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真菌性肾盂肾炎经皮肾盂穿刺引流五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wi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婴儿真菌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

方法

总结5例婴儿真菌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

结果

5例患儿出生孕周28~34周,出生体重1170~2450 g。3例单侧肾脏受累,2例双侧受累。其中双侧受累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B超检查可见肾盂内真菌球生长,尿培养或肾盂穿刺引流液培养出白色念珠菌。5例均有尿路梗阻表现,抗感染治疗无效,其中4例通过经皮肾盂穿刺引流(22 d~3个月),局部灌洗,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等综合治疗,患儿存活,预后良好。1例死亡。4例存活患儿随访10~20个月,无复发病例,生长发育正常,B超检查均未提示泌尿系统畸形。

结论

真菌性肾盂肾炎在婴儿期多见于早产儿,白色念珠菌为常见致病菌,未发现与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有关联。对于梗阻性病例,经皮肾盂穿刺引流对于解除梗阻、早期诊断、及时控制感染常常是必需的,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核素排便造影方法在小儿便秘诊断和疾病程度判定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特发性便秘患儿和11例正常儿进行核素排便造影检查。根据直肠肛管排空曲线可计算出残留率、排空率和半排时间等反映排便能力的客观指标,根据采集的直肠肛管图像可获得反映耻骨直肠肌功能的静息、收缩和排便状态下的直肠肛管角。所有患儿同时进行结肠传输实验和X线排便造影检查。结果便秘患儿直肠肛管排空曲线平直或下降缓慢,而正常儿的排空曲
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UU)感染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的相关性,对比分析UU感染相关的BPD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2004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的561例出生时胎龄≤32周、于生后48 h内入住且最终存活的早产儿,入院时即取咽部或气道分泌物,行UU-DNA测定的结果为阳性、排除其他病原菌感染且出生早期的胸部X线检查结果提示肺部有炎症性改变者
目的总结早期肌阵挛脑病的临床及脑电图特征、治疗、预后。方法收集2008年9月至2012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诊治的3例早期肌阵挛脑病患儿的临床和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和随访,总结其临床和脑电图特点。结果3例早期肌阵挛脑病患儿,其中男2例,女1例。起病年龄为生后第2至23天,平均为13 d。3例患儿起病均有游走性、局灶性肌阵挛发作,其中2例伴频繁部分运动性发作。1例在生后3个月开始出现强直痉挛发作
期刊
目的了解机械通气危重病儿童能量代谢状态,评价常用能量消耗预测公式在机械通气危重病儿童中的适用性,探讨机械通气危重病儿童能量代谢与疾病危重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以50例PICU机械通气的危重病儿童为研究对象,机械通气治疗20~26 h时,采用The MedGrapics CCM/D System能量代谢测定系统测定静息能量消耗值(MREE);运用Schofield-HTWT公式和White公式计算入选
期刊
目的了解可溶性P选择素在儿童重症肺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前状态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从2010年1月-2011年7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观察226例重症肺炎儿童(病例组75例,对照组151例)的可溶性P选择素、D二聚体、血小板、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指标,绘制ROC曲线,评价可溶性P选择素在儿童重症肺炎DIC前状态的诊断价值。结果病例
目的观察抗氧化剂—U74389G对高氧暴露新生大鼠肺内自由基产物、巨噬细胞聚集、硝基酪氨酸形成以及肺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研究高氧性肺损伤发生机制及各种介质的相互关系,探讨抗氧化干预的作用。方法采用Sprague Dawley新生大鼠95%O2暴露7 d建立急性高氧肺损伤模型。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肺组织羟自由基,酶联免疫法测定脂质过氧化产物8-异前列腺烷,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肺内巨噬细胞聚集
期刊
目的探讨危重症手足口病的循环障碍特点,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对22例危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尤其循环衰竭发生的规律、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全部来自农村,脑炎22例;伴心肌损伤15例;22例危重症患儿均有交感神经兴奋期表现,其中高血压17例[(128±16)/(81±14) mm Hg(1 mm Hg=0.133 kPa)],22例入院时均有呼吸心率快表现。22例中1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