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精神与格尔木的开发建设

来源 :柴达木开发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达木盆地,不仅孕育了丰富的物质资源,也孕育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柴达木精神。其“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的柴达木精神,是柴达木开拓者用热血和生命播洒的、由一代代柴达木建设者用勤劳和智慧培育起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每当柴达木人在前进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总是这种精神让他们战无不胜、勇往直前。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是这样。正是靠这种精神,柴达木盆地从昔日的“八百里瀚海无人烟”逐步变成了今天的“八百里瀚海换新颜”。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的格尔木,这个昆仑山下崛起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是柴达木精神所孕育的“幼苗”,而且也正是在柴达木精神的滋润下茁壮成长,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本文现结合格尔木开发建设的实际,探讨一下柴达木精神与格尔木开发建设的关系和在“十一五”期间怎样发扬柴达木精神。
  
   一、柴达木精神是柴达木人在实践中形成,并成为格尔木开发的精神动力
  
   柴达木精神实际是一种奉献的精神,进取的精神,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半个世纪以来,几代柴达木人扎根高原,砥砺青春,以敢问路在何方的气概,在无垠的柴达木盆地筑起了创业之路、发展之路、希望之路。数万名职工、家属和无数先烈用汗水、智慧、鲜血与生命,将荒凉的戈壁大漠凝铸成一部厚重的史诗,在世界屋脊上竖立起一座座惊天地、泣鬼神的巍峨丰碑。短短几十年来,格尔木能以一个高楼林立、各业兴旺新型城市的雄姿矗立于青藏高原的戈壁荒滩之上,是和二十多万格尔木各族人民发扬柴达木精神,锲而不舍、艰苦奋斗分不开的。可以说,没有柴达木精神的激励和启迪,就没有格尔木大规模开发建设的今天。
   解放初期,格尔木城区房屋无一间,路无一条,人无几个。在资源富饶但高寒缺氧的戈壁荒滩上,空中蚊子肆虐,地上群兽出没,自然条件异常恶劣。五十年代中期,当党的“开发柴达木、建设柴达木”的号角响彻中华大地时,全国各地的工农商学兵,就像当年抗日战争时期千千万万热血青年奔赴延安一样,从“天府之国”、江南水乡等繁华之地投向自然环境极其严酷的格尔木怀抱。他们用实践创造了柴达木精神,并在柴达木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在当年率领三五九旅奋战南泥弯的王震将军麾下转业官兵的带领下,胸怀开发建设格尔木的雄心壮志,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极其艰苦的生活、工作条件,住地窖、吃冰雪、战严寒、斗风沙,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硬是用铁锹、镐头等笨重工具靠肩扛、手推等原始劳动,打开了封闭多年的宝藏大门,唤醒了亘古沉睡的戈壁荒滩,揭开了格尔木开发建设的新篇章。
   最早建立的格尔木农场,创建于一片“白霜”覆盖的盐渍土之上。在这已被宣告生物“死刑”的土地上,来自青岛市的白嫩姑娘手脸涂满污泥,向蚊子、大自然宣战;来自内地的知识分子离妻别子向技术难关进击。拓荒者们发扬三五九旅垦植南泥湾的艰苦创业精神,克服了人们难以想象的困难,几经失败,终于开垦出地数万亩的“高原上的南泥湾”。青海盐湖集团有限公司于五十年代创业之初,也仅一顶帐篷七个人,在这块“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夏天穿棉袄、风吹石头跑”的不毛之地,开始了艰难困苦的创业工作。一顶单层帐篷,白天热得像蒸笼、夜晚冷得似冰窖、喝不上淡水、吃不上青菜是常有之事。他们在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设备的情况下,靠铁锹、铁锤、耙子、油桶四大件起家,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建成目前拥有近五千名职工、数千台机械设备、生产一百五十余万吨氯化钾的全国最大的现代化钾肥生产基地。青海油田创业初期的拓荒者正是凭着“一卷行李一口锅,牵着骆驼走沙漠;头顶蓝天战风沙,戈壁深处把井打;渴饮昆仑雪,饥啃青稞馍……”的顽强斗志,书写着创业者的满腔豪情,在当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巨大的困难面前,青海石油人没有悲观,更没有退却!一方面坚持生产,一方面组织人员开荒种地,捕鱼、打猎、捋草籽,开展生活自救,在困境中坚持油气勘探。也就是在这种为油田争光、为祖国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的精神,胸怀全局精神的鼓舞和鞭策下,老一辈石油人和大自然开展抗争,终于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累累硕果。
  新世纪之初,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建设青藏铁路二期工程重大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也是柴达木精神的又一次具体体现。在格尔木南山口,自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开工建设的号角吹响以来,中铁一局500多名职工在这片不毛之地上抗缺氧、顶风沙、风餐露宿,打响了人与自然的搏击战和铁路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攻坚战,克服重重难关,扬起了青藏铁路起步的“龙头”大旗。开工6年里,10多万铁路建设者以“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意志更高”的标准和“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精神,破解“生态脆弱、高寒缺氧、多年冻土”三大世界性工程技术难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建设过程中创造出了许许多多国内外“第一”。一条举世瞩目的钢铁巨龙蜿蜒前行,它突破了生命的禁区,穿越戈壁昆仑,飞架裂谷天堑……它以无可争议的事实告诉世人:它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巍巍群峰,绵绵雪域,茫茫戈壁……古老而神秘的青藏高原千百年来沉寂落寞被打破,一条连接青藏两省区的幸福大道使天堑变成了通途。“出国容易进藏难”的历史一去不复返。那种不怕吃苦、勇于创新的柴达木精神在沿线常年平均气温零摄氏度以下,空气中的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一半,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为960公里,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公里以上,海拔最高点达到5072米、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修筑了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纵观格尔木的开发建设史,实际是一部格尔木人坚持柴达木精神的不懈奋斗史。每开垦一寸土地、每建成一座厂房、每开挖生产的一两钾肥……,都是格尔木人艰难开拓的真实写照,都体现着党的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都闪烁着柴达木精神的光芒。
  
  二、在继往开来建设的新时期,必须依然毫不动摇地发扬柴达木精神
  
  在格尔木创业之初,严酷的环境、艰苦的条件,需要柴达木精神;在继往开来的新时期,壮丽的事业、严峻的挑战,更需要承担着开发重任的格尔木人继续毫不动摇地发扬柴达木精神。
   (一)发扬柴达木精神,是格尔木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客观要求。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新世纪伊始,青海省委、省政府也要求资源富饶、投资环境相对优越的格尔木市,在全省大发展中走在前列,“十一五”规划伊始,国家也将柴达木盆地列入“循环经济试验区”。推进西部大开发,实现格尔木的大发展,是一项不断创新、充满艰辛的壮丽事业。格尔木的开发建设,虽然在经济基础、技术水平、工作和生活条件等方面都较创业初期有了很大改观。但我们绝不能自满,决不能懈怠,因种种条件限制,格尔木市经济发展总量依然较小,自然环境仍较恶劣,科技力量 、开发资金相对短缺。同时,格尔木的大开发,又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仅经济方面而言,又是一项多领域、深层次、高科技的综合经济开发活动。既要发展以盐化、石化为龙头的资源开发型主导产业,又要发展农牧、邮电通讯、旅游服务等一、三产业;既要进行资源的广度开发,又要进行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这些基本特性,决定了格尔木的开发建设是一项大业弥艰、任重道远的壮丽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有伟大的创业精神来凝聚人们的思想,鼓舞人们的信心,启动人们开发建设格尔木的积极性。柴达木精神,正是这样一种伟大的创业思想,巨大的精神动力。
   (二)发扬柴达木精神,是激励人们与开发建设过程中的矛盾和困难作斗争的需要。格尔木艰辛的资源开发任务,严酷的自然环境,薄弱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格尔木的开发建设是一个需要几代人不懈奋斗的长期过程。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有些人滋长了贪安逸、图享受、不思进取、甚至消极腐败等现象。这些现象阻碍了格尔木开发建设的进程。实践证明,单靠物质利益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显然是不够的。长期不懈地发扬柴达木精神,有助于增强人们长期艰苦奋斗的责任感,提高人们为社会利益、为民族进步而自觉奋斗的思想觉悟,有助于克服不良思想倾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程度,保证格尔木的开发建设健康、顺利地进行。
  
  三、“十一五”期间,如何把发扬柴达木精神活动引向深入
  
   格尔木“十一五”期间,明确提出了“努力把格尔木建成全省新兴工业基地和‘两个枢纽、三个中心’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走在全州、全省前列”的奋斗目标。现在目标已确定,蓝图已绘就。要实现宏伟目标,把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需要全市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
  在格尔木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新时期,如何发扬柴达木精神?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发扬柴达木精神,要从实际出发,分析市情、认识市情,科学务实,搞好格尔木的开发建设。当前,格尔木虽然具有得天独厚的盐湖、石油天然气、水能、旅游、农牧、野生动植物等资源优势,但也要看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人才短缺的困难;既要看到格尔木几十年的开发建设,经济有了一定基础,成为青海省重要的盐化、石化工业基地,又要看到格尔木地处内陆高原,市场经济脆弱、信息不灵,深入开发建设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既要看到格尔木近年来开发建设取得的成绩,又要看到与其他州市的差距。格尔木地域广袤,拥有12.4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荒漠戈壁占54.47%,草原占24.37%,农田占0.02%,林地占13.01%,水面占8.13%,全市总人口近27万。可供利用的农田、草场和水等资源极为有限,农田及草场单位产出率很低,效益不高,人口与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这就要求我们科学务实,必须增强人均意识,切实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立足于全市资源分布状况,在巩固农牧业基础产业的同时,不断加大优势资源开发力度,努力以工业化进程推动全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走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发展中取得的成绩,保持清醒的头脑,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继承和发扬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自觉发扬柴达木精神。唯有如此,才能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考验,才能完成富民强市奔小康的光荣使命。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电东输、涩—宁—兰输气、100万吨钾肥项目和青藏铁路二期格拉段工程的竣工,全市经济社会连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等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成绩得益于国家在西部大开发中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和支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得益于几代柴达木人为我们奠定的发展基础。我们绝不能为眼前的成绩冲昏头脑,古人云:“忧劳兴国,逸豫亡身”我们一定要发扬柴达木精神,增强忧患意识。“十五”时期,全地区经济增长主要靠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而固定资产的投资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青藏铁路、百万吨钾肥、涩宁兰输气管线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支持。但随着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调控政策的实施以及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十一五”时期国债投资规模将明显减少,除公路、铁路建设等有限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外,将更多地依靠社会投资、民营投资和工业投资来拉动。而要完成“十一五”时期格尔木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四个翻一番”以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的主要目标,任务十分艰巨。要实现以上目标,使全市干部群众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还面临着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全市上下都必须以柴达木精神为动力,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的柴达木精神,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科学务实的精神状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以确保“十一五”发展目标顺利实现,把格尔木的开发建设推向新阶段。
   其次,要坚持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始终不渝地为广大人民谋利益。党长期执政,社会长期太平,容易使人们滋生贪图享乐的思想、骄傲自满的情绪,增加脱离群众的危险。艰苦奋斗,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也是我们党坚持执政为民、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必然要求。只有坚持艰苦奋斗,心中装着人民群众,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保持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增加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才能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如果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作风,贪图享乐,不愿意再做艰苦的工作,对群众的疾苦漠然置之,对群众的呼声充耳不闻,就必然会脱离群众。坚持艰苦奋斗,根本目的就是要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努力,不断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这也是我们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2002年的新年伊始,胡锦涛同志和中央书记处的几位同志一起到西柏坡考察时,立足现实、思考历史、把握未来,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重温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艰苦奋斗的一系列论述,再次郑重地把坚持“两个务必”的问题提到全党面前,其中重要一条就是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可谓寄情殷切、托意深远。柴达木精神正是在格尔木发展过程中延展的体现,作为我市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做到胡锦涛同志要求的那样,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牢固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磨练艰苦奋斗的意志,坚持艰苦奋斗,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尤其要关心那些生产和生活遇到困难的群众,深入到下岗职工、农牧区贫困人口、城市贫困居民等困难群众中去,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利益,带领群众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三是要以柴达木精神指导各项工作,勇于创新,自觉在柴达木精神的实践中加强锻炼。在平时工作中,我们要以柴达木精神为指导,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发扬百折不挠的斗志,坚定不移地在工作中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要坚持实现远大目标和切实做好当前工作的统一,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讲实效,办实事,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勇于开拓,善于创新,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
  忆往昔,岁月沧桑,抹不去我们心中的记忆,三十年奋斗不息,三十年业绩辉煌;展未来,风雨如尘,淹不没我们奋斗的历程,历史的新起点就在脚下,发展新蓝图正在绘就;只要我们继承和发扬柴达木精神,并深深植根于格尔木的沃土,就一定会使柴达木精神在格尔木的开发建设中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作者单位:格尔木市信访局)
其他文献
现在有一种说法:有了儿子当儿子,有了孙子当孙子。当今的顺口溜文化真了不起,一串串儿的从人们的嘴里冒出,点卯似的用一个总结铆住了一种现象,似浅却深,顺口又贴切,还带着那么一点怪
干部队伍的素质建设,直接关系到财政工作的质量和财政改革的成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财政干部队伍,是振兴财政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正确履行财政职能的根本保证。大同市财政局
股指期货起源于美国。1982年2月,美国堪萨斯农产品期货交易所上市了价值线综合平均指数的期货合约,买卖极为活跃,这便是股票指数期货的雏形。1982年4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推出了标
应用(G′/G)-展开法,研究(1+1)维Ostrivsky方程,得到该方程的孤立波解、周期解和有理函数解.所得结果表明:(G′/G)-展开法是获得非线性发展方程孤立波解的一个直接有效的方法.
通过对从美国引进的大功率柴油机电控单体泵燃油喷射系统喷油泵、喷油器的实体测绘。得到了燃油系统的结构参数.利用仿真软件建立了引进大功率柴油机燃油系统的仿真模型。得出
近年来,人行海西中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组织开展行业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创建工作紧扣金融服务海西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和人民、构建和谐海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