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贸易结构持续优化等

来源 :华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weiqi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1 中国与东盟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显著拉动双边贸易快速增长。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1至11月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达2630.1亿美元,增长40.6%。其中,我对东盟出口1244.5亿美元,增长33.6%;自东盟进口1385.6亿美元,增长47.5%。中国与东盟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中国船舶、钢铁、针织服装、陶瓷制品等产品对东盟出口快速增长,并从东盟大量进口铜制品、橡胶制品、可可制品等资源型产品。机电产品等占中国对东盟总出口的比例由2003年的39.5%提高到目前的50%左右。
  
  02 中老国际铁路物流中心西双版纳开建
  
  日前,中国一老挝国际铁路通道磨憨铁路物流中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破土动工,该项目的建设将强化中老国际铁路大通道的功能。磨憨铁路物流中心位于国家一类口岸磨憨口岸,是中老国际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磨憨作为中老国际铁路中国境内的最后一站,是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客货运输的重要贸易口岸,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在此建设物流中心,对强化泛亚铁路国际大通道的功能、促进中老两国经贸往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交流都具有重要意义。
  
  03 中国马来西亚双边贸易创历史新高
  
  2010年1至11月份,中国与马来西亚贸易额达67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过去10年间,中马双边贸易额增长了10倍。目前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与中国的贸易额在亚洲地区仅次于日本和韩国,是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已经在2009年超越新加坡、美国和日本,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
  
  04 中国-东盟铁路连接促合作
  
  中国南宁至越南河内高速铁路建设目前正在推动中,拟建南宁至河内高速铁路中的南宁至凭祥段规划已获得中国发改委批准,2014年将建成;另两条广西通往中越边境的铁路——防城港至东兴、靖西至龙邦铁路在规划中。广西铁路将通过凭祥、东兴、龙邦口岸和云南至广西(南昆)铁路“三口一线”,与东盟铁路连接,在推动中国与东盟贸易往来、文化交流、产业合作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
  在另一个与东盟有边界连接的中国省份云南,连接中国一老挝一泰国的高速铁路今年将动工,连接昆明与仰光的中缅高速铁路项目也将在近期动工。
  中越铁路、中缅铁路、中老泰铁路,均是连接中国与东南亚“泛亚铁路网”的一部分。
  
  05 中国防城港至越南下龙湾海上旅游航线试航
  
  2010年12月29日8时30分,随着一艘搭乘50余名乘客的“飞越号”高速客轮在广西防城港鸣笛驶向越南下龙湾,停航数年之久的防城港至越南下龙湾海上旅游航线宣告试航。防城港至下龙湾海上航线是一条集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旅游线路,历史上著名的“海上胡志明小道”即是这条线路的前身,线路贯穿中国防城港市江山半岛省级旅游度假区、京岛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及世界自然遗产越南下龙湾风景区。
  
  06 中国与东盟加速教育合作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教育合作与交流呈持续增长态势,中国与东盟加快教育合作的进程,分别签署《中新教育交流合作协议》、《中越学位学历互认协议》、《中泰教育合作协议》等系列教育合作协议,为跨境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教育领域,已形成强劲的“东盟热”和“中国热”。目前,东盟国家来华学生已超过3万人,中国在东盟国家的各类留学人员接近7万人。中国在东盟各国建立孔子学院累计达到21所,孔子课堂14家。目前,中国教育部正在积极谋划教育输出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未来10年间中国-东盟教育发展空间巨大。
  
  07 中菲经贸合作快速发展
  
  2010年中国与菲律宾贸易、投资合作均呈迅猛增势,中国已经成为菲律宾第三大贸易伙伴。2010年1至10月份,中菲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0.2%。2010年1至9月份,中国对菲非金融类实际投资同比上升315.9%;同期,中国自菲律宾引进合同外资同比上升177.4%,中国自菲引进合同外资额累计已达61亿美元。中国企业对菲承包工程合同额快速增长。据中方统计,2010年1至9月份,中国企业在菲签订承包工程合同额同比增长312%。中菲之间相互投资快速增长,反映出两国在众多投资领域较好的合作前景。
  
  08 赴柬埔寨中国游客人数超美国、日本
  
  柬埔寨2010年1至11月份入境外国游客近226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17.23%;其中,中国游客人数达16万人,激增40%,首次超越美国和日本,成为柬埔寨第三大外国游客来源。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游客人数显著增加,已成为金边和暹粒各大酒店竞相争取的客源。和其它东盟国家相比,柬埔寨拥有独特的旅游魅力,如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吴哥窟,加上人民热情友善,旅游消费便宜,因此已逐渐成为中国大陆和台湾游客旅游的首选。
其他文献
使碳成为一种资产,而不是负担    作为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中最炙手可热的低碳经济,目前已得到国内大多数人的认同。但怎么做才能发挥低碳经济的最大效应,知道的人并不多。对此,吴昌华表示,听了温总理的演讲,感觉中国很多问题是想透了,方向想得非常明确。“为什么现在说转型,整个经济结构和技术转型,布局调整这么重要,几乎是重中之重的,是因为国家在今后十年当中最重要的事情包括:推动国民经济和整个国际竞争力的增长
期刊
2010“经典北京”再次出击    “艺术北京·经典艺术博览会”是北京艾特菲尔文化有限公司继“艺术北京”、“影像北京”之后推出的又一博览会品牌。今年的“经典北京”于2010年9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监馆举办。  本次“经典北京”的展览主体是来自全世界范围的画廊和艺术经济机构,展示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并兼顾中国传统艺术的当代延续。“艺术北京2010·经典艺术博览会”不仅仅是一场经典艺术的视
期刊
中国人知道喜多俊之,是因为他是上海世博会日本产业馆的总设计师,其实,喜多俊之对中国的好感和热情从没减少过。喜多俊之一直热衷于中国文化,他能彬彬有礼地念出李白和杜甫的诗句,他还在上海设立了自己的个人工作室。  作为日本“国宝级”设计师,喜多俊之也被誉为最欧洲的日本设计大师,从1969年开始将创意领域从日本拓展到意大利,一直活跃于环境、空间、工业设计等领域,其作品包括家具、LCD电视、家用机器人和众多
期刊
2010年的春季拍卖,中国嘉德、北京华夏开设了铜镜专场拍卖,北京歌德等拍卖公司部分铜镜拍品也相继登场,引起了收藏界和广大的铜镜收藏爱好者的广泛瞩目。对此笔者采访了中国古铜镜收藏家冯毅先生。  《华人世界》:您对古铜镜有着一种痴迷的情节,很多年前您就开始收藏铜镜了,能简单和我谈一下您的收藏故事吗?  冯毅:我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个古铜镜收藏,那时,朋友手上有两个古代铜镜,第一眼看到
期刊
2010年9月18日晚,名为“半个世纪的梁祝”音乐鉴赏会活动在上海市襄阳南路388弄25号——大可堂普洱会所拉开帷幕。此次“半个世纪的梁祝”音乐鉴赏会由大可堂普洱会所、上海交响乐团与接力中国青年精英协会联合主办,这是海上讲堂系列活动的首次活动。  此次推出的“半个世纪的梁祝”音乐鉴赏会活动位于大可堂普洱会所二楼班章厅内。活动当晚,驻沪办领导及江浙沪知名企业家齐聚一堂,上海大可堂总经理陈红苗、大可堂
期刊
中国豪宅物业进入“原创定制时代”    在第12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一名为“亚洲的生活态度”的建筑文化项目吸引了诸多眼球。该项目正是来自中国杭州的“鸿茂·八墅”豪华别墅。这也是继2Da2年“长城脚下的公社”之后,时隔八年成为第二个在这一具有百年历史的国际大展上亮相的中国民间建筑项目。  “鸿茂八墅”项目位于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所描绘的名画长卷《富春山居图》的所在地,地处长三角黄金旅游线。该项目总占
期刊
NBA是全美职业篮球联赛(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的缩写,它不是北美地区观众最多的赛事,却是最全球化、影响力最大的职业体育赛事,现正以42种语言向212个国家直播赛事,7.5亿个家庭在观看NBA比赛。NBA这个源于美国的职业篮球联赛,为何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吸引来自全球的目光?这离不开其成功的商业运作模式。    勤修内功——提高核心竞争力    NBA从成
期刊
他是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他曾为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国家领导人当过翻译。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他跻身常驻联合国的第一批工作人员之列。此后,他担任过中国驻外大使、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他曾经以第一位中国人、第一位亚洲人、第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士的身份当选国际展览局主席。  她是现任外交部的外语专家、中国翻译协会外事翻译委员会主任。她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到联合国的
期刊
古语中有“兔为福神”之说。在中华民族不同的文化中,“兔”也被附上仁慈、文雅、和蔼、睿智、谨慎等种种含义。  很多人相信生肖会影响人的性格与命运。都说属兔的人心思缜密,善于分析,比如三国时期的东吴大都督周瑜;都说属兔的人具有“忧患意识”,凡事都留有余地,比如唐代贤相良将狄仁杰……他们似乎果真将兔的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就连近年来的《胡润百富榜》上出现的富豪,也是属兔的最多,这让榜单创始人胡润也觉得是“
期刊
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罗伯特·伯纳欧在大学时代学习过数学、经济法和国际贸易等专业,并先后在博雅公关、摩托罗拉等知名跨国企业工作,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这一切。  对于罗伯特·伯纳欧来说,1986年是一个令人难忘的特殊年份·这一年他第一次来到了向往已久的中国。其实早在6年前,罗伯特·伯纳欧就开始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开始学习中文,并且一学就是6年。鲁迅、徐志摩、郁达夫等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成为他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