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表演和小品表演在人物塑造时的同质性借鉴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_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表演形式角度出发,话剧表演与小品表演都属于舞台剧的表演形式,其人物塑造上也有着相通之处。本文就话剧表演和小品表演在人物塑造时的同质性进行探讨,从现实生活、表演节奏、演员与角色之间的关系等三个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为话剧表演与小品表演更好的塑造人物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话剧表演;小品表演;人物塑造;同质性
  引言:伴随国民经济的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上,人们产生了更高的文化藝术追求与精神享受,对于话剧与小品类的舞台剧表演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话剧表演和小品表演在人物塑造时的同质性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舞台剧表演形式注入更加饱满活力的血液营养。
  一、现实生活的映射
  人们常说,艺术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话剧表演与小品表演中的人物形象自然都是源自于生活,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原型,从不同的表演形式与表达内容出发,对于人物进行合理化的修改与再创造,以达到各自所追求的实际演出效果。话剧演员与小品演员要想真正演好一个角色、演活一个人物,就必须要在人物塑造中下苦功夫。
  1.模仿现实
  要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寻找创作原型与模板,以追求真实的人物塑造。倘若仅仅从自身感情角度出发,理所当然的以自身情感体验与逻辑行为进行人物的推理,那么所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一定是孤立的、片面的、扁平化的,不但人物形象会显得单薄、缺乏支撑,更会使得故事情节也显虚伪、做作。因此,需要在现实生活中细心观察不同职业身份、年龄层次、性格特点的人物形象,从语言、神态、肢体动作、仪态、表情、穿着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将每一个细节记录下来进行比对、删减、拼贴、模仿,从而在真正表演中使得人物形象饱满鲜活、更显真实。
  2.现实的再创造
  通过大量的模仿,已经基本掌握了人物的塑造方向,但仅靠模仿仍是不够的,
  还需要演员结合舞台效果进行再创造。以舞台框架为依托,演员倘若用平凡生活中的人物形象进行直接的挪移,将导致表演的效果受到限制。影视剧中演员的表演细节会被屏幕放大,供观众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与体悟,而话剧表演与小品表演由于舞台距离的缘故,演员许多太过细微的表情、动作与细节无法被观众清楚的看到,反而不利于观众对于表演的理解与接受。因此就需要演员结合表演形式进行合理的人物再创造,其中必不可少的便是“放大”技巧的运用。将音调语气的起伏变得更加明显,将面部表情做大,将肢体动作放大化,将情感表达更加具象化,才能够给观众更加直接的视听感受,加深观众对于表演的直观理解与掌握。人物性格特点的放大、生活中种种巧合的拼接、情节的紧密衔接、矛盾的针锋相对,诸此种种夸张而又合理的再创造会为话剧表演与小品表演提供更好的助益。但要注意“放大”的尺度,要保持适度的夸张,但一旦夸张过度就变成了浮夸,将会引起观众的不适与情感上的排斥、抵触,给人以虚假、虚伪的感受,不利于表演效果的发挥。
  二、表演节奏的掌握
  朱光潜提到过,“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因此,戏剧节奏的掌握对于话剧表演与小品表演的人物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表演者借助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表现形式,带动戏剧节奏的前进,但同时戏剧节奏也制约着演员的舞台表演。表演节奏并不是指表演的时间与速度,节奏的快慢也不是单纯依靠演员的台词语速、动作快慢所决定的,而是由故事情节、情感递进等种种复杂因素的叠加所共同决定的。表演节奏以舞台动作为依托,只有掌握清晰的表演节奏,才会使得整个舞台更具生命力,为舞台表演注入活力血液。这就要求演员在塑造角色的时候要结合剧本中编剧对于整个作品背景的设定、人物性格的设定、故事情节的设定与情感动向的设定等种种因素,将人物的情感与内心的起伏变化融会贯通,从而外化成典型、鲜明的动作,将一个有血有肉、表里交融的人物形象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苏珊·朗格认为:“节奏的实质是通过一个先前时间的结束,来为一个新事件做准备。一个有节奏的运动着的人,用不着丝毫不差的重复一个动作,但他的动作必须具备完整的姿态,这样大家方能感受到开始、目的和完成,并在动作的最后阶段看到另一个动作的条件和产生。节奏是以先前的紧张的消逝来达到新的紧张的建立的,紧张根本用不着持续相等的时间,但是酝酿新的转折点的情境则必须在其前者的终结中有所体现[1]。”因此,表演节奏即整个舞台演出的骨骼与命脉,起到承上启下、连接整体的重要作用。
  三、“双重自我”的角逐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晚年极为向往“小品方法”在表演中的运用,这一理念由他的学生得以实现。具体来说,“小品方法”要求演员在练习中做到:“小品里的你还是你,不能去演剧中的人。这样演员就避免了一个重要的毛病,不急于去表现,就不容易形成刻板的表演。小品不是演员和剧本的联系,而是演员和生活的联系,是演员和推动剧作家创作的生活的联系[2]。”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话剧表演与小品表演作为舞台剧表演形式,演员在其中扮演的人物也就相当于演员自己,演员与人物是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是演员赋予了角色鲜活的形体,而角色也反馈给演员不同的灵魂。在戏剧的表演术语中,演员作为戏剧的创造者,被称为“第一自我”,而其扮演的角色则被称为“第二自我”。其中的“第一自我”即演员“本我”,通过演员自身的生活经验,结合联想、想象、体验、感受与思想,进行“第二自我”的解读、剖析、加工,即完成角色的创造。这更类似于一种所谓的“双重人格”,演员人格中的一部分是演员自身,而另一部分被他提炼出来,转变为供其操纵、利用的工具,最终所展现出来的另一重人格也就成为了演员所塑造出来的角色。但在演员进行表演创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与角色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切忌完全投入、放纵,超越了现实与想象的界限,导致演员失去自我意识,随着角色的恣意行为而放逐自我,导致种种违背道德伦理与法律界限的行为发生。总之,“双重自我”即意味着演员与角色的共存,“第二自我”在舞台上淋漓尽致的表演效果离不开“第一自我”的创作,演员只有把握好“双重自我”的尺度与界限,让其形成势均力敌的角逐,才能够塑造出完美的人物,为观众展现异彩纷呈的舞台效果。
  结论:综上所述,虽然话剧表演与小品表演在表演时长、创作周期、表达形式、表演尺度、演出风格上都拥有着显著的差异,但从舞台剧的创作理念来看,其人物塑造具备很多相通之处,值得互相学习与借鉴,从而呈献给观众更加丰富灵动、别具文艺色彩的欣赏体验,带给观众更加强烈的视听感染与情感触动,丰富话剧与小品的文化意蕴与艺术内涵。
  参考文献:
  [1]王布伟.话剧表演和小品表演在人物塑造时的同质性借鉴[J].戏剧之家,2017,(24):38.
  [2]赵乙嫱.“小品方法”在演员塑造角色中的重要性——以话剧《家》的创作排练为例[J].艺海,2012,(12):21-24.
其他文献
摘 要:自然观是贯穿和影响华兹华斯诗学理论和诗歌创作的要素之一,名作《丁登寺赋》有淋漓尽致的表现。作品深刻展现了其自然观中蕴含的客观物质性、主观精神性以及视“儿童”作为人与自然之神秘联系的思想。这对工业社会中精神迷惘和信仰缺失的人们是一种慰藉,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与自然建立和谐关系,及以自然为信仰的诗意生活方式。该诗语言优美、情感炽热,具有极强的审美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客观物质性;主观精神性
期刊
摘 要:本文是作者观看迈克尔·莱杰的著作《重构抽象表现主义—20世纪40年代的主体性与绘画》后,对于所采用的理论框架进行的一次简要分析。作者从文本中提取出三个关键词:现代人话语、意识形态、主体性,意在证明三者共同构成了迈克尔·莱杰的核心理论框架,从而准确的重构抽象表现主义。  关键词:抽象表现主义;现代人话语;意识形态;主体性  《重构抽象表现主义—20世纪40年代的主体性与绘画》的作者迈克尔·莱
期刊
摘 要:苏轼以文人著称,此次关注的焦点是在他失意与得意时对人生境况的态度。以一幅图与一首词来分析是如何对待人生波折与坎坷,两个作品分别是在人生得意与失意时的作品,以分析人生处事荣辱不惊,图画从技法、构图及产生的社会价值来分析;词以解释意义、感情论述等方面来叙述,来看苏轼对人生的态度。  关键词:苏轼;艺术特点;欣赏品评  一、苏轼的时代背景  宋仁宗景祐三年,苏轼出生在眉山县(今四川省)一个传统文
期刊
摘 要:朝鲜族是由朝鲜半岛陆续迁入中国境内的。朝鲜族的民间音乐和朝鲜半岛的民间音乐是一脉相承的。朝鲜族音乐, 按本民族的传统分类, 可分为民谣、歌乐、舞乐、器乐、“板嗦哩”(说唱音乐)、唱剧等6类。本文对超限民族音乐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朝鲜族;民间音乐;特点  引言  朝鲜人民喜欢跳舞(长鼓舞是他们非常普及的舞蹈),很多民歌的音调和节奏常常和轻盈飘逸的舞蹈动作紧密结合,节奏多属于三拍子体
期刊
现任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及主科教研室主任的著名钢琴家毛翔宇于2018年4月12日在四川音乐学院大音乐厅举办了舒曼作品专场钢琴独奏音乐会。  节目单上仅有三部作品,分别是克拉拉·舒曼的作品21号之1的A小调《浪漫曲》、罗伯特·舒曼的作品11号的升f小调《钢琴奏鸣曲》以及作品6号的《大卫同盟舞集》,但每一部作品基本都是规模庞大,富于深意的。第一次听作曲家的专场音乐会,想到整场音乐都能
期刊
摘 要:3D打印技术的出现与广泛应用,对于相关设计行业的发有着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对于艺术设计领域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从3D打印技术使艺术设计变得更为便利、降低艺术设计成本以及增加艺术设计改动的灵活性三个方面入手,对3D打印技术在艺术设计领域中的应用优势开展分析,并以此对3D打印技术在艺术设计领域中的实际应用过程做出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3D打印技术;艺术设计;应用优势  前言:3D打印技术在
期刊
摘 要: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家”都有着无与伦比的情怀。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凡夫俗子,无论是绝世佳人还是墨客才子,“家”都是他们生命画卷中最精彩的部分。从古走到今,“家”情怀已经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化作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文化符号,成为了中国人与生俱来的追求和信仰。本文试从小切口大情怀入手,感受中国人的“家”情怀。  关键词:“家”情怀  春秋时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
期刊
摘 要:歌曲《板蓝花儿开》是由词作者贺东久、解明月,曲作者盘龙共同创作而成。这首音乐内容极富江南水乡韵味,充满人间大爱的创作歌曲由著名青年歌唱家雷佳在2014年11月10晚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正式会议(简称APEC)文艺晚会上首唱。雷佳极具亲和力的台风以及扎实的歌唱技巧演绎出这首歌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本文从情感表现手法中的“起承转合”来分析创作歌曲《板蓝花儿开的情感运用。  关键词:情感表现
期刊
摘 要:邹亮为明代“景泰十才子”之一,字克明,早号梅崖,后改为藻奄,长洲人。善为文,才思藻丽。他的诗善于运用辞藻和典故来催生文采,能冷艳如李贺之诗。邹亮能诗善画,他的画笔意疏秀入古,也是由其书卷气而来。其实,“笔意疏秀”是其画风,也是其诗风,二者融合。  关键词:才子;诗歌;才思;笔意  邹亮(1406-1454)为明代“景泰十才子”之一,字克明,早号梅崖,后改为藻奄,长洲人。善为文,然少轻侠无行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类迎来了数字时代,而在设计行业也随之诞生了UI设计。UI设计是建立在电子显示设备上发展的设计。User Interface,顾名思义其主要的对象为人,所以一切的设计都随着人类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对于现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人民大众而言,简洁直接的表达才是他们所需要的,只有简洁直接才能适应这个“快餐”时代,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因此UI设计走上了简化之路,从开始的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