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初,老张突发脑梗死。治疗期间,医生发现他存在“心房颤动”,推测这可能是引起老张脑梗死的元凶。经过神经内科医生和心脏科医生共同会诊后,建议老张使用抗凝剂治疗。老张很疑惑地问医生:“我已经在使用抗凝剂,为什么还要用?”原来老张一直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实际上,尽管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剂的最终目的都是防止血栓形成,但两者并不一样。
临床上常用的抗血栓药主要包括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和溶栓药(纤维蛋白溶解药)三类。血栓形成有两种,一种是由于疾病病理、生理变化,造成血流缓慢或停滞,引起纤维蛋白形成、血栓形成,这类血栓多发生于静脉系统;另一种则因血管内皮受损,血小板发生粘附、聚集和形成血小板栓子,这类血栓多发生动脉系统(有内皮受损)。对于前者可用抗凝血药防治;而对于后者可用抗血小板药。也就是说,抗凝血药与抗血小板虽然都是抗栓药,但抗栓机制不同。而溶栓药则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后,溶解已形成的血栓。
抗凝血药:阻止血液凝固
代表药物:华法林
抗凝治疗是针对血液凝固过程进行的治疗。血液凝固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蛋白质水解活化连锁反应,有12个凝血因子及多种酶的参与,最终使血液变成血凝块。抗凝治疗是通过影响血液凝固过程中某些凝血因子,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血液凝固的过程,达到防治血栓性疾病的目的。华法林为香豆素类药物,其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能对抗维生素K参与四种凝血因子的合成作用,使具有活性的凝血因子Ⅱ、Ⅶ、Ⅸ和Ⅹ不能合成,而起到抗凝作用。
血栓形成,如靜脉血栓或者心房颤动的血栓,除了手术和损伤原因以外,还多与血流缓慢、局部血液形成涡流等有关。这类血栓会随血液移动到其他部位,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如下肢深静脉血栓会导致肺栓塞、猝死,而心房颤动的血栓脱落则可发生严重的脑梗死。对于这类患者需要用抗凝药物,防止血栓形成。目前,临床上抗凝药物主要用于心脏相关手术、心导管介入治疗、心脏导管检查、脑血管导管造影检查、血液透析、人工肾的预防性抗凝治疗,以及心房颤动预防血栓发生等。
华法林是一个经典的抗凝药物,可以有效降低房颤患者的脑梗死。但用药过量易引起自发性出血。服药期间,患者必须监测凝血机制中P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和INR值(国际标准化比值),根据INR来调整药物剂量,以免剂量过高导致出血,或剂量过低没有效果。现在国内已经有新型的口服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商品名:拜瑞妥)和达比加群酯(商品名:泰毕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不用监测INR,比较安全,有效性和华法林差不多,但价格昂贵。
抗血小板药物:防治动脉血栓形成
代表药物:阿司匹林
一般情况下,血小板在凝血过程的启动和血凝块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动脉内膜斑块破裂或者人体出现伤口时,首先是血小板被激活,之后诱发凝血过程。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是通过各种途径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等目的。
目前临床的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主要用于动脉相关血栓疾病,例如心肌梗死或者脑梗死的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等动脉粥样硬化或者各种动脉支架植入以后,通常使用抗血小板治疗。
阿司匹林主要通过抑制体内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最终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和分泌功能。花生四烯酸是合成PGH2(II类前列腺素)母体,PGH2在血小板内血栓素A2(TXA2)合成酶作用下,可将PGH2转变为TXA2。TXA2具有强烈的促凝作用,它使血小板聚集,并和纤维蛋白交联最终导致血栓形成。服用阿司匹林,就是通过阿司匹林的乙酰基使血小板内TXA2合成酶乙酰化,乙酰化后的TXA2酶失去活性,引起TXA2生成减少,抑制血栓的发生和发展。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胃肠黏膜存在一定的刺激性,会直接损伤胃黏膜,抑制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的前列腺素合成,干扰胃黏膜屏障的形成,引起消化道出血。因此,若患者有明确的胃肠道疾病,一般不建议服用该类药物。必须服用时,需要同时应用胃黏膜保护剂,并严密监测。
临床上常用的抗血栓药主要包括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和溶栓药(纤维蛋白溶解药)三类。血栓形成有两种,一种是由于疾病病理、生理变化,造成血流缓慢或停滞,引起纤维蛋白形成、血栓形成,这类血栓多发生于静脉系统;另一种则因血管内皮受损,血小板发生粘附、聚集和形成血小板栓子,这类血栓多发生动脉系统(有内皮受损)。对于前者可用抗凝血药防治;而对于后者可用抗血小板药。也就是说,抗凝血药与抗血小板虽然都是抗栓药,但抗栓机制不同。而溶栓药则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后,溶解已形成的血栓。
抗凝血药:阻止血液凝固
代表药物:华法林
抗凝治疗是针对血液凝固过程进行的治疗。血液凝固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蛋白质水解活化连锁反应,有12个凝血因子及多种酶的参与,最终使血液变成血凝块。抗凝治疗是通过影响血液凝固过程中某些凝血因子,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血液凝固的过程,达到防治血栓性疾病的目的。华法林为香豆素类药物,其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能对抗维生素K参与四种凝血因子的合成作用,使具有活性的凝血因子Ⅱ、Ⅶ、Ⅸ和Ⅹ不能合成,而起到抗凝作用。
血栓形成,如靜脉血栓或者心房颤动的血栓,除了手术和损伤原因以外,还多与血流缓慢、局部血液形成涡流等有关。这类血栓会随血液移动到其他部位,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如下肢深静脉血栓会导致肺栓塞、猝死,而心房颤动的血栓脱落则可发生严重的脑梗死。对于这类患者需要用抗凝药物,防止血栓形成。目前,临床上抗凝药物主要用于心脏相关手术、心导管介入治疗、心脏导管检查、脑血管导管造影检查、血液透析、人工肾的预防性抗凝治疗,以及心房颤动预防血栓发生等。
华法林是一个经典的抗凝药物,可以有效降低房颤患者的脑梗死。但用药过量易引起自发性出血。服药期间,患者必须监测凝血机制中P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和INR值(国际标准化比值),根据INR来调整药物剂量,以免剂量过高导致出血,或剂量过低没有效果。现在国内已经有新型的口服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商品名:拜瑞妥)和达比加群酯(商品名:泰毕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不用监测INR,比较安全,有效性和华法林差不多,但价格昂贵。
抗血小板药物:防治动脉血栓形成
代表药物:阿司匹林
一般情况下,血小板在凝血过程的启动和血凝块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动脉内膜斑块破裂或者人体出现伤口时,首先是血小板被激活,之后诱发凝血过程。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是通过各种途径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等目的。
目前临床的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主要用于动脉相关血栓疾病,例如心肌梗死或者脑梗死的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等动脉粥样硬化或者各种动脉支架植入以后,通常使用抗血小板治疗。
阿司匹林主要通过抑制体内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最终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和分泌功能。花生四烯酸是合成PGH2(II类前列腺素)母体,PGH2在血小板内血栓素A2(TXA2)合成酶作用下,可将PGH2转变为TXA2。TXA2具有强烈的促凝作用,它使血小板聚集,并和纤维蛋白交联最终导致血栓形成。服用阿司匹林,就是通过阿司匹林的乙酰基使血小板内TXA2合成酶乙酰化,乙酰化后的TXA2酶失去活性,引起TXA2生成减少,抑制血栓的发生和发展。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胃肠黏膜存在一定的刺激性,会直接损伤胃黏膜,抑制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的前列腺素合成,干扰胃黏膜屏障的形成,引起消化道出血。因此,若患者有明确的胃肠道疾病,一般不建议服用该类药物。必须服用时,需要同时应用胃黏膜保护剂,并严密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