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四川》荣获最佳减灾故事奖

来源 :国际生态与安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023061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届国际减灾最佳电视纪录片获奖名单3月16日在日本仙台举行的第三次世界减灾大会召开期间揭晓,反映2008年四川地震重建工作的纪录片《重建四川》荣获本届最佳减灾故事奖。
  该奖共分为四个类别:即最佳人类故事、最佳调研故事、最佳创新纪录片和最佳减灾故事。由“发现频道”播出的反映中国四川地震重建工作的纪录片《重建四川》脱颖而出,获得最佳减灾故事奖。
  其他奖项获得者包括由日本广播工作播出的《釜石奇迹》(Kamaishi Miracle),该片获得最佳人类故事奖,菲律宾GMT网络播出的《时间已到》(It’s Time)和英国广播公司的《不列颠地下水》(Britain Underwater)共同获得最佳调研故事奖,飞龙电影电视制片公司的《灾区兽医》(Vets in the Disater Zone)荣获最佳发明纪录片奖。
  评委对自2005年以来各国电视台播出的近100部有关减灾的影片进行了评判,经过几个月评审,联合国减少灾害危险办公室与其合作伙伴亚洲广播联盟和欧洲广播联盟共同宣布,共12部影片获得提名。
  颁发减灾最佳电视纪录片奖旨在对制作人和广播公司制作影片,以帮助保护脆弱社区免遭将要面临的灾难危险所做出的贡献予以表彰。
  The winner list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Disaster Reduction Best TV Documentary was announced during the 3rd World Disaster Reduction Conference on March 16th in Sendai, Japan. Reconstruction of Sichuan which reflects the reconstruction work of Sichuan after the 2008 earthquake won the Best Disaster Reduction Story Award.
  This award has four categories: the Best Human Story, the Best Investigation Story, the Best Innovative Documentary and the Best Disaster Reduction Story. The documentary of Reconstruction of Sichuan broadcasted by "Discovery Channel" which reflects the reconstruction work of Sichuan after the earthquake stood out and won the Best Disaster Reduction Story Award.
  Other winners included Kamaishi Miracle of the Best Human Story broadcasted by Japan Radio Work, It’s Time and Britain Underwater both of the Best Investigation Story respectively broadcasted by the Philippines GMT network and BBC and Vets in the Disaster Zone of the Best Invention Documentary by the Flying Dragon Movie and TV Production Company.
  The judges evaluated 100 documentaries related to disaster reduction which have been broadcast by different countries since 2005 and after several months’ accreditation, UN Office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Asian Broadcast Union and EU Broadcast Union jointly announced 12 documentaries were nominated.
  The best disaster reduction TV documentary award aims to reward the contributions of producers and Radio Company by making documentary to protect vulnerable communities from disaster risks.
  http://www.un.org/chinese/News/story.asp?NewsID=23623
其他文献
今年,我国遭遇50年一遇的严重旱灾,北方冬麦区绝大部分小麦品种出现死苗、黄苗、次生根少、分蘖少、甚至无分蘖现象。但河南天民种业有限公司培育的超级小麦新品种“兰考矮早八”在罕见的大旱之年表现出了良好的抗旱性。用沈天民的话讲,“兰考矮早八基本没有受旱灾影响”。  “兰考矮早八”是该公司采用远缘聚合杂交,结合染色体细胞工程技术的方法育成的新型小麦一黑麦1BL/1RS易位系新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
期刊
这是属于一个平凡母亲的不平凡的故事。  在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一位年近60岁的妈妈带着“儿子”坐在小沙丘上,他们的身边是满目荒凉的沙地,还有一道道深耕的新沙沟。当地人都知道,易妈妈又带着“儿子”植树来了。这位妈妈名叫易解放,为了完成儿子的遗愿,从2003年开始到内蒙古植树,计划在1万亩沙地上种植110万棵树木。    幸福家庭突遇横祸  夫妇难忘爱子遗愿    易解放是位普通的母亲,她1987年去
期刊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雅罗以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分别发表致辞。  雅罗在致辞中指出,今年这一国际日的主题是“气候知识支持气候行动”,而随着国际社会不断采取气候变化的宏伟决策与行动,这一主题的提出恰逢其时。“气候变化与我们所有人都息息相关。从农业到旅游业,从基础设施到卫生服务,气候变化几乎影响到所有的社会经济部门。它对水、食品、能源等战略资源造成冲击;减慢可持续发展的速度并对
期刊
3月20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前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应邀到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研究院发表了题为“经济危机与全球经济”的演讲。  在演讲中,斯蒂格利茨深入分析了世界金融危机的成因与现状。他认为,早在2005年至2006年间,美国经济问题已经显现,但当时政府并没有对次贷产品等的发展予以制止,反而加以鼓励。这种错误的激励机制造成问题不断升级,为危机的形成埋下祸根。针对先前的救市措
期刊
传承中国白酒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独到的酿造工艺,率先打造中国文化酒、年份酒以及适应不同消费群体的系列酒,携领自然、健康、有机的标志性中国食品桂冠,追求“绿色、人文、科技”的品牌价值……  国酒茅台——这张畅行中国政治、外交、经济生活乃至全球五大洲的“中国名片”,以其恒久的中国品质,受到世人的推崇和公认。  秉持这张名片,茅台^辉煌成就的代表、茅台集团公司总经理袁仁国不久前入选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杰出人物
期刊
在第三届联合国世界减灾大会即将开幕之际,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指出,过去20多年中,洪水、干旱和风暴给全世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3万亿美元,其导致的受灾人数超过40亿。今后,与水相关的灾害情况将随着气候变化而进一步加剧。  欧洲经委会发言人罗德里格斯(Jean Rodriguez)3月13日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举行的记者会上指出,与水有关的灾害不仅每年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损失,而且还对人们社会生活的
期刊
2009年2月28日,陕西日报头版新闻《渭北75万亩小麦大旱之年不显旱》报道了保护性耕作的抗旱作用。渭北保护性耕作的麦田色正、苗壮、分蘖旺,一点不显旱象。这一现象令陕西引智人倍感欣慰。  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是完全相反的耕作模式。采用机械方式进行秸秆还田覆盖,不犁地,直接播种,隔3年深松1次,以利于土壤蓄水,减少蒸腾。农业专家认为,该模式是北方克服干旱制约,发展循环农业最有效的方式。今年,在遇到罕
期刊
热带风暴“帕姆”登陆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后,造成严重破坏,汹涌肆虐的洪水已使该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儿基会援引初步统计数据指出,此次“帕姆”风暴灾害导致3,300多人家园被毁,被迫在紧急疏散中心寻求临时庇护。同时,将近有六万受灾儿童目前迫切需要人道主义援助。此外,大批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在风暴中遭到破坏,近30所学校的校舍被用作疏散中心,由此迫使至少7万名学龄儿童失学。儿基会正在向灾区运送拯救生命的
期刊
为纪念今年的“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第69届联大主席萨姆·库泰萨(Sam Kahamba Kutesa)近日主持会议,邀请各国代表审查当前全球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机会。他呼吁进一步加强努力,严肃惩治野生动植物犯罪活动。  3月3日是全球第二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World Wildlife Day)”,其宣传主题是:严肃对待野生动植物犯罪的时候已经到来。联大主席萨姆·库泰萨在纽约总部
期刊
区域合作推动国际化    2008年7月26日,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盟秘书处等13个机构,东盟国家、澳大利亚以及国内65家高校的负责人、代表汇集贵阳,参加由外交部、教育部和贵州省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中国·东盟大学校长论坛”上,云南大学(以下简称云大)校长何天淳作了主题发言,介绍了云大近年与东盟高校合作交流的经验与成绩,并对今后与东盟高校全面深化教育、科技合作提出了建
期刊