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软件类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hjpa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学校软件技术专业的建设与实践,通过对移动互联网发展及人才需求的分析,研究开设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专业的条件,结合行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以能力培养为重点设置专业课程,立足新技术,加强创新实践,办出专业特色。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软件技术;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冯明卿(1978-),男,河南方城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讲师;冯玉东(1970-),女,河南方城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河南 郑州 45000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034-02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的信息服务平。2009年1月7日3G牌照的发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第三代移动通信时代,从此开启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热潮。短短4年,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迅速普及,新的应用软件不断推出,移动互联网快速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国内软件行业也受到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刺激而迅速活跃。面对如此旺盛的人才需求,高等职业院校应抓住机遇,适应技术发展和人才需求变化,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及课程设置,培养出合格的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人才。
  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及人才需求
  2012年,我国软件产业共实现软件业务收入2.5万亿元,同比增长28.5%,我国软件产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按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计到2015 年,我国软件业业务收入将达到4万亿元,软件出口额达到600 亿美元。中国市场每年至少存在50万软件人才的巨大缺口,并且整个缺口还在以每年20%的速度快速递增。
  从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后,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呈爆炸式增长。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为549.7亿元,增长96.4%,智能手机保有量达到3.6亿,增速为80.0%。2011年全球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已超过PC,我国移动互联网网民在2016年或超PC互联网网民规模,智能手机保有量在2016年将超过7亿。
  目前互联网提供的最典型服务有资讯、交流、娱乐和购物等,而这些服务都将在移动互联网上实现。在Apple和Google构建的这个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参与人数最多的是应用开发者。在国内,移动互联网将成为未来十年发展的趋势,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人才缺口较大。在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领域,嵌入式软件工程师、移动商务软件开发工程师以及移动增殖业务开发工程师需求量最大。
  二、开设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方向专业的条件
  开设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方向专业除了要考虑人才需求情况外,还要考虑师资队伍及实训实践条件等因素。笔者所在学校在2009年之初就开始尝试申报开设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专业,2010年申报开设软件技术(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方向)专业,并获得批准。在开设移动互联网软件方向的专业建设上有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1.师资条件
  作为教师,必须时刻关注行业发展情况。移动互联网发展变化快,开发平台竞争激烈,在2009年3G元年各培训机构热衷于诺基亚Symbian系统平台的软件开发培训,而随着Android和iOS平台快速崛起,Symbian系统已经失去了霸主地位,诺基亚于2011年12月宣布放弃Symbian系统。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在专业建设中可以处于主动,有的放矢。
  作为专业教师,需要快速掌握新技术。目前国内主流的移动互联开发平台为谷歌公司的Android和苹果公司的iOS。Android应用开发采用Java语言,iOS开发采用Objective-C。2005年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开始开设Java相关课程,2006年开始指导学生从事JavaME应用开发,2011年组织教师参加由教育部人事司和高等教育司联合举办的“移动互联网暨3G应用技术开发”师资培训。这些都为软件技术专业(移动互联网开发方向)的开设进行了技术储备。
  2.实验实训条件
  2012年11月数据显示,Android占据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76%的份额,中国市场占有率为90%。2012年第四季度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中Android创纪录地占据了86%的市场份额,其次苹果的iOS占据了12%的市场份额。考虑到苹果iOS开发成本较高,根据自身情况,学校选择Android作为教学平台。Android开发在Windows环境下就可以进行,开发所用的Eclipse、SDK、ADT等均可免费下载使用,学习成本较低,现有的实验实训条件基本可以满足一般应用开发的需要。
  2012年学校计算机专业成功申报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引进了多套3G及物联网开发教学实验平台,并建设移动互联网开发实训室,为专业的开设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障。
  三、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主要面向的工作岗位有WAP网站开发、Android应用开发、移动商务网站开发、Java企业级应用开发、手机游戏开发、软件测试及移动网络服务等。软件技术专业,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移动设备应用开发能力、移动网站开发能力、移动增值业务开发能力、软件运行维护及测试能力、快速跟踪计算机新技术的能力、较高职业素质、较强社会适应性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规格包括思想品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几个方面,其中能力结构是专业培养的重点。能力结构为三个方面:一是基础能力,如管理的方法与技能、协调、公关能力、自学能力、检索文献资料的能力等。二是外语应用能力,具有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掌握一定的专业词汇,能借助词典阅读专业外语资料,能阅读英文电力设备说明书,掌握日语基本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三是专业能力,熟悉HTML、CSS+Div、JQuery、JSP等Web技术、具备基于B/S的系统软件开发所需要的数据库设计与应用能力、基本的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程序编码能力及软件测试能力;具备基于Java平台和Android平台的移动应用程序开发能力;具备软件测试能力、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能力、网络运行与管理能力、及常用软件的使用能力。   四、专业课程的设置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软件技术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围绕移动互联网web开发能力、移动嵌入式应用开发能力和软件测试及运行维护能力三个方面来设置,如表1所示。学生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程序设计基础、常用数据结构和算法、数据库基础、软件开发流程、需求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移动通信网络基础知识。针对不同能力目标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使学生掌握技术要领。在具备基本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后,安排校内和校外的专业实训对技术的应用和实践能力进行强化,提高技术的熟练程度。鼓励学生顶岗实习,到企业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五、立足新技术,办出专业特色
  目前国内很多院校都开设有软件技术专业,但是专业同质化严重,很多软件专业课程杂而全,学生学习的目标不明确,专业设置毫无特色。目前国内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蓬勃发展,二者联系密切,在物联网开发平台中嵌入的就有3G移动开发模块。很多院校陆续开设物联网专业,但是开始移动互联网开发专业的不多。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根据师资和实验实训条件,以移动互联网开发为重点开设软件技术专业,突出自身的软件优势,专注于移动互联网开发新技术的应用,争取办出特色。学校计算机专业成立了创新实践工作室,组织学生学习实践新技术,早几年就在教学中引入JavaME手机开发技术,一批学生成为第一代3G开发人才。2011年引入Android技术,很多学生开发了不错的智能手机应用,成为3G移动互联网开发领域的专家。2011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检验了软件技术教学的水平。2012年,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被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授予“全国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人才职业能力培训项目考试点”,为移动互联网开发职业认证的开展提供了条件。IT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软件技术专业应立足新技术,面向行业需求,结合学校自身情况,明确专业目标,办出特色。
  五、结论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技术专业开设不久,人才培养方案也在不断调整完善中。在IT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软件专业人才培养应紧密结合技术发展趋势,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改革教学模式,完善实验实训条件,加强创新教育,以适应行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培养更多的优秀软件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晓刚.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35).
  [2]杨亮,高岩.高校培养移动互联网人才相关问题的探讨[J].现代计算机,2011,(24).
  [3]熊亚蒙.高职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的探讨[J].信息与电脑,
  2012,(9).
  [4]谢欣.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行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声屏世界,2011,(8).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其他文献
私营企业家阶层参与政治是近十年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大事,是对传统政治参与结构的重大突破,其代表了新的利益主体进入体制内的政治过程。理论界学者纷纷在政治学角度对私营企业主
摘要:高校在“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中起着基础和关键性作用。从“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点”与“面”、“教”与“研”、“申报”与“建设、“个体”与“团队”几个关系问题的探讨出发,提出高校应克服“马太效应”、“叠加效应”、“立而不建”、“建而不推”等现象,应真正加强“质量工程”项目的内涵建设,使“质量工程”项目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中发挥辐射与示范性作用。  关键词:高校;“质量工程”;关系  作者简介:卢
摘要: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应该注重拓宽专业口径,突出工程特色,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从学校方面来说,需要从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建设、专业实践、师资选拔、论文撰写等方面切实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以期达到为企业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特色;质量保障;措施  作者简介:张华杰(1973-)
蜀商有着引以为傲的历史:世界上第一张纸币——宋代的交子诞生于成都;千古不废的南方丝绸之路始于成都平原;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第一个买卖内部股的场外交易市场—
摘要:理学是工学的内核和基础,工学是理学的延伸和应用。理学修养是工科大学生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高深的理论到实用的工程设计需要通过熟稔理学的工程师创造性地将基础理论付诸于实践应用。工科大学生作为将来的工程师,必须具有深厚的理学修养,应该通过加强理学教育来提高,但长期以来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分析了理学与工学的关系以及理学修养对于工科大学生的重要意义,以长沙理工大学为例,指出工科大学生理学教育存在的
摘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工程研究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分析现有工科本科生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建议从课程体系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方法转变以及教师自身创新素养的提高等几个方面着手,建立新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  关键词: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本科教育  作者简介:陆必应(1976-),男,安徽舒城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剧,如何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备受关注。在分析了我国工程教育专业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卓越工程师”走产学研合作教育之路,是目前我国工程教育的必然选择。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积极大胆地探索新形势下我国工程教育模式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教育  作者简介:杨秀增(19
摘要:专利是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分析专利和创造力之间的内在关系,加强制度建设,提供良好的学生创造力培养条件和环境,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专利培养模式,使得学生的实践性成果与文献性成果得以良性互动,研究成果可为地方普通高校的学生创造力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专利;创造力;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作者简介:饶宾期(1980-),男,江西金溪人,中国计量学院教务处,助理研究员;徐文龙(19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各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在整个历程中,党的不正之风尤其是贪污腐败问题一直存在,并且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带来种种损失。为此,党
摘要: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别,阐述了在校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对满足企业基本需求、激发创新能力和迈向国际市场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人才培养中能力与企业需求对接的战略构思,强调人才培养要树立具有国际视野的实践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要瞄准企业实际需求,创造与企业对接的培养环境;要强化校校联合和校企联盟,形成能力培养矩阵;要与国际通行的资格认证相结合。最后,讨论了人才培养与企业对接的具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