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中国管理信息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o_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剧增,迫切需要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以满足老年群体在基本生活照料、护理康复、精神关爱、紧急救援等方面的需求,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课题组通过对丹阳市养老机构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指出了养老服务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基层;养老服务;问题 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21. 082
  [中图分类号] C91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21- 0195- 05
  0 引 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剧增,迫切需要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以满足老年群体在基本生活照料、护理康复、精神关爱、紧急救援等方面的需求,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为全面了解我市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现状,推动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健康发展,调研组前往丹阳市老年公寓、云阳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丹阳市老年康复中心和丹阳市红叶颐馨园等养老服务机构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情况;召开了由市民政局、有关镇(区)分管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还赴周边先进城市参观学习。经过综合研究分析,形成本调研报告。
  1 丹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丹阳市自1985年进入人口老龄化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人口老龄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相关问题已经十分突出,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基数大。截止到2016年底,全市有60岁以上老年户籍人口20.43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5%,已迈入了“中度”老龄化社会,高于全国8.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6个百分点。二是增速快。近三年来,丹阳市老年人口增加了2.63万人,每年的增速达到了4.5%。三是寿龄高。全市8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2.84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3.9%。四是“空巢”多。全市“空巢”老人约4.12万人,老年家庭的“空巢”率近50%。
  近年来,丹阳市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等严峻形势,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并多方筹措资金完善社会养老服务设施,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业,在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信息为辅助”的养老服务体系。
  1.1 重视老年社会保障建设
  丹阳市以《老年法》为依据,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4〕39号)等各项老龄政策法规,充分保障了老年人养老、医疗和优待等合法权益的落实。
  (1)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一是老年人参保率不断提高。全面实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参保率达95%以上。二是养老补贴全面发放。从2010年起,对全市无社会养老保障的城乡老年人发放了基础养老补贴。三是困难老人生活得到保障。对全市2 038名五保老人实现应保尽保,现集中供养标准为9 000元/人/年,分散供养标准为8 000元/人/年,并全部纳入了财政供养。另外,对城乡低保对象中7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增发保障标准额20%的保障金。
  (2)健全老年医疗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将社区老年卫生服务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畴。为防止农村老年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各级党政组织加大行政推动,动员有条件的老年人都参加了医疗保险,对没有支付能力的特困老人和“五保”老人,采用财政补贴的方式让他们享受医保。
  (3)提高老年人优待水平。一是完善“尊老金”发放制度。从2009年起,丹阳市建立了针对高龄老年人的“尊老金”制度,现发放标准为80-89岁50元/人/月,90-99岁100元/人/月,百岁老人400元/人/月,并全部实现社会化发放。二是认真做好老年人出行優待。老年人凭身份证或老年优待证可以免费进入政府投资主办的公园、公益性文化设施;70周岁以上老年人可以免费乘坐市区公交车。
  (4)老年人安康关爱行动成效显著。安康关爱行动是全省统一行动,现已在丹阳市实施了第五轮,全市老年人知晓率和参保率稳步上升,2016年参保率已达50%,理赔率从第一年64.2%提高到2016年的接近100%。
  1.2 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1)养老社会化服务机构建设有了新的发展。截至2016年底,全市机构养老总床位达到7 897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40张。一是发挥了公办养老机构的示范引导作用。丹阳市社会福利院是省级示范性养老机构。一期工程床位220余张,床位利用率100%。二期工程投资约3 000余万元,设置床位约350张,已投入使用。二是农村敬老院设施逐步完善,全市17家敬老院有床位2 528张,星级达标率为100%。三是民办养老机构有新发展。现全市有民办养老机构11家,农村老年关爱之家24家,总床位达2 839张。
  (2)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有了新的突破。全市共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184家、虚拟养老院1家,老年人助餐点64个,有日间托老床位2 020张。依托虚拟养老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和信息化服务工作,为符合条件的困难老人及有特殊贡献的老年群体提供每月400元的居家养老试点服务。利用云阳街道虚拟养老院信息服务平台,开展老年人居家呼叫及应急救援服务网络建设试点工作,为200余名困难老人对象免费提供“一键通”话机或“老人手机”,并免费提供信息服务。
  (3)老年活动场所建设有了新的进展。2016年在市区建成了市级老年服务中心,承担了全市养老服务行业的监管、组织、指导、服务、培训等功能。同时,随着功能逐步完善,它还将成为集老年人日间照料、助餐、康复训练、文体活动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性市级老年活动中心。   (4)养老事业扶持有了新的政策。一是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首先是床位建设补贴,自2012年起,对新建的养老机构,每张床位一次性补贴4 000元;对改建的每张床位一次性补贴2 000元;2015年起,对以自建产权用房举办的养老机构,每张护理型床位给予不低于1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补助;对符合条件的以租赁用房举办且租期5年以上的养老机构,每张护理型床位给予不低于5 000元的一次性改造补助。其次实行床位运营补贴,以实际入住老人数为标准,每人每月补贴100元。最后是,对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符合定点医疗机构资格条件的,纳入城乡医疗保障定点治疗单位范围。二是对社区居家养老中心(站)建设、运营予以补贴。补贴标准:新建社区居家养老中心(站)的,一次性补贴3万元/个;社区居家养老中心(站)运转正常的,每年2万元/个。三是加强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免费专业技能培训,培训合格人员由职业技能主管部门颁发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自2014年起,对在养老机构护理岗位连续从业2年以上,并取得技师、高级、中级、初级资格证书的养老护理员,分别给予每人一次性补贴3 000元、2 000元、1 000元、500元。
  2 丹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丹阳市不断加大投入,养老服务事业有了较大发展,但总体上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缺乏长期的发展规划;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市场发育不健全;养老设施功能弱、服务水平低;民间资本参与不充分等。这些问题或不足制约了丹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难以适应和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
  2.1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缺乏长远规划
  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政策分别于2013年9月、2014年4月发布施行,上述相关政策,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框架、功能定位和建设目标任务做出了详细规划部署,并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给出了诸多优惠政策。2016年9月8日,省政府下發了《“十三五”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2017年2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目前丹阳市的相关实施意见正在拟定中,拟于今年下半年正式出台,但社会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尚未出台。因此在涉及养老机构用地、场所建设、人员配备、工作部署和政策措施等方面,遇到了很多难以克服的问题,一些上级已明确的政策无法落地生根。如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4〕39号)规定,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2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新建住宅小区按每百户20至30平方米配套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还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2.2 养老服务观念陈旧,工作机制尚不完善
  我市养老服务工作体制不顺,机构萎缩,队伍薄弱。目前市老龄办仅有3名工作人员,现有的县级老龄办体制、机构编制和人员素质情况,与其所担负的“对老龄工作进行‘调查研究、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督促检查’职能”极不相称。首先,老龄办作为民政部门的内设机构,是难以协调政府其他部门形成齐抓共管发展老龄事业合力的。其次,老龄办不仅负责协调、督促、指导有关部门做好养老服务的相关工作,还担负着居家养老、敬老院、养老机构建设等民政日常工作,工作量很大。最后,老龄工作的重点在基层,但各镇(区、街道)、村(社区)老龄工作无专门人员负责,难以扎实有效地开展为老服务工作。
  2.3 机构养老冷热不均,供需矛盾突出
  一是床位利用率不高。现全市机构养老床位数7 800余张,入住老人2 500余人,床位利用率仅达30%。二是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市老年公寓现有床位220张,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老人需求。二期工程虽新增养老床位350张,但仍然不能满足需求和达到上级要求。三是各镇(区、街道)敬老院床位空置率高。镇(区)养老机构存在安全隐患,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多数存在“无土地证、无房产证、无消防许可证”问题,在房屋质量、设施水平、功能设置、活动场地、服务水平等方面与城区机构差距较大,多数养老机构只能提供吃、穿、住等基本服务。虽然有17家敬老院挂上了社会养老服务中心的牌子,但只有11家接收103名社会老人入院养老,全市乡镇敬老院床位空置率高达70%。丹阳市红叶颐馨园自理老人、半自理老人和完全不能自理老人床位费、护理费和伙食费大概每月2 900-4 000元;丹阳曙光老年康复中心自理老人、半自理老人和完全不能自理老人床位费、护理费和伙食费大概每月2 500-3 000元;江苏省退休人员最低工资标准1 480元/月。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投资大、期限长、专业性服务强、月收费标准较高,再加之老年人的实际经济状况和观念的因素,导致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对老年人缺乏吸引力,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床位平均利用率较低。
  2.4 养老服务人才缺乏,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基层各养老机构的服务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服务人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基本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缺乏专业性的老年护理、老年心理等方面的知识,服务质量难以到位。此外社会上对养老服务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养老服务工作社会地位低,薪资待遇差,工作强度大,致使愿意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不多。养老服务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方面、多层次的服务需求,影响了服务内容的扩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2.5 医养融合还不到位,体系不够完善
  我市大多数养老机构主要以提供简单的生活照料服务为主,医疗服务较少。很多养老机构内既没有医务室,也缺少与周边医疗机构的合作。实际上,瘫痪卧床或痴呆的老年人是最需要养老服务的群体,但由于养老机构难以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导致养老机构的覆盖人群出现结构性缺陷。由于我国医疗和养老体系长期割裂,卫生系统管医疗,民政系统管养老。造成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功能单一化,养老机构“养老不医护”,而医疗机构则是“治病不养老”,二者并不对接,给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带来不便。我市虽然出台了《关于做好我市养老服务机构内医疗服务的通知》,提出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的融合发展,但侧重于医疗卫生部门向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医疗服务,没有明确医养融合体系及其发展规划,医养整合机制不完善,一方面养老服务急需医疗机构提供医疗、保健、康复等服务,而另一方面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闲置状况严重。   3 关于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3.1 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将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纳入中长期规划
  根据丹阳市老年人员发展速度和养老服务需求状况,对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内涵、服务范围及相关设施建设的功能定位、政府责任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制定高水准的、符合丹阳市实际的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在总体规划中,对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个有机部分的功能定位、建设标准和比例构成做出详细规划,以便于科学构建养老体系建设布局。同时,将发展养老服务业列入相关部门的专项规划,并且把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服务方式多样化作为改革的方向,推广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民办民营等发展方式。制定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如同幼儿园、小学等一样,纳入城市建设和住宅小区公共设施配套规划,并与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没有配套养老设施或养老设施未达标的新建小区不予验收。对老城区和已建成住宅小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现有设施未达标的,制定分年度改造计划,通过新建、扩建、改建、改造和购置等多种方式,建设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3.2 加大对养老事业的投入,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建设
  为了全面了解财政支持养老事业发展所产生的效果,我们专门就“丹阳市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专项财政支出”开展了绩效评价,聘请专业机构,利用3个月时间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一是要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政府公共财政要不断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投入,积极支持引导养老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并随老年人口的增加逐步提高投入比例。财政资金重点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建设,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引导、社会力量运营、市场化运作,全面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综合服务能力,率先建成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示范区,夯实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满足广大有需求的老年人在家或社区享受养老服务的愿望。二是要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加强开办支持和服务指导。2013年,丹阳市红叶颐馨园和丹阳曙光老年康复中心2家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分别享受到一次性床位建设补助136.80万元和30万元,其带动投资总额分别为4 703万元和103万元,丹阳市红叶颐馨园还被聘请为中国社会福利协会理事单位。可见,财政补助具有明显的杠杆作用,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福利事业的社会化。下一步,要完善激励政策,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入养老事业,积极倡导社会各界对养老事业进行慈善捐赠,形成财政资金、社会资本、慈善基金等多元结合的投入机制。
  3.3 加强沟通协作,完善医养结合机制
  老年人健康直接关系到老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是一个社会大问题。“医养结合”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康复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其优势在于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的资源,提供持续性的老人照顾服务,这种养老模式非常契合老年人的需要。要深入開展医养结合试点,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合作机制,促进医疗卫生资源与养老服务需求的融合发展。首先,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为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其次,发展社区医疗,鼓励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内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完善家庭病床医疗模式,鼓励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与老年人家庭建立医疗契约服务关系,开展上门诊视、健康检查、保健咨询等服务。最后,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鼓励养老机构按照规定申请设置或与医疗卫生机构合作设立医疗服务站点,依法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并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为居家老人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3.4 运用“互联网 ”工具,实现养老服务智能化
  加快养老机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以推广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保障,加速养老服务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积极开发养老服务信息数据库建设,逐步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应用包括机构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养老需求评估、数据统计分析等系统在内的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应用系统,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网络,实现养老信息科学管理。借助现代信息手段和互联网技术,以虚拟养老服务热线为平台,按照养老院养老服务规范和标准,在对接老年人服务需求和各类社会主体服务供给的基础上,为老年人提供网上和电话预约挂号、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适合老年人的服务项目,提高养老服务效率,建成互联网 医养结合智能养老体系。
  3.5 加强规范化管理,切实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一是在政府层面上,应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督管理。要建立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要制定出台居家、社区、机构等各类养老服务标准,不断完善养老服务领域标准体系。要建立养老服务评估制度。建立科学化、专业化、制度化的评估机制,通过对标准规范的准确引用、第三方力量的引入和评估专家库的建立,确保养老服务财政补贴、养老服务质量评价、绩效考核、等级划分评定等工作更具公正性、客观性。要加强养老机构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养老机构黑名单制度和养老机构退出机制,对严重违法违规的养老机构,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二是在养老机构层面上,要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增强服务质量管理意识,对入住老年人实行分类管理、分区居住。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人员整体素质。加强对养老服务工作人员的职业培训,逐步推行专门服务人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持证上岗制度,提高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积极引进高等院校培养的养老服务人才,拓展服务内涵,从传统的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向心理护理、康复治疗等全方位、深层次发展,形成生活护理、医疗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一条龙服务。要壮大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倡导社会各界志愿者积极参与为老服务工作,鼓励低龄健康老年人参与养老志愿服务。要积极探索自助互助服务途径,进一步调动和发挥社会志愿者的参与热情,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票友会、歌友会、棋友会、牌友会、球友会等丰富多彩的娱乐宣传活动,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努力实现由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转变。   三是在行业发展层面上,对接政府“放管服”改革,可以考虑成立养老服务行业协会,通过协会承担起规范行业管理的职责。协会组织作为行业代表和服务机构,可以更有效地与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沟通,使国家鼓励促进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各项政策得到更有效的落实,也便于有效地整合和合理配置资源。同时,行业协会要积极为会员单位服务,维护行业权益,规范行业从业行为,承接政府转移的相关职能,协助政府部门加强行业管理,促进养老服务行业实现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和有序化发展。
  0 引 言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高回扣下的高药价》曝光了医药代表排队给医生送回扣的“份子钱”,这不是一个新问题,也不是节目曝光的个别医生的行为,更不是上海、湖南两地存在的地区问题。应对“高回扣下的高药价”,不能只對曝光的人员处理了事,而要系统诊治,多管齐下。
  1 依法依规处理涉事人员
  我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医生收受回扣是否属于受贿,目前还有争议,争议的焦点是医生是否属于国家工作人员。我国公立医疗机构是提供公益性医疗服务的事业单位,公立医院的医生承担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公益性医疗服务的职责,他们理应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对于公立医疗机构医生收受回扣涉嫌违法的,应以受贿罪定罪量刑。私营医疗机构的医生因为身份不同,如收受回扣涉嫌违法,应依据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定罪量刑。我国《药品管理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医疗机构的负责人、药品采购人员、医师等有关人员收受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或者其代理人给予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或者本单位给予处分、没收违法所得;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执业医师,由卫生行政部门吊销其执业证书。”2013年12月2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明确规定医生“不准开单提成、不准收受回扣”。对于收受回扣的,由所在单位或有关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给予相应的组织处理、党纪政纪处分或行政处罚;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医生收受回扣违反了我国法律法规,加重了群众看病负担,必须依法依规严厉惩处。我国法律法规对“医生收受回扣”行为做出了明确的禁止性规定和相应的处罚措施,关键是要贯彻落实好这些规定。十八大以来,中央坚决打击“四风”,铁腕反腐,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医生收受回扣,损害了人民的切身利益,比“四风”危害更大,比官员腐败的社会影响更恶劣。针对“医生收受回扣”这一顽疾,各地、各部门必须拿出反“四风”的力度和反腐败的决心,集中整治、严肃查处,依法依规给予当事人党纪政纪处分、行政处罚、刑事制裁,使某些别有用心的医生不敢收受回扣。
  2 完善药品采购制度
  按照正常的招标采购程序进入公立医院的药品,为什么医生还能拿高额回扣呢?问题出现在药品的中标价上,进入医院的药品中标价往往比正常市场价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一位从业30余年的科室主任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药品回扣问题并非只是医生、医药代表这么简单。医生拿回扣只是整个药品销售回扣链中的一小部分。一个药品从药厂到患者手中,涉及的链条很长:药厂、医药经销商、医药代表、物价局、卫生局、药监局、招标办、医院销售、患者。”这么多的环节和链条都是利益链,完善药品采购制度,切掉这些非法利益链,才能使药价降下来。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理应比市场价要便宜,但事实上恰恰相反,我们不得不反思现行的药品招标采购制度。药品招标采购不能仅是走个程序,不管中标药品的质量和价格。完善药品采购制度,需要增加中标药品的质量鉴定和价格调查环节。药品的质量和价格关系到群众的健康乃至生命,对于中标药品,既要请专业机构进行质量鉴定,又要进行市场价格调查。市场价格调查既要调查药品的出厂价,又要调查批发价和零售价。市场价格调查除了必要的实地查询外,更多的要利用现代通信手段,通过网络、电话、传真等可以快速方便地获取所需药品的价格信息。大批量集中采购的药品价格比同样药品的一般市场批发价应该相对便宜,通过市场价格调查,如果发现中标药品价格比市场批发价甚至零售价还要高,那肯定有猫腻,这样的药品就不能进入公立医院。通过市场价格调查,杜绝集中采购药品的中标价比市场价还高的不正常现象,斩断医生收受药品回扣的空间。
  3 消除公立医院医生的“谋利”观念
  公立医院姓“公”,公立医院的医生属于国家公职人员,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是医生的天职。医生收受的高额回扣实际上是到医院就医的患者的救命钱,于心何忍呀!公立医院是公益性事业单位,“谋利”绝不是公立医院的医生应该做的。如果想“谋利”,就不用进公立医院,可以到其他私立医院或自办医疗机构,但在私立医院或自办医疗机构也面临着收益不稳甚至亏损的风险。作为公立医院的医生,一定要增强“公”的意识,消除“谋利”观念,在为人民群众消除病痛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然,公立医院的医生也不是没有“利”。公立医院的医生享受着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特别是大医院的医生收入十分可观。公立医院的医生如果不能摆正位置、认清身份,在公家的岗位上一心谋取私利,收受回扣等违纪违法行为就无法避免。公立医院的医生消除“谋利”观念,才能一心一意地为患者服务,才不至于迷失方向,走向背离人民群众的邪路。
  应对“高回扣下的高药价”,需标本兼治,既要坚决整治医院乱象,依法依规处理涉事人员,使医生不敢收受回扣;又要完善药品采购制度,消除医生收受药品回扣的空间,使医生不能收受回扣;还要使公立医院的医生认清身份,消除“谋利”观念,使医生不想收受回扣。
  主要参考文献
  [1]朱萍.治疗医药回扣顽疾 医生收入结构应转变[N].21世纪经济报道,2016-12-27.
  [2]朱萍.医药回扣门背后:招标体系再受拷问 行政化体制待改革[N].21世纪经济报道,2016-12-27.
  [3]舒强,等. 斩断医药购销回扣“黑链”[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4-04-08.
  [4]陈瑾瑜,徐军明.浅淡利用处方权收受医药回扣的法律认定及整治——依达拉奉案例的反思[J].世界临床药物,2013,34(3):189-192.
  [5]陈璐玭.医药回扣的经济社会学分析——一种嵌入性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2(22):96-99.
  [6]徐松竹.遏制医药回扣须用重典[J].中国发展观察,2011(1):35.
其他文献
[摘 要] 如何将复杂的化工生产工艺和庞大且内部结构不可见的化工设备结构和原理讲解透彻,是化工类专业教师面临的难题。传统课堂因缺乏信息化手段支撑,教学设计质量不高,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以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教学设计赛项作品“精馏单元操作”为例,探讨和交流如何利用信息化资源和手段做好化工类课程的教学设计,从而提升化工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信息化;化工专业;教学设计;教
[摘 要]电子档案作为当下高职院校各类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高职院校人事、党政、招生、科研和教学等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提高高职院校电子档案利用服务水平及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由于管理制度、管理技术和管理人才方面的限制,高职院校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严重影响了归档的及时性与规范化。因此,本文在简要概述高职院校电子文件含义和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电子档案归
[摘 要]开发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成果,凭借优惠的资源要素分配制度和高效的运行方式,经过40年的建设实践和发展探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积累了丰富的建设发展经验。但随着政策红利趋紧,各方面要素成本提升,外部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在内部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也日益凸显出来,制约了开发区的进一步转型发展和升级跨越。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要坚持把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着力点,把握机构改革
[摘 要]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一直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议事会通过其合理的工作机制,能够有效解决地方公共资源的利用问题。议事会的工作机制与自主治理理论中长期存续使用公共池塘资源所具有的八大条件相契合,因此,以自主治理理论来分析议事,会使公共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关键词]议事会;公共资源;自主治理理论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6.140  [中图
[摘 要]“营改增”税制改革可以说是我国税收征管体制的一次较大变革,“营改增”对国内各行各业的税务、会计核算还是有着一定影响的。本文首先探讨“营改增”对小微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继而提出在“营改增”背景下小微企业的发展策略。同时希望通过此文,为“营改增”后小微企业的会计核算、税务处理等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以期最大程度规避税务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营改增;小微企业;会计核算  do
[摘 要]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制造型企业在应收账款管控问题上有一定的区别。制造型企业一般是以产品的特点作为主要的出发点,然后采用符合制造型企业实际情况的管理方式。本文以这种管理理念为基础,首先分析了制造型企业管控应收账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了制造型企业管控应收账款的方式,最后对于制造型企业应收账款管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制造型企业;管控;
[摘 要]近年来,体育运动广泛普及,促进了体育用品消费,同时也是体育用品企业发展的良好时机,迪卡侬作为法国著名户外运动品牌来到中国,凭借特有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模式很快在中国站稳脚跟之后迅速发展,并得到中国消费者的肯定,同时也逐步占据了全球体育用品的市场份额。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迪卡侬的概况,进而分析了迪卡侬的营销模式,最后分析了迪卡侬模式对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启示。  [关键词]迪卡侬运动超市;体育用
[摘 要]在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民办高校应利用自身应用型学科优势,紧密结合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从更高层面上整合教学、科研资源,充分发挥民办高校智力溢出效应,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服务品牌”为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本文以YHMC旅游扶贫项目为案例,从项目驱动的角度研究民办高校通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提升核心竞争力,以质量(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项目驱动;民
[摘 要] 企业合理的资本结构能够为日常运营提供资金支持和减少财务成本。文章选取2016-2018年沪深主板A股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企业的债务结构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债务水平对企业绩效有负向影响;(2)短期负债可以促进企业绩效的增长,长期负债会抑制企业绩效;(3)商业信用对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银行借款对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以及企业债券对企业绩效不显著。针对研究结果,本
[摘 要]“互联网 ”已经逐渐在各行各业中深入发展,高职院校也不例外,应在“互联网 ”背景下顺应时代潮流,在教师、教学、教材等方面广泛运用信息与通讯技术。在“互联网 ”的过程中,由于高职院校所处的区位、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互联网 ”教育的进度与模式也有所不同。文章以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研究了地方高职院校在“互联网 ”背景下更好发展的路径,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 ”;高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