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1 中国与东盟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显著拉动双边贸易快速增长。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1至11月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达2630.1亿美元,增长40.6%。其中,我对东盟出口1244.5亿美元,增长33.6%;自东盟进口1385.6亿美元,增长47.5%。中国与东盟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中国船舶、钢铁、针织服装、陶瓷制品等产品对东盟出口快速增长,并从东盟大量进口铜制品、橡胶制品、可可制品等资源型产品。机电产品等占中国对东盟总出口的比例由2003年的39.5%提高到目前的50%左右。
02 中老国际铁路物流中心西双版纳开建
日前,中国一老挝国际铁路通道磨憨铁路物流中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破土动工,该项目的建设将强化中老国际铁路大通道的功能。磨憨铁路物流中心位于国家一类口岸磨憨口岸,是中老国际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磨憨作为中老国际铁路中国境内的最后一站,是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客货运输的重要贸易口岸,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在此建设物流中心,对强化泛亚铁路国际大通道的功能、促进中老两国经贸往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交流都具有重要意义。
03 中国马来西亚双边贸易创历史新高
2010年1至11月份,中国与马来西亚贸易额达67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过去10年间,中马双边贸易额增长了10倍。目前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与中国的贸易额在亚洲地区仅次于日本和韩国,是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已经在2009年超越新加坡、美国和日本,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
04 中国-东盟铁路连接促合作
中国南宁至越南河内高速铁路建设目前正在推动中,拟建南宁至河内高速铁路中的南宁至凭祥段规划已获得中国发改委批准,2014年将建成;另两条广西通往中越边境的铁路——防城港至东兴、靖西至龙邦铁路在规划中。广西铁路将通过凭祥、东兴、龙邦口岸和云南至广西(南昆)铁路“三口一线”,与东盟铁路连接,在推动中国与东盟贸易往来、文化交流、产业合作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
在另一个与东盟有边界连接的中国省份云南,连接中国一老挝一泰国的高速铁路今年将动工,连接昆明与仰光的中缅高速铁路项目也将在近期动工。
中越铁路、中缅铁路、中老泰铁路,均是连接中国与东南亚“泛亚铁路网”的一部分。
05 中国防城港至越南下龙湾海上旅游航线试航
2010年12月29日8时30分,随着一艘搭乘50余名乘客的“飞越号”高速客轮在广西防城港鸣笛驶向越南下龙湾,停航数年之久的防城港至越南下龙湾海上旅游航线宣告试航。防城港至下龙湾海上航线是一条集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旅游线路,历史上著名的“海上胡志明小道”即是这条线路的前身,线路贯穿中国防城港市江山半岛省级旅游度假区、京岛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及世界自然遗产越南下龙湾风景区。
06 中国与东盟加速教育合作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教育合作与交流呈持续增长态势,中国与东盟加快教育合作的进程,分别签署《中新教育交流合作协议》、《中越学位学历互认协议》、《中泰教育合作协议》等系列教育合作协议,为跨境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教育领域,已形成强劲的“东盟热”和“中国热”。目前,东盟国家来华学生已超过3万人,中国在东盟国家的各类留学人员接近7万人。中国在东盟各国建立孔子学院累计达到21所,孔子课堂14家。目前,中国教育部正在积极谋划教育输出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未来10年间中国-东盟教育发展空间巨大。
07 中菲经贸合作快速发展
2010年中国与菲律宾贸易、投资合作均呈迅猛增势,中国已经成为菲律宾第三大贸易伙伴。2010年1至10月份,中菲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0.2%。2010年1至9月份,中国对菲非金融类实际投资同比上升315.9%;同期,中国自菲律宾引进合同外资同比上升177.4%,中国自菲引进合同外资额累计已达61亿美元。中国企业对菲承包工程合同额快速增长。据中方统计,2010年1至9月份,中国企业在菲签订承包工程合同额同比增长312%。中菲之间相互投资快速增长,反映出两国在众多投资领域较好的合作前景。
08 赴柬埔寨中国游客人数超美国、日本
柬埔寨2010年1至11月份入境外国游客近226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17.23%;其中,中国游客人数达16万人,激增40%,首次超越美国和日本,成为柬埔寨第三大外国游客来源。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游客人数显著增加,已成为金边和暹粒各大酒店竞相争取的客源。和其它东盟国家相比,柬埔寨拥有独特的旅游魅力,如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吴哥窟,加上人民热情友善,旅游消费便宜,因此已逐渐成为中国大陆和台湾游客旅游的首选。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显著拉动双边贸易快速增长。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1至11月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达2630.1亿美元,增长40.6%。其中,我对东盟出口1244.5亿美元,增长33.6%;自东盟进口1385.6亿美元,增长47.5%。中国与东盟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中国船舶、钢铁、针织服装、陶瓷制品等产品对东盟出口快速增长,并从东盟大量进口铜制品、橡胶制品、可可制品等资源型产品。机电产品等占中国对东盟总出口的比例由2003年的39.5%提高到目前的50%左右。
02 中老国际铁路物流中心西双版纳开建
日前,中国一老挝国际铁路通道磨憨铁路物流中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破土动工,该项目的建设将强化中老国际铁路大通道的功能。磨憨铁路物流中心位于国家一类口岸磨憨口岸,是中老国际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磨憨作为中老国际铁路中国境内的最后一站,是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客货运输的重要贸易口岸,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在此建设物流中心,对强化泛亚铁路国际大通道的功能、促进中老两国经贸往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交流都具有重要意义。
03 中国马来西亚双边贸易创历史新高
2010年1至11月份,中国与马来西亚贸易额达67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过去10年间,中马双边贸易额增长了10倍。目前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与中国的贸易额在亚洲地区仅次于日本和韩国,是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已经在2009年超越新加坡、美国和日本,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
04 中国-东盟铁路连接促合作
中国南宁至越南河内高速铁路建设目前正在推动中,拟建南宁至河内高速铁路中的南宁至凭祥段规划已获得中国发改委批准,2014年将建成;另两条广西通往中越边境的铁路——防城港至东兴、靖西至龙邦铁路在规划中。广西铁路将通过凭祥、东兴、龙邦口岸和云南至广西(南昆)铁路“三口一线”,与东盟铁路连接,在推动中国与东盟贸易往来、文化交流、产业合作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
在另一个与东盟有边界连接的中国省份云南,连接中国一老挝一泰国的高速铁路今年将动工,连接昆明与仰光的中缅高速铁路项目也将在近期动工。
中越铁路、中缅铁路、中老泰铁路,均是连接中国与东南亚“泛亚铁路网”的一部分。
05 中国防城港至越南下龙湾海上旅游航线试航
2010年12月29日8时30分,随着一艘搭乘50余名乘客的“飞越号”高速客轮在广西防城港鸣笛驶向越南下龙湾,停航数年之久的防城港至越南下龙湾海上旅游航线宣告试航。防城港至下龙湾海上航线是一条集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旅游线路,历史上著名的“海上胡志明小道”即是这条线路的前身,线路贯穿中国防城港市江山半岛省级旅游度假区、京岛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及世界自然遗产越南下龙湾风景区。
06 中国与东盟加速教育合作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教育合作与交流呈持续增长态势,中国与东盟加快教育合作的进程,分别签署《中新教育交流合作协议》、《中越学位学历互认协议》、《中泰教育合作协议》等系列教育合作协议,为跨境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教育领域,已形成强劲的“东盟热”和“中国热”。目前,东盟国家来华学生已超过3万人,中国在东盟国家的各类留学人员接近7万人。中国在东盟各国建立孔子学院累计达到21所,孔子课堂14家。目前,中国教育部正在积极谋划教育输出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未来10年间中国-东盟教育发展空间巨大。
07 中菲经贸合作快速发展
2010年中国与菲律宾贸易、投资合作均呈迅猛增势,中国已经成为菲律宾第三大贸易伙伴。2010年1至10月份,中菲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0.2%。2010年1至9月份,中国对菲非金融类实际投资同比上升315.9%;同期,中国自菲律宾引进合同外资同比上升177.4%,中国自菲引进合同外资额累计已达61亿美元。中国企业对菲承包工程合同额快速增长。据中方统计,2010年1至9月份,中国企业在菲签订承包工程合同额同比增长312%。中菲之间相互投资快速增长,反映出两国在众多投资领域较好的合作前景。
08 赴柬埔寨中国游客人数超美国、日本
柬埔寨2010年1至11月份入境外国游客近226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17.23%;其中,中国游客人数达16万人,激增40%,首次超越美国和日本,成为柬埔寨第三大外国游客来源。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游客人数显著增加,已成为金边和暹粒各大酒店竞相争取的客源。和其它东盟国家相比,柬埔寨拥有独特的旅游魅力,如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吴哥窟,加上人民热情友善,旅游消费便宜,因此已逐渐成为中国大陆和台湾游客旅游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