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是矿工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gezu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我爸是个一点也不像矿工的矿工。
  我说这话绝不是吹牛。我爸四十岁以前长得是一表人才,一米七二的个头,白净的脸蛋,说话细声细气的,根本就不像个“炭牯佬”,倒像个教书先生。我堂奶奶只要一与我妈吵架,就会说我妈配不上我爸,说我爸是瞎了眼,找了个不识字又长得黑的女人。
  我小学一毕业,就来到我爸身边。这一方面当然是因为矿里的教育条件要比乡下好,其实另一方面却是我妈的一着妙棋,有点让我潜伏到我爸身边的意思。我每次放寒暑假回到乡下,我妈都要旁敲侧击反复向我打听我爸的一些情况,比如他平常喜欢去哪些阿姨家里玩呀?他的被子是哪个阿姨帮忙拆洗缝补的呀?
  我每次都只能含糊其辞。其实,这并不是我爸对我有什么特别交代,只是我爸还真没有什么把柄落在我手里。至于我爸心里有没有什么想法,我就不知道了。
  我爸很胆小的,说话时,你如果不认真听,或耳朵有些背,你都听不清他到底说些啥。我甚至都没看到过他与哪位阿姨开过带荤的玩笑。
  我爸脾气也特好,从不与人争论什么。我从小到大,甚至没有挨过他一次打。这可一点不像我妈,我妈只要脾气一上来,通常是连骂带打,直到我们求饶为止。我爸甚而连砍柴这样的事,也懒得吩咐我去做。我俩偶尔煮饭炒菜(我俩以吃食堂为主),他都是从井下顺便带回一点废旧坑木,晒干劈开当柴火。
  只要成绩还过得去,我平时跟什么人玩,玩些什么,我爸一般是不干涉的。即使有段时间,我昏天黑地地看小说、看电视,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二
  我爸是个怕死的人。虽然,他在家里从不提起井下的危险话题,但他在工友老乡们面前,只要一沾酒,这句话是经常要复习一下的:井下的事,哪里是人做的事?人都会吓死去!
  因为怕死,所以他刚开始参加工作时,一直坚持做小工,守守溜子。虽说工分少,钱赚得不多,但活轻,关键还相对安全。只是后来成家生子,一个人赚钱六个人吃饭,负担重,压力大。他没法子,只好硬着头皮做了大工。
  我爸在矿里辗转待过东坑井、回采五区等多个区队。虽说他也有高小文化,却一直是个普通矿工。记忆中,他似乎只代理过一阵子值班长,但因为缺少霸气豪气,镇不住人,而且打架也很不在行,所以只尝了下“当官”的味道,便被免职了。当然,他被免职,我妈的解释却是另外一个版本:你爸这个人,太老实了,也不晓得拍个马屁求个人,一包烟都不舍得给领导抽,还想当值班长?!我妈的解释也许是对的。我爸长年喝一块五毛的“尖庄”酒(后来经济条件稍好,便改喝五块钱的“堆花”酒),抽九毛钱的“瓷都”烟(有段时候还抽六毛钱的“禾河”烟)。只有过年了才咬牙买两包“大前门”待客。这样的低档烟酒,我估计就是厚着脸皮送给领导,领导也不会要的。
  做大工是非常危险的。大工就是采煤师傅,是真正的一线火线,是实打实地在阎王殿里讨生活。大热天,我们父子俩赤膊吃饭时,我常看到他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有些煤渣深深地嵌进了肉里,怎么擦也擦不掉。有次,他下夜班回来,我甚至突然发现他的两颗门牙不见了。我后来才知道,他出班升井时,还刚迈进了一只脚,提升罐笼就突然启动,他往后一倒,人无大碍,两颗门牙却被磕掉了。自此,他说话就有些漏风,有些含混不清了。
  其实,从他做大工开始,我就经常睡不踏实。只要一到他正常下班的时点,却没有看到他的身影,我就忐忑不安。平时,只要一听到救护车的鸣笛,我就胆战心惊,下意识地会去想想他今天上什么班。我甚至多次梦见他在井下被一堆大石头压住了身子,只露出个头,在那里拼命地喊救命。这种滋味,非亲身体会难以言说。
  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中期,我大学毕业分配回矿在办公室工作期间,就曾亲历过一次重大井下伤亡事故。救护车的笛声一响,整个矿区都躁动起来了。一个班,井下几百人在作业,涉及到上千家庭。短短时间,整个三井井口广场,黑压压全是人,哭天喊地,凄惨异常。而那天,碰巧我二弟也在井下,我几乎是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了井口。而隔老远,就看见我妈也由我四弟搀扶着哭奔而来。此情此景,我眼泪哗地就下来了。
  那次,有四位矿工兄弟永远地离开了他们的亲人。
  三
  我爸的逝去有些突然。据我二弟讲,我爸那天上夜班,不小心弄伤了手指,下班后便去矿职工医院包扎处理。碰巧在医院院内遇到了一位做医生的熟人,两人自然要寒暄几句。末了,这位医生突然想起矿职工医院新购进了一台彩超,便对我爸讲,要不给你打个B超,反正是免费的。我爸是个老胃病,常到他那里做胃镜。
  我爸想了一下,反正免费,做就做一下吧。不曾想,这位医生做完后,却对我爸讲:“老李,要不你还是住几天院吧,我给你开张病假条。”
  我爸不免有些纳闷,平时想休息几天,找你開个病假条,你总是啰啰嗦嗦,现在倒主动给我开病假条。我爸内心里虽有疑问,却也不好拂人家的好意,便住下了。
  医生没跟我爸说实话,却将他的诊断结果告诉了我爸的朋友。我爸的朋友一听,当即叫上几个当时走得近的工友老乡赶到了医院,七嘴八舌地说:“老李,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要想这么多!”
  当时,我爸和我妈都瞒着我。待我得到消息赶到医院时,前几天还在井下正常工作的他,此时连上厕所都需要有人扶着了。
  1994年农历七月初五,他在地下工作了一辈子,最终又去了地下。
  四
  说句实在话,凡是有生命危险的职业都不是什么好职业。如果我说矿工是一份很不错的工作,估计广大矿工兄弟不仅会笑话我,甚至会打我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一次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上,我曾亲耳听到一位省领导说过一句有良心的话:“把钱放到井下工作面,叫有些人去拿,他们都未必敢去!”
  我爸是矿工,我一直记着,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绘画:李延声
其他文献
我常是侧着睡的。这样还不够——一袭被子裹挟全身,蜷曲着身子,手半抱着头。据说,这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睡姿。  我们人类,大概都是生来缺乏安全感罢了。害怕坐上疾速的车,恐惧着飞在空中的飞机突然坠落,担忧着走在地面是否突然塌陷……其实,我们就是天生缺乏安全感,所以,一辈子都在寻找。想想这整个地球都是悬于茫茫未知的宇宙空间,我们存在的这个空间就是失去了支撑的——当然,地球为什么可以久立于宇宙是由科学家们去
期刊
震颤的洛城  还没到洛杉矶来,就听说洛城是一个阳光之都,是黄金西海岸的同时,也是个地震多发地。7年前,我从美国中西部的新墨西哥州,搬来洛杉矶。搬来前,我的美国邻居和朋友们听说我要来洛杉矶,都面带同情。对于美国中部较为传统保守的白人来说,洛杉矶和纽约都属于无法居住的城市。  不能居住的原因主要还不是地震,而是人多、车多、空气差、房价高,总之是个“乱”,再加上“地震”,就更是给人一种时刻都摇摇晃晃、不
期刊
不再需要牛来耕田、拉车、推磨的时代,牛粪成了牛的唯一。牛皮牛骨牛肉都不属于牛。发球牛的只有牛粪。湖水退去,在那场网与电的浩劫之后,湖草长起来。这是牛的季节。在湖滩上,我常常跟一堆堆牛粪相遇。草用了一个冬天半个春天来生长。牛跟着这些草的脚步,俯下身去啃食,从头到尾用全副身体来反刍来消化来酝酿来创造,最后有了这些牛粪。  牛粪是牛最伟大的作品。  我说的是干牛粪。一块刚出炉的湿牛粪,阳光和风,也包括虫
期刊
那天,在雨中参观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讲解员详细讲解秦人古时迁徙路线,陪同我们参观的朋友,不无自豪地用浓重的关中口音说道:喔那秦人,就是给我们放马的,秦始皇就是个放马人的后裔。我突然觉得秦始皇好可爱,居然与牧马人有关。不过,八百里秦川可是典型的农耕文化带,南北原上和陇上之境也是千百年来的熟耕之地,我怀疑在秦人迁徙沿途何处能有让马群驻牧吃草的地方。  2015年9月,我应邀来到甘肃张家川关山,眼前的一切
期刊
那个暮春的下午,我应邀去朋友家品尝佛手新茶。  男主人是个资深茶人,所以泡茶的动作自然如同行云流水一般。随着沸水倾泻而下,新茶特有的芬芳迅疾蒸腾而起。头遍茶是为洗茶,亦称醒茶,是要倒掉的。第二遍茶水倒在白瓷杯中,茶汤明黄清澈,喝了一口,顿时喉咙生津,只觉得满嘴的香橼清香缭绕,肺腑如清风荡涤而过,真是怎一个爽字了得?!——是佛手茶。只有佛手茶才有这种特有的香橼清香。  后来,茶味渐淡,男主人又换了一
期刊
人活一辈子,就是活心情。会活的,活得心里美。不会活的,归根到底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那么大一个世界,比什么?比财富,你肯定不是最富的,哪怕你是富二代;但也不是最穷的,哪怕你今晚的饭还没着落。比地位,统治过半个地球的人,比方恺撒大帝和成吉思汗,你都没遇上,当奴隶、当战俘你也没赶上。你就是这城市里平凡的千百万分之一,怎么办?气死,不值。自己活自己的,活得自己美滋滋的,那就对了。从现在开始,不迟!  人的
期刊
1993年冬季的一天,我请假到城关医院看望住院的母亲。  她正在病床上,一向浮肿的脸越加苍白,双目、嘴巴紧闭着。姐姐试图给她喝水,小心地靠近她,轻声地、征求意见地把水放到她嘴边,她恶声恶气地说:“实在麻烦,不喝!”大家互相看看,没有办法,都知道她承受着巨大的病痛的折磨。父亲哄着她说:“喝点吧,一天没有喝啦,这样下去不行啊……”她还是闭着眼睛一动不动。  我在这样的场合一般是没用的,大家都知道我怕她
期刊
多少年来,他内心深处蕴藏着难以割舍的梦——回海原,看望学生,尤其是第一届学生:当年,他们受苦了!  大学毕业,我们被分配到偏远的山区任教。走进破烂不堪的学校,山坡上,土墙围起的校园里,一排矮小的土平房,是教师唯一的办公室兼宿舍。校园角落里,树枝搭起的小土房,是教师唯一的厨房。昏暗的厨房内一口煮饭、烧水、锈迹斑斑的铁锅;一块灰尘满面,坑坑洼洼的杨木案板;两只盛水的水缸。冬季,水缸结冰,冻裂。  操场
期刊
浙北安吉,真正的冬天到了。  第一朵雪花,是从黄浦江源头的龙王山之巅舞动起来,潇洒地飘落在安吉母亲河西苕溪及其两岸,让残秋的杨柳、水杉也有了一些滋润、发亮。  当这一朵雪花与人们相约、与地面亲热时,紧接着天荒坪之巅的无数朵雪花也响应起来了,纷纷扬扬地降落在大竹海风云悸动的波涛里。  浙北大地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只露出了农家一座座别墅的眼睛和一幢幢工厂的鼻子,大竹海也变成了原野上一个个找不着北的迷宫
期刊
听奶奶说,我刚学走路的时候,就想跑。上了小学一年级,个头还没有自行车高,看见那些比我大一些的小孩轻松自在地骑着自行车在我面前晃来晃去,然后对我说:滚开,臭小子,有本事你也骑呀!我瞧不起那些兄长们骑自行车时像耍杂技一样,手不抓车把,吹着口哨从我身旁掠过。其实我内心还是十分渴望自己能像他们一样,我从不反感自己跟他们一样的、不可一世的德性。于是我跑回家跟父亲申请:“爸爸,我要像他们一样!”父亲惊讶地摸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