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在职业化发展中仍存在缺乏有效的专业支撑、职业化发展路径不清晰、职业队伍不稳定、缺乏职业认同感和归宿感、尚未形成一种成熟的职业精神等瓶颈问题。而引进“高校社工”是解决辅导员职业化瓶颈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化;社会工作;发展瓶颈;对策研究
近年来,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4号令)以及系列配套文件的出台,我国高校加大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力度,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使越来越多的辅导员投身这一职业,不断朝着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方向前进。然而,目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却出现发展瓶颈。因此,本文尝试着从社会工作的理论视角,提出破解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瓶颈的有效措施。
一、辅导员职业化问题的提出
所谓职业主要是指人们为了获得物质报酬作为主要生活来源,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而在社会分工中所从事的专门技能的工作。辅导员职业化是指辅导员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以完成各项学生工作任务为目的,为了更好地胜任学生工作而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的一个动态过程。辅导员职业化是在辅导员工作不断规范发展基础上形成的,辅导员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以及高绩效的行为标准。
我国高校学生辅导员制度建立于1953年。从2000年起,辅导员的职业化问题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辅导员职业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必须具有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经过专业学习并取得上岗的资格;二是辅导员能够成为一种终身追求的职业,通过建立职业的准入、考核、晋级、淘汰机制,形成维护队伍存在、发展、壮大需要的稳定性机制;三是具有一套成熟的、规范的、继续学习和培训的机制,能对辅导员进行优胜劣汰的选择,保持队伍的活力。
二、辅导员职业化的发展瓶颈
近年来,辅导员队伍呈现年轻化、专业化、专职化及高等学历化趋势,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逐步提升,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已取得较大进展,但真正的职业化仍然任重而道远。目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遭遇到的发展瓶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辅导员职业化缺乏有效的专业支撑。目前,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学科背景主要是依赖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及相关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设立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方向。目前并没有针对辅导员这一职业而设立的学科专业。
二是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路径不清晰。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辅导员队伍建设尚未有明确的职业晋升途径。辅导员成为高校各级党政部门管理岗位的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和途径,这种做法固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但是从辅导员职业化的角度而言,并不利于该职业的长久发展。因为只要在辅导员岗位上工作业绩突出,就会被提拔而调离辅导员岗位到高校党委行政部门从事工作。这就造成优秀的辅导员人才不断地流失,辅导员队伍中存在的就只有两种人,一是工作能力不好得不到重用的人,二是刚出茅庐的辅导员新手。
三是辅导员职业队伍不稳定。长期以来,出于各种因素,将辅导员这一职业当做终身事业予以追求的很少。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的大多是刚毕业的年轻人,大部分人只是把辅导员这一工作当作职业发展中的一个“职业跳板”,在经过多年的锻炼和成长后,在机会来临之际,则选择转岗到其他岗位。这种情况使得多年锻炼所积累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在辅导员队伍中得不到传承和发展。这种跳板式的职业性质导致辅导员队伍长期处于“无梯队、无层次、无结构、无积累”的“四无”尴尬状态。
四是辅导员缺乏职业认同感和归宿感。这主要体现在辅导员队伍本身对辅导员职业属性认识不清,往往只是把辅导员当作一个临时的职业,作为往高处提升的一个跳板,极少有人愿意将辅导员这份职业当作终身的事业予以追求。辅导员从业人员对于该职业的认同感的缺乏以及归属感的丧失,导致这支队伍流动过快,人员年轻,缺乏稳定性等不良因素的出现。
五是辅导员队伍尚未形成一种成熟的职业精神。一种成熟的职业精神是评价职业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作为一门职业,辅导员队伍应该有其自身的职业精神。而辅导员作为中国大陆高校学生工作的一种特殊职业,正在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精神,比如,以人为本的理念、敬岗爱业的精神、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意识。而这种职业精神尚处在不断探索和完成的成长过程中。
三、引进高校社工是解决辅导员职业化瓶颈问题的有效措施
专业社会工作诞生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西方社会。社会工作简称“社工”,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帮助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解决困难,预防问题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而学校社会工作则是指为政府、社会团体或私人经由专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与技巧,对那些处于困境的学生提供专业的服务。学校社会工作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或学校解决所遇到的某些问题,调整学校、家庭及社区之间的关系,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学校、家庭及社区的教育功能,以实现教育目的甚至若干社会目标。
在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中小学中都普遍存在学校社会工作这一职业,学校社工已经成为一种职业化和专业化的活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迁的转型期,这个时期所出现的众多复杂的社会问题,都不同程度地折射到大学校园里,对大学生所造成的影响以及所带来的问题不容忽视。目前,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已经从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向以学生成才为核心的教育者、服务者的多元化方向发展。而奋战在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队伍正是“社工”在高校的具体体现。“基于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高校社工’既具备社工的一般功能,同时又高于社会工作者一般的职业化要求,而应该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的有机结合。”因此,本文认为高校社会工作的引进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
首先,将“高校社工”引进到辅导员岗位上,使辅导员成为“高校社工”本土化的职业。把“高校社工”引进辅导员队伍建设中来,使辅导员成为“高校社工”本土化的职业,将辅导员队伍建设成为一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社会工作者相结合的学生工作队伍,这将有利于辅导员职业化发展,从而化解辅导员职业化过程中的发展瓶颈。
其次,社会工作专业为辅导员职业化提供专业支持。辅导员职业化进程的关键在于专业化。一直以来,“辅导员”这一职业缺乏相对应的专业学科支持是这个职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没有专业化的理论、专业化的方法和技巧,使得这个职业的工作只能依靠经验的积累和传统的“传帮带”模式进行职业知识的习得。鉴于这种困境,有学者呼唤建立“学生工作学”专业学科以破解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专业瓶颈。然而,构建一个全新的专业体系,远比纸上谈兵来得艰辛。而“社会工作”作为专业学科的发展在西方已经具备了近百年的历史,该学科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专业理论、独特的专业伦理、工作方法和模式等。因此,将“社会工作”,尤其是“高校社工”作为辅导员建设的专业支撑是再合适不过了。
再者,专业社工高尚的社会地位可以为辅导员带来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在香港和台湾地区,“社工”是与律师、医生并列的被社会公众普遍认可的三大值得尊敬的职业,“社工”具有与律师、医生同等高尚的社会地位。香港的专业社工对该职业都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香港社会里,公众都有一个普遍的认识,当个人和家庭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困境,他们往往会想到向社工寻求帮助,以期改善他们的处境,提升他们的权益。香港学校里普遍都设有学校社工,学校社工成为学生、教师以及家长三者互动协调提升自身能力的有效桥梁,是学校中有效的资源整合者和服务的提供者,深受社会公众的认可。
最后,社工的专业伦理能丰富辅导员队伍的职业精神。社会工作在西方社会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专业伦理体系。这些专业伦理对于指导社会工作实务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从根本上说,专业伦理问题也是职业精神问题。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伦理,如服务、社会公正、个人的尊严和价值、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诚信、潜能等可以在实践中丰富辅导员队伍的职业精神,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行动指引。
参考文献
[1]刘海春.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244.
[2]吴月齐.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现实可行性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3).
[3]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6,8.
[4]沈炜.基于“高校社工”理念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2008(15).
[5]李晓歌,宋娟.优势与障碍——浅谈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2006(5).
作者简介:
周志荣(1982—),男,广东汕头人,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学生辅导员,主要从事学校社会工作研究。
苏镇松(1973—),男,广东揭阳人,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党委副书记,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化;社会工作;发展瓶颈;对策研究
近年来,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4号令)以及系列配套文件的出台,我国高校加大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力度,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使越来越多的辅导员投身这一职业,不断朝着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方向前进。然而,目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却出现发展瓶颈。因此,本文尝试着从社会工作的理论视角,提出破解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瓶颈的有效措施。
一、辅导员职业化问题的提出
所谓职业主要是指人们为了获得物质报酬作为主要生活来源,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而在社会分工中所从事的专门技能的工作。辅导员职业化是指辅导员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以完成各项学生工作任务为目的,为了更好地胜任学生工作而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的一个动态过程。辅导员职业化是在辅导员工作不断规范发展基础上形成的,辅导员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以及高绩效的行为标准。
我国高校学生辅导员制度建立于1953年。从2000年起,辅导员的职业化问题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辅导员职业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必须具有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经过专业学习并取得上岗的资格;二是辅导员能够成为一种终身追求的职业,通过建立职业的准入、考核、晋级、淘汰机制,形成维护队伍存在、发展、壮大需要的稳定性机制;三是具有一套成熟的、规范的、继续学习和培训的机制,能对辅导员进行优胜劣汰的选择,保持队伍的活力。
二、辅导员职业化的发展瓶颈
近年来,辅导员队伍呈现年轻化、专业化、专职化及高等学历化趋势,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逐步提升,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已取得较大进展,但真正的职业化仍然任重而道远。目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遭遇到的发展瓶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辅导员职业化缺乏有效的专业支撑。目前,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学科背景主要是依赖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及相关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设立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方向。目前并没有针对辅导员这一职业而设立的学科专业。
二是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路径不清晰。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辅导员队伍建设尚未有明确的职业晋升途径。辅导员成为高校各级党政部门管理岗位的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和途径,这种做法固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但是从辅导员职业化的角度而言,并不利于该职业的长久发展。因为只要在辅导员岗位上工作业绩突出,就会被提拔而调离辅导员岗位到高校党委行政部门从事工作。这就造成优秀的辅导员人才不断地流失,辅导员队伍中存在的就只有两种人,一是工作能力不好得不到重用的人,二是刚出茅庐的辅导员新手。
三是辅导员职业队伍不稳定。长期以来,出于各种因素,将辅导员这一职业当做终身事业予以追求的很少。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的大多是刚毕业的年轻人,大部分人只是把辅导员这一工作当作职业发展中的一个“职业跳板”,在经过多年的锻炼和成长后,在机会来临之际,则选择转岗到其他岗位。这种情况使得多年锻炼所积累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在辅导员队伍中得不到传承和发展。这种跳板式的职业性质导致辅导员队伍长期处于“无梯队、无层次、无结构、无积累”的“四无”尴尬状态。
四是辅导员缺乏职业认同感和归宿感。这主要体现在辅导员队伍本身对辅导员职业属性认识不清,往往只是把辅导员当作一个临时的职业,作为往高处提升的一个跳板,极少有人愿意将辅导员这份职业当作终身的事业予以追求。辅导员从业人员对于该职业的认同感的缺乏以及归属感的丧失,导致这支队伍流动过快,人员年轻,缺乏稳定性等不良因素的出现。
五是辅导员队伍尚未形成一种成熟的职业精神。一种成熟的职业精神是评价职业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作为一门职业,辅导员队伍应该有其自身的职业精神。而辅导员作为中国大陆高校学生工作的一种特殊职业,正在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精神,比如,以人为本的理念、敬岗爱业的精神、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意识。而这种职业精神尚处在不断探索和完成的成长过程中。
三、引进高校社工是解决辅导员职业化瓶颈问题的有效措施
专业社会工作诞生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西方社会。社会工作简称“社工”,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帮助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解决困难,预防问题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而学校社会工作则是指为政府、社会团体或私人经由专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与技巧,对那些处于困境的学生提供专业的服务。学校社会工作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或学校解决所遇到的某些问题,调整学校、家庭及社区之间的关系,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学校、家庭及社区的教育功能,以实现教育目的甚至若干社会目标。
在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中小学中都普遍存在学校社会工作这一职业,学校社工已经成为一种职业化和专业化的活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迁的转型期,这个时期所出现的众多复杂的社会问题,都不同程度地折射到大学校园里,对大学生所造成的影响以及所带来的问题不容忽视。目前,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已经从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向以学生成才为核心的教育者、服务者的多元化方向发展。而奋战在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队伍正是“社工”在高校的具体体现。“基于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高校社工’既具备社工的一般功能,同时又高于社会工作者一般的职业化要求,而应该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的有机结合。”因此,本文认为高校社会工作的引进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
首先,将“高校社工”引进到辅导员岗位上,使辅导员成为“高校社工”本土化的职业。把“高校社工”引进辅导员队伍建设中来,使辅导员成为“高校社工”本土化的职业,将辅导员队伍建设成为一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社会工作者相结合的学生工作队伍,这将有利于辅导员职业化发展,从而化解辅导员职业化过程中的发展瓶颈。
其次,社会工作专业为辅导员职业化提供专业支持。辅导员职业化进程的关键在于专业化。一直以来,“辅导员”这一职业缺乏相对应的专业学科支持是这个职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没有专业化的理论、专业化的方法和技巧,使得这个职业的工作只能依靠经验的积累和传统的“传帮带”模式进行职业知识的习得。鉴于这种困境,有学者呼唤建立“学生工作学”专业学科以破解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专业瓶颈。然而,构建一个全新的专业体系,远比纸上谈兵来得艰辛。而“社会工作”作为专业学科的发展在西方已经具备了近百年的历史,该学科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专业理论、独特的专业伦理、工作方法和模式等。因此,将“社会工作”,尤其是“高校社工”作为辅导员建设的专业支撑是再合适不过了。
再者,专业社工高尚的社会地位可以为辅导员带来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在香港和台湾地区,“社工”是与律师、医生并列的被社会公众普遍认可的三大值得尊敬的职业,“社工”具有与律师、医生同等高尚的社会地位。香港的专业社工对该职业都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香港社会里,公众都有一个普遍的认识,当个人和家庭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困境,他们往往会想到向社工寻求帮助,以期改善他们的处境,提升他们的权益。香港学校里普遍都设有学校社工,学校社工成为学生、教师以及家长三者互动协调提升自身能力的有效桥梁,是学校中有效的资源整合者和服务的提供者,深受社会公众的认可。
最后,社工的专业伦理能丰富辅导员队伍的职业精神。社会工作在西方社会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专业伦理体系。这些专业伦理对于指导社会工作实务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从根本上说,专业伦理问题也是职业精神问题。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伦理,如服务、社会公正、个人的尊严和价值、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诚信、潜能等可以在实践中丰富辅导员队伍的职业精神,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行动指引。
参考文献
[1]刘海春.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244.
[2]吴月齐.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现实可行性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3).
[3]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6,8.
[4]沈炜.基于“高校社工”理念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2008(15).
[5]李晓歌,宋娟.优势与障碍——浅谈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2006(5).
作者简介:
周志荣(1982—),男,广东汕头人,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学生辅导员,主要从事学校社会工作研究。
苏镇松(1973—),男,广东揭阳人,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党委副书记,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