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是环境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阻碍了可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而环境资源绝大部分都是被企业所利用,所以绿色企业对于保护环境有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当然这也是为了提升绿色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一片坦途。但目前来看还存在环境立法缺少、企业自身环保意识淡薄、环境政策手段单一等问题,所以企业必须自己厉行环境责任。因此必须通过尽快完善环保立法、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创建健康的环境政策体系等方式要求企业积极履行环境责任,最终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
一、企业应当承担的环境责任
世界上绝大部分自然资源都被企业所利用,因此,企业应当担当起节约自然资源、合理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角色。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不应是绿色企业的行为,绿色企业反而应当对被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整治,确保生态环境良好有序的运转。
第一点,在我国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值得人们关注。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大自然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我们的生存环境也已遭到非常严重的污染。如今臭氧层越来越薄弱给人们身体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危害。工业化和土地荒漠化加剧导致雾霾和沙尘暴天气时有发生。这都是因为人们在使用自然资源的时候没有遵守大自然的法则,涸泽而渔焚林而猎,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也为后代带来了难以弥补的生态破坏。所以企业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努力恢复自然环境的原风原貌。
第二点,企业对环境污染有着难以推卸的责任。企业和自然资源是互利共生的。企业会从大自然中捕捉能量、信息和资源,经过目的性的加工、生产和消费,再投放到大自然中去。而为了取得丰厚的利润,自然资源被企业通过高科技术进行不限制的挖掘。这些操作已经给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已经使空气、水乃至土壤发生了严重的变质,人们的身体面临巨大的健康威胁,人类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充满了种种威胁,生存环境已大不如前。所以说,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企业有着难以推卸的责任。
二、企业缺少环保责任的成因
第一点,国家环境法律法规没有硬性要求企业对环保的职责。我国采取的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并且就如今我国对于环境立法的情况来看,对于预防层面的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忽略了要先预防破坏,再重点整治已污染的情况,政府的行为已经逐渐偏离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许许多多的环境立法针对企业破坏环境的惩罚过多的依靠经济手段,从而影响了环境整治的整体效果,无法实现以防治为主的环境主张。而从环境法律法规的实行情况来看,就现在来说我国对法律法规实施的程度还远远不够,执法的力度也比较轻,而且非常缺少有效的执法单位,这些法律约束对于财大气粗的企业难以起到抑制效果。而执法单位也存在执法的过程中有“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对法律实施的力度还不够。我国也缺少高效率的环境的守护者,这主要是环保部门没有足够的威慑性,还有就是环境管理机制与处罚没有得到有效统一。
第二点,我国没有健全的环境法律法规来约束企业执行对环境的保护。为了促使企业能够自觉参加保护环境,强有力的法律法规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政府在环境政策的规定与实行中普遍存在着约束力不强的问题,这将使得企业厉行环保责任的时候自觉性不强。如今命令控制型为主的强制性政策在我国的环境政策中占了绝大多数。但是拥有激励作用的环境经济政策的使用却非常少,排污权交易市场在我国还没得到很好的推广,还没有专门设立环境税种。另外目前我国现使用的环境经济政策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急需完善。
第三点,企业没有承担环境保护的意识。企业所追求的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进而实现股东利润的最大化,这其中并不需要对社会对环境负任何公共职责,如此一来就会使得企业环保意识缺失。有的中国企业在生产技术方面很落后,对资源的浪费很大,而且也会造成各种形式上的污染,而在管理的模式上,我国绝大部分企业还在用比较传统的方式来治理污染,就是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其次,企业对环境管理的理解普遍比较落后。目前我国企业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让企业实行可持续发展将带给企业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对于企业改善目前的环境问题的若干建议
第一,加强企业的环保意识对于环境保护非常重要。俗话说的好,思想指导行动,所以对企业环保意识的教育必须加强,让企业回归到绿色经营的康庄大道上来。树立绿色理念,努力加强环保意识,才能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美好。改变企业对环保问题的避而不见,不积极去合作,谈治污而色变。而把可持续发展当作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努力为节能降耗、开拓市场创造可持续发展而前进,让环境保护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企业也必须知道,企业也是赖以环境而存在的,不能眼中只有眼前利益,而不顾环境破坏带来的巨大损失。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必须追求和大自然的和谐共处。
第二,对环境保护出台相关的政策。首先,在我国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中还有一些冲突和矛盾,这使得部分法律规定显得没有那么有操作性。因此政府应该消除他们直接的重叠和冲突,这将是如今针对环境污染防治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再就是,我们应该明确企业所需要承担的环保责任。目前规定的企业环保责任中还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企业在环境保护的责任中的作用还没有规定明确,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难以实施,在处理违规的企业方面也没有规定具体。所以,我们需要规定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惩处力度,明确规定违法之后的处置办法,让企业在充分考虑后果的情况下来实行绿色生产,以此来保障环境的生态健康。
第三,创建企业评测系统。我国对每个企业的评测都应该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来进行,经济只能是作为企业的最基础的评价标准,而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的评估可用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和多米尼道德指数来进行。在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具有良好的培养条件。而在中国,评测企业时经济指标还占主导地位,在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这样的评价体系很难适应现在的经济发展要求,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很难得到提升。因此,政府应该尽快出台新的政策帮助企业能够建立新的企业社会管理体系,使中国企业和世界先进企业的差距逐渐缩小。
参考文献
[1]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J].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4
[2]袁家方.企业社会责任[J].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
[3]白平则.论企业的环境责任[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
一、企业应当承担的环境责任
世界上绝大部分自然资源都被企业所利用,因此,企业应当担当起节约自然资源、合理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角色。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不应是绿色企业的行为,绿色企业反而应当对被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整治,确保生态环境良好有序的运转。
第一点,在我国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值得人们关注。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大自然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我们的生存环境也已遭到非常严重的污染。如今臭氧层越来越薄弱给人们身体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危害。工业化和土地荒漠化加剧导致雾霾和沙尘暴天气时有发生。这都是因为人们在使用自然资源的时候没有遵守大自然的法则,涸泽而渔焚林而猎,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也为后代带来了难以弥补的生态破坏。所以企业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努力恢复自然环境的原风原貌。
第二点,企业对环境污染有着难以推卸的责任。企业和自然资源是互利共生的。企业会从大自然中捕捉能量、信息和资源,经过目的性的加工、生产和消费,再投放到大自然中去。而为了取得丰厚的利润,自然资源被企业通过高科技术进行不限制的挖掘。这些操作已经给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已经使空气、水乃至土壤发生了严重的变质,人们的身体面临巨大的健康威胁,人类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充满了种种威胁,生存环境已大不如前。所以说,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企业有着难以推卸的责任。
二、企业缺少环保责任的成因
第一点,国家环境法律法规没有硬性要求企业对环保的职责。我国采取的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并且就如今我国对于环境立法的情况来看,对于预防层面的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忽略了要先预防破坏,再重点整治已污染的情况,政府的行为已经逐渐偏离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许许多多的环境立法针对企业破坏环境的惩罚过多的依靠经济手段,从而影响了环境整治的整体效果,无法实现以防治为主的环境主张。而从环境法律法规的实行情况来看,就现在来说我国对法律法规实施的程度还远远不够,执法的力度也比较轻,而且非常缺少有效的执法单位,这些法律约束对于财大气粗的企业难以起到抑制效果。而执法单位也存在执法的过程中有“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对法律实施的力度还不够。我国也缺少高效率的环境的守护者,这主要是环保部门没有足够的威慑性,还有就是环境管理机制与处罚没有得到有效统一。
第二点,我国没有健全的环境法律法规来约束企业执行对环境的保护。为了促使企业能够自觉参加保护环境,强有力的法律法规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政府在环境政策的规定与实行中普遍存在着约束力不强的问题,这将使得企业厉行环保责任的时候自觉性不强。如今命令控制型为主的强制性政策在我国的环境政策中占了绝大多数。但是拥有激励作用的环境经济政策的使用却非常少,排污权交易市场在我国还没得到很好的推广,还没有专门设立环境税种。另外目前我国现使用的环境经济政策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急需完善。
第三点,企业没有承担环境保护的意识。企业所追求的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进而实现股东利润的最大化,这其中并不需要对社会对环境负任何公共职责,如此一来就会使得企业环保意识缺失。有的中国企业在生产技术方面很落后,对资源的浪费很大,而且也会造成各种形式上的污染,而在管理的模式上,我国绝大部分企业还在用比较传统的方式来治理污染,就是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其次,企业对环境管理的理解普遍比较落后。目前我国企业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让企业实行可持续发展将带给企业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对于企业改善目前的环境问题的若干建议
第一,加强企业的环保意识对于环境保护非常重要。俗话说的好,思想指导行动,所以对企业环保意识的教育必须加强,让企业回归到绿色经营的康庄大道上来。树立绿色理念,努力加强环保意识,才能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美好。改变企业对环保问题的避而不见,不积极去合作,谈治污而色变。而把可持续发展当作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努力为节能降耗、开拓市场创造可持续发展而前进,让环境保护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企业也必须知道,企业也是赖以环境而存在的,不能眼中只有眼前利益,而不顾环境破坏带来的巨大损失。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必须追求和大自然的和谐共处。
第二,对环境保护出台相关的政策。首先,在我国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中还有一些冲突和矛盾,这使得部分法律规定显得没有那么有操作性。因此政府应该消除他们直接的重叠和冲突,这将是如今针对环境污染防治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再就是,我们应该明确企业所需要承担的环保责任。目前规定的企业环保责任中还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企业在环境保护的责任中的作用还没有规定明确,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难以实施,在处理违规的企业方面也没有规定具体。所以,我们需要规定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惩处力度,明确规定违法之后的处置办法,让企业在充分考虑后果的情况下来实行绿色生产,以此来保障环境的生态健康。
第三,创建企业评测系统。我国对每个企业的评测都应该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来进行,经济只能是作为企业的最基础的评价标准,而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的评估可用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和多米尼道德指数来进行。在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具有良好的培养条件。而在中国,评测企业时经济指标还占主导地位,在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这样的评价体系很难适应现在的经济发展要求,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很难得到提升。因此,政府应该尽快出台新的政策帮助企业能够建立新的企业社会管理体系,使中国企业和世界先进企业的差距逐渐缩小。
参考文献
[1]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J].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4
[2]袁家方.企业社会责任[J].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
[3]白平则.论企业的环境责任[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