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到最后是杂文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137889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的冲动,源于30多年前的中学时代。那时在乡下,生活极其单调,阅读课外报刊是最好的精神大餐。纸上印出的文字总是让人肃然起敬,看得多了,便期望有朝一日自己的名字也能出現在某份报刊上。于是,便在课余悄悄地写起了和作业无关的文字。
   正所谓“无知者无畏”,那时十几岁年纪,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诗歌、散文、小说(甚至长篇武侠小说)、言论(自己把它当作是杂文)、剧本(小品、相声)等等,都尝试过。写到若干数量以后,便开始给报刊投搞(当然也是悄悄进行的)。自然,少不了经历一个泥牛入海无音信的过程。好在早有“屡败屡战”的思想准备,坚持一条道走到黑,还在心里暗暗作了个决定:哪种文体最先发表,以后就以这个文体为写作重点。
  读高二那年,总算迎来了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我写的一篇言论,居然在《河北日报》发表了。说起来,这正暗合了自己的兴趣呢!虽说平时各种文体都写,但在潜意识里,其实最喜欢的还是杂文。我一直以为,中国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是鲁迅,而鲁迅最大的品牌正是杂文。先生的睿智、幽默与风骨,让年轻的我们神往不已。再加上当时《杂文报》风行一时,其他大大小小的报纸几乎都有排成楷体的杂文栏目,正是这些,让我无条件地对杂文情有独钟。
   自从第一篇文章发表,一晃30年了,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我始终坚持做一名业余写手,每年都要发表若干文字。工作以来,干过新闻,弄过公文,现在甚至“弃文从武”,从文字工作者成了纪委监督执纪一线人员,但每年都还在写,一直不舍得放弃写,甚至随着年纪的增长越来越渴望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写。
   不过,话说回来,回首几十年,写的内容也并非一成不变,有些文体已逐渐淡出了兴趣范围,不再像十几岁的时候,什么都愿意写了。换句话说,在写作的品种上,我其实在有意无意地做着减法:20岁之前,我发现自己实在不具备写诗的能力,于是放弃了诗歌,与此同时,对剧本也不再有兴趣;曾经在心目中地位仅次于杂文的小小说,最近也信心大减,说不定就要收手了;写了若干年的文学评论,也可能未必坚持了……若是一定要在各种文体中做减法,我想,减到最后,定然是只剩下杂文了。如果哪天我连杂文也不再写了,我想,那只有两种情况:要么彻底失去了写作能力,要么这个世界确实完美得无可挑剔。
其他文献
天刚蒙蒙亮,鸟儿就醒来了,清脆悦耳的歌声,把静谧的森林喧嚣成欢乐的海洋。   孔雀见大家都爱唱歌,决定举办一次歌咏比赛。   接到通知,画眉鸟立刻来到百灵鸟家:“妹妹,这次比赛,咱俩都有冲冠的可能,但最佳歌手只有一名,为避免尴尬,我看不如这样,我年纪比你大,今年我去参赛,明年我再全力支持你,行么?”   百灵鸟毫不犹豫地说:“姐姐,我听你的。”   比賽中,大家见百灵鸟没有报名,都感到很奇
期刊
原告:猪八戒,《西游记》取经功臣,曾任天蓬元帅,修成正果后,被佛祖封为净坛使者。   被告:吴承恩,《西游记》作者,明嘉靖年间淮安府山阳县落魄文人。   诉讼请求:判令被告停止丑化和侵害本人形象,在全国媒体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8888亿元,所有诉讼费均由被告承担。   事实与理由:我出生在唐朝,吴承恩出生在明朝,前后相差近千年。吴承恩没有见过我,也没有见过我的照片,而他却凭空想象,在《
期刊
鸡鸣者,当年学鸡叫助孟尝君出函谷关食客是也。   阳间浮躁,阴曹就热闹。一众自诩持祖传秘方者齐刷刷“作出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把秘方无偿奉献出来。”是举闹得“祖宗们的棺材板都压不住了……”安葬千多年的李商隐也“诗坛上演活见鬼”,煞有介事弄诗15年。凡有故事者纷纷顶开棺材板穿越讲故事,人流堪比春运,那个獐头鼠目、东张西望者,就是鸡鸣。   鸡鸣对这世界本不陌生,又乃食客,全无老龄化在智能化面前
期刊
姜胜群说:“杂文的本质是批判。”(《杂文月刊》2018年5月上原创版)石飞说:“杂文就是批判两字,抨击假丑恶。”(《杂文月刊》2020年6月上原创版)孙贵颂说:“杂文就是一种批评的文字。”(《杂文月刊》2020年7月上原创版)乔国政说:“杂文人的使命就是针砭时弊,激浊扬清。”(《杂文月刊》2020年7月上原创版)   由此可见,批判是杂文的精髓。这里的批判可以是投枪匕首,也可以是嬉笑悲悯。细读20
期刊
《以“小人之心”度伪君子之腹》(《杂文月刊》2021年3月上原创版)一文写到:汉朝时,大臣袁昂无意中得罪皇上身边太监赵同。赵虽无才德但得皇上宠爱,平时动辄“打小報告”,让无辜大臣“躺着中枪” ……   司马迁在《史记·袁盎传>中记载:“孝文帝出,赵同参乘,袁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英豪。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载!’于是上笑,下赵同。赵同泣下车。”司马迁在《报任安书》
期刊
《杂文月刊》2021年2月上原创版《必须执言》一文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意旨没有得到批评指正,一定程度上葬送了隋朝,使其短命而亡。隋朝大运河主要开凿于大业年间。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其实,关于隋朝大运河开凿作用,已有很多评说。   距隋最近的唐朝,诗人们就以诗歌的体裁就大运河
期刊
某年月日 晴转雨   今天,我把家里那条叫小黑的狗痛打了一顿,荆条打折了两根,抽得它嗷嗷直叫。这个狗东西,真是狗眼看人低,连主人都不识,要它何用?   早晨我去闲云诗社,跟好友喝茶作对,不亦乐乎。傍午还家,途中天忽落雨。因为没有带伞,只好在素衣上又裹了一件黑衣冒雨返回。谁知,小黑这个狗东西,竟然就不认识我了,对着我一顿狂吠,还撕碎了我的裤子,要不是我大喝一声,让它听出是我,还不知道它的狗牙会在
期刊
东有景区新辟,百事待兴,商机正盛。   甲乙丙丁四友,聚而议之,欲乘势而为,大展宏图。   甲乃火車司机(其父老司机),官至机长,新退。其献计曰,时人怀旧返朴之心日甚,如有绿皮火车乘游,绕山观景忆旧事,定火。   三人闻听,深以为是,击掌,定局。   紧锣密鼓,年余,事成,车通。   甲股重位尊,又兼主谋,乙丙丁一致推其为车长。   果如所期,大火。四人盆满钵溢。   日久,甲竟渐飘
期刊
俗话讲,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看中國画尤其如此。一般人看画,大抵只是在意像与不像,很难像本书这样,几乎是带着放大镜,恨不得将一幅画的每个细节逐一琢磨出个所以然来。看了这本书,即便是外行,想必多少也能懂得一些门道了。   本书甄选的《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捣练图》等19幅传世中国画作,每一幅都赫赫有名。《清明上河图》是本书的“压轴之作”,无论从叙述篇幅还是细节分析上,均占有较大权重。就这
期刊
读了凡小西《我儿子是“学渣”,但我为他感到骄傲》(《杂文月刊》2021年4月上原创版)一文,不由得心生感慨:985博士父亲和985硕士母亲的儿子,竟然是“学渣”!   细想起来也不奇怪。众所周知,孔子弟子三千,成名成家的达72名,可是,他却没能把自己的独生子孔鲤培养成才。孔鲤无所建树,可他的儿子子思因《中庸》等经典名著而流芳千古。相传,有一天,祖孙三代人在一起闲聊,孔鲤对孔丘说:“你其实不如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