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强国战略构想及实现路径研究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windb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指明了中国今后三十多年的工作重心和发展方向。其中关于建设“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指导,发展了我们党关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创新思想,形成了生态强国的战略构想,科学谋划了“由‘点’引‘线’、以‘线’到‘面’”的生态强国发展路径。从生态文明思想理论框架的形成到生态强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时俱进的生命力。
其他文献
海外汉学研究视域下的李渔研究已逾百年且硕果累累,然而中外研究者的视野常拘泥于对其作品传播的实证考察,罕有对李渔戏曲在日本接受的深度考量.在明清通俗文艺作品搭乘中日贸易大船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际,李渔的戏曲因其显著的通俗特点得以汇入日本近世文艺审美的潜流:游戏笔墨与戏作文学的意趣相通;喜剧主题与日本狂言的旨趣近似,"无声戏"的编写体例为"读本"小说的翻用借鉴提供了方便.日本近世文艺界对李渔戏曲的接受折射出雅俗融合审美思潮下的新俗"载道观".
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文化振兴重要的旅游和经济资源.目前,学术界对非遗与旅游业融合的相关研讨主要围绕三个方面:非遗与旅游业融合的动力;非遗与旅游业融合的路径;非遗与旅游业融合的对策.非遗与旅游业融合的动力机制:产业发展是非遗与旅游业融合的支持力;市场需求是非遗与旅游业融合的驱动力;技术升级是非遗与旅游业融合的创新力.非遗与旅游业融合的路径并没有统一的模式,但它们的融合发展却可以实现两个产业的相互渗透、彼此成就.乡村非遗与旅游业融合的对策建议:创新乡村非遗与旅
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正式出版的西班牙文版《论语》全译本超过了十五种,早期译本皆转译自以英、法语为主的欧洲语言.80年代以来相继问世的直译本在翻译质量、学术价值、传播潜力等方面明显优于其他转译本,反映了《论语》在西语世界从转译本一家独大到直译本后来居上的翻译出版态势.文章分为五个部分,意在梳理西班牙语世界《论语》的译介与传播情况,着重从译者资历、译本特色、传播现状等角度入手分析介绍了佩雷斯版、苏亚雷斯版和常世儒版三个由中文直译的西文版《论语》,并在此基础上就《论语》在西语国家的进一步推广传播提出了针对性
国家公园特许经营通过授权他人直接支配、利用园内自然资源开展经营活动,兼顾了国家公园的管理目标,又可以使特许经营权人获益.国家公园特许经营权具备了典型物权的构造机理,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识.切实用好民主集中制重要法宝就是要诠释民主集中制的核心要义与价值内涵,
J. M.库切具有鲜明的解构意识,其小说名作《福》的前三章分别以克鲁索/星期五、苏珊·巴顿/克鲁索与福、福/苏珊·巴顿等对立形象为核心,质疑和解构文明/野蛮、男性/女性、真相/虚构等二元对立观念,如克鲁索和星期五在文明程度上此消彼长,表明文明中有野蛮,野蛮中也有文明;苏珊·巴顿的女性话语暗含多处矛盾和模糊;作家福与业余作者巴顿的争论聚焦真相与事实(历史)的关系、真相如何表现等问题.在解构叙述之后,最后一章旨在回答"解构之后发生什么?"的问题,将解构寓意汇聚在星期五这一边缘人物身上,认为所有文本及解构自身都
不同于其他的反资本主义思潮,马克思所呈现的是一种以社会矛盾分析为方法、以超越"资本的文明"为理论定向的资本主义批判,即历史唯物主义.在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逻辑层面,马克思以生产概念出离意识哲学的内在性论域,在物质生产本体的社会存在中揭示意识内在性的构成机制,由此实现了从形而上学批判向现实批判的过渡.又进一步从一般生产逻辑深化为资本主义生产,运用政治经济学批判展开资本主义历史特殊性的分析,由此唯物史观才切中社会现实,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的一度中去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正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引领下,选择了一条对"资本
家族企业是我国民营企业中最具普遍意义的企业组织形态.本文以2014-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家族企业为研究样本,探讨家族涉入对企业创新投入和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其一,家族所有权涉入、治理权涉入和管理权涉入均对企业创新投入有消极影响.其二,市场环境水平较高的区域,家族治理权涉入和管理权涉入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抑制作用更强.因为,市场环境水平较高区域职业经理人的管理能力和专业优势更突出,从而家族成员参与董事会和管理层的人越多,企业创新投入所需的人力资源就越匮乏,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抑制作用就越强;法治
在弗洛伊德思想发展的过程中,羞耻感的地位并非始终如一.从其著述来看,弗洛伊德在不同时期给予羞耻感以不同关注,早期曾将羞耻视为神经症的根源,中期在最著名的《释梦》中曾
儒学视野中的"和"植根于礼乐秩序,礼所奠定的差等格局是"和"得以发生、展开的基础.具体而言,"和"总是发生在差等秩序之中,是为"差等性";"和"的发生便意味着各方对差等结构的证成与认可,是为"主动性";"和"与"礼"二者构成差等关系,是为"后置性".重返礼乐之"和",有助于我们避免空谈境界之误区,将抽象的理论落实为切实可行的价值基础和指导原则,以便在应对国际冲突、文明冲突时始终保持价值裁断标准,规避文化多元主义的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