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记忆是怎么形成的?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ceXu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忆是如何产生的?我们怎么储存记忆?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诺贝尔奖得主、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与麻省理工学院神经回路遗传学研究中心所长利根川进正带领研究团队研究记忆痕迹如何在大脑皮层中形成长期记忆。
  其实记忆痕迹的概念早在100多年前就被提出来了,利根川进的研究团队在《科学》杂志发表的论文证明了这些很早之前就提出的设想,但是有一点与设想的不同:记忆痕迹并非逐渐上传到前额叶皮层,而是直接上传到前额叶皮层。记忆的巩固是逐渐形成的,需要花些时间。
  1953年,一场不期而然的外科手术首次为记忆的形成与储存提供了实验证据。当时27岁的美国人亨利·莫莱森为了治疗癫痫接受了海马体切除手术。但是手术产生了非常可怕的后果——医生发现亨利再也无法形成新的记忆了,但亨利的早期记忆没有受到影响。这证明了海马体对形成新记忆至关重要,日常生活中内容丰富的情节记忆离不开海马体,比如,你记得今天早上在公园遛狗时看到了什么,这些都是海马体的功劳。
  但是,这些具体的记忆并非永远储存在海马体中,而是逐渐转移到大脑的外层——大脑皮层。科学家发现,如果用电刺激病人相应区域的大脑皮层,病人就会回忆起相应的记忆。在记忆上传的过程中,信息会逐渐压缩,就像我们用计算机上传文件并进行长期储存一样。上传的过程可能会持续好几天。
  德国生物学家理查德·西蒙早在20世纪初就提出记忆会在大脑中留下痕迹的猜想,并推测大脑在受到刺激后会回放这些记忆。几十年之后,研究人员才发现神经细胞通过电脉冲发出信号,并成功破解了神经元间传递的信号,也证明了单个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与学习和记忆之间存在联系。


  但是,研究人员还是无法把大脑中的神经细胞整体集合与特定的记忆连接起来。1999年,诺贝尔奖得主弗朗西斯·克里克也致力揭开大脑的奥秘,他认为可以用光脉冲激活活体中的单个神经元,进而在神经细胞整体集合研究中取得进展。弗朗西斯·克里克写道:“这看上去可能比较牵强,但是分子生物学家可以设计一种对光敏感的特殊细胞进行实验。”
  6年之后,斯坦福大学神经系统科学家爱德华·博伊登教授和卡尔·戴塞罗斯教授研究出了这种对光敏感的特殊细胞,推动了光遗传学的发展,取得了令他们自己都倍感惊讶的成果。两位科学家用光敏感通道蛋白作为开关。这种蛋白对光线非常敏感,受到蓝光照射后就会打开,让带电粒子穿过细胞膜。电流让另一端的鞭毛不断拍打,驱动藻类向有光的地方泳动。
  研究人员用病毒做载体将光敏感通道基因插入特定的神经细胞,只让最近产生记忆的神经细胞产生感光基因。产生记忆的细胞会产生c-fos蛋白质,所以光敏感通道基因只放入产生c-fos蛋白质的细胞中。
  2012年,对长期记忆的研究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利根川进的实验室运用先进的光遗传学技术将曾经的设想付诸实践。利根川进带领科研团队采用光遗传学手段证明了关于恐惧的记忆痕迹确实存在。研究团队将小鼠放在一个盒子中,这个盒子的墙壁图案和地板纹理很特别,然后电击小鼠。此后,只要把小鼠放在这个盒子中,不管是否电击小鼠,小鼠都会因感到恐惧而僵住不动。
  研究人员还找到了海马体中的一组光脉冲激活的神经细胞,证明这些细胞制造了记忆。为了证明这一点,研究人员将微小的光导纤维植入活体生物大脑的海马体中,光导纤维会直接将光脉冲传输到这些被基因改造的神经细胞里。研究人员用有节奏的蓝光刺激海马体,小鼠就会僵住不动,仿佛被电击的记忆被释放出来。这是首次证明记忆痕迹的存在,几百个细胞在受到刺激后重放记忆。
  现在,研究人员想看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鼠海马体上的记忆痕迹会发生什么变化。有研究表明,关于恐惧的记忆存储在大脑皮层特定的一小块区域中——前额叶皮层,所以研究人员用病毒把感光开关送到前额叶皮层。
  研究结果非常有趣。小鼠受到电击感到恐懼后,只要用光直接刺激它的海马体,记忆就会回放,这点和以前的实验一样。但是研究人员发现,如果用光刺激前额叶皮层,也会激起小鼠的记忆,这个发现令人惊讶不已。这表明记忆痕迹同时上传到了前额叶皮层。利根川进说:“这点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曾经认为脑皮层中的记忆是逐渐形成的,但是这个实验表明脑皮层中的记忆立刻就形成了。”
  但是,把小鼠放在之前受电击的环境中,小鼠会因产生关于恐惧的记忆而僵住不动,在这一过程中前额叶皮层的那些细胞没有任何活动(检查脑组织的化学活动也证明前额叶皮层没有活动)。几周后再把小鼠放在受电击的房间,前额叶皮层的细胞才会被激活,海马体中的记忆痕迹却开始消退。
  所以长期记忆的存储是这样形成的:首先,前额叶皮层在静息状态下复制一份记忆,然后逐渐巩固成长期记忆,与此同时,海马体的记忆痕迹被擦除。不过,在论文中,第一作者利根川进说这种长期巩固的过程尚不明确。
  杏仁核是大脑的情感中心,海马体和杏仁核都要提供记忆信息,前额叶皮层才会巩固记忆,这对形成长期记忆也很重要。如果研究人员用感光开关阻止海马体或者杏仁核的信息,那么皮层的记忆就无法巩固。
  这项研究对我们有何用处呢?虽然我们不能植入感光开关,但是我们可以采用深部脑刺激手术,植入细小的电极,开启或者抑制大脑的某个区域。这种电极已经用于治疗帕金森病。根据利根川进的设想,我们有朝一日会用同样的技术控制人类大脑中的记忆痕迹,“不过我们首先要在小鼠身上做好实验”。
  如果我们能够理清记忆储存的细节,那么当记忆出现问题或者过度活跃时,我们就能用新的方式调整记忆。澳大利亚昆士兰大脑研究所所长潘卡·萨教授虽然没有参加研究,但对这项研究很感兴趣,他说:“这项研究很有帮助,我们能够借此治疗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中过度活跃的细胞。研究表明这些完整的记忆存在于不同的区域,彼此分离,这点出乎意料。”光遗传学正在飞速发展,也许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能操控记忆痕迹了。
其他文献
這只凤尾绿咬鹃叼着野果,来给自己的孩子喂食。这是南美丛林中最漂亮的鸟类,也是重点保护动物。它们在树洞中筑巢,产卵后由双方轮流孵化,之后共同喂养小鸟至其可以自己谋生。在古代玛雅和阿兹特克文化中,凤尾绿咬鹃被认为是羽蛇神(格查尔神)的化身,享有神圣的地位。
期刊
几十年来,研究人类起源的科学家已经把东非大裂谷找了个遍。现在,他们的追寻征程意外地在摩洛哥西部绕了个道:研究人员将在欧霍德山的山洞里发现的一个一直被忽略的头骨重新定年为30万年,还发掘出了新化石和石器。这个头骨是目前最古老的智人化石,把人类出现的时间又提前了10万年。  这个头骨的面部和现代人类似,比较扁平,但后脑比较瘦长,不像现代人这样像个球形。这些发现还表明,人类最早的进化阶段可能早已在非洲大
期刊
近期,美国航空航天局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团队,发布了一个候选行星任务目录,确认了219颗新行星,其中有10颗与地球大小相似,位于其母星的宜居带上。这个距离使得液态水能够聚集在岩质行星表面。  随着该目录的发布,美国航空航天局公开的系外行星的档案数据显示,现在开普勒团队共确认了4034颗候选新行星,其中的2335颗已被证实为系外行星。此外,他们还总共发现了50颗地球大小的、位于宜居带内的候选行星,其中3
期刊
卡冈图雅(Gargantuan)是2014年上映的硬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那颗巨型黑洞的名字。借助卡冈图雅黑洞,电影的主人公库珀进入未来人类为他建造的一个神奇的六维空间,并从那里给过去的女儿传递信息。在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这部《星际穿越》里,卡冈图雅黑洞可以说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不仅扭曲时空为复杂的故事搭建舞台,还首次将超大质量黑洞逼真地展现在大银幕上,并由此在全球引发了一场天文科普的热情
期刊
微信粉丝“酱油妹”问:  病毒到底是什么东西?  为什么有人说流感病毒杀不死,只能等它自己死?  得了流感就只能靠硬抗吗?  使用过氧乙酸、84 消毒液之类的东西喷洒环境可以消灭流感病毒吗?  我们为什么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药物?  病毒学博士于涛答:  第一个问题:病毒是介于生命和非生命之间的一种物质形态,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生命,但具有部分的生命属性。独立的病毒无法完成任何生命过程,不表现出任何生
期刊
一些有争议的说法,比如地球是平的,或者杏仁可以治疗癌症,很容易被证明是错误的。然而,如果一种观点背后有“坚实”的研究支持,而且是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所做的研究,那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推翻了。  饮用水中的氟化物问题就是这种情况。饮用水中加入氟的做法已经有数十年了,并且被不断证明这样可以减少儿童和成人的蛀牙。  但是有些人认为,氟是危险物质,他们散布耸人听闻的报道来阻止使用氟。  有很少一部分人认为氟化
期刊
在天体物理学中,没有比空间有多大这个问题更大的实证问题了。下文简述的就是有关宇宙的大小和形状的观念史。  空间大得令人难以置信;但是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道格拉斯·亚当斯在《银河系旅行指南》中这样描述:“空间巨大、超大、无比大,大得令人难以置信。我的意思是说,你可能认为道路漫长,最终在化学家那里落脚,但这只是沧海之一粟。”  从某种意义上说,宇宙的边缘很容易标记出来:即一束光从时间的开始可能飞越的
期刊
这又是一个其结果事实上比我预想的还要糟糕的问题。  首先,几乎所有河里的动物都会死去。有几种鱼类将会彻底灭绝,还有很多品种将会受到极大伤害。  而且随后所有的冰都会融化。冰融化的过程会消耗巨大的热量,但在题中描述的这种情况下,美国境内的所有河流只是结了一层薄薄的冰,所以它们很快就会融化。这会导致局部地区空气温度下降,但相对整个大气环境的热量收支情况而言,这只能算是一點儿小变化。  我们可以用冰山融
期刊
黏菌的集体智慧  地球上存在着已有几百万年历史的理性生物,但是,这里绝不是指智人的智慧,而是指由几千个不长脑袋的微小生物个体——黏菌——组成的群体。黏菌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微生物,其进化历史可追溯至数亿年前,在其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适应环境求生存的能力。是的,就是这种原生物,在抱团的时候,其工作能力远超一些先进计算机和软件,能够解答数学问题,并且绘制地图。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个人与集体  人们对黏菌不
期刊
南极松岛冰川上刚破碎的冰山。松岛冰川及其邻近冰川的融化,将西南极冰原的中心與海洋连接了起来,并将大量的冰排入海洋   在地球的两极和高山区,覆盖着大量年代久远的天然冰体,它们由地球上高寒地区的固态降水持续覆盖形成。蓝色星球用几千万年的时间,将她85%的淡水冻结在这些庞大的冰体中。它们覆盖着地球的两极、中低纬度区的高山,地球陆地1/10的面积曾属于这片冰雪世界。   而现在,越来越温暖的气候,正以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