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巨大肝癌综合治疗1例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 男性,49岁,主因“消瘦乏力2个月余”于2020年8月31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出现乏力,体重逐渐减轻约10 kg,无腹胀腹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畏寒等不适。1周前于当地医院检查,肝胆胰超声检查结果提示肝脏占位,为求进一步治疗至我院就诊。患者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体检:患者神志清,精神可,皮肤巩膜未见明显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软,右肋缘下可触及一个巨大肿块,大小约10 cm×8 cm,伴压痛,腹部其他部位无明显压痛或反跳痛,脾脏未触及明显肿大,移动性浊音阴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6.6×10n 9/L,血红蛋白116 g/L,血小板计数360×10n 9/L;肝功能:总胆红素13.6 μmol/L,ALT 35 U/L,AST 64 U/L;乙肝表面抗原(+),HBV DNA拷贝数低于检测值;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12.3 s,国际标准化比值1.09;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6.8 μg/L,异常凝血酶原(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75 000 AU/L。影像学检查:腹部增强CT及增强MRI检查结果提示右半肝巨块型肝癌伴出血囊变,周围子灶,肿瘤挤压闭塞门静脉右支及肝右静脉(图1A1D)。肺部CT检查结果提示双肺多发小结节,部分转移瘤可疑(图1E, 1H)。诊断:巨大肝癌,肺转移可疑,分期为中国肝癌的分期方案Ⅲ期(Ⅲb期可能性大),2020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分期Ⅲ期(Ⅲb期可能性大);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C期。n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段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盆底肌的肌电差异,以期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PFD患者580例,按年龄将其分为A组(≤29岁)163例、B组(30~39岁)161例、C组(40~49岁)114例、D组(50~59岁)128例和E组(≥60岁)14例。对5组患者行盆底肌表面肌电检查,采集和分析指标包括:前、后静息阶段盆底肌肌电波幅的平均值和变异性;快肌阶段盆底肌收缩时的最大肌电波幅值及其上升时间和恢复时间;慢肌阶段收缩时的平均肌电波幅值及变异性。对所
远程医疗融合了医学、通信、工程、信息等学科,是近年来热度极高的新兴交叉领域。随着远程通信技术及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发展,远程手术作为远程医疗中的重要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作为传统手术的延伸,远程手术极大地扩宽了手术的内涵与理念,体现了外科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尽管仍存在网络时延、机器人手术系统操作透明度、手术医师团队建设等问题有待优化,远程手术在国内已形成了多种创新的应用场景,取得了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国际上新冠肺炎疫情高发,远程手术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较多问题,需要积极探索解决方案。未来远程手术
目的:观察Lokomat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良姿位摆放、被动关节活动、翻身训练、斜床站立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Lokomat训练,对照组则辅以平地步行训练,每周训练3次,连续训练8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8周后分别对2组患者步行能力、下肢痉挛程度、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及8周时观察组恢复独立步行能力患者例数(分别为16例、29
目的:观察社区肿瘤康复干预对农村乳腺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46例农村社区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3例。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乳腺癌相关知识宣教,指导患者遵医嘱按时用药,并予适当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指导和个别指导方式给予社区肿瘤康复干预,持续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分别测定2组患者体质指标、T细胞亚群和NK细胞含量、免疫球蛋白及白细胞介素(IL)水平等。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BMI)及体重均明显
目的:探讨2000—2019年胃癌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的开展现状和已发表RCT研究的基本特征。方法:在ClinicalTrials.gov网站搜索2000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注册的以“胃癌”为关键词的三期或四期RCT研究,记录其基本特征。搜索PubMed和Scopus数据库以确定计划在2016年6月前结束的RCT研究的最终发表状态。使用《医学科研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评估已发表RCT研究的报告充分性。根据存在的偏倚和(或)系统综述的引用情况,评估是否存在可避免的设计局限采用χn 2检
微创外科和内镜“进阶”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已成为胰腺包裹性坏死合并感染的首选手术方式。外科清创具有高效、费用低、可及性好的特点,而内镜下治疗后胰瘘、切口疝等并发症发生率低。腹腔镜经胃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LTGN)结合了外科与内镜下清创的优势,可能成为未来坏死性胰腺炎外科治疗的重要术式之一。本文重点介绍LTGN的技术优势、手术要点、适应证与应用现状,为LTGN的技术推广提供参考。“,”Mini-invasive surgical or endoscopic step-up approach is the fir
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对骨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疼痛行为、软骨修复及背根神经节(DRG)中转录激活因子3(ATF-3)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外泌体治疗关节炎疼痛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4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外泌体组,每组1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2组均于左后肢膝关节腔注射4 mg/50 μl单碘乙酸钠(MIA)建立疼痛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关节腔注射50 μ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造模14天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左后肢膝关节腔注射50 μl生
随着健康体检的普及和低剂量螺旋CT的广泛应用,肺部结节的检出率逐年升高。在这类筛查出的肺结节患者中,经过手术判定的假阳性率仍然较高。因此,如何通过必要而准确的诊断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如何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并定期影像学跟踪,如何明确手术适应证、并采取最微创的诊疗方式等一系列问题,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近十年来,肺结节的诊断技术有了长足进步,影像学方面包括传统成像技术的优化(CT、MRI)和新技术的探索(影像组学、人工智能),组织学方面包括经皮穿刺活检,支气管镜检和外科微创手术等,不断追求精准和微创是其努力的
患者 男性,48岁,因“体检发现肝占位2周余”于2020年5月1日入院。患者入院2周前常规体检时行胸部CT检查发现肝占位性病变,进一步行肝脏MRI检查,结果显示,肝尾状叶及肝左叶多发占位,较大者约4.0 cm×3.5 cm,考虑肝癌伴肝内多发转移(≥4个病灶)(图1),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科。患者既往有慢性乙肝病史20年余,未予治疗。体检:腹平软,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肝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癌胚抗原 3.56 μg/L,CA19-9 10.73 U/mL,
期刊
前列腺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金标准。为了保证活检成功、有效地完成,临床医师既要选择正确的穿刺方法,也要关注穿刺患者的疼痛控制,即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活检时的疼痛一是来自穿刺入路中皮肤、肌肉等结构,二是来自前列腺包膜,因此,经会阴和经直肠两种活检途径的麻醉侧重点也有所不同,采用恰当的麻醉方式对提升患者配合度和保证活检成功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技术和理念不断成熟,单一的麻醉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活检的麻醉需求,针对不同的疼痛来源采用多位点多时相的联合麻醉将会成为主流的麻醉选择。“,”Pr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