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9)
【摘 要】从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湖北成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到2013年李克强总理对广西提出“广西要成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新的战略支点”。“战略支点”的提出使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已经由政府简单划区域启动的政府主导型升级为明确区域经济发展责任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政府指导型。文章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及演变趋势的内在逻辑引出“战略支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认为支点经济将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理论的创新应用、点轴开发理论的升级版,成为今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关键词】支点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299.2;F1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6)05-0152-03
0 引言
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这个物理现象让我们领略了支点的力量及杠杆的重要。“战略支点”这个词,最多出现在军事领域,首次出现在中国经济领域专业词汇里,应该是2005年8月21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胡锦涛要求湖北成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这个词汇再次成为经济领域的热门话题,则是在2013年7月8日,李克强总理在广西考察调研时再次提出“战略支点”命题,他指出:“广西要成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新的战略支点。”两次“战略支点”的提出,看似跨越8年时空,但绝非偶然现象。“克强经济学”也经常频频出现升级版的名词,我们有理由相信,战略支点使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已经由政府简单划区域启动的政府主导型,升级为明确区域经济发展责任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政府指导型。一字之差,蕴含了充分的市场经济要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政府的强制变迁手段以强势政府和有效政府为基础,但从现实来看,政府对区域经济运行的干预越来越力不从心。区域经济本来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也就是说,既要注重外部条件的改善,更要重视内部积极因素的积累。从现实来看,我国陆续出台了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但由于实施的地域范围广大、地理差别和要素差异明显,区域规划措施和相关政策文件并没有实现预期的区域经济繁荣。笔者认为,既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对一定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全局性、长远性、关键性的问题所做的筹划和决策,就应先考虑到区域经济、社會发展中的各方面关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所要达到的目标、所应解决的重点和所需经历的阶段及政策进行总筹划,注重因素相关性,强化市场经济思维。政府指导支点建设,基于市场机制培育杠杆,撬动区域经济发展,体现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全局观念,实现政策扶持到机制建设的重要转变,赋予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更鲜活的生命力。
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对的问题、目标任务与发展路径各不相同,资源要素禀赋各异。历史上中国就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如何在全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发展,一直是学术界热议的话题。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先是改革开放前的“工业西渐”,再到改革开放之后“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的提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点状分布格局—沿海带状分布格局—“弓”状分布格局—“井”状分布格局—棋盘状分布格局5个阶段的演化,试图解决区域非均衡发展带来的区域差距扩大、区域间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加剧、地区发展机会不均等问题。点状分布格局的形成主要是中央政府依据政治化导向、从行政化的角度去考虑区域经济格局形成的。行政上,当时中央政府建立了东北局、华北局等区域行政机构管理区域经济发展;经济上,当时通过实施156项重大项目建设,区域战略布局开始向内地倾斜,特别是经过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开展的10年三线建设,战略布局急剧向西部转移,但这个布局主要体现在点的分布上。
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的区域发展战略逐步从政治导向转为经济效益导向,发展的重点也逐渐从内地转向沿海,先后建立了5个经济特区、开放沿海14个城市,对沿海地区实行全面开放,形成沿海带状分布格局,而后又逐渐形成“弓”状和“井”状区域开发分布格局。进入新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阶段。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基本思路是在“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四板块经济协调发展中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棋盘状新格局,通过国家的规制支持和市场作用,把先进带动、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与地区间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地机结合起来,实现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它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科学发展的阶段。我国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和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政策,并相继批复了多个经济发展改革实验区。2009年至今,国家批复了13个区域发展规划,形成16个国家重点建设地区、6个核心经济圈带、八大经济圈和十大城市群。中央的这些经济发展举措,使中国逐步形成棋盘状的区域发展格局,形成非常完整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从这一过程来看,一个重要的区域发展逻辑是依据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多措施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并最终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但遗憾的是,由于很难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所以和谐的区域关系任重道远。
2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趋势的内在逻辑
从现实发展来看,中国的区域发展模式及其战略推进是中央政府区域政策、各地区位优势、经济地缘关系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催化的结果,并呈现出多年来的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逐渐向均衡区域发展战略转型的趋势。我们知道,经济发展战略是政府某一时期要遵循的经济发展目标的实施步骤。如果政府某个时期的目标是保障社会公平,那么居民收入差距、经济区域变化差异、生产力布局调整都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同时,上述要素之间又相互作用,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可能是区域发展政策、生产力布局变化的结果,它反过来又影响中央政府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改变生产力布局等。随着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要素的变化必然影响国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1)区域发展战略与国家发展目标具有必然的联系性和一致性。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来看,我国区域发展模式及其战略推进是中央政府区域政策、各地区位优势、经济地缘关系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催化的结果,是政府某一时期要遵循的经济发展目标的实施步骤。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国家发展目标具有必然的联系性和一致性,这种必然的联系性和一致性,体现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的内在逻辑性。我们国家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我们的经济发展到了一个结构调整追求经济增长质量的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一是提高资源空间配置的水平,促进区域高速增长;二是逐步缩小地区差距,从而实现合理的空间均衡和空间经济一体化。从目标上来说,我们所追求的,已经不是“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思维逻辑,应该是侧重社会公平、公共服务均等、弱化行政干预、强化市场机制的区域经济发展逻辑。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时,都会面临2个问题:一是区域可利用资源的有限;二是各地区、各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投入产出效果存在差距。“战略支点”的提出,直面这2个问题并做到了有机结合。考虑区域可利用的资源,强调区域经济发展中支点被需要的作用,与支点相关各地方自己寻找杠杆撬动经济,尊重区域投入产出差异,体现了弱化行政干预、强化市场机制的思维。通过遍布支点,体现公平发展的逻辑。此外,从总体上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经济区域内的相对资源状况会发生变化,即相对比较优势会发生变化,原来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应该因地制宜地进行相应的调整,体现区域差异。在原来的每个区域培育一个支点,围绕支点实施差异化区域经济政策,强调区域政策的适应性,并考虑这一时期的要素变化情况,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必然选择。因此,支点政策有效地解决了区域政策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支点与杠杆完美体现行政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空间配置效率,促进形成区域内各地区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可以极大地增强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统一性。
(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演变中不断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历经2次转变和3个阶段,应当说,每次转变和每个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都在继承新的发展基础、催生新的发展方式、解决新的突出问题中促进了区域经济和全国经济的大发展。因此,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发展,再到非均衡协调发展,并非简单的回复,而是螺旋式的辩证发展。正是这种螺旋式的辩证发展,突显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趋势的内在逻辑。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的历程着眼,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发展模式总是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適应的,这种相适应性,也反映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趋势的内在逻辑:当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之时,与之相适应的是“工业西渐”和重点建设“三线”发展模式之下的点状经济发展分布格局;当区域经济进入非均衡发展阶段,与之相适应的就是通过建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开放区的发展模式使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形成以东部沿海带状开放地带经济核心区和增长极为基础的“弓”状和“井”状分布格局;当我们进入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形成的则是“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四板块经济协调发展基础上的“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棋盘状新格局,而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发展模式支点经济的应运而生也就成为必然。
可以说,战略支点思想的提出,是我国区域经济战略重大转变,标志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更加完整、更加成熟,也更加符合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实际。
3 战略支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区位优势、国家政策、地方自然资源、地方人文特征等因素都有可能给区域发展带来机遇,其中国家政策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归纳以前出现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都表现为“中心—外围”论,强调利用区域内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带动、辐射边缘地区的发展,增长极理论是其典型代表。支点经济,虽然相似,但其实质已有了根本的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及其趋势,应该是依当地经济发展的条件,遵循市场选择的原则,通过政府的适当引导形成。战略支点的选择,吻合这一趋势,体现政府的适当引导。支点经济中的支点,可以是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也可以不是。支点,最应该体现为被需要,而这种被需要来源区域开放。区域开放同时涉及对外开放(国外)和对国内其他地区的开放。我们过去注重每个地区的对外开放,甚至形成区域之间不平等的对外开放政策,却很少注意对内开放。支点建设,解决对内开放或者协同对外开放这一难题。传统“中心—外围”论认为应该优先发展某一创新变革中心(中心区),然后通过点的示范、辐射、渗透等效用,扩及外围区,从而实现总体经济增长,点轴开发理论是对其核心概括。但战略支点的核心在战略,其本质不在于这个点的带动,而在于这个点的支撑。支点的作用,在于能够连接各区的重要交通干线,形成有利方位,方便要素的流动,降低了经济运行费用,从而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支撑区域经济增长。
4 结语
总之,支点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中相互依赖理论和地域分工理论的有机融合,通过支点推动或支撑区域经济发展,是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经验,也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没有支点的辐射和带动,经济区域就无法形成,难以实现整合、互动和协调发展。支点布局,将是新一届中央政府区域经济战略实施的基本策略和有效推手。我们相信,支点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理论的创新应用、点轴开发理论的升级版,必将成为今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参 考 文 献
[1]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吴浙.倾斜的国土[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3]魏后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4]厉无畏.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分析[J].社会科学,1998(3).
[5]陈秀山.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
[6]包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政府作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7]鲁勇.行政区域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高海明]
【作者简介】易红梅,女,广西资源人,硕士研究生,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经济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区域金融。
【摘 要】从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湖北成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到2013年李克强总理对广西提出“广西要成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新的战略支点”。“战略支点”的提出使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已经由政府简单划区域启动的政府主导型升级为明确区域经济发展责任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政府指导型。文章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及演变趋势的内在逻辑引出“战略支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认为支点经济将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理论的创新应用、点轴开发理论的升级版,成为今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关键词】支点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299.2;F1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6)05-0152-03
0 引言
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这个物理现象让我们领略了支点的力量及杠杆的重要。“战略支点”这个词,最多出现在军事领域,首次出现在中国经济领域专业词汇里,应该是2005年8月21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胡锦涛要求湖北成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这个词汇再次成为经济领域的热门话题,则是在2013年7月8日,李克强总理在广西考察调研时再次提出“战略支点”命题,他指出:“广西要成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新的战略支点。”两次“战略支点”的提出,看似跨越8年时空,但绝非偶然现象。“克强经济学”也经常频频出现升级版的名词,我们有理由相信,战略支点使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已经由政府简单划区域启动的政府主导型,升级为明确区域经济发展责任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政府指导型。一字之差,蕴含了充分的市场经济要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政府的强制变迁手段以强势政府和有效政府为基础,但从现实来看,政府对区域经济运行的干预越来越力不从心。区域经济本来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也就是说,既要注重外部条件的改善,更要重视内部积极因素的积累。从现实来看,我国陆续出台了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但由于实施的地域范围广大、地理差别和要素差异明显,区域规划措施和相关政策文件并没有实现预期的区域经济繁荣。笔者认为,既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对一定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全局性、长远性、关键性的问题所做的筹划和决策,就应先考虑到区域经济、社會发展中的各方面关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所要达到的目标、所应解决的重点和所需经历的阶段及政策进行总筹划,注重因素相关性,强化市场经济思维。政府指导支点建设,基于市场机制培育杠杆,撬动区域经济发展,体现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全局观念,实现政策扶持到机制建设的重要转变,赋予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更鲜活的生命力。
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对的问题、目标任务与发展路径各不相同,资源要素禀赋各异。历史上中国就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如何在全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发展,一直是学术界热议的话题。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先是改革开放前的“工业西渐”,再到改革开放之后“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的提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点状分布格局—沿海带状分布格局—“弓”状分布格局—“井”状分布格局—棋盘状分布格局5个阶段的演化,试图解决区域非均衡发展带来的区域差距扩大、区域间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加剧、地区发展机会不均等问题。点状分布格局的形成主要是中央政府依据政治化导向、从行政化的角度去考虑区域经济格局形成的。行政上,当时中央政府建立了东北局、华北局等区域行政机构管理区域经济发展;经济上,当时通过实施156项重大项目建设,区域战略布局开始向内地倾斜,特别是经过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开展的10年三线建设,战略布局急剧向西部转移,但这个布局主要体现在点的分布上。
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的区域发展战略逐步从政治导向转为经济效益导向,发展的重点也逐渐从内地转向沿海,先后建立了5个经济特区、开放沿海14个城市,对沿海地区实行全面开放,形成沿海带状分布格局,而后又逐渐形成“弓”状和“井”状区域开发分布格局。进入新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阶段。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基本思路是在“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四板块经济协调发展中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棋盘状新格局,通过国家的规制支持和市场作用,把先进带动、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与地区间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地机结合起来,实现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它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科学发展的阶段。我国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和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政策,并相继批复了多个经济发展改革实验区。2009年至今,国家批复了13个区域发展规划,形成16个国家重点建设地区、6个核心经济圈带、八大经济圈和十大城市群。中央的这些经济发展举措,使中国逐步形成棋盘状的区域发展格局,形成非常完整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从这一过程来看,一个重要的区域发展逻辑是依据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多措施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并最终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但遗憾的是,由于很难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所以和谐的区域关系任重道远。
2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趋势的内在逻辑
从现实发展来看,中国的区域发展模式及其战略推进是中央政府区域政策、各地区位优势、经济地缘关系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催化的结果,并呈现出多年来的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逐渐向均衡区域发展战略转型的趋势。我们知道,经济发展战略是政府某一时期要遵循的经济发展目标的实施步骤。如果政府某个时期的目标是保障社会公平,那么居民收入差距、经济区域变化差异、生产力布局调整都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同时,上述要素之间又相互作用,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可能是区域发展政策、生产力布局变化的结果,它反过来又影响中央政府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改变生产力布局等。随着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要素的变化必然影响国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1)区域发展战略与国家发展目标具有必然的联系性和一致性。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来看,我国区域发展模式及其战略推进是中央政府区域政策、各地区位优势、经济地缘关系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催化的结果,是政府某一时期要遵循的经济发展目标的实施步骤。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国家发展目标具有必然的联系性和一致性,这种必然的联系性和一致性,体现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的内在逻辑性。我们国家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我们的经济发展到了一个结构调整追求经济增长质量的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一是提高资源空间配置的水平,促进区域高速增长;二是逐步缩小地区差距,从而实现合理的空间均衡和空间经济一体化。从目标上来说,我们所追求的,已经不是“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思维逻辑,应该是侧重社会公平、公共服务均等、弱化行政干预、强化市场机制的区域经济发展逻辑。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时,都会面临2个问题:一是区域可利用资源的有限;二是各地区、各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投入产出效果存在差距。“战略支点”的提出,直面这2个问题并做到了有机结合。考虑区域可利用的资源,强调区域经济发展中支点被需要的作用,与支点相关各地方自己寻找杠杆撬动经济,尊重区域投入产出差异,体现了弱化行政干预、强化市场机制的思维。通过遍布支点,体现公平发展的逻辑。此外,从总体上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经济区域内的相对资源状况会发生变化,即相对比较优势会发生变化,原来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应该因地制宜地进行相应的调整,体现区域差异。在原来的每个区域培育一个支点,围绕支点实施差异化区域经济政策,强调区域政策的适应性,并考虑这一时期的要素变化情况,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必然选择。因此,支点政策有效地解决了区域政策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支点与杠杆完美体现行政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空间配置效率,促进形成区域内各地区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可以极大地增强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统一性。
(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演变中不断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历经2次转变和3个阶段,应当说,每次转变和每个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都在继承新的发展基础、催生新的发展方式、解决新的突出问题中促进了区域经济和全国经济的大发展。因此,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发展,再到非均衡协调发展,并非简单的回复,而是螺旋式的辩证发展。正是这种螺旋式的辩证发展,突显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趋势的内在逻辑。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的历程着眼,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发展模式总是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適应的,这种相适应性,也反映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趋势的内在逻辑:当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之时,与之相适应的是“工业西渐”和重点建设“三线”发展模式之下的点状经济发展分布格局;当区域经济进入非均衡发展阶段,与之相适应的就是通过建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开放区的发展模式使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形成以东部沿海带状开放地带经济核心区和增长极为基础的“弓”状和“井”状分布格局;当我们进入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形成的则是“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四板块经济协调发展基础上的“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棋盘状新格局,而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发展模式支点经济的应运而生也就成为必然。
可以说,战略支点思想的提出,是我国区域经济战略重大转变,标志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更加完整、更加成熟,也更加符合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实际。
3 战略支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区位优势、国家政策、地方自然资源、地方人文特征等因素都有可能给区域发展带来机遇,其中国家政策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归纳以前出现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都表现为“中心—外围”论,强调利用区域内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带动、辐射边缘地区的发展,增长极理论是其典型代表。支点经济,虽然相似,但其实质已有了根本的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及其趋势,应该是依当地经济发展的条件,遵循市场选择的原则,通过政府的适当引导形成。战略支点的选择,吻合这一趋势,体现政府的适当引导。支点经济中的支点,可以是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也可以不是。支点,最应该体现为被需要,而这种被需要来源区域开放。区域开放同时涉及对外开放(国外)和对国内其他地区的开放。我们过去注重每个地区的对外开放,甚至形成区域之间不平等的对外开放政策,却很少注意对内开放。支点建设,解决对内开放或者协同对外开放这一难题。传统“中心—外围”论认为应该优先发展某一创新变革中心(中心区),然后通过点的示范、辐射、渗透等效用,扩及外围区,从而实现总体经济增长,点轴开发理论是对其核心概括。但战略支点的核心在战略,其本质不在于这个点的带动,而在于这个点的支撑。支点的作用,在于能够连接各区的重要交通干线,形成有利方位,方便要素的流动,降低了经济运行费用,从而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支撑区域经济增长。
4 结语
总之,支点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中相互依赖理论和地域分工理论的有机融合,通过支点推动或支撑区域经济发展,是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经验,也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没有支点的辐射和带动,经济区域就无法形成,难以实现整合、互动和协调发展。支点布局,将是新一届中央政府区域经济战略实施的基本策略和有效推手。我们相信,支点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理论的创新应用、点轴开发理论的升级版,必将成为今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参 考 文 献
[1]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吴浙.倾斜的国土[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3]魏后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4]厉无畏.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分析[J].社会科学,1998(3).
[5]陈秀山.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
[6]包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政府作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7]鲁勇.行政区域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高海明]
【作者简介】易红梅,女,广西资源人,硕士研究生,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经济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区域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