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生成 让智慧闪光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i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澜教授在进行“新基础教育” 探索性的研究时指出,“生成”是一个相对于“接受”的说法,“预设”是相对于“灌输”的一种行为准备。从教师灌输、学生接受,到教师预设、师生生成,是教师教学行为方式一种质的转变。因此,教学的艺术有时可以简化为教师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艺术,即如何在一节课中,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完成“预设”的目标,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
  
  一、预料中的预设生成,厚积薄发
  
  预设要有预见性。虽然教学是一个开放、变化的过程,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但我们教师还是要尽可能地想学生所想,备学生所想,要全面深入地思考探究,力争使课堂过程处于运筹帷幄之中。成功的教学预设,是课堂教学展开的基础,而预设中的生成会给自己的教学锦上添花。教师通过对文本进行自主阅读、分析、理解、独立探究,做到很好的思考质疑,预设课堂上学生要达到的生成内容,从而引导学生更好的感悟和理解文本。学习《人是能思想的苇草》,在理解“人是一根苇草,不堪一击”的同时,自然会引发学生“人却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比宇宙要大,因为人有思想,思想会使人如苇草一样脆弱的生命变得有力,从而拥有了超出宇宙的优势,成为宇宙的精灵,万物的灵长”的思考。
  实际上,学生被老师所引领,思维的空间起初总是十分狭窄的,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实施。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独立抉择、判断的决策者的角色优势,让学生自主探索实践,获得直接体验。这样,在老师的预设引导之下,形成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可以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例如:在讲授郑愁予的《错误》时,我发现许多同学在讨论时都认为:这个错误是男主人公不应该从她的窗前经过。我不加阻止,让他们各自写出自己的理由。其实拥有自己的思想的过程也是自己思维得到缜密锻炼的一个过程。这时,又有学生在反复阅读、思考的基础上,生成了新的理解:女主人公希望这是个错误,希望听到的马蹄声正是自己思念的心上人骑的马所发出的声音。其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想象合理,都可以成为正确的解读。我给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了自由而循序渐进的提升。
  
  二、预料外的有效生成,智慧闪光
  
  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是僵化的,缺乏生命活力的。预设外的有效生成可以让课堂更精彩。在学习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对作品的感情基调,学生在充分查找资料以及探究的基础上,产成了激烈的争论,生成了新的观点:有人认为,作者感情是达观的,有人认为作者的观点是消极避世的。并且各有理由,各有论据,甚至争得面红耳赤。这时,教师将这些生成的观点作引导性的评价:“很多人认为他有些消沉,但不是消极。持消极观点的还可以再论证,形成论文,只要道理、论据充分,也未尝不可。”因生成而让学生感触了更多的内容,事半功倍。
  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自由思辨的空间,让他们形成激烈的争论,老师和其他同学就其生成的观点积极参与讨论,共同形成有代表性的观点,突出正确的、纠正有偏差的、解决或突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并在争论交流中拓宽、延展,师生都会受益匪浅。如果能进而形成预料外的预设生成,定会让学生的智慧在课堂上熠熠生辉。“自古红颜多薄命”,在讲授《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我分析女主人公杜十娘悲剧命运造成的原因,在怪罪于李甲的薄情寡义,怪罪于孙富的阴险卑鄙之时,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质疑:“其实,杜十娘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他和李甲已经相处一年多,怎么就没有看清他的真面目呢?就不能了解他的本性呢?”这的确在我的预设范围之外,是非预设生成。当时我愣了一下,转而一想,何不就此让学生展开交流呢?于是有学生说:“是因为杜十娘生活在烟花之地,像李甲这样的人已经是不错的了。”有学生说:“恋爱中的人很痴情,往往会沉迷其中,甚至辨别不清方向。”又有学生说:“这是作者情节结构安排的需要,否则就不能很好的展现作者所要表达的立意和主题。”……当时我都为之一怔,因为在短暂的课堂上,我没有学生概括的这么全面,想得这么周到。可见,非预设生成会让课堂散发出智慧的光芒。
  
  三、旁叶斜出的无效生成,理智处理
  
  高中语文课堂要讲究思维的深度和有效性,而不要只是一味追求花哨、热闹。学生的生成不能过于钻牛角尖,过于钻牛角尖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生成也不能过于散乱,过于散乱则让学生失去学习的方向;过多过杂的生成,会很难抓住重点,课堂的有效时间得不到充分利用。在“生成”这件华美“外衣”的遮罩下,有时也会形成教学上的生成误区:只要是课堂上生成了有个性的东西,都是课堂的亮点。其实不然,预设中价值不高的生成或无效生成,好似空中楼阁,好看但不中用,对学生对教师没有什么益处,最终要轰然倒塌。
  在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问:“‘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有同学很好的进行了回答:乱石壁立,高耸入云,怒涛澎湃,雪浪千迭。突然有学生旁叶斜出,提出了他的“个性化”理解:乱石穿空,就是水流将石头经过磨洗冲成了许多罅隙,水从罅隙中流出,冲向空中。顿时,教室里骚动了起来,在教师运用自己高屋建瓴的把握,及时刹住了这个所谓的“个性化”的无效生成后,课堂的气氛顿时又回到了赤壁古战场的雄浑壮阔之中。因此,对于课堂上的生成价值不高或无效的生成,教师的理智引导显得尤其重要,否则可能会导致学生“天方夜谭”、“南辕北辙”,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
  以预设为基础,在教学实施中才能把握稍纵即逝的机遇,才能实现有效的动态生成。而老师对预料中的预设的动态生成和预料外的有效生成,以及价值不高或无效生成的理智处理,可以“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真正让课堂中的预设和生成闪烁出智慧的光芒,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通联:陆建生,江苏常州高级中学;朱寅,常州市第五中学]
其他文献
《陌上桑》《羽林郎》《焦仲卿妻》三首古典诗歌被认为爱情名作,但我们认真研究了这三首诗之后认为,把它们定为爱情作品是误读,实际上,它们是封建社会的女性试图逃离被侮和苦难从而或自欺或自遣或假男权以自救的一种生存策略的怨诗,这是她们在当时无可奈何的痛苦选择。  这三部作品中的主人公有着惊人的相似处:她们都有惊人的姿色。罗敷是“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胡姬
写文要有神,上课要有魂。这魂便是老师、学生、文本的最佳交汇点。它不仅是老师深谋远虑的杰作,更是最大程度考虑到学生的需求与发展和充分发掘文本的最大价值而作出的科学取舍与定位。把握了这一点,真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三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回顾我在执教《哦,香雪》一文时,对此感触颇深。一篇上万字的小说,可切入的角度很多,但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又能充分利用文本使学生学有所得的那一点到底在哪?当我把目光定
笔者最近几年参加了湖北高考作文阅卷工作,有幸阅读了荆楚学子的即兴之作。阅毕,或静思默想,被启迪引导着登上一个思想的高峰;或心潮澎湃,被热血燃烧着进入一个理想的境界;或举首四望,被良知拷问着审视我们的生活与社会……这些成功之作之所以引人入胜,就在于考生能结合社会人生谈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认知,以“自己”的情感和认知来启迪人,感染人。然而亦有大量的文章令人摇头叹息,甚为遗憾。究其原因,不可一一赘述,最具
文题中的所谓“修辞行为”,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话语行为,而是指为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实际效果,为了更好地实现话语活动政治目的的言语活动。研究这样一类言语活动的学科在西方称作“修辞学”。在中国古代没有一部类似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的专门著作,然而类似《修辞学》中谈到的修辞理论和修辞实践却是一点不比西方古代社会少。  汉代的刘向在《说苑·善说》中谈到修辞在古代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家个人命运中的
寓言是各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必定会收录的一种文体,寓言通过一段短小精悍的故事传达深刻的道理,给人以“向善向美”的阅读感受。关于寓言教学的策略众说纷纭,有人主张发挥寓言的德育作用,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人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将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和感知人物形象作为教学重点;有人倡导在合作探究中挖掘寓言意义的多种可能性。于强认为当下的寓言教学存在“学段目标缺失”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各个学段的
语文课堂上一直难以书声琅琅,学生的朗读能力难以有提升。我有幸多次受到于永正老师的当面指教,对朗读教学有了深入的思考和尝试。我认为要使朗读指导到位,需要做好三步:在备课时研读教材要“准”,设计朗读指导策略要“巧”,课堂朗读调控要“活”。  一、备课研读要准  一位教师执教《桂花雨》,他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摇花乐”,通过抓重点词语、表演体会、想象拓展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乐”,学生始终沉浸在欢乐之中,
语文课本选用文言文越来越多的趋势,对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学修养大有裨益。可教材中出现的一些多音多义字,没有注解。教材对古音解注的忽视,给师生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惑与不便。  《木兰诗》中“同行十二年”的“行”字,有人认为该读“xíng”,意为一起“行军”;也有人认为,该读“háng”,表示古代军队的一种编制单位(十人为一“火”、二十五人为一“行”)。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也都符合情理,但也不能随便读哪个音
【教学目标】   1.阅读整本书,了解鲁迅先生童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和心路历程。   2.养成阅读整本书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3.感悟鲁迅先生作为民族魂思想的伟大与深刻,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阅读整本书,了解鲁迅先生童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和心路历程。  2.养成阅读整本书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难点:  
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而传统的如“鸡零狗碎”式的提问,不便于学生把握阅读要领,不能对问题有提纲挈领的认识,学生思维缺乏连贯性、整体性。而“步步为营”式的提问,又可能牵引着学生向标准靠拢,学生被动学习,创造性思维受桎梏,积极性受限制,不利于综合能力的提高。主问题教学模式是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整体参与性方面设计问题。问题具综合性,少而精,但涵盖面广,能精练教学过程,
文言文作为古人交流的一种语言,经历时间变迁,朝代变更,流传至今,只能以书面语的形式存在于教材及古书之中。教材中选编的大量文言文都深刻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只有在语文课堂文言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教,学生学,才能更好了解古文文化,学习古文知识,继承传统美德,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阶段是开始接触浅易文言文的阶段。而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部分的选编优劣、质量高低就显得极其重要,并直接影响到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