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教学的几个误区及对策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Com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们的出发点是很好的,可也要注意方法,不可急于求成,以免造成以下几个误区:
  1、倾盆大雨式的题解:有些老师急功近利既介绍作者生平,又介绍生活环境;既讲政治思想,又说写作特点和主要成就,往往使学生不知从何学起,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毕竟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有限的,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2、信口开河式的问答:古诗有鲜明的艺术形象和深远的艺术意境,需要反复诵读,深刻体会。可有些老师在古诗教学中滥用问答法,一问一答之中破坏了古诗的整体性,使学生无法很好的领会其意境。
  3、填鸭、注入式的串讲:串讲是古诗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不过课前要注意启发学生预习,在串讲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思考不能填鸭式、注入式。
  4、文学鉴赏式的分析:小学古诗不排除分析,但要注意深入浅出,注意一个"度",不能把握这个度而侃侃而谈,非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因为小学无法理解的这么深奥,也不能了解,毕竟他们的知识水平有限。
  5、囫囵吞枣式的翻译:古诗的翻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但是教师在此要忠实而流畅的直译,尽量保持诗的原意和结构,如此才能恰到好处。
  6、花样翻新式的表演:虽然一定的表演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古诗,但是不能过分追求形式和追求新奇,而把古诗搞得不伦不类,表面上很很热闹,可实质上破坏古诗的原意,白白浪费学生和老师的精力和热情。
  对语文教学的缺陷,这几年社会上批评得很厉害,有人甚至认为它"误尽苍生"。好端端一篇文章,非要拆开了、揉碎了,告诉你这是肺部,这是肝脏,割裂了文章的整体、意境、韵律之美和人文精神。语文教学必须改变"两多"(教师问得多,说得多),"两少"(学生读得少,说得少),切切实实让学生多读书。特别是古诗教学,更应遵循多"读"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诵,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细细品位古诗文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不需要"讲透讲深"、"问个不休",先积累起来再说,日后再来"反刍"。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儿时诵读过的名家名篇、儿歌,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表达琅琅上口。因为读是语言实践练习最重要的途径。只有读的多,才能悟得深。多读有助于对语言的感知、吸收、积累,也有助于思维的发展。正如俞平伯先生所指的那样:"古人做文章时,感情充沛,情感勃发,故形之于作品。当时由情思而声音、而文字,今天的读者要了解当时的作品,也只有遵循原来的轨道,逆溯上去。作者当时之感寄托在声音,今天凭借吟哦背诵,同声相应来使感情再现。"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文章的理解是以诵读为基本前提的,而且诵读最有价值的古诗文也是一种回归传统直觉式的语文教学。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课外积极诵读古诗呢?
  儿童诵读古诗的教学基本原理很简单,就是提高诵读兴趣,让他们多接触,多念多背,只此一诀,别无他窍。
  (一)"流行"可以制造兴趣
  儿童心理是很重模仿的,如果他看到很多人都读,就比较有兴趣,就好像儿童不一定喜欢上学,但人人都上学,他就上学了。也并不一定都喜好钢琴,喜欢英文,但大家都去学,他也就不排斥了。所以一人读古诗文较难,小孩一起读,则兴趣将会大为提高。为此,我们把大纲后面附有的古诗背诵推荐篇目80首印成小册子,让学生利用早读每天读一首。首次诵读要点燃学生养成习惯的欲望,必须注意发挥教师对同学们的控制作用,保证好习惯在足够的时空内发展。时间长了,孩子们自然会养成诵读的习惯。早晨一到学校,他们就会拿出小册子大声地读起来。
  (二)"大人的热力"可以感染兴趣
  家长和老师都须保持高度的信心和热忱,若起初儿童未进入情况,须有耐心去等待,一天不行两天,只要坚持下去,定能感染孩子。到后来有些家长不但有兴趣,甚至真的和小孩一起读古诗文,互相考试比赛,虽然每次都是大人输,但大人也因此温经受益,而且一家人兴致高昂,这也成了最好的亲子活动。
  (三)"情感"可以维系兴趣
  家长平日与小孩情感浓厚者,较易带动兴趣,老师让儿童觉得可亲,儿童也会因喜欢老师而喜欢读古诗文。因此,教师必须经常给学生的诵读以强化,可以开展"诵读争星"等活动,维系诵读兴趣。
  (四)"成就感"可以提高兴趣
  读得愈好愈喜欢读,所以教师要维持其成就感,对功课好的儿童,固然要多加称赞,让他有成就感;对功课差些的儿童,只要有进步,就应当场表扬,加以赞赏,这样也会让他得到一种成就感。
  (五)"变花样"可以激励兴趣
  读古诗文所能变的花样是在读的方式上,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带读,或齐读,或接龙,或默读,或当场试背,或提问征答,都可以。主要是读出、读好句子的语气。儿童的感应最灵敏,他也会被诚恳所感动,并不是非玩花样不可的。
  (六)"奖励"可以吸引其努力
  奖励的方式很多,最常用的可以是记点数(盖章或发卡)而给奖,奖品可以是一颗五星、一张卡片、一个本子或图书礼券等;最方便的是给分数,宁可给高分,有恩惠而不花费,空欢喜也有效果。只要学生每天坚持在课外读一首古诗,教师就要给其鼓励,学生诵读的兴趣才会持久。
  (七)提供机会多念多背
  由老师来教读古诗文几乎没有兴趣不兴趣的问题,只要老师有热诚、有信心,就可以带起来。因此,可以在全校开展古诗文诵读比赛,也可以在班级进行"名诗鉴赏"。可以利用班会时间读,也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读,不过,最好是每天早读课利用几分钟,一天读一首,不但不会增加工作压力,反而可以收到读古诗文之乐。特别是现在的家庭作业,大体以照顾中下程度的学生为标准,对于部分学生,有多的时间和精力就浪费掉了。鉴于此,我们也可以采用分层作业的形式,让这些孩子以"背古诗文"代替写作业,这样就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诵读机会。我想,现在的孩子如果能做到平均每天背诵一首,坚持几年,将会终身受益。
  总之,教学古诗有定法而又无定法,我们要因教学的诗歌而定。关键是要给学生一条学习的捷径。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教学一首诗时不仅仅要重视让学生明白一首诗的诗意,更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归纳、积累学习的方法,以培养学生今后独立阅读古诗的能力。
  书声琅琅,开卷有益,文以载道,继往开来。一代新人的成长,将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理念;"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心胸;"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母子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这一切,都将成为新一代中国人人生信念的重要精神资源,能把孩子们的精神释放到一个自由飞翔的空间,成为点燃创造性的生命灯火。
其他文献
现阶段我市小学课时结构的基本现状为周课时2节,每节课的时间是40分钟.一个班级的两节美术课还可能有一节安排在周一,一节安排在周五.本人从教四年,有三年时间担任低年段的美
【摘要】松桃苗族歌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反映了苗族的历史和变迁,表现了苗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层面,是松桃苗族文化的结晶。本文就松桃苗族歌曲艺术特征进行阐析,使人们对松桃苗族歌曲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松桃苗族歌曲艺术特征  松桃苗族自治县隶属贵州东部的铜仁地区,处于世界佛教名山——梵净山山脉地带。松桃苗族人民常年居住在高原山区,从而形成了不同于一般的音乐文化,它们不受任何约束,自由地为生活
温峡口土坝为粘土宽心墙代料坝,长450米,最大坝高51米。设计正常蓄水位107米,死水位95米,1970年建成后,蓄水后坝基渗漏,被列为全国重点险库之一。作者在汇总了已有的施工和地质等方
摘要:本文结合项目实例,对酉水文化长廊风光带景观规划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力求构筑具有酉水文化特色的沿河风光带。以滨河地域、地貌为基础,结合当地民俗、文化、和特有资源,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沿河景观带。打造成为城市最重要的休闲景观带和绿化隔离带,为市民提供一处休闲活动和有养呼吸的场所。同时展现保靖县的人文风貌。  关键词:酉水文化;风光带;景观规划;   0、引言  酉水文化长廊风光带利用现代公共空间的
期刊
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和正则化的最小二乘优化方法,根据丰满大坝1972年-1985年的坝体和坝基扬压力及漏水量观测数据,反演得到了坝体混凝土和坝基岩石的渗透系数。该文所采用的正则
当前学校的改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改课、自主学习、模式等一个个新名词,充斥着脑海?改课到底改什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是每一个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在这一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问题"成为了自主学习课堂的必不可少的东西。那么,什么是问题呢?问题——就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细胞,教师、学生、资源、环境组成了支撑课堂教学的骨架。围绕问题的生成、解决、发展而展开的一切有效的交流,宛如课堂教学的血液。伴随着这
期刊
目前地理重大考试试题不片面追求知识的覆盖面,而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侧重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核,要求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进行跨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拓展,并能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笔者认为地理教学至少应达到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重门,最基础的一层,要抓好本学科——地理学科基础知识点的学习。  作为地理教师要有过硬的基本功,这是达到第一层次的先决条件。教师不仅要掌握地理专业的
期刊
摘要:本文根據安徽某市医院安装在建筑工程中管理经验所受到的体会进行论述,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工程管理;材料设备;工程质量;施工    安徽某市立医院新门诊大楼是一个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智能化综合性较大的新建工程。由南通四建总承包,本工程处负责水、电、暖通的全部设备的安装调试。这也是本人处进入安徽省的后管理的首项工程。项目部本着铁军精神,力争首个工程在某树立一个样板,为在安徽建筑市场站稳脚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