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中存在的思想认识方面、职业技术应用、教育资源及工作机制等几种现实困难,并针对这些问题,从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建设、资源整合、校地合作、宣传动员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现实路径
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教育是实现精准脱贫,摆脱代际贫困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响应“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号召,创新教育理念,创新课程设施,创新工作方式,以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与提升,努力在精准脱贫中建功立业。
一、高等职业教育助推精准扶贫面临的困境
我们知道,教育和脱贫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分别有自身的内在规律。要发挥好高职教育在精准脱贫中的信息优势、资源优势、智力优势,在实践中需要克服一些困难。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职业教育可以说是教育事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近年来,尽管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但短期内人们的思想意识中依然存在着“重普教轻职教”的落后观念,读职业教育不是人们的首选。即便有的贫困地区,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数也相当有限,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度不高,公信力不够,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脱贫攻坚的制约因素。
(二)服务基层不紧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有赖于一定经济基础的支撑,其产生发展必须适应当地产业结构、技术结构、行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如,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施,课程安排基本上都对标现代产业发展趋势,为学生就业服务。然而现实中,部分偏远山区贫困户,文化水平低,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弱,生产方式传统落后,生产效率低下,缺乏市场竞争力,高等职业教育服务脱贫攻坚难以找准切入点。
(三)教育资源不均衡。职业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是当前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突出问题。受各种因素影响,一些是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偏远地区,对职业教育需求最迫切,然而职业教育发展却相对缓慢滞后,有的还是一片空白,反而城市地区职业教育较为发达完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差距较为明显。因此,推动职业教育服务扶贫脱贫,优化布局高等职业教育资源,还有一段路程。
(四)工作机制不完善。优秀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是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不够完善,有的年轻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缺乏专业实践技能,有的教师具有实践技能但缺乏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理论知识和扶贫工作实践相互结合还有一定差距。同时,一般而言,贫困地区综合条件较差,待遇不高,亟需完善政策措施,调动广大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积极性。
二、高等职业教育助推精准扶贫的现实路径
面对当前的历史机遇,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要坚持问题导向,在服务精准脱贫伟大事业中,不断完善发展壮大,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坚持需求导向。要深入调查研究当前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现状,摸清贫困群众的现实困难和实际需求,围绕技术技能脱贫目标,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科学设置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专业和课程。制定个性化帮扶计划,加大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有效确保贫困家庭至少一人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实现“帮扶一人带动一家”。降低准入门槛,着力抓好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招生工作,尽量让高中毕业后未考上大学的学生有机会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及其他手艺,增强就业能力。
(二)坚持资源整合。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要加强自身建设,增强社会责任感,建立完善教师社会实践能力培育的工作机制,鼓励广大教师主动走出去,到扶贫工作实践中丰富知识结构,提升能力素质。加强校校合作,建立城镇职业教育院校与贫困地区职业院校的对口帮扶合作,推动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和优化配置,支持贫困地区職业院校图书文献资源建设,让最好的资源用到脱贫攻坚第一线。伸长手臂,联合更多社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建立人才企业直通车,及时将成熟性人才输送到企业里去,或按照企业需求“订单式”培训。
(三)坚持校地合作。针对贫困地区产业基础薄弱,现代化生产技术应用不高的现实问题,高等职业院校可以结合区域实际情况,组建农作物、林业、水产养殖业、禽畜养殖业、特色农业等技术服务专家团队,由专家实行包片包户,实现“精准技术支撑”服务,帮助贫困户逐步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可以依托贫困地区示范骨干职业院校联合研究基地、联合技术中心的技术创新平台,带动贫困地区产业提质增效,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的技术技能研发机构在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民脱贫致富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四)坚持广泛宣传。要加强国家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培训各项政策文件宣传,积极动员贫困地区学生及广大社会青年主动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充分挖掘推广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典型、 好经验,总结提炼,宣传一个,教育一批,提振职业教育培训扶贫对象精神风貌。坚持“志智双扶”相互结合,大力营造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的良好社会氛围,扩大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消除扶贫工作中的等靠要现象。
参考文献:
①沈霞 农村贫困人口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脱贫研究[J].农业经济,2019(1).
②郭广军,邵瑛,邓彬彬.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脱贫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第10期(总第890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现实路径
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教育是实现精准脱贫,摆脱代际贫困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响应“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号召,创新教育理念,创新课程设施,创新工作方式,以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与提升,努力在精准脱贫中建功立业。
一、高等职业教育助推精准扶贫面临的困境
我们知道,教育和脱贫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分别有自身的内在规律。要发挥好高职教育在精准脱贫中的信息优势、资源优势、智力优势,在实践中需要克服一些困难。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职业教育可以说是教育事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近年来,尽管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但短期内人们的思想意识中依然存在着“重普教轻职教”的落后观念,读职业教育不是人们的首选。即便有的贫困地区,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数也相当有限,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度不高,公信力不够,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脱贫攻坚的制约因素。
(二)服务基层不紧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有赖于一定经济基础的支撑,其产生发展必须适应当地产业结构、技术结构、行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如,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施,课程安排基本上都对标现代产业发展趋势,为学生就业服务。然而现实中,部分偏远山区贫困户,文化水平低,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弱,生产方式传统落后,生产效率低下,缺乏市场竞争力,高等职业教育服务脱贫攻坚难以找准切入点。
(三)教育资源不均衡。职业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是当前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突出问题。受各种因素影响,一些是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偏远地区,对职业教育需求最迫切,然而职业教育发展却相对缓慢滞后,有的还是一片空白,反而城市地区职业教育较为发达完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差距较为明显。因此,推动职业教育服务扶贫脱贫,优化布局高等职业教育资源,还有一段路程。
(四)工作机制不完善。优秀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是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不够完善,有的年轻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缺乏专业实践技能,有的教师具有实践技能但缺乏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理论知识和扶贫工作实践相互结合还有一定差距。同时,一般而言,贫困地区综合条件较差,待遇不高,亟需完善政策措施,调动广大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积极性。
二、高等职业教育助推精准扶贫的现实路径
面对当前的历史机遇,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要坚持问题导向,在服务精准脱贫伟大事业中,不断完善发展壮大,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坚持需求导向。要深入调查研究当前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现状,摸清贫困群众的现实困难和实际需求,围绕技术技能脱贫目标,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科学设置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专业和课程。制定个性化帮扶计划,加大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有效确保贫困家庭至少一人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实现“帮扶一人带动一家”。降低准入门槛,着力抓好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招生工作,尽量让高中毕业后未考上大学的学生有机会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及其他手艺,增强就业能力。
(二)坚持资源整合。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要加强自身建设,增强社会责任感,建立完善教师社会实践能力培育的工作机制,鼓励广大教师主动走出去,到扶贫工作实践中丰富知识结构,提升能力素质。加强校校合作,建立城镇职业教育院校与贫困地区职业院校的对口帮扶合作,推动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和优化配置,支持贫困地区職业院校图书文献资源建设,让最好的资源用到脱贫攻坚第一线。伸长手臂,联合更多社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建立人才企业直通车,及时将成熟性人才输送到企业里去,或按照企业需求“订单式”培训。
(三)坚持校地合作。针对贫困地区产业基础薄弱,现代化生产技术应用不高的现实问题,高等职业院校可以结合区域实际情况,组建农作物、林业、水产养殖业、禽畜养殖业、特色农业等技术服务专家团队,由专家实行包片包户,实现“精准技术支撑”服务,帮助贫困户逐步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可以依托贫困地区示范骨干职业院校联合研究基地、联合技术中心的技术创新平台,带动贫困地区产业提质增效,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的技术技能研发机构在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民脱贫致富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四)坚持广泛宣传。要加强国家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培训各项政策文件宣传,积极动员贫困地区学生及广大社会青年主动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充分挖掘推广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典型、 好经验,总结提炼,宣传一个,教育一批,提振职业教育培训扶贫对象精神风貌。坚持“志智双扶”相互结合,大力营造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的良好社会氛围,扩大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消除扶贫工作中的等靠要现象。
参考文献:
①沈霞 农村贫困人口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脱贫研究[J].农业经济,2019(1).
②郭广军,邵瑛,邓彬彬.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脱贫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第10期(总第89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