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东坡精神传递不息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_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一千年前,有一位旷世之才,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一如他笔下凄清飘飞的“飞鸿”,而他一踏上宜兴的土地,竟欲在此安身立命。他,就是“道大不容,才高为累”的苏轼。传承东坡文化基因,流淌东坡精神血脉,蜀山南麓的江苏省宜兴市东坡中学,肩负着使命,满怀着希冀,坚定地行走在这条温暖的路上——让东坡精神传递不息!
  铸魂立骨,感受东坡精神激励
  学校精神是灵魂,学校有精神的贯注和激扬才能闪耀灵动的色彩。东坡人为追求精神的崇高上下求索。东坡是一个形象,东坡更是一种精神。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以精神感召人、激励人、提升人,“打好精神的底子”,是东坡学校教育之魂。
  校训“真诚刚毅,自强不息”就是东坡精神的内核,是一面精神大旗,激励着每一个东坡人。
  “阴晴圆缺,几度重光。承前启后,孰为脊梁?养气以正,立身以方。向善致仁爱,至柔兼大刚。旷达天行健,精勤地生香。莫言道路长,重任扛。追先贤之亮节,续坚毅之华章。轼风盈书院,蜀韵何芬芳!苏子云:天岂无情。”这是学校解读诠释校训的文字。学校深知:感受东坡精神的激励,要化为内在的动力并付诸行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才切实有效。通过文字,触发一种情感;生发情感,升腾一种精神。有高度,使之亦有温度;入目,使之亦入心;可敬,使之亦可亲。
  “做有时代精神的东坡人”,这是学校现实的发展目标。东坡学子以做人为核心,稳步向前,做人——恪守底线,做东坡人——展我校风,做有时代精神的东坡人——与时俱进。
  学校“三风”把东坡个性特质与教育基本风尚有机结合,熔铸提炼,可行,切行,笃行,才真正成为学校自己的风尚。承创并举,不断进行丰厚和拓展,完善学校的理念系统,使东坡学校文化神采焕发。
  熏陶渐染,丰厚东坡文化滋养
  心怀至诚播种温暖荆溪灵动传佳话,脚踏实地抒写从容蜀山朗润感先贤。此联是对东坡先生的颂扬,也是对东坡学子、东坡学校追求的写照与期待。
  致力环境建设,浓郁校园文化氛围,以浸润、以濡染、以化育。学校题写有东坡校园楹联,内容多巧妙化用苏东坡经典语句,共7副。东坡宜兴印记,呈现苏东坡在宜兴的履痕足迹6处。东坡书院、买田阳羡、东坡海棠、《种橘帖》、东坡提梁壶、玉带桥。东坡经典故事,选取苏东坡智慧故事共18个。“轼风犹存”塑像,可见东坡坚毅而淡定的形象。东坡诗匾,以展示东坡歌咏宜兴的诗篇为主。东坡文化长廊,以展示苏东坡诗文名篇为主。东坡诗墙,以展示学生诗歌佳作为主。东坡中学校园不大,但全体东坡人用心经营,以有限的空间尽可能多地呈现,以期让东坡学子获得更多的滋养。
  追根寻源,利用东坡书院基地
  东坡书院,是凝固的历史;东坡文化,是灵动的现实。蜀山东坡书院,是东坡精神的一个载体。东坡先生仕途坎坷的经历,造就了他豪放旷达的性情,每到一处总是亲民爱民,行善积德,传学授教,乐此不疲。用现代人的话来说,他有着十分健康的心理素质。“横看成峰侧成岭,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充满情趣理趣的众多诗篇中,又饱含他多少博大精深的思想!诗文字画他几乎无所不能。因此,老百姓总是从心底喜欢他感激他赞扬他。宜兴地面流传这么多关于他的美丽故事,蜀山东坡书院近千年中几近破败几经修缮,无一不显示东坡先生的魅力所在。
  另外,最近重建的书院中,还设置了东坡学子馆和日本友人佐藤房雄的展室,无疑也承载着东坡精神。东坡书院成了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基地,学校经常安排诗社、小记者社学生和其他学生到书院参观、采风或打扫卫生,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东坡文化,从而激发他们的情商和智商,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牵线搭桥,整合东坡校友资源
  遍布海内外的私立东坡中学老校友,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东坡精神”。1938年建校后,历届校友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优异的业绩。特别是曾任宜兴县副县长的吕梅笙校长,更是带领全体师生坚韧不拔,借庙办学,亲手制定了“真诚刚毅,自强不息”的校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东坡学子积极进取,刻苦学习,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他们中涌现了许多杰出人物:如新华社驻香港分社原副社长、船舶专家潘曾锡,中华职大原副校长范虹昆,南师大资深教授、著名画家范保文,我国海军实验基地原司令员潘淦林等等。他们为新东坡学子树立了好榜样。
  通过校刊《东坡园》与老校友同学会期刊《蜀麓情》加强联系。刊物上,老校友们谈自己的经历,谈人生理想,谈当前学生中热点问题,通过互赠刊物,师生读着这些文章,汲取了丰富的精神营养。现在常年赠送校刊的老校友达150多人。这是一座沟通新老两代人的情感之桥。
  校友“阳光工程”更密切了大家之间的关系。1999年至今,老校友自发捐款创建“阳光工程”,以奖励母校贫寒学子中品学兼优(学习成绩只需居班内中等以上)为主,总款额近十多万元,受益学生150多人,几年中累计助学款近5万多元。老校友慷慨解囊献爱心,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有的是农民,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这种无私的关爱之情,深深感动着一届又一届的家庭贫困学生,他们真真切切地享受着老校友亲人般的温暖。
  主动邀请老校友来校活动。一届至七届校友先后都曾来访过。或是集体返乡,或是个人回乡探亲,学校都抓住机会,邀请他们为师生们讲课或讲演,名画家范保文教授在露天作了“吃苦就是一种财富”的讲演,至今仍深深地印刻在每一位师生的心中,产生了强大的激励作用。最近,学校又邀请西安交大名教授郁永章老校友來校讲演,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每逢新学年开学,邀请老校友代表来校参加“阳光工程”奖助仪式。除此以外,学校派代表参加他们组织的其他活动,平时,书信、电话往来不断,逢年过节互发贺卡致以问候等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多年来,新老东坡之间建立了情浓于血的关系。老校友成了办好学校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对校风的不断纯化是不言而喻的。
  多管齐下,建设 “一刊两社”   校刊《东坡园》可说是学校的一张名片,起到了多方面的辐射作用。其中设有“蜀麓晨钟”“书院琴声”“老东坡心语”“陶园新苗”等9个栏目,它是一扇信息窗,对外展示了学校形象,扩大了社会影响;它是一座感情桥,紧密的把新老东坡人联系在一起;它是一个演兵场,是师生们显露才华的舞台。自1999年至今,已办了46期,十多个年头了,以较高的质量赢得了包括老校友在内的社会各界的赞誉。
  诗社和小记者以校刊为依托,有计划地开展活动。师生朗读东坡诗词,感受着先生那特有的豪气和灵气,写出了一篇又一篇佳作,大大丰富了校刊的稿源。每期上都要发表30首左右的新旧体诗作,几年来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了近二百首优秀作品。在《江苏校园诗选》一书上,14位同学的作品被选中。在《中国教育报》举办的全国校园诗歌散文大赛中,有15首诗歌获奖,取得了出乎意料的丰收。2003年和2010年两次荣获江苏省校园诗歌先进单位称号。小记者们,同样以弘扬东坡文化为己任,积极采访,勤奋写作,在其他刊物上投稿之外,在江苏省学生通讯总社主办的《时代小记者报》上,每学期组织一次富有地域特色的专版文章。学校致力于两支骨干队伍的建设,带动全校师生对东坡精神潜移默化的认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了绿色环境。
  凝聚特色,形成东坡校本课程
  在课改东风的推动下,学校紧紧抓住机遇,主动拓宽学校发展空间。从课程建设的高度,认真规划了本校的文化特色建设,从环境、学科和活动三个方面作了切合实际的安排。
  一是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热爱东坡文化,弘扬东坡文化》的方案先后荣获无锡市、江苏省一等奖之后,学校乘势而上,在各个年级中狠抓了活动内容的落实。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做法,运用多种方法开展了该项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也为编写校本课本积累了资料。
  二是编写《走进东坡文化》的校本课本并顺利走进了课堂。面对丰富的活动资料,努力捕捉具有校本性的东西,就成了一种必然。学校在编写中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实际,尽量体现可读性和趣味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由苏轼其人其事和蜀山东坡书院,老东坡和新东坡上下两编构成。较好地体现了东坡精神代代相传的主旨。这本书的问世,是学校几年来这方面工作的总结和提炼,是东坡文化开发与利用的阶段性成果。
  三是编写了《轼风蜀韵》的学生诗集。从十二个方面清楚展示了学校五年来诗词教育的成绩,这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一大亮点。
  四是重视环境课程的开发。在教学楼上悬挂由老校友书写的校训,充分利用画廊、墙壁、板报等布置东坡先生的诗画和学生诗画。“真诚刚毅,自强不息,造就我不屈的脊梁……”全校唱响了校歌,使东坡精神从各个方面不断渗透到师生的血脉之中。学校邀请了两位陶艺家塑东坡紫砂像,这是校园内极具育人功能的一个耀眼的文化景点。学校还建起了东坡文化展示室、长廊和诗墙,并用展板和实物相结合的形式,展示了几年来的主要活动和成果。
  提升品位,开展东坡课题研究
  办校刊,搞方案,还只是驻足于教科研门槛之外的事,形势的发展不容许学校停滞不前,必须向更高的目标进发。提升办学品位,这是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2000年9月,学校搞了一个《以办好校刊为抓手,开掘坡中人文资源,发掘其德育功能》的课题研究,旨在以校刊为依托,进一步利用老校友这块人文资源,纯化校风学风。而《东坡校园文化的开发与利用》这个无锡市级课题,给东坡精神融进了一些新的内容,其内涵也更贴近了师生。在追求系统化的同时更注意个性化,以学校与社会、老师与师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作为切入点。在环节上抓住开发与利用促滚动发展,在内容上把东坡校园特色文化转化为东坡校园文化,在学科上向政治、语文、美术和综合实践活动各学科延伸。“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东坡先生的话说得多好啊!学校试图通过有机整合,连续开发,达到整体推进的目标。学东坡、超东坡,致力提升广大师生的精神品位,使东坡精神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每个细胞里。把“真诚刚毅,自强不息”这8个大字铭刻于每个人的心中,把各个方面的工作做细做实,把东坡这块金字招牌做强做大。
  东坡中学,若论校舍、师资和生源,均无优势可言,但从1999年以来,逐渐由后进向好的方向发展,各方面齐头并进,获得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尤其是今年成绩异军突起,十分喜人,创造了历史新高,实属来之不易。这是学校继承和发扬东坡精神、着力营造东坡文化氛圍的结果。东坡人用实际行动,求其名更求其实,没有辜负东坡这个响亮的校名。作为宜兴的教育人,笔者的心愿是:让东坡精神在东坡钟爱的土地溢彩流芳。
  扎根深处,以文化人。用心着意,踏歌而行。
  而东坡中学的使命是:让东坡精神发扬光大,传递不息!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东坡中学)
其他文献
近年来,有许多教学故事感人至深,其中不少是个别教师对个别学生“恨铁不成钢”“一失手成千古恨”。教师要从个案中汲取经验教训。教育是由三方面构成:学生、家长、教师,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一份子,尽心尽力之后,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态度和家长的教育观念及水平的差异。  案例概述  Miss Lin的电话响了。  “你好!”Miss Lin礼貌地说道。  “我是某某某的家长!”电话那头家长的语气很不友善。  “什么事
在参考相关文献中关于涂层耐沾污测试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涂层的耐沾污性测试标准,对有机硅乳液涂料(A)、丙烯酸酯乳液涂料(B)和全氟丙烯酸酯乳液涂料(C)进行耐沾污性测试对
本文围绕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改革课程体系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拓展实践教学方法、改革考试形式等方面对农业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挖掘、培养以及实现等进行了分析和
从实验课内容、考核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目标及具体的改革措施,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践性尝试。结果表
在我国涂料工业界,“山东乐化”作为一个民营企业,越来越引入注目。它创建十几年来,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
在香港提起菊花牌乳胶漆,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特别是那句由香港著名喜剧演员卢海鹏用他那浑厚的声音唱出的“菊花牌乳胶漆,颜色就靓哕”的广告歌更是深入人心。香港人喜欢菊花牌
四氟乙烯是制造多种含氟聚合物的主要单体,也是合成许多含氟化合物的初始原料。由于四氟乙烯性质特殊,按规定不能运输和贮存,因此在实验室少量使用时,需选择一种简便的制备方法,且
高校实验室的质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办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特点,对本院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索,就本院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
叙述了几种新型季鳞盐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及在芳香氟化反应中的应用。
二十一世纪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要求当代财经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高等学校实验室是实验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财经类实验室作为财经类人才理论培养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