫。他到处求精神症状的药,后来彭伯玲吃了“奥氮平片”,精神症状好转。他在日记写道:“她的急躁脾气和不近人情的孤傲,以及不可理喻的发怒,让我们在许多日子无法交流沟通和磨合,然而这一切都不能掩蔽她曾经给过我的情爱。”
  “尽管我们都还不老,尽管彭伯儿美丽不再,但我仍然守护着,守护着我们的无约之吻”
  进入2010年后,彭伯玲的状态大不如从前。长期轮椅生活让她的身体越来越虚弱。她的话越来越少;眼睛开始无神;她对朋友来访变得淡漠。这时,李霁宇开始怀念她过去的坏脾气和无理取闹,他甚至希望妻子能天天对他吼:“你嫌我丑了,就娶她好了。”
  “人如果有脾气也不发了,就说明对生活没信心了。长期的伤病对肢体和精神的折磨,已使她对人生慢慢绝望。”李霁宇在日记悲观地写道。但他想,也许骨肉亲情能再次唤醒妻子对生命的信心。于是,2014年初,李霁宇携瘫妻进行了人生最后一次大转移。他打算离开生活了46年的昆明,回到故乡成都定居。
  成都买房,昆明卖房。装修,搬家,安家,全是他一个人奔波。朋友们对此都不理解:“你这是在折磨自己,都这么多年了,你已尽心,何必为那十分渺茫的希望做如此大的牺牲?”李霁宇摇摇头,也不辩解。   为了守望爱情,他推掉了远处的作家采风,以及多次朋友聚会。15年中,他没有单独出去旅游过,没回成都给父母扫过一次墓。北京的朋友邀请他过去发展,他全婉拒。而最让他有所牺牲的,是自从彭伯玲出车祸以后,他们再没有夫妻生活。
  朋友劝他:“这样不行,你还年轻。”有朋友甚至劝他离婚再娶,条件是共同照顾彭伯玲。李霁宇一概回复:“就是彭伯玲同意,我也不做那样的事。”
  当然,李霁宇不是没有欲望。在彭伯玲康复最好的期间,他也曾经幻想昨日的欢爱可以重新回来。他在日记写道:“每当月色如水般温柔地洒在我的床前,我就忍不住竖起耳朵,仔细搜索彭伯儿的声音。有时候我甚至会产生幻觉,听到彭伯儿在敲我卧室的门。那敲门声叩响在我的心头,我的心动荡得像大海的潮汐。”但是,直到彭伯玲过世,她也没有敲过丈夫卧室的门。那份情爱,成了无望的奢望。李霁宇在日记写道:“彭伯儿没有敲我卧室的门,但几十年前就叩开了我的心灵之门。这扇门既然为她打开了,就不会再关上。尽管我们都还不老,尽管彭伯儿美丽不再,但我仍然守护着,在精神世界守护着我们的无约之吻……”
  这份“无约之吻“,执著而艰难。为了淡化情欲,李霁宇把每天的时间都安排满,用大量体力和脑力劳动把自己累倒在床。陪伴妻子的时间,他事无巨细;晚上,妻子睡了,累了一天的他就打开电脑,把欲望通过抒写加以排解。那段时间,他写就长篇小说《风逝》和《青瓦》,报告文学《生命的乐章》,散文集《我山我水》、《昆明图》等数百万字著作。他也因文学成绩推选为云南省作协副主席,昆明市作协主席。他对妻子的情义,感动了周围所有的朋友,有朋友写文说:“李霁宇面对的是一个连意识也没有的精神已残缺的瘫妻。我想这应该是一种伟大崇高的人性,它已经超越了性,超越了爱,超越了灵魂。”但李霁宇的大爱还是未能挽救爱妻生命。2015年1月26日,彭伯玲有点流鼻涕,而且咳嗽。晚上李霁宇就让她早早上床睡了。早上起床,发现妻子已溘然而去。他久久不能平静:“太突然了,我完全没有心理准备。事前也没任何病痛征兆。那是种什么感觉呢?像是我存在的一切意义都突然消失了。本来每天都是围着她转,突然完全空了下来,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面对李霁宇的悲痛,朋友们纷纷劝慰:“爱妻永去,当然是件悲伤的事。但换个角度,它对深陷病榻的彭伯玲,对你自己,都是个解脱。”李霁宇说:“这些我都明白,但对我来说,那种世界一下子失重的感觉,和她出车祸时一模一样。”他在妻子去世之后,又写下了几万字的追忆日记,连同之前的文字,已近30万字。
  “2015年4月10日。这房子房间,她的床,她的上百件衣物,她的轮椅,她爱的清蒸猪肉、夹沙肉,她逛的伊滕、珠江、永辉、家乐福、银海湾等超市菜市,她天天看的电视,她惦念的春熙路,她凭窗眺望的江安河……时间会抹平所有痛楚的回忆,而永远抹不掉我和她付出的这半生经历和情感。从此天下无彭伯玲,从此天下只有我这一个永远爱她想她念她珍惜她了解她的人了。半生缘分无尽时,一生只留长相思!”
  2015年5月,李霁宇给亡妻画了一幅水墨像。那是他们谈恋爱时的彭伯玲,青涩、稚嫩、美丽。画上题诗:“伊人已乘黄鹤去,白云千载空悠悠。”他知道,他们的情,绵绵无绝;他们的爱,天上人间……
  (希望看到主人公更多图片,请扫描本刊封面上的知音公众号二维码,关注后回复“李霁宇”。)
其他文献
2016年春节刚过,北京大兴区的张正熙家就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他曾经的继父李进安·····  10年夫妻,官司收场  1997年,35岁的大龄剩男李进安经表嫂介绍,认识了王新梅。王新梅时年32岁,丧夫,带着8岁的儿子张正熙艰难度日。  王新梅苗条清瘦,举止温柔,看起来比实际年龄略小,虽然带着孩子,李进安对她还是很满意的。李进安虽没有正式工作,好在父母給他留了一套市中心的房子,人也老实本分。王新梅和儿
福建龙岩一名高中女生,因早恋偷食禁果,意外怀上双胞胎。面对这两个小生命,她不顾家人抵死反对,固执而冲动地决定担当:生下来!她计划休学一年,等生下孩子再重返校园……然而,人生路上会有多少不测风云?事情远远偏离了一对小情侣设计的方向。双胞胎女儿出生后双双患上先天性低位肠梗阻,生命告急……毫无准备的他们焦头烂额。  2014年4月4日,在接受本刊特约记者采访时,这位名叫罗小梅的年轻女孩倾诉了自己这段人生
一个5岁男孩,因为喝了盒饮料,离奇中毒身亡。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毒饮料竟是素不相识的18岁大学生吴剑锋制作,并准备毒死抚养自己长大的奶奶的。吴剑锋为什么要毒死奶奶?这背后有着怎样的隐情?  5岁男误食毒饮料,源于18岁大学生蜗居青春  2014年1月5日晚7时,家住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一小区的郑世元家,5岁的独生儿子小豪在喝下一盒露露后就睡觉了,谁料没几分钟,小豪就大叫着跳了起来,嘴唇发紫,痛苦呻吟
婆婆独自照看孙子时,因疏忽大意,导致刚满1周岁的孙子在卫生间不幸溺亡。在法律与伦理的双重考量下,儿媳能告赢婆婆吗?幼童卫生间溺亡  2016年8月5日,许静负气离开夫家整整一个月了。当天中午,丈夫李强接连打她的手机,未等她说话,李强抢先一步说:“儿子出事了,赶快带钱到医院!”随即挂断电话。许静惊出一身汗,过往的种种在她眼前浮现:许静出生于江苏农村,幼年失母,跟随生父和继母生活。  2014年6月,
家在山东省莒南县的杨蕴、陶晓玲是一对好闺蜜。杨蕴先结婚成家,但没过多久家庭便出现裂痕,杨蕴不断遭遇丈夫的家暴,陶晓玲多次出面找杨蕴的丈夫交涉无果,杨蕴离婚后出现抑郁倾向。陶晓玲陪伴着心灵受伤的闺蜜,对其竭尽劝慰和关心。  一年后,陶晓玲恋爱,得知她男朋友是别人介绍的,是为了应付父母,两人没有什么感情,有过前车之鉴的杨蕴竭力劝阻,要她别凑合,否则婚后遗患无穷,可陶晓玲仍决定结婚。2018年3月,就在
海南省三亚市的大街小巷里,有一名送快递的女子,在她骑的电瓶车上,不仅有快递的物品,还坐着一个10岁左右的小姑娘。阳光下,风雨中,这对母女成了三亚的一道風景线,也引来许多人的不解和非议……家有“雷特女儿”:举家迁往三亚  2012年5月的一天晚上,宋杨在客厅玩积木,突然“哇哇”大哭。正在做饭的杨星赶紧跑出来,发现她正在撕扯衣服,揪自己的头发,急得满头大汗。  “这是怎么了?哪里不舒服?”任凭杨星喊破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是启智增慧、铸魂育人最好的营养剂。现行国家统编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历史教科书中有较大篇幅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内容。因此,在中学历史课堂讲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不仅是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推进教材实施的主要任务,更是铸牢中国魂,培育时代新人的根本要求。本文将围绕“中学历史课堂如何讲好党史”这一话题谈点自己的思考,以求教方家。  一、把握党史主线  讲好中国共产党
“丁香医生”的一篇《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转瞬间将一个保健帝国摧毁。而保健品的乱象,与广告的推波助澜不无关系。  陈涛是华东区域某保健品总代理,他和一家地方电视台女主播的情感纠葛,凸显出背后的另一种利益格局和对爱情的伤害……转战保健品:区域总代理碰到女主播  2015年6月,26岁的陈涛应聘成为某保健品华东区域总代理。  陈涛老家在华东沿江一个县城里,在上海读大学时,他读的是市
蔡予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一个县城重点中学的老师,拿着并不丰厚的月薪,却靠透支信用卡享受着奢华的生活。她要用这种寅吃卯粮的高消费,惩罚在她幼年时就离异了的父母。然而,信用卡的额度毕竟是有限的,2019年初,当各大银行的催款电话纷至沓来,并告诫她再不还款,就要将她绳之以法的时候,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在表哥的劝说下,向一直被她忌恨的父母求助……  左右逢源:挑拨离异父母种下心结  2014年7月中旬
那年,因父母囿于家境不宽裕和无力辅导,将我丢到乡下爷爷奶奶那里寄养、读书。爷爷赵有能热情而乐观,可奶奶肖琼英冷漠无情,让我忌惮。  直到长大后,我才读懂,奶奶其实在扮演着“磨刀石”的角色……一  我五岁的那年春节,第一次见到了来长沙和我们团聚的爷爷奶奶。爷爷笑眯眯的,说话声音很大。而奶奶身材矮胖,眼睛又大又亮,时常板着脸。看得出,奶奶很照顾爷爷,吃饭时老帮他夹菜、添饭。  有一天早晨,我看见奶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