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暗能量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ki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发呆恍神时。大脑中有一些区域却依然活跃,那里可能藏着了解神经疾病,甚至意识本质的关键线索。
  想象你在户外躺椅上昏昏欲睡,杂志就摊在腿上。突然间,一只苍蝇飞到你的手臂上,你立刻抓起杂志打死苍蝇。在苍蝇停下来之前和之后,你大脑的各个区域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下?长久以来,许多神经科学家以为人们在休息时,大脑的神经活性和放松想睡时的状态相似。在这个观点下,休息时脑内的活性只是一些无意义的噪声,然后当苍蝇飞到你手臂上时,大脑立刻专注于打苍蝇这个有意识的动作。但是最新的造影分析研究,却显示了值得注意的现象:当人们放松休息时,大脑仍忙碌地进行许多有意义的活动。
  科学家发现,当我们安静坐在椅子上发呆、躺在床上睡觉,或是手术麻醉时,大脑内许多分散的脑区仍然不断交谈着。这些被称为默认模式的活跃信号传递,消耗的能量是对其他外界刺激产生意识反应时的20倍。
  了解大脑默认模式的关键,在于发现了一个过去遭到忽略的脑系统,这个系统现在称为默认模式网络。虽然DMN在组织神经的活动时扮演的角色仍有待厘清,但它很可能指挥了脑部组织记忆和各个与应变未来事件相关的区域,例如当你感觉苍蝇轻触手臂时,脑部的运动系统必须快速应变。DMN可能对所有脑区的同步化具有重要功能,让各脑区都像田径选手一样,在枪响之前都处于“预备”状态。如果DMN确实可为脑部的意识活动预做准备,研究DMN的行为或许能让我们了解意识经验的本质。此外,神经科学家也怀疑一些简单的心智错乱,甚至各种复杂的脑疾病可能与DMN的功能受损有关。
  大脑可能一直很忙碌的概念并不算新,发明脑电图的博格就是早期的倡议者之一。脑电图这类仪器能侦测大脑的电活性,并以波纹曲线记录在纸上。1929年博格在他发表的重要论文中,便推测了为什么仪器记录到不停歇的电震荡,他说:“我们必须假设中枢神经系统不是只有在清醒时才有活性,而是一直都很活跃的。”
  然而博格这个有关脑部运作的看法却遭到忽视,即使后来非侵入性造影成为神经科学实验室的基本配置,也依然如此。20世纪70年代末,正子断层扫描问世,它可以测量葡萄糖代谢、血流和氧气的摄取,从而推断神经活性;1992年出现的功能性磁共振造影,则可测量脑中发生的氧化作用。这些科技绝对足以分析专注活动或休息时的脑活性,但是大部分实验的设计,却让人产生“大脑在没有进行特定活动时会维持沉寂”的印象。
  神经科学家在进行造影实验时,一般都是为了找出与特定知觉或行为有关的脑区,而设计这类实验最好的办法,就是比较两种相关条件下的脑部活动。举例来说,如果研究人员想知道哪个脑区对大声朗读很重要,他们会比对朗读和默读相同文句时的神经活性,找出不同之处;为了能清楚呈现差异,研究人员会将朗读时的像素减去默读时的像素,剩下来仍“发亮”的区域,应该就是对朗读极为重要的脑区。这种方法虽能彰显特定行为所活化的脑区,但在过程中却删除了脑部的任何内在活性,也就是那些持续的背景活动,让人误以为它们平常都是静止的。
  然而过去几年来,许多研究都暗示了脑部有着活跃的幕后活动,使得我们和其他研究团队开始好奇:人们在休息或让思绪自由奔驰时,大脑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其中一条线索是直接检视造影结果。这些影像显示,在实验或对照条件下许多脑区都很忙碌,也因为在原始影像中对照组和实验组有这么多相同的背景“噪声”,除非经过复杂精密的计算机影像分析,否则很难分辨出差异。
  进一步分析显示,在进行特定意识活动时,大脑额外消耗的能量不超过基础活动时的5%,而整个活动所耗费的能量有60%-80%用于与外在事件无关的神经线路。我们的团队将大脑的这些内在活动称为“暗能量”。
  另一项让人怀疑有神经暗能量存在的观察是,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仅有极小部分抵达大脑内部的处理区。举例来说,从眼睛传到大脑皮质的视觉信息,在过程中大幅减少。
  我们放眼所及的世界里充满了几乎无穷尽的信息,进入我们眼底视网膜的信息大约是每秒100亿位。而连接视网膜与大脑的视神经有100万条线路,从视网膜送出信息的速度约每秒600万位,但最后抵达大脑皮质的只有每秒1万位。
  这些视觉信息经过进一步处理后,会再传送到负责形成知觉的脑区。让人惊讶的是,被脑部用以构成感知的信息不到每秒100位。如此涓滴细流的信息应该不足以产生知觉,大脑的内在活动必定扮演了某种角色。
  还有一条可以了解脑部内在处理能力的线索,就是去计算突触的数量。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接触点,在视觉皮质中,负责接收视觉信息的突触不到10%,因此绝大多数的突触必定用于脑区的内部联系。
其他文献
这些流星打哪里来的?以在天空的方向而言,它们源自英仙座。也因为如此,在过去数天之间达到极大期的这群流星,称为英仙座流星雨。以三维空间的观点来说,来自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的沙粒状碎片,沿着特定轨道绕行太阳,而与地球交错于英仙座前方。所以,当地球穿过这颗彗星的轨道时,掉入的碎片就像是源自英仙座。这幅图是由2013年英仙座流星雨早期的13张照片组合而成,其中包括8月11日晚上掠过加拿大安大略省奥克兰镇上
期刊
大小与结构都和我们银河系相近的螺旋星系NGC 3370,位于狮子座内,离我们约1亿光年远。由哈勃望远镜先进巡天相机拍摄的这幅细致影像里,这个正面对着我们的螺旋星系,除了很上相之外,影像的清晰度也让星系内个别的造父变星可以被探索。之所以选定NGC3370进行研究,是因为在1994年,有一颗特性确知的第一型超新星爆炸,就发生在这个螺旋星系内,使我们得以测量宇宙的大小及扩张速率。
期刊
小行星会造成危害吗?有些会,但一颗危险小行星在特定的某一年撞击地球的可能性则很低。在地球历史中,小行星撞 击曾导致生物大灭绝事件,所以,人类把寻找和编录未来可能会影响地球生命的小行星作为要务。这幅图呈现了超过1000颗具危害性的小行星的轨道。这些小行星大小超过140米,而通过地球时的间距小于750万千米。事实上,每天都有许多细小的石块和冰块撞击地球,通常它们不会带来危害,偶而会形成火流星或流星雨。
期刊
那座火山后方发生了什么事?很多。陡峭的山体前方有个峡湾,2012年12月中旬拍照时,它刚开始结冰。虽然肉眼中背景的极光极暗淡,但在25秒的曝光影像中,极光变得多彩而明亮。但这幅影像最特殊之处在于,它同时也捕捉到来自双子座流星雨的流星迹。如果极光更亮的话,流星可能就隐不可见了。影像左侧遥远的背景中,可看到我们银河的带状盘面,前方则散布着众多邻近的恒星。
期刊
目击地点:美国,伊利诺伊,奥兰公园时间:2013年6月8日23时30分  地点:美国,伊利诺伊,奥兰公园  梗概:一串奇怪的灯光在低空缓慢移动  目击者人数:3人  持续时间:15分钟~20分钟  飞行物外形:像是三盏灯  飞行物大小:难以确定  飞行物颜色:红色  飞行物高度:900米  目击者背景:IT界从业18年,兼从事艺术行业  年龄:40岁  备注:  我女朋友说,“看,它又出现了”。我
期刊
天空实验室曾是一座地球轨道上的实验室,它是在1973年由“土星5”号火箭推送升空。天空实验室是美国第一个环绕地球的实验性航天站引,由轨道工作舱、过渡舱、多用途对接舱、太阳望远镜和“阿波罗”飞船五部分组成,全长36米,直径6.7米,重82吨。轨道高度约435千米,运行周期93分钟,倾角50°。  天空实验室是通过两次发射对接而成的。先是通过运载火箭把在地面装配好工作舱、过渡舱、对接舱和太阳能望远镜送
期刊
有关11·11不明飞行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也算是有了一定的分析结论。现在,让我们看看2012年11月5日发生在杭州的不明飞行物事件。  2012年11月5日22时,我从超市出来正打算回家。这时,我无意间抬头望了一下晴朗的夜空,只见万里无云、繁星点点。突然,我发现位于东北偏东方向的70°仰角左右,有一颗罕见的又大又亮的星星。我仔细观察了一会儿,越看越觉得奇怪,从来没见过如此大而明亮的星星。于是我
期刊
这团美丽的星云,是天文爱好者常会停下来欣赏的景点。距离我们约5000光年远的礁湖星云,是一个恒星形成区。星云内的炽热恒星,是这团云气发光的能源。这张清晰影像呈现了星云的细微结构,包括礁湖星云众多的纤细辉光云气及黝黑的尘埃云。礁湖星云中心纠结的小沙漏状明亮结构,是强烈恒星风和星光作用下的紊乱产物。这张美丽的彩色照片,是用望远镜和数字相机在智利黝黑山区拍摄的。以礁湖星云所在的距离来估计,这张照片大约涵
期刊
在锥状星云的国度里,可看到形状和纹路奇特的云气。这些奇特云气是星际尘埃、高能量星光以及年轻恒星所喷出的热气之间的复杂作用所造成的。在上面的这幅影像里,右边最亮的恒星是S Mon,而它下方的云气,因其结构与颜色被昵称为狐皮星云。S Mon星周围的蓝晕,是星际尘埃反射它的星光所造成的。横贯这个区域的红晕,除了尘埃反射星光的贡献外,其他则来自被星光游离的氢云气的辐射。  S Mon星是年轻疏散星团NGC
期刊
也许还不够完美,不过这个螺旋星系至少是最上相者之一。M74是一个位于双鱼座内的宇宙岛,距离我们有3200万光年远,拥有大约1000亿颗成员星。被归类为Sc星系的M74,巨大且优雅的旋涡臂上面镶着明亮的蓝色星团和黝黑的宇宙尘埃带。由2003年与2005年哈勃望远镜先进巡天相机数据组合出来的这幅清晰影像,涵盖了M74近3万光年的区域,记录了来自氢原子的辐射,因此突显了星系大型恒星形成区的红色辉光。最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