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与中国山水相连,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双方在宗教、艺术、科技、医学等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持久的交流,事迹不绝于史。“印度”这一译名便是唐代高僧玄奘所译。
2006年为中印友好年。作为“2006年中印友好年”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项目,由中国国家文物局和印度考古局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首都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共同承办了《西天诸神——古代印度瑰宝展》。雕塑艺术作为古代印度文明一颗璀璨的明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世界艺术、文明史上占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对亚洲雕塑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与宗教紧密结合是印度雕塑艺术的显著特点。宗教题材不仅赋予印度雕塑飘逸超凡的形象,更启发人们去思索生命的本真。来华展出的100件文物由印度考古局从印度多家博物馆精选而来,充分体现了印度古代文明的瑰丽韵致。展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菩提庄严、幻化梵天、恒河神韵,表现了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8世纪,佛教、婆罗门教、印度教等起源于印度的宗教雕塑艺术。
印度文明起源于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印度河文明(约公元前2500前~1500年),印度文明的中心在吠陀时代(约公元前1500~前800年)随着雅利安人对印度地区的征服,逐渐东移到恒河流域,以恒河流域为中心发展了多民族、多宗教、多样统一的印度文化。
印度河土著居民崇尚一切生物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药叉是山川和树木的神灵,他们的形象就是生动活泼的大自然生命的表征。雕刻中大量表现药叉就是生命与生殖崇拜意识的感性显现,药叉既有男性又有女性,但古代的人类从感性经验中认识到女性在人类生殖中直接的、主要的作用,因此在表现生殖崇拜的观念时,自然地就以女性的人体为主要表现对象。如药叉女雕刻以及天女雕像,丰臀细腰,两乳硕大饱满,身体自然地扭曲为S形,形成了所谓的“三屈式”或“三道弯”姿态:即头部向右边倾斜胸部则转向左边,丰满的臀部向右凸出,两腿又转向右方,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表现出女性胴体曲线的丰富和优美。这种人体美的观念是模仿大自然的结果,而不是像希腊人那样是研究数学比例的实验结果,而是采取了在太自然中所发现的活的曲线——采自花枝生长的习性和在毛皮下的动物形体的灵活流动时所呈现的曲线——这种对模仿花朵及动物曲线的研究,并使男女的姿式,相辅相依,也像并蒂的花枝一样,给印度美学的典型,注入了新的生命。
佛陀伽耶药叉女(公元前1世纪)
印度民间信仰中的树神,丰腴的身体,象征繁殖和丰产。
无忧树精灵(公元2世纪)
精灵多哈达意思是“两颗心”,特指孕妇,因为孕妇的身体中有她自己的一颗心和未出世婴儿的一颗心。无忧树精灵的概念强调了女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她们互相传递生殖力。
吹笛子的天女立像(11~12世纪)
体现了对肉欲不加掩饰的表现和对丰满躯体的大胆刻画。尽管肢体放纵地伸展,姿势夸张地扭动,她仍能够承受臀部的重自。
天女立像(11~12世纪)
一位站在芒果蓬盖下身体呈夸张的三屈式的天女。此像与视觉和表演艺术,尤其是与印度美学传统中的舞蹈关系密切。
来自南俄草原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对印度地区的征服,在印度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雅利安人于公元前1世纪初期在印度逐步建立奴隶制国家,从而形成高度发达的文明。史称畎陀时代。对印度影响深远的婆罗门教就形成于这一时期。
婆罗门教信仰来自原始的万物有灵论,被人们崇拜的神祗往往是多种自然现象的人格化形象,罩染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在数不胜数的婆罗门诸神中,造物主梵天、破坏神湿婆和保护神毗湿奴居于最显赫地位,主宰着世间万物。毗湿奴有四臂,头戴宝冠,手持仙杖与海螺。他变幻无穷。经常化成英雄或走兽,帮助雅利安人战胜强敌,闯出逆境。在他的多种化身中,牧童克里希纳是比较多见的一种,曾用单臂举起戈瓦尔丹山,让牧人和牲畜躲到山下避雨,度过了洪水的劫难。毗湿奴还让英雄摩奴造了一艘船,载上家人和七位圣贤,然后自己变为一条大鱼。引导那条船停泊在一处山顶,直到洪水退尽。
吹笛牧童克里希纳像(公元9~10世纪)
《罗摩衍那》主人公罗摩也是毗湿奴的化身。他在神猴哈努曼的帮助下,打垮了印度南方岛屿上的十首恶魔罗波那。此举象征着雅利安人对斯里兰卡土著人的征服。神猴是一种图腾,代表着印度半岛上某个雅利安同盟部落。神猴哈努曼的故事被佛教吸收,并随之传播到中国。为神话小说《西游记》主人公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形象提供了原型。
神猴哈努曼胸像(18世纪)
婆罗门教崇拜多神,信奉轮回转世、因果业报之说,以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祭司)至上为三大纲领,诸神中以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为最高主神。婆罗门教的宗教经典《吠陀》意思是“神的启示”(即吠陀天启),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有关印度古代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婆罗门教开创了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婆罗门(祭司)、刹帝利(统治阶级)、吠舍(平民)、首陀罗(奴隶)四个种姓。各种姓职业世袭,互不通婚,以此维护统治秩序。
印度河土著居民创造的农耕文化要素,特别是母神、公牛、男根、圣树崇拜等生殖崇拜对象,以及吠陀时代与雅利安人生活密切的以太阳、雷雨、水、火为代表的自然崇拜对象,积淀在全部印度文化的深层结构之中世代相承。农耕文化的生殖崇拜和雅利安人游牧文化的自然崇拜相互交融,经过超验哲学的抽象化和宇宙化洗礼,构成了印度文化的本质和灵魂。
佛教的兴起
公元前6世纪之后,印度内战频繁,并出现了反对婆罗门教统治地位的沙门思潮,佛教、耆那教随之兴起。内部的纷争也招致了外部的入侵,波斯、希腊人相继攻入印度。公元前323年孔雀王朝统一了北印度,伟大的阿育王皈依佛教并大力推广佛教。孔雀王朝于公元前185年灭亡,印度进入列国时代。直到公元4世纪,古代印度的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笈多王朝兴起,带来了两个世纪的和平与繁荣。在笈多时期,从古老的婆罗门教演化出来的印度教兴起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也正是在这时期,古代印度文化达到了颠峰。
(一)佛教雕塑的兴盛——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的雕塑
印度佛教美术始于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公元前273年~公元前232年在位)时期。这时期雕造的敕命柱上有象征佛法的动物和其他图案,其中著名的萨尔纳特狮子柱头被选为印度共和国的国徽图案。
最初,佛教美术仅以象征的手法表示佛的存在。早期的佛教雕刻以菩提树、台座、法轮、足迹等象征符号暗示佛陀的存在。一匹马(代表抛弃了王子生活),一棵树(代表悟道),一个车轮(代表他作的第一次讲道),堵坡(代表他的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