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使通用技术教学很好的实现,封闭式的教学活动已经不适用于这个时代了,通用技术的特性中包含有时代性和综合性,而时代性的特征让通用技术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从而实现中职教学的开放化。本文就信息技术的运用来提升通用技术教学实现开放化,让通用技术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
【关键词】通用技术 信息技术 开放 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034-01
导语
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前、课后的内容理解这三个主要方面,信息技术在中职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包括电脑应用和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其他学科比较,中职的通用技术教学主要应用信息技术,在计算机普及的时代,通用技术的应用被广大学生和教师所接受,家长的思维也随之改变。通用技术的优点在教学活动中得到诠释,信息量大而广,在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展现在学生面前,令学生更好的吸收。因此,通用技术教学的开放化需要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教学中成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着重分析为何要使通用技术教学开发化以及提升通用技术教学开发化的途径。
一、中职通用技术教学开放化
科技时代的不断创新,通用技术的不断改进完善,它的两个特性——时代性和综合性决定了通用技术的教学活动必须开放。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创新,知识在更新,甚至换代,层出不穷的新事物令人眼花缭乱,知识要跟上脚步,那么教学活动也要日新月异。通用技术教学的运用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教师也要大胆尝试,拓展自身的接受能力,这样才能教授学生了解社会上的新兴科技,吸引学生的课堂兴趣,既传授了学生知识,又避免学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现代教学中,墨守成规的教授学生文科、理科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综合的引入现代经济,让学生有一定的金钱观;引入法律知识,让学生知法懂法,不做一个只懂读书的法盲;引入伦理观,让学生懂得人伦情理等。这样的综合性教学更加适用于中职学生,学习活动中包含有知识与技能的结合,虽然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难度,但更适合学生。而丰富的课程教学需要有信息技术的支撑,这些都要通用技术的运用。所以,中职教学活动必须开发。
二、信息技术开放化的途径
1.信息技术在学前教学上实现开放化。教师的课前准备要全面,就要能够系统的使用信息技术,使通用技术具有可操作性。课前准备是整个课堂的重点,通用技术教学活动在中职院校中与其他学科具有差异性,通用技术的时代性和综合性特征使得开放的教学更适合中职学生,在技术教学方面更加丰富易懂。学生在生动的动静态图和声影图中可以接收更多地知识信息,不再是单调的书面教学,学习材料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学生的吸收程度也不同。学生从视、听、读、说各个角度接收学习知识,所以生动的教学材料能够使学生吸收更多地知识。
在模拟实验的课上,传统的教学就是在白板上展示静态的模拟实验图,而信息技术的运用让动态的实验视频更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动手能力加强,记忆力更加深刻。口头描述比较抽象,也不是很恰当,就要运用通用技术来全面广泛的补充。
中职院校有很多的实践课,而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快更好的理解其中的概念并熟练操作呢?先放出一段关于实验的教材视频,让学生认真观看收集其中关于实验的材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再由老师讲解其中不易理解的难点,在简单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操作,学生更易理解。
开发化的思路不是来源于网上来自于其他人的设计思路,而是自主创新形成的教学方案,而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取其精华”,在原有的思路上进行创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有价值的教学设计,所以开放化的通用技术教学不能只依赖于信息技术。“台上讲课10分钟不如台下实验1分钟”说得确实有其道理,让学生自己在实验中得出结论,不论结果对错,学生实验的过程是他们获得最大的财富。
2.信息技术在课堂、课后上的开放化。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堂教学时当代教师的教学思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开放化的发散性思维,虽然偶尔会有场面失控的场面,但只要教师在偏离主题时及时把学生拉回来,那么这堂课就是成功的,我们要做的就是鼓励和引导学生,运用通用技术引导学生的思路,也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模式,让开放化教学贯穿课堂。
硬件的变化是片面的,软件的变化才是根本。课堂不再是老师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的场所,互相交流观点,使课堂氛围积极向上。课后的开放化则更加偏重于教师本身,以自身为主体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有时候反省不能够达到目的,就要靠他人来实现,实现自身的开放化。不断完善己身,运用信息技术,内外结合,课后反思。
在电子信息飞速发展的时期,开放化通用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通用技术的教学活动也要适应时代实现开放化,通过信息技术的途径满足对通用技术教学的需要,中职课堂也必定要实现中职通用技术教学的开放化。
参考文献:
[1]陈彦宇.谈信息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滞后性[J].交通职业教育,2013(6).
[2]解玉嘉.对通用技术课程的理解与实践[J].现代教育论丛,2008(4).
[3]王海燕,陈星.陕西农村高中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课程整合初探[J].当代教师教育,2012(3).
【关键词】通用技术 信息技术 开放 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034-01
导语
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前、课后的内容理解这三个主要方面,信息技术在中职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包括电脑应用和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其他学科比较,中职的通用技术教学主要应用信息技术,在计算机普及的时代,通用技术的应用被广大学生和教师所接受,家长的思维也随之改变。通用技术的优点在教学活动中得到诠释,信息量大而广,在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展现在学生面前,令学生更好的吸收。因此,通用技术教学的开放化需要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教学中成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着重分析为何要使通用技术教学开发化以及提升通用技术教学开发化的途径。
一、中职通用技术教学开放化
科技时代的不断创新,通用技术的不断改进完善,它的两个特性——时代性和综合性决定了通用技术的教学活动必须开放。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创新,知识在更新,甚至换代,层出不穷的新事物令人眼花缭乱,知识要跟上脚步,那么教学活动也要日新月异。通用技术教学的运用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教师也要大胆尝试,拓展自身的接受能力,这样才能教授学生了解社会上的新兴科技,吸引学生的课堂兴趣,既传授了学生知识,又避免学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现代教学中,墨守成规的教授学生文科、理科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综合的引入现代经济,让学生有一定的金钱观;引入法律知识,让学生知法懂法,不做一个只懂读书的法盲;引入伦理观,让学生懂得人伦情理等。这样的综合性教学更加适用于中职学生,学习活动中包含有知识与技能的结合,虽然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难度,但更适合学生。而丰富的课程教学需要有信息技术的支撑,这些都要通用技术的运用。所以,中职教学活动必须开发。
二、信息技术开放化的途径
1.信息技术在学前教学上实现开放化。教师的课前准备要全面,就要能够系统的使用信息技术,使通用技术具有可操作性。课前准备是整个课堂的重点,通用技术教学活动在中职院校中与其他学科具有差异性,通用技术的时代性和综合性特征使得开放的教学更适合中职学生,在技术教学方面更加丰富易懂。学生在生动的动静态图和声影图中可以接收更多地知识信息,不再是单调的书面教学,学习材料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学生的吸收程度也不同。学生从视、听、读、说各个角度接收学习知识,所以生动的教学材料能够使学生吸收更多地知识。
在模拟实验的课上,传统的教学就是在白板上展示静态的模拟实验图,而信息技术的运用让动态的实验视频更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动手能力加强,记忆力更加深刻。口头描述比较抽象,也不是很恰当,就要运用通用技术来全面广泛的补充。
中职院校有很多的实践课,而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快更好的理解其中的概念并熟练操作呢?先放出一段关于实验的教材视频,让学生认真观看收集其中关于实验的材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再由老师讲解其中不易理解的难点,在简单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操作,学生更易理解。
开发化的思路不是来源于网上来自于其他人的设计思路,而是自主创新形成的教学方案,而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取其精华”,在原有的思路上进行创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有价值的教学设计,所以开放化的通用技术教学不能只依赖于信息技术。“台上讲课10分钟不如台下实验1分钟”说得确实有其道理,让学生自己在实验中得出结论,不论结果对错,学生实验的过程是他们获得最大的财富。
2.信息技术在课堂、课后上的开放化。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堂教学时当代教师的教学思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开放化的发散性思维,虽然偶尔会有场面失控的场面,但只要教师在偏离主题时及时把学生拉回来,那么这堂课就是成功的,我们要做的就是鼓励和引导学生,运用通用技术引导学生的思路,也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模式,让开放化教学贯穿课堂。
硬件的变化是片面的,软件的变化才是根本。课堂不再是老师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的场所,互相交流观点,使课堂氛围积极向上。课后的开放化则更加偏重于教师本身,以自身为主体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有时候反省不能够达到目的,就要靠他人来实现,实现自身的开放化。不断完善己身,运用信息技术,内外结合,课后反思。
在电子信息飞速发展的时期,开放化通用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通用技术的教学活动也要适应时代实现开放化,通过信息技术的途径满足对通用技术教学的需要,中职课堂也必定要实现中职通用技术教学的开放化。
参考文献:
[1]陈彦宇.谈信息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滞后性[J].交通职业教育,2013(6).
[2]解玉嘉.对通用技术课程的理解与实践[J].现代教育论丛,2008(4).
[3]王海燕,陈星.陕西农村高中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课程整合初探[J].当代教师教育,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