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视角下的高职精品课程建设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x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后现代主义针对现行课程领域内的弊端而强调课程的动态性、开放性、多元性、关联性和反思性等,这些理念同我国高职精品课程的建设有着天然的联系和内在的通达性。在后现代主义的指导下,我国高职精品课程应以就业为导向开发动态的课程体系,以社会为背景开发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以实训基地为依托树立开放的社会服务观,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建立丰富的课程网络资源,以反馈为机制优化精品课程建设。
  [关键词]后现代课程观基本特征高职精品课程
  [作者简介]张玉欣(1952-),男,河南许昌人,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河南许昌 461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5-0019-02
  课程,英语为curriculum,该词来源于拉丁语cllrrere,意为“跑道”(race-course)。有学者指出,currere的名词形式意为“跑道”,重在“道”,即学生学习的路线、学习的进程,而其动词形式则重在“跑的过程”,即学生对于课程的体验。课程就是学校组织并提供给师生互动的,旨在使学生产生一定变化的经验。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作为思维方式的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思维方式的中心性、权威性、单一性、禁锢性,提倡非中心性、多元性、异质性、创造性等诸多方面。这些方面正是当代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所需要的,为研究高职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一、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基本特征
  后现代课程研究学派致力于寻求对课程的理解,他们关注课程的不稳定性、非连续性、相对性以及个体体验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各自的后现代课程观。后现代课程观的代表人物,像多尔、格里芬等人提出了以混沌学和无限宇宙观为基础的课程观,这种课程观代表了西方后现代课程研究的最新成就。多尔对现代主义课程的封闭性、简单化、积累性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批判,并认为后现代课程必须强调开放性、复杂性和变革性。多尔在《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一书中,针对泰勒原理的弊端,进一步提出了他所设想的“4R”新课程标准,即丰富性(richness)、循环性(recursion)、关联性(relation)和严肃性(rigor)。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多尔认为课程目标不是固定不变的,不是预先设定的“跑道”,课程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应以教师为中心,所有课程参与者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课程是师生共度的一段生命历程。
  (一)动态性
  课程是一种发展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体系,而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载体。车里霍尔姆斯认为,文本不断地弥散和繁衍,没有一种封闭独断的中心和本源的文本,自然不会形成一种意识形态或刻板影响。课程内容强调各个知识领域的相互关联,强调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及时更新。在内容上,课程既要考虑基础性与前沿性,又要照顾到与前续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关系;课程目标不再是不可更改的,而是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及时变动。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所以课程目标要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与更新。课程的组织不再囿于学科界限,而向跨学科和综合化发展;课程从强调积累知识走向发现和创造知识;课程是师生共同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达到动态发展。在课程评价方面,要重视形成性评价,既要在评价的过程中重视现时的成就,又要看到未来的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发展性与激励性功能。
  (二)开放性
  课程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系统。不论是在时间上或是空间上,课程系统都与外界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课程的开放性一方面表现为课程资源的开放性,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学活动在时间、空间、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性,从而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性。后现代课程观认为所有课程参与者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该课程观允许学生与教师在对话中创造出比现有的封闭性课程结构所可能提供的更为复杂的学科秩序与结构。
  (三)多元性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的审慎反思,它把矛头直接指向“现代性”下的一套整体性、同一性的叙述。它放弃了对同一性的追求,反对世界的机械化、标准化,希望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丰富多彩的世界,以至于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奥塔德(J.F.Le-otard)大声疾呼,“让我们向同一整体开战,让我们成为不可表现之物的见证人,让我们持续开发各种差异并为维护‘差异性’的声誉而努力”。后现代课程观之所以主张课程的多元化,是因为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个体由于不同的兴趣、经验、爱好和不同的世界观,即使是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可能也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个体拥有都自己对事物理解的权利。后现代课程观的多元性主要表现为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教育目标的多元化、教材的多样化及课程类型多元化。
  (四)关联性
  多尔所提出的课程的关联性(relation)包括“教育关联”,课程中的观念、文本、教师、学生、媒体等诸多因素互动而组成的庞大的网络,“文化关联”,指课程之外形成的课程的母体在文化上的各种链接。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现代课程对整体性、联系性和生态性研究缺失的原因就在于传统理性主义,传统理性主义在课程理论方面的表现就是学科中心倾向。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学科中心倾向应该受到批判,因为它割裂了课程的整体性和联系性,无法使学生用开放的眼光看待具有无限多样的现实世界,以至于后现代主义者要求消除学科边界,直至消除学科本身。后现代主义十分推崇综合实践课程,认为综合实践课程具有整体性和联系性,有助于克服分化与琐碎之弊端,打破原有学科组织的界限,将过去分割的知识统整为一个整体。
  (五)反思性
  现代课程研究的特点是从外在着手,认为知识来自“外部”,不动地、不变地存在于自然法则之中,人们只能发现知识,但是不能创造知识。多尔则竭力反对这种忽视学习者的自我意识和创造性的“知识旁观者理论”。在他的4R课程理论中,“回归性”主要注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创造性,意味着个体在与环境、他人、文化的相互作用下反思自我而形成自我感知的方式。正是通过对话、会谈和共同研究,我们开始反思自己的理解,在将这些理解引入意识的同时,也在改变这些理解。课程即师生之间的对话,课程要促使人类组织与再组织经验的能力在有效环境之中发挥作用,课程要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而不是那种预先设定的内容。除此之外,反思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专业的生活方式,成为他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二、后现代课程观对我国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影响
  后现代课程观所强调的动态性、开放性、多元性、关联性、反思性等对我国高职精品课程的建设极具借鉴意义。
  (一)以就业为导向开发动态的课程体系
  后现代主义认为科学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时 效性和生成性。高职课程需要突出实用性,要考虑到学生当前就业、以后转岗和未来发展,充分考虑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个人能力、人格、经验与态度的阶段性变化,并依据生理与心理变化,为学生整个职业生涯服务。“高职精品课程具有课程单元的模块化、与职业需求的对应化和技术更新化等特点”。0因此,高职精品课程建设要以就业为导向开发动态的课程体系。要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选取或设计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及职业岗位需求,打破单纯地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彻底改变以“知识”为基础来设计教学的传统,真正以“能力”为基础来设计教学,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有机融合。因此,需要根据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动态修改部分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要以工作流程为主线,根据工作任务内容的要求,以模块为单位确定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
  (二)以社会为背景开发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
  后现代课程学家认为每一种课程理解都有其合理性和存在的价值。因此,在高职精品课程建设中应该注意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广泛开发利用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职业教育的内容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教材和本校的实习设备,而应在开放性的背景中开发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在开放性的背景中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是指围绕构建精品课程,在时间与空间、校内与社区、人际与自然等方面,寻找、开掘和运用一切有利于课程转化、生成和变革的因素,使之成为教学过程即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校企合作是高职课程开发的基础,在课程研发的过程中,积极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内容。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可使高职课程开发更具个性特色,能够迅速地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进行修订,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以实训基地为依托树立开放的社会服务观
  后现代课程观强调课程的关联性,教育的时空不再囿于学校内部,越来越多的学生走出校园,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教育的途径不再局限于课堂和实习车间的信息传播,社会将为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实践课程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有利于学生社会服务能力的增强,所以,高职精品课程必须重视实践课程建设。实践课程必须加强各部分的优化与联系,既要体现职业岗位(群)的针对性,又要与理论课程相联系,促进理论知识的掌握。高职精品课程应以实训基地为依托,在与其他行业企业加强合作时,统筹办学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努力为社会提供技术开发与服务。
  (四)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建立丰富的课程网络资源
  后现代课程观强调课程的严密性、关联性。塑造精品课程,需要在课程实施中构建丰富的联系性,而这种联系性则可通过多媒体教学而获得。为了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教学成果的推广,高职精品课程建设就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富有成效、师生满意的课程网络资源,推动课程的实施和教学的开展。在校园网络平台下专设精品课程建设网站,把课程教学内容制作成课件、动画和教学案例,把习题集、试题库及标准答案、评分标准制作成可以自行学习和测试的系统,与课内教学相辅相成,供师生随时使用,也可供社会人员学习和进修。这既是课程适应时代发展和现代化改革的需要,又是和后现代课程思想相契合的。
  (五)以反馈为机制优化精品课程建设
  后现代主义认为反思性是产生转化性变化的关键,课程系统必须通过反思、对话来保持其鲜活性。高职精品课程要保持其应有的辐射、示范作用,就必须建立、健全精品课程评价体系,不仅要吸收校内外专家、同行对于精品课程建设的意见,还要注意听取学生在利用精品课程资源学习的过程中提出的看法。只有这样,高职课程才能在持续的对话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中原油田油水井在盐膏层段套管损坏的原因及设计现状,分析了盐膏层段中磁管的受力状况有损坏的规律,为防治套管损坏,延长油水井寿命,研制开发了TP130TT套管以及与之相配套
通风管道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通风效果。传统通风管道施工技术由于施工程序多、施工烦琐,一直存在着通风管道穿墙安装质量差等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通风管道与套管整
文章分析了高职生接受化学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及高职化学理论与实践教育整合的现状,从而提出将重点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将重点实验内容与理论有机结合、将实践环节与
3月29日晚6时50分,京沪高速公路江苏淮安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载有30吨液氯的槽罐车与另一辆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液氯大面积泄漏,造成公路旁3个乡镇的村民重大伤亡。到3月31日
“University”是大学的英文,在一些大学生中则被戏翻为“由你玩四年”,其中不仅反映了翻译者的游戏心态,亦从侧面体现了现今大学生的生活状况。  对此现象,笔者感同身受:在某次参加会议时,住进某“211”高校的招待所,恰巧与学生宿舍为邻,亲身体味到的不是大学生们努力向学的精神,而是不绝于耳的网络游戏的枪炮声、电影视频的嘈杂声。在叹息正值青春年少的莘莘学子浪费大好光阴的同时,不禁对大学与高中教育
浩浩今年该上小学了,可他的学习问题仍是最让妈妈头疼的一件事。让他写点儿东西吧,他总是坐在椅子上,咬着铅笔的尾巴楞神,老师说全班同学都能在半个小时内做完的事情,他用两三个小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具有突出的实践性特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素质、维护学校稳定、构建和谐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因材施教”,根据教材不同部分内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的教育资源开展实践教学,以凸显“因材施教”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时代价值,实现“因材施教”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关键词]“修养”课 实践教学 价值 目标 因材
房地产市场是个庞大而复杂的市场,对它的研究可以划分成许多不同的角度。本文试图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将房价、租金和地价的变动联系起来,同时考虑外界因素变动对它们的影响作
我今年22岁,一米六二的个子,体重52公斤,身材比例还算匀称,“苗条淑女,君子好逑”,和许多爱美的女孩一样,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再瘦一点,45公斤是我的目标。于是我决定减肥,从此拒绝主食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关系民生大计的基础,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家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要求逐步提高。作为关系生命安全、影响工程进度的安全管理措施,也在国家的重视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