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离别,完美的爱情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ix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离别辞:节哀》是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与妻子分别之际作的诗,劝诫妻子不要悲伤。诗中大胆新颖,突兀别致的奇思妙喻让人感受到了男女之间至真至纯的完美爱情。
  关键词:《离别辞:莫伤悲》;奇喻;玄学诗歌
  作者简介:绳菊(1981-),女,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5--01
  1.约翰·多恩和他的玄学诗歌
  玄学派诗歌以其哲学辩论和说理的风格,怪癖晦涩的措辞,不流畅的韵律,高度浓缩的意象和怪诞的比喻独树一帜。玄学派诗歌的创始人约翰·多恩(1572—1631)的诗歌很好的诠释了玄学诗风。他的诗歌构思巧妙,逻辑严密,思辨丰富,充满奇思妙喻。多恩善于把“不相干的意象放在一起,或者在迥然不同的事物之间寻找玄妙的相似之处,用暴力将毫不相关的事物拼凑一处”[1]创造出新颖奇特的比喻。这些比喻既叫人出乎意料,又让人觉得合情合理,让人耳目一新。他早期的诗歌《离别辞:莫伤悲》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该诗通过新颖奇特的比喻表达了互相深爱彼此的丈夫与妻子依依惜别之情以及丈夫对妻子的劝慰,诗中大胆新颖,突兀别致的奇思妙喻让人感受到了男女之间至真至纯的完美爱情。
  2.《离别辞:莫伤悲》中的奇思妙喻分析
  2.1 贤士之死与恋人离别
  诗歌的开篇就提到了死亡,将恋人的分离和贤士之死进行类比:将爱人之间的分离比作死别,将爱人别离时应有的淡定比作贤德之士死亡的淡然。这种富有戏剧性的比喻,让读者觉得突兀怪异。貌似这样的比喻会使人更悲伤。但是,读者不会感到悲伤而感到淡定和坦然。贤士的肉体不在了,但他们的美德永存,贤士的灵魂通向了永生和不朽。他们死亡时没有恐惧和害怕,只有平静和满足,让人难以觉察。通过这个比喻,诗人其实想要表达的是:他和妻子的关系就像灵魂和肉体一样,不可割舍。他们的爱炽热浓烈,灵魂已超越了各自的身体,不可分离的融合在一起了。虽然肉体分离了,但灵魂始终在一起。所以,别离时不需悲伤,要像贤士面对死亡一样平静。正如多恩所说“就让我们轻声说话,不要喧哗/不要泪涌如潮,不要凄声哀鸣;/那是对我们欢乐的亵渎,/让俗人知道我们的爱。”[2]眼泪和哀叹是世俗爱人分离时的表现,邓恩和妻子不会有这样悲伤的表现,因为那是对其纯洁爱情的褻渎,贬低他们的爱情,故不要哭泣。
  2.2 天体运动与爱人暂别
  邓恩还利用天文学知识创造了奇特的比喻。他在文中写到“地震带来恐怖和灾祸”,而“天体的震动虽然很大,却对人类没有伤害”[2]。这个类比同样让人惊叹。地震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伤害,使人恐慌害怕。这就好比是普通情人之间的分离,因为他们把感情基础建立在感官基础之上,离别即意味着基础消失,意味着灾难性的情变。诗人把和妻子的离别看成是天体的抖动,虽然也会产生剧烈的颤抖,却不会对双方感情产生影响,因为他们的爱是“精神之爱”。根据托勒密天文学,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外面有九重天,最近的称“月球天”,最远的称“原动天”。原动天是宇宙的外壳,它的运动带动着里面的九重天,从而产生天体的震动。这种震动是同心运动,属于自然现象,人类察觉不到,于人类无害。通过天文学知识,邓恩把个人微妙的情感和宏大的宇宙天体运动联系起来,产生了让人震撼的效果。诗人和妻子的离别是爱的延伸和升华,就像天体运动一样,所以不必悲伤。
  2.3 圆规双脚与恩爱夫妻
  圆规这个几何上冰冷的物体被诗人赋予浪漫的情愫。圆的起点即是终点,只要圆规的定脚坚定,另外一只脚就会画出完美精确的圆。在诗歌的结尾部分,诗人提出了一个绝妙的奇喻:把夫妻的分离比喻成圆规的两只脚。“你坚定,我的圆才会准,我才会在开始的地方停顿。”[3]妻子是圆规的定脚,永远在圆的中心,当另一只脚去画圆,即丈夫外出离别时,妻子的定脚也随之旋转。喻夫妻虽分隔两地,仍彼此相连,互相支撑,互相依靠。定脚的坚定表明诗人妻子忠负不渝,正是她的忠诚让诗人有力量完成自己的“圆”;诗人也以同样的忠贞爱她,并在外出期间始终围绕着她移动,他移动的路线又将他带回到“出发的地点”,即最后的相聚团圆。这个奇喻暗示真实的分离是不可能的,圆规的两只脚本来就是密切相连的。不管圆规的两只脚分多久多远,总会合并团聚,所以分离是暂时的。这一玄学比喻表达了对妻子坚贞的信心和对她的牵挂与担忧。
  3.结语
  邓恩把生活中看似毫不相关的物体放在一起对比,点化成了意义深刻的奇喻,使抽象的思想具体化,让人耳目一新。在《离别辞:节哀》中,邓恩把贤士之死与恋人分别联系在一起,要爱人淡然面对分离;把天体运动与爱人暂别联系一起,要爱人不受暂别的影响;把圆规双脚与夫妻关系联系在一起,表达互相依赖的感情。这种大胆应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奇喻,营造了即严肃又浪漫的氛围,让读者理解并欣赏他独特的艺术手法.作为玄学派诗人的代表,邓恩新颖奇特比喻发人深思,耐人寻味,他的诗歌以其特有的特色散发永恒的魅力,影响着读者。
  参考文献:
  [1]Clements, A. L. John Donne’s poetry: Authoritative Texts Criticism[M]. New York: W. W. Norton and Company,1966.
  [2]卞之琳,英国诗选[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王守仁,英国文学简史[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摘 要:《伤逝》是从男性的角度,以涓生的手记形式来写五四时期一段辛酸的爱情故事,写出涓生的回忆与悔恨。本文从女性的独特视角出发,以子君手记的形式写出子君内心的孤独与疑问,质疑旧社会下的个性解放,质疑五四时期有着进步意识的但无法在经济上独立的一类女性的前途与命运。  关键词:子君;涓生;个性解放;经济独立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
摘 要:亨利·詹姆斯是美国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其小说以细致心理细节描写见长。本文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尤其是其人格结构理论,进一步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的性格,同时也透过人物的言行进一步研究作者本人的同性爱倾向,从而更深入的揭示作家的创作动机。  关键词:弗洛伊德;亨利·詹姆斯;学生  作者简介:黄莹(1993-),女,汉族,广西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胡戈,女,汉族,副教授
摘 要:《鲜血梅花》与《过客》主题的一个共通性在于:荒诞。走向坟的荒野过客和看似复仇成功的阮海阔。一个是积极的反抗者,一个是消极的待命者。荒诞结局的背后,一个是“向死而生”,一个是“向生而死”。本文通过人与路、人与绝望、人与结局三个角度对两个人物形象进行深度剖析。  关键词:道路;行走;绝望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7-0-
摘 要:如今随着中国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文化保守主义思想被重新认识和评价。复古思潮使保守主义思想的理论价值及其对传统文化的阐释得到正视。周作人作为中国保守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理论思想也应该被重新分析和研究。论文以周作人为例,论述了他的保守主义思想倾向产生的背景、原因及特点。论文根据保守主义思想的原则对周作人的理论主张进行简要分析,同时指出其在“五四”时期的特定价值与意义。并结合中国当下之国情
摘 要:冬天,寒冷又纯洁的季节,在这样带有一点淡淡的忧伤的季节,一人分饰两角的中山美惠带我们走进一个有关青春纯爱的唯美故事中。  关键词:青涩;暗恋;青春;死亡;纯爱  作者简介:周笑屹(1994-),女,沈阳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1  岩井俊二的电影作品《情书》,初看会觉得电影的背景,人物有
摘 要: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革命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他虽然不着戎装,专攻文字,却实在是“思想界的战士”。他于1918年发表的《狂人日记》不仅是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文小说,寓意深刻,而且塑造了一个“狂人”的形象,并借由狂人之所闻所见来大抒胸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人们身处的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道出了旧制度下人性的缺失。是以鲁迅通过对笔下人物性格的揭示来投射国民性的不足,提出有关国民性
摘 要:仓央嘉措是西藏历史、雪域高原上最尊贵的人间之神,他以他不拘一格的行动和美丽动人的情歌在人们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他是诗人,浪漫的情怀铸造了他特有的情缘;他是活佛,他将佛性用诗歌传达。本文试图通过他的生平及诗歌探索仓央嘉措的情缘与佛缘。  关键词:仓央嘉措;情缘;佛缘  作者简介:曾令君(1995-),女,汉族,四川内江市人,西华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在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摘 要:美国学者赫施将作者意图区分为“意义”与“指意”两个部分,并坚决维护“意义”的客观性与确定性。他认为“意义”代表着解释中的恒定原则,只有通过对作者意图的追问才能够真正实现。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由于“指意”更倾向于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联系,拥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并非作者意图论中的“指意”,而是其中的“意义”才是防止过度阐释,对抗“不确定”主张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作者意图;意义;过度阐释;“
摘 要:元代著名诗歌僧楚石自小即在浙江生活,在这期间曾经在杭州、湖州、海盐生活,活动范围仅限于浙江一省,个人活动范围较小。纵观楚石一生,第一次走出浙江省,就是从他二十八岁时受英宗诏书缮写《大藏经》离开浙江北上开始的。对于楚石来讲,佛理上的通达该是最此番北游最大的收获。楚石对佛法的理解与认知,在北游过程中得到了极大加强,成功摆脱了名相的束缚,楚石从一名普通的僧人变成元叟的弟子,成为了“妙喜五世”。北
摘 要:《一觉》是鲁迅《野草》整部散文诗篇的收束,文章中青年猛士无畏牺牲、奋起反抗的战斗精神所引起作者内心的“惊觉”与自我反思,是这篇散文诗的精神所在。作者对这些青年愤怒粗暴魂灵的体认,是他一以贯之对“生”与“死”的价值意义的最好诠释,同时作者也从对现实状况与自我内心的思考中找寻到某种支撑力量和希望。  关键词:一觉;鲁迅;生命强力  作者简介:倪洁(1992.4-),女,新疆喀什人,青岛大学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