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是一轮明月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zysheep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海既容纳清净的水,又容纳污秽的水,这才成就了其浩瀚无边;明月既照耀渺渺的山河,又照耀茫茫的大地,人间始得玉宇澄清。
  学会包容的人,就学会了生活;懂得包容的人,就懂得了快乐!
  
  包容是一种气度,一种智慧。古语云:“将军额头跑得马,宰相肚里能行船。”一个人心胸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鲍叔牙深知人才的可贵,不计前嫌,包容了管仲的一箭之仇;蔺相如懂得合作的重要,三次避让,包容了廉颇的公然挑衅;诸葛亮巧用怀柔策略,七擒七纵,包容了孟获的永不服输;李世民牢记隋亡的教训,前车之鉴,包容了魏征的犯颜直谏……,包容成就了他们的辉煌,更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包容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台湾作家林清玄在其《送一轮明月》的文章里,讲了一个关于包容的故事,原文如下:
  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有一天趁夜色到林中散步,在皎洁的月光下,他突然开悟了自性的般若。
  他喜悦地走回住处,看见有个小偷光顾他的茅屋,找不到任何东西的小偷,在离开时看到了禅师。原来,禅师怕惊动了小偷,一直在门外等候,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下来拿在手上。
  小偷遇见禅师,正感惊愕的时候,禅师说:“你走了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归。夜凉了,你带上这件衣服走吧。”说着,把衣服披在小偷的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下头溜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走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中,不禁感慨的说:“可怜的人啊,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禅师目送小偷离去,回到茅屋赤身打坐,进入了定境。
  第二天,他在温暖的阳光抚触下,从极深的禅定中睁开双眼,看到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的叠好,放在门口。他高兴地喃喃自语:“我终于送给了他一轮明月。”
  现实生活中,面对他人的过错,如果耿耿于怀,睚眦必报,只会带来沉重的心灵负累。与其让仇恨啮噬心灵,承受痛苦,不如以包容之心获取一份自释与坦然。但是,包容不是包庇别人的错误,不是纵容别人去犯错,而是为了让别人更好地改错,“有时包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这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至理名言。
  大海既容纳清净的水,又容纳污秽的水,这才成就了其浩瀚无边;明月既照耀渺渺的山河,又照耀茫茫的大地,人间始得玉宇澄清。
  学会包容的人,就学会了生活;懂得包容的人,就懂得了快乐!
  ■编辑/馨荷
其他文献
李白与盛唐似乎是两个相辅相成的现象,密不可分。盛唐因李白平添了几许辉煌,盛唐滋长了李白的灵气。这二者又是那么相悖,以致生活在盛唐的李白的人生轨迹是那样曲折、不尽如人意。他才华横溢却也狂放不羁,他至情至真却也愤世嫉俗。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是我们当代人对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赞誉,即使用现代的标准来衡量,李白也是一位国际级的文学大家、一位纯粹的诗人。而当时的他对政治抱有一定的热情,他渴
期刊
从前有个商人结识了四个朋友。他对第一个朋友言听计从,给他穿最好的,吃最好的,住最好的,用最好的。第二个朋友气宇轩昂,仪表堂堂,商人对他非常看重,想尽各种办法维持和他的关系,并带着他在人前炫耀,以拥有这样的朋友而洋洋得意。对于第三个朋友,商人的态度较为平淡,但因为这个朋友料理事物的能力很强,商人对他也很满意。唯有对第四个朋友,商人几乎没有注意到他的存在。  有一天,商人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做生意,想要带
期刊
翻杜工部诗集,《江畔独步寻花》跳到眼前: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是杜甫少有的欢愉之作。最后一句中,“恰恰”两字用得简直太美妙了。  这首诗写于公元760年,饱经战火离乱的杜甫,生活总算暂时安定下来,他终于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把几间草堂建成,再也不必东奔西走风餐露宿了。人一旦有了固定的屋子,将身体安居下来,心境也会变得明朗开阔一些。我想象着,杜甫站在自
期刊
“封建”一词被现代人说滥了,现在常有封建社会、封建专制、封建礼教、封建思想等名词,把“封建”与“专制”等同起来,但“封建”原本不是这个意思,至少在清朝末年不是这个意思,封建社会与专制社会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封建”一词被赋予新的含义还不到一百年。    “封建”被现代人张冠李戴  “封建”一词在古代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它是一种分封制度。夏朝的历史还缺乏考古方面的支持,从殷墟考古来看,商朝的文化很发
期刊
李敬一老师的激情澎湃和李里先生的温婉儒雅,都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记忆。他们最大的相似之处就是喜欢笑,或开怀,或恬淡,让人觉得亲近、舒畅,如果这笑容是一朵花,那这花朵一定是被美好心灵所滋养着的,才能这么自然的感染着身边的人和事,他们不是诗人,但他们已活出了诗意。
期刊
诗的情感  记者:从前觉得诗应该是静的,沉淀的,听了您的课,觉得诗也是激情的,有爆破力的,那么,您如何理解诗中的这两种感情呢?  李敬一:诗当然是动的,是一种激情的爆发,没有激情就不可能写诗,但这个激情有的是深沉的,有的是慷慨的,有的是悲怨的,有的是思考的。诗一定是有感情的,而且诗中的感情一定是丰富的,没有丰富的发自内心的情感不可能写出很好的诗。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
期刊
唐代的踏青习俗颇为盛行。每当春风拂煦,冰雪消融,原野上草芽出土,青蒙代替了枯黄,城中的人们便成群结队地走到郊外,踏草寻花,赏游春色,这个活动俗称“踏青”。    唐时,这个习俗遍布全国,风行各地。诗人孟浩然在《大堤行》中记载了踏青的盛况:“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王孙挟珠弹,游女矜罗袜。”大堤上车马奔驰,足见踏青的游人之多,人群中的贵族子弟,手持弹弓,打鸟取乐。那些衣着华丽
期刊
看不见的诗意  诗意,似乎是一个距离我们如此遥远的词。你也许会说,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整日为了生计奔波劳碌,甚至都没有时间停下匆匆的脚步抬起头看看天,还谈得上什么诗意?  诗意,其实是一个距离我们如此切近的词。我要对你说,生活就是一片开满了诗意的花圃,只要你愿意在人生的旅途中放慢脚步,驻足观赏,那些诗意的芬芳就会钻进你的身体,种在你的心间。  意大利著名的哲学家维柯说,“在世界的儿童期,人们按照
期刊
初识李里先生,是2010年的夏天。醒狮国学院邀请先生来大庆讲学,乘电梯上楼,电梯门一开,我一眼便认出了正准备下楼的先生,身着淡青色长衫,笑意温暖。  再次相逢,是一年后的初夏,先生来讲授《诗经》《论语》,依旧是座无虚席,依旧是儒雅长衫、笑意温暖,先生总是快乐的,他的快乐也传递给了我们。     诗的教育  记者:儒家行的是君子之道,《论语》中也多处提及《诗经》,孔子为何会选择用诗来培养君子呢?  
期刊
三国时,吕布与刘备交恶,用武力赶跑了他还不解气,想找个文笔好的人,写信辱骂这个织席贩履的大耳贼,以出他胸中恶气。想来想去,想到了袁涣。    袁涣是当世有名的才子,原在袁术手下干事,阜陵之战为吕布所擒,现在给他一件差事立功赎罪,想来他一定求之不得,令吕布始料未及的是,未等他把话说完,袁涣眼睛都没眨一下就断然拒绝了。怒火中烧的吕布拔出宝剑,架在了袁涣的脖子上,威胁说:“如果你依照我的命令写信辱骂刘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