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哈尔滨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蕴藏着丰富的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永远是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正能量,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有助于凝聚起推动哈尔滨振兴发展的强大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尔滨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蕴藏着丰富的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永远是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正能量,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有助于凝聚起推动哈尔滨振兴发展的强大合力,只有始终立足具体而鲜活的实践,才能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血脉,进而激发出攻坚克难、振兴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哈尔滨.
其他文献
神经质被认为是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的风险性因素,但是其影响攻击行为的心理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尝试用由一般攻击模型发展出的神经质预测攻击行为的时间路径模型来解释这一问题,并通过对848名大学生的纵向调查来检验该模型的主要观点。结果发现:敌意归因偏向代表的事中因素和愤怒沉浸代表的事后因素相互预测;神经质既可以通过从敌意归因偏向到愤怒沉浸的路径也可以通过从愤怒沉浸到敌意归因偏向的路径来预测攻击行为;神经质可以同时通过敌意归因偏向和愤怒沉浸的中介作用预测攻击行为。
自从美德伦理学复兴以来,它一直受到无法为正确行为提供有效说明的质疑。面对这种质疑,美德伦理学家在最近30年来积极应对,至少发展出以下三种流行的形式:以赫斯特豪斯为代表的合格行为者理论,以斯洛特为代表的基于行为者理论和以斯旺顿为代表的目标中心理论。这三种形式分别通过强调有美德之人的典型行为、行为动机和击中美德行为的目标给出有关正确行为的说明。这些说明不但给出了有关正确行为的一般框架结构,而且为正确行为的评价留下了独立空间。基于此,美德伦理学捍卫了自己作为一种规范伦理学的立场。这种规范性立场不仅体现在有关行为
从理解器物与利用器物的维度出发,儒墨服饰论可以分别总结为“裁衍”与“归本”.墨家认为衣服“适身体而足矣”,主张回归造物之本质,砍去其使用中流衍的枝蔓功能,使得源流清
采用眼动记录技术考察有意义言语、无意义言语和安静环境对老年和青年读者篇章阅读和词汇加工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相比于安静和无意义言语条件,所有被试在有意义言语条件下的篇章阅读速度降低,平均注视时间更长,向前眼跳长度缩短,目标词上的总注视时间更长,表现出显著的无关言语效应,而这一效应不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结果表明,与青年人相同,老年人的后期词汇加工和篇章语义信息加工受到了无关言语中语义成分的干扰。说明在自然阅读过程中,老年人抑制背景言语语义信息干扰的能力与青年人相似。
作为一种历史科学,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关于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和革命实践的一般原理。相比历史主义或旧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统一了抽象和具体两个方面,充分体现了抽象思维能力分析、批判和概括具体现象的必要性和能动性。但是,如果停留在抽象的一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的时代价值就只能是潜在的,而非是现实的。在抽象性中始终“正确”的“归根到底的”或还原论的一般原理,既不能及时为当代工人阶级分析不断生成的社会矛盾和意识形态现象,更不能激发起基于理论批判性的革命实践。历史为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出了一份极其艰难却又富有生机的“考卷
采用前瞻记忆的双任务实验范式,通过两个实验,探讨在高、低当前任务负载条件下,人格形容词的自我参照对事件性前瞻记忆的影响,以确定事件性前瞻记忆的加工机制。结果发现,自我参照能导致对事件性前瞻记忆双任务材料的更深层加工,从而有效提高前瞻记忆表现。同时,自我参照效应对事件性前瞻记忆的影响还受到当前任务负载的调节,表明前瞻记忆的提取受到自发与策略加工的动态交互影响,符合前瞻记忆的多重加工理论。
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更需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更需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感悟工运史、为职工办实事、开创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进一
研究探讨了老年人错误信息持续影响效应(the continued-influence effect of misinformation,CIEM)与信息相关度、死亡态度和健康焦虑的关系。结果发现信息相关度影响老年人的CIEM,高相关信息条件下的CIEM较大;高相关错误信息难以更正与老年人对待死亡和健康问题的态度有关,其中高相关CIEM对死亡自然接受程度的影响部分是通过健康焦虑作用的。结果提示,老年人更容易相信错误健康信息与老年人的固有态度有关,未来可引导老年人正确看待死亡和自身健康。
为探究祖辈参与教养对幼儿社会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采用祖父母参与幼儿生活状况调查问卷、亲职压力简表、父母教养能力感量表和儿童社会能力与行为评价量表,对691名幼儿及其母亲和祖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祖辈参与教养与幼儿社会能力呈显著正相关;(2)母亲育儿压力和母亲教养效能感在祖辈参与教养和幼儿社会能力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母亲育儿压力、母亲教养效能感在祖辈参与教养和幼儿社会能力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以往研究发现,挑衅、排斥、激惹等相对“激烈”的敌意情境会直接导致攻击行为,但鲜有研究探讨社会敌意这一相对“温和”的敌意情境对攻击行为的影响。本研究考察感知社会敌意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并探讨负性情绪体验在其中的作用。实验1采用辣酱实验范式测量外显攻击,实验2采用内隐联想攻击测验测量内隐攻击,用中文版正性和负性情绪量表(PANAS)测量情绪。研究发现,感知社会敌意明显增加了大学生的负性情绪体验和攻击行为。负性情绪体验在感知社会敌意与大学生外显攻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但在感知社会敌意与大学生内隐攻击之间无中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