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今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正在广泛开展,并且在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应用中,以大学英语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最为普遍和多样。而翻译专业及英语专业的专业课程却相对少见,因此基于智慧APP雨课堂来探讨翻译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正是恰逢其时。
◆关键词:翻译教学;雨课堂;混合式教学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在“十三五”期间鼓励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互联网+”教育新业态发展。而当前翻译及英语专业的笔译课程类教学通常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以翻译材料为例,讲授相关的翻译方法和技巧,然后布置练习,教师评阅学生的翻译成果后,再给出反馈意见。总结起来目前翻译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教学内容单一脱节;②教学模式陈旧低效;③教学手段良莠不齐;④评价体系静态封闭。而雨课堂作为新型的智慧教学工具,能够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赋予全新的体验,快捷免费地实现大数据时代的智慧教学,包括师生多元实时互动,教学全周期数据分析等。雨课堂将PPT课件、微信、慕课融为一体,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技术可能,是一个主要面向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学工具。并且在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应用中,以大学英语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最为普遍和多样,而翻译专业及英语专业的专业课程相对少见。因此基于智慧学习APP雨课堂来探讨翻译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正是恰逢其时。
在当今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正在广泛开展,“它通过技术将课堂时间向课外延伸,在很大程度上以学生为中心,有助于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目前混合式教学的研究方向呈现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也是多元化,其基础形式就是传统面对面教学与学生在线学习的有机结合。尤其是在疫情特殊期间,线上学习备受推崇。目前线上学习的模式约有四类:①微课;②慕课;③翻转课堂;④基于互联网+智慧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由于互联网的发展迅速,各种移动环境下的免费智慧教学APP也相继被研发出来。现在发展比较成熟的在国外有Google Classroom,在国内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雨课堂、移动APP“蓝墨云班课”“超星学习通”、有中国版的Google Classroom之称的“课堂派”、教师工作好帮手“励志君”等等。而雨课堂因其丰富的功能、快捷及免费的特点,很快受到广大高校师生的欢迎,发展迅速。因此,基于智慧学习APP雨课堂和传统授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被广泛实践研究。
在实际教学中,基于雨课堂的翻译教学设计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课前阶段、课堂阶段和课后阶段。课前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推送相关翻译材料或视频等资源,并实时监测同学的预习情况,实现课前的互动。至于推送的材料或视频,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PPT课件;或者插入慕课或网络视频,甚至可加入习题以检测同学的预习情况。学生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预习,教师也可以实时的监测学生的预习情况。
课堂阶段:教师的课件可以同步到同学的手机上,他们可以标注“不懂”或“收藏”按钮,促进教师现场调整教学内容。在翻译教学课堂中,一直提倡“项目式”学习、“工作坊式”学习、“任务驱动式”学习等多种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方法,而雨课堂完全可以满足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合作互评等各种需求。并且学生的意见问题都可以通过“投稿”或“弹幕”投屏,教师即可轻松地进行集体课堂讨论互动,活跃班级氛围。同时,通过课上小组的译文投屏,学生通过软件从语言、翻译技巧、规范性等多角度评析,被评价的学生在同伴评价中得到了肯定,会很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了雨課堂,实时互动的小组报告会变得更加生动,并且课前推送能使所有同学都有备而来。此外,教师还可以每隔一定时间就推送翻译的测试题。当然,雨课堂并非要单纯实现“答题”“弹幕”这样的一个个功能,而是通过这些具体的功能将课堂教学活动及课外学习连接起来,最终将全周期的教学数据转换为师生进一步改进教学的决策依据,将教与学从“经验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让教学释放更大的活力。
课后阶段:教师主要通过课后作业考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雨课堂通过联通教师与学生的智能终端,将学生课后作业的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而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表现判断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快速地调整教学重点。此外,教师推送的作业题目,除了英语笔译外,还可以通过主观题中口语测试的功能,接收英语口译的音频。雨课堂可以自动采集学生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所有学习行为,这些数据被整合分析后,将帮助教师量化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让教师更好地评估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而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这样便实现了数据驱动的新模式,同时可以实现课后的互动。
雨课堂这一智慧教学APP,采用了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双通道教学”——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起“同步(synchronous)”和“异步(asynchronous)”的两条师生交流通道,从而实现互联网+、智能终端、名校慕课资源及一线翻译教师的混合式创新培养模式。当然,目前雨课堂的混合式翻译教学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缺乏相关的语料数据库;②缺乏学生练习的数据库;③缺乏教师交流平台等。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者可逐步解决以上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帅国.雨课堂: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J].现代教育技术,2017(05).
[2]张鹏.基于雨课堂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协同创新策略探析[J].大连大学学报,2018(03).
[3]杨芳,张欢瑞,张文霞.基于MOOC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初探——以“生活英语听说”MOOC与雨课堂的教学实践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7(05).
作者简介
刘丽艳(1982.08—),女,云南省腾冲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外语教育与翻译研究。
本文系大理学院第七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智慧教学平台雨课堂的翻译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的成果。
◆关键词:翻译教学;雨课堂;混合式教学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在“十三五”期间鼓励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互联网+”教育新业态发展。而当前翻译及英语专业的笔译课程类教学通常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以翻译材料为例,讲授相关的翻译方法和技巧,然后布置练习,教师评阅学生的翻译成果后,再给出反馈意见。总结起来目前翻译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教学内容单一脱节;②教学模式陈旧低效;③教学手段良莠不齐;④评价体系静态封闭。而雨课堂作为新型的智慧教学工具,能够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赋予全新的体验,快捷免费地实现大数据时代的智慧教学,包括师生多元实时互动,教学全周期数据分析等。雨课堂将PPT课件、微信、慕课融为一体,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技术可能,是一个主要面向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学工具。并且在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应用中,以大学英语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最为普遍和多样,而翻译专业及英语专业的专业课程相对少见。因此基于智慧学习APP雨课堂来探讨翻译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正是恰逢其时。
在当今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正在广泛开展,“它通过技术将课堂时间向课外延伸,在很大程度上以学生为中心,有助于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目前混合式教学的研究方向呈现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也是多元化,其基础形式就是传统面对面教学与学生在线学习的有机结合。尤其是在疫情特殊期间,线上学习备受推崇。目前线上学习的模式约有四类:①微课;②慕课;③翻转课堂;④基于互联网+智慧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由于互联网的发展迅速,各种移动环境下的免费智慧教学APP也相继被研发出来。现在发展比较成熟的在国外有Google Classroom,在国内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雨课堂、移动APP“蓝墨云班课”“超星学习通”、有中国版的Google Classroom之称的“课堂派”、教师工作好帮手“励志君”等等。而雨课堂因其丰富的功能、快捷及免费的特点,很快受到广大高校师生的欢迎,发展迅速。因此,基于智慧学习APP雨课堂和传统授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被广泛实践研究。
在实际教学中,基于雨课堂的翻译教学设计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课前阶段、课堂阶段和课后阶段。课前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推送相关翻译材料或视频等资源,并实时监测同学的预习情况,实现课前的互动。至于推送的材料或视频,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PPT课件;或者插入慕课或网络视频,甚至可加入习题以检测同学的预习情况。学生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预习,教师也可以实时的监测学生的预习情况。
课堂阶段:教师的课件可以同步到同学的手机上,他们可以标注“不懂”或“收藏”按钮,促进教师现场调整教学内容。在翻译教学课堂中,一直提倡“项目式”学习、“工作坊式”学习、“任务驱动式”学习等多种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方法,而雨课堂完全可以满足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合作互评等各种需求。并且学生的意见问题都可以通过“投稿”或“弹幕”投屏,教师即可轻松地进行集体课堂讨论互动,活跃班级氛围。同时,通过课上小组的译文投屏,学生通过软件从语言、翻译技巧、规范性等多角度评析,被评价的学生在同伴评价中得到了肯定,会很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了雨課堂,实时互动的小组报告会变得更加生动,并且课前推送能使所有同学都有备而来。此外,教师还可以每隔一定时间就推送翻译的测试题。当然,雨课堂并非要单纯实现“答题”“弹幕”这样的一个个功能,而是通过这些具体的功能将课堂教学活动及课外学习连接起来,最终将全周期的教学数据转换为师生进一步改进教学的决策依据,将教与学从“经验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让教学释放更大的活力。
课后阶段:教师主要通过课后作业考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雨课堂通过联通教师与学生的智能终端,将学生课后作业的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而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表现判断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快速地调整教学重点。此外,教师推送的作业题目,除了英语笔译外,还可以通过主观题中口语测试的功能,接收英语口译的音频。雨课堂可以自动采集学生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所有学习行为,这些数据被整合分析后,将帮助教师量化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让教师更好地评估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而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这样便实现了数据驱动的新模式,同时可以实现课后的互动。
雨课堂这一智慧教学APP,采用了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双通道教学”——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起“同步(synchronous)”和“异步(asynchronous)”的两条师生交流通道,从而实现互联网+、智能终端、名校慕课资源及一线翻译教师的混合式创新培养模式。当然,目前雨课堂的混合式翻译教学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缺乏相关的语料数据库;②缺乏学生练习的数据库;③缺乏教师交流平台等。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者可逐步解决以上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帅国.雨课堂: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J].现代教育技术,2017(05).
[2]张鹏.基于雨课堂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协同创新策略探析[J].大连大学学报,2018(03).
[3]杨芳,张欢瑞,张文霞.基于MOOC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初探——以“生活英语听说”MOOC与雨课堂的教学实践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7(05).
作者简介
刘丽艳(1982.08—),女,云南省腾冲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外语教育与翻译研究。
本文系大理学院第七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智慧教学平台雨课堂的翻译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